首页 旅遊日記 #溪山行旅·納涼常綠# 紅綠籃親子研學營開營囉。

#溪山行旅·納涼常綠# 紅綠籃親子研學營開營囉。

#溪山行旅·納涼常綠# 紅綠籃親子研學營開營啦

沿黃彈古道,觸摸溪山風貌,回溯古鎮過往,在新四軍兩渡富春江紅色研學中心追尋常綠的人文與紅色記憶,打一場趣味橫生的親子籃球賽,這是一場杭州市富陽區常綠鎮人民政府攜手好奇筆記與環遊童行兩大研學機構傾力打造的集「紅綠籃」三大元素的親子研學營。


先讓我們來了解下,我們活動的地點,常綠在哪裡?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常綠鎮位於 杭州 市 富陽 區南部,地屬山區,東接 蕭山 區,南連 諸暨 市,西鄰湖源鄉,北靠上官鄉、大源鎮。距 富陽 區中心23.5公里。常綠鎮歷史上稱 長春 ,謂全境遍市竹林、四是季翠綠故稱。亦為原中共 江南 縣委駐地,居民絕大部分姓章。

全鎮山林面積3827公頃,其中竹林面積2600公頃,佔全市的十分之一,素有\" 富陽 竹鄉\"之稱。山上自然植皮豐富,以竹林為主,松、杉、薪炭林等均有分佈。

山清水秀的常綠鎮,風景較著名的有位於大章村西10千米處的石梯。據《 富陽 地名志》記載\" 石台 四面皆峭壁,如石削成,有石徑自下而上,遠望如天梯,故又名石梯\"。由於地勢高,夏天非常涼爽,若加以開發,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勝地。 龍門 壇是常綠的另一個佳景,這裡曲徑通幽,兩旁翠竹掩映,舉目見怪石嶙峋。常綠風景不下十餘處,有一石刺天的 石柱 ,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白石嶺勝景等等。但都還沒有很好的開發。

紙糊高照是常綠鎮大章村流行久遠的一項造型藝術,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現在常三村還有保存。據介紹,高照在常綠大章村流傳已久。解放以前,每年的正月十二開始豎燈,至十八落燈。常綠高照的特色是蠟燭燈外部用色彩繽紛、圖案精美的紙糊起來,而其他地方的高照是布做的。清時,高照燈作為當地村民鬧元宵的燈舞節目,很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電,高照放在龍燈隊伍前面,既有觀賞功能,又有照明功能 。

2019年4月30日, 富陽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常綠鎮工作,制定《常綠鎮「紅綠籃」發展三年行動計畫》,明確做好「紅綠籃」三篇文章,以紅色為紐帶,做好紅色旅遊開發;以綠色為底板,彰顯出「山水常綠、人文長春」的獨特魅力;以籃球為載體,大力發展好籃球和運動產業,打造特色小鎮。

2022年是全力推動常綠鎮「紅綠籃2.0版」深化融合發展起始之年,持續走好「紅綠籃」三色發展,著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堅守「以民為本」發展之路不動搖,把常綠建設成為宜居宜遊宜養的特色小鎮,打造具有古韻氣息、活力氣息、未來氣息的新常綠,描繪好共富常綠、美麗常綠、人文常綠、品味常綠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新畫卷。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天的行程中,我們都要去哪些地方體驗呢?
第一站:黃彈村
黃彈村位於杭州市富陽區常綠鎮西北部,村內的石梯、裡黃彈景區具有懸崖峭壁、溪澗蜿蜒、怪石嶙峋、翠竹通幽的獨特景觀,素有「小雁蕩」美譽。

溪水清澈見底,石斑魚盡藏於此,有各種岩石和翠竹,大地溪流該有的地貌景觀,這裡一應俱全,每一條竹徑,每一段溪流,都是一本本濃縮的古書。水滴、風蝕、日灼、擠壓、斷裂、膨脹,它從山脈餘脈延綿而來,用自己的身體記錄著時間,我們來到這裡,做一個自然與時間的探尋者,從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形成的風景中尋找答案,解鎖黃彈村自然的奧秘!

小朋友來到這裡,和大自然來了一次親密接觸,透過採摘來辨識各種植物的種類和屬性。


同時,小朋友們還沿著黃彈村溪流溯溪了1公里,沿途進行野生技巧知識答疑,親子協作,體能鍛煉,趣味小遊戲等,趣味多多!

第二站:大章村
大章村位於 富陽 區南大門,毗鄰 蕭山 、 諸暨 ,是常綠鎮集鎮所在地。村裡有義塾、求正堂、多富台門、 永年 台門、同春行、祥豪台門、分區委台門等明清古台門,古村頗有古韻,原汁原味。


中餐:會師食堂

這家餐廳,是我們來常綠,必去的地方,基本中飯、晚餐都會安排在這裡,一聽名字,就很有紅色內涵,這裡不僅美食可口,還充分展示了常綠濃鬱的紅色文化!讓我們透過照片一看究竟吧!

