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登山線之十六:九溪煙樹-林海亭-唐家塢-五雲山-真際寺遺址-萬林背山-十里瑯璫-瞭望亭-三分叉-梵音亭-法喜寺-中印庵-永福寺-韜光寺-北高峰
2020-11-18
九溪煙樹
十里瑯璫
郎當嶺俯瞰龍井村
北高峰俯瞰
深秋這斑斕的色彩,就在眼前,都覺得會有些不真實,和著秋日這和煦的陽光、深藍透明的天空,炫目的一切又都是真切的在這裡;這一路上你會經歷什麼、看到什麼,像出發前一般也許大致也會曉得,然而真到了,真真切切在這裡,還是難以想像今天那眼前鋪展開的這絕美的山行與秋色:五彩的九溪和著倒映在溪水中的白雲藍天、五雲山古銀杏金黃的秋葉風起飛舞飄零、萬林背山那山嶺之顛十里瑯璫踩著腳下翻越的歷史千年、遠處山坳間梅家塢而恰只若世外、換一個角度在郎當嶺這個秋日晴好的午後俯瞰龍井村你也許會反覆問自己這是在哪裡、你這難道真能相信自己看到的這鋪陳在山野間層層疊疊錯落繁華的美景是真實的嗎?至上豚到北高峰,法喜寺、中印庵、永福寺、韜光寺—這每座寺院建院都是在千年以上,山林間乾淨的或素白或明黃的高聳的院牆悄無聲息的似乎又把一切歸於安靜平和,最後當登上北高峰看夕陽西下看杭城西湖與南向八百里群山重巒疊嶂綿延起伏…
九溪熟悉而陌生,看著眼前的山林溪澗飄過曾經過往遠去的歲月;九溪煙樹順著九溪而下,十來分鐘就到林海亭,雖非假日路上遊人還是不少。林海亭下北拐有泥石土路,過乾枯的溪溝沿著唐家塢山坳一直上行,很少行人;山坳裡就著兩邊山坡也都是茶園,偶有茶農在山上勞作。過了茶園就是在林間穿行了,一條路還算好認好走,林海亭上來大約一個小時後匯入從徐村上來的石階山路,然後往後一直到北高峰除了上豚一段是可車通行公路幾乎都是平整的石路山道。上行五雲山林間南望遠處錢塘江和之江大橋時隱時現。
五雲山,以前從雲棲竹徑上山往徐村下;真際寺遺址內,幾乎滿地鋪滿了飄落的黃葉。千年銀杏樹下稍坐休整,萬林背山、十里瑯璫一路往北,整個有好一段是行走在山脊線上,左邊是梅家塢和梅塢茶園,右邊還是茶園以及遠處西湖、環湖群山、再遠處錢江新城。過了瞭望亭、山脊線,到三分叉:往左下就是梅家塢,往右上行去拐過獅峰很快到郎當嶺,成懷抱形圍著下方的龍井村,若穿過茶園可下到老龍井、龍井問茶、禦茶十八棵,直到出去往雙峰村。郎當嶺經梵音亭下山不遠到上豚法喜寺。記得大學時,經靈隱寺、上豚,到半山間,再往下穿過龍井村…
過法喜寺大約三點半,想著到北高峰趕最後一趟索道纜車下山--四點四十五分,自覺加快些腳步,深遠空曠乾淨如洗的藍天下,竹林、山林間一路上北高峰幾乎總是在前上方。過了韜光寺、景輝亭,上去很快就是北高峰,看一下從法喜寺上山花了約五十分鐘。秋日夕陽的餘暉灑在北高峰毛主席詩碑亭上、環西湖群山的山巒上…
九溪煙樹
九溪
林海亭
唐家塢
唐家塢---五雲山
錢塘江之江大橋
五雲山上山
往雲棲竹徑方向
五雲山-真際寺遺址
萬林背山
遠看瞭望亭
里外西湖
梅家塢
瞭望亭遠眺錢塘江
十里瑯璫
三分岔
往龍井方向
郎當嶺俯瞰龍井-西湖-湖濱
遠眺北高峰
俯瞰龍井村
梵音亭下往上豚
法喜寺
中印庵
仰望北高峰
杭州佛學院
法雲安函
永福寺
武林健身院
韜光寺
景輝亭
北高峰
北高峰-天地湖山
北高峰-日落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