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wer]
花
論「花樣美男」的1.0,
魏晉男人要來認,
沒人會反對。
他們傅粉,
衣服用香薰燻過,
戴朵花才肯出門。
但漂亮跟野馬老師沒什麼關係,
「花」倒是真的有。
野馬老師(馬陳兵)是我朋友圈少有的怪。書畫與文章全是行雲流水,信手就來。他的創作欲,頻繁發力如錢塘潮水,一夜詩酒,工作室就全是橫陳的書畫,現場慘不忍睹。正好一切都趁年華,身邊的女孩也被巨浪無辜裹脅。反正,他除了創作,就是「看每一朵花開,看每個女孩」。
去年他結婚了,對像是一位有風韻的作家,我們一眾好友都曾去他的書畫展去祝賀,展事小,婚事大。因為一篇寫他與貓的文章,我成了他們兩個間接的媒人。
過年時,他在景德鎮買了很老的房子,古窯旁邊,做瓷器,給我寄來一口巨大的“華落人獨立”瓶子,我心想“完了完了”。
瓶子他親手做的,空空如也,我插上一樹枯枝來增加一些寂靜的氣氛。他離婚了。美學大師宗白華認為魏晉士人們「向外發現了自然,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反正,自然與深情都曾經有過,那他們這段故事就是美的。他們兩個都很平靜,春花秋月了起來跟玩似的,羨慕。
野馬老師好玩,但我甚至不想跟他吃飯,因為他口音辨識度為0.1,周杰倫在我心裡都有0.2。你知道,好吃的東西堵在喉嚨口的時候,被他期盼的小眼神問個問題,有多恐怖嗎?我「啊」半天,想笑,但沒機會嚥下去,鄰座的人簡直以為我抽搐著要背過氣去。
他有一本書叫《潮汕浪話》,講的是“一個人的鄉土”,這個定位非常精準,人家因為太洋氣聽不懂,他就一個人坐擁浩瀚古文化了不是?他一唱歌更是可怕,潮汕口音最浪蕩的所在,全是押韻極準的古語。
席上,他為每位朋友準備了他親手燒製的銅金釉彩的酒杯,新杯舊酒,就高興了。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相信我,他醉不醉都是這樣一副劉伶般的不靠譜樣子,活脫脫的“貴道義,賤生死”。
魏晉名士總是有些荒誕的行為,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頹廢,心裡卻有光。野馬老師他輕易不寫書,一寫,不是難懂,就是禁忌。 《提頭來見》和《帶著花椒去上朝》,一本寫首級文化史,一本寫殺文化史,刁鑽詭吊,又信息量驚人,讓我不忍放下。三聯書店說,他一個人創造了兩部史詩級的歷史文化研究。全是寫「死」的。
「因為我是通的,裡面最好的東西是人史合一的狀態,《史記》是最好的文學,《漢書》差一點,宋朝以後就不行了,都是官方修繕。唐史、南北朝歷史包括三國誌都是最好的文學著作,文史合一是永恆的。
「其實現在說文學的東西比不上歷