第三站:新四軍兩渡富春江紅色研學中心

常綠鎮紅色資源豐富,是富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的革命武裝活動時間最長、活動區域最廣的革命老區鄉鎮,鎮域記憶體留了一大批革命遺址和紅色遺跡。 3年前, 富陽區委區政府決定將這些紅色遺跡,像浙西新四軍與浙東部隊會師地、 江南縣委舊址、蔣忠故居、蔣忠墓等串點成線,打造「1+7」紅色綜合體。如今,一座集紀念、展示、教育、研究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紅色主題研學中心順利落成。
「新四軍兩渡富春江紅色研讀中心」佔地30餘畝,建築面積8,200多平方米,建築外圍設一週水圍繞,建築造型為民宅與船的結合。

紅色研學中心分為兩層,展陳面積2120平方米,以新四軍兩渡富春江為時間軸,分“中共中央發展東南戰略決策”“新四軍蘇浙軍區一渡富春江” 「新四軍蘇浙軍區二渡富春江」「路西抗日根據地」「軍民魚水情」「功績載史冊」六個部分,用半景畫、場景復原、實物展示、多媒體影片、互動展項等現代聲光電技術,配合多種繪畫、雕塑形式,以整合式的展項組合空間,講述了新四軍在浙江的戰鬥歷程,以及金蕭支隊、蔣忠烈士等地方武裝和重要人物的相關歷史事件。

走進場館,「為了最後的勝利」七個大字赫然立於眼前,而入黨誓詞則不斷提醒著每一位前來參觀者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實踐一名共產黨人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這次活動,小朋友們在新四軍兩渡富春江紅色研學中心,透過實地體驗感受新四軍兩渡富春江的光輝歷史時刻,做一名名副其實的紅色革命崇拜者,重走紅軍革命之路,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

在紅色研讀中心內,小朋友們也認真得進行了讀書心得分享,悉心研讀一批批革命烈士在這裡演繹的軍民同心、共同抗日的歷史故事,尤其是至今仍為老百姓口耳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新四軍兩渡富春江驚心動魄的場景。

第四站:常綠籃球館

常綠鎮籃球運動的興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當時大章村有支獨輪車運輸隊,由青年農民組成,隊員腳穿草鞋,手推獨輪車,車前掛著籃球,利用運貨歇息空隙,與沿途村落農民舉行籃球比賽,因此“草鞋球隊”曾被譽為一時。

1952年, 窈口 區召開第一屆運動會,這支球隊獲得籃球比賽第一名。 1953年,在全縣農民籃球賽中獲得冠軍。 1954年,在 建德 專區農民籃球賽中又獲得冠軍。同年,代表 杭州 地區參加全省農民籃球賽獲得第四名。從此,越來越多的籃球愛好者參與籃球運動。 1984年10月,在 杭州 市首屆青年農民籃球賽上,常綠男子籃球隊獲得第二名。

1990年初,常綠鎮成立體育協會,同時成立籃球協會,鎮黨委、政府把發展籃球運動納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每逢假日,籃球協會就會組織村與村之間的對抗賽,並邀請週邊地區的球隊到常綠參加 友誼 比賽。 1991年,常綠農民籃球隊又代表 杭州 地區參加 浙江 省農民籃球賽獲得第四名。

2004年,籃球協會曾邀請 富陽 市隊、 蕭山 市隊、 諸暨 市隊、 浙江 大學隊、 浙江 工業大學隊、 浙江 省女子籃球隊等到常綠參加 友誼 邀請賽。每逢舉辦較高等級賽事,觀賽者如趕廟會,場面十分熱鬧。 2000年後常綠籃球多次獲得 富陽 區各種籃球賽事的好成績。 2015年獲得 富陽 區第8屆全運會籃球冠軍。

2005年3月,浙江 省體育局授予常綠鎮「浙江 省籃球之鄉」稱號;2005年12月被 杭州 市體育局授予「 杭州 市體育強鎮」稱號。至2009年底,籃球場遍及全鎮各行政村及機關、學校,有標準燈光球場13座。

這次「紅綠籃」主題研讀活動走進總建築面積約3600平方公尺、可容納1500餘人的常綠籃球館,開啟了親子趣味賽!

本次活動還有一個特別的環節,“書香常綠·文化納涼”星空朗讀主題活動當晚在大章村舉辦,這也是即將舉辦的常綠“紅綠籃”納涼大會的活動之一。

當晚活動內容豐富,有竹笛演奏《共產兒童團歌》,歌曲《敢問路在何方》《夢裡竹鄉》,以及 富陽 區同心公益團隊帶來的配樂古詩朗誦。

活動在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中結束,透過“義塾”老台門的“天井”,歌聲傳遍這個已被黑夜完全籠罩的小山村,頭頂上的繁星已在閃爍,身旁的常綠溪依舊奔流不息。

做為參與主題活動小嘉賓的孩子們,也展現了自己的才藝!在「義塾」裡,在星空下,開展「書香常綠·文化納涼」的讀書心得分享,穿越百年,對話先賢,洗滌心靈,在場的小朋友們都歡天喜地,樂不思蜀! (照片提供者:孫新尖、吳愛珠、鄒明明、郭向東、胡潔)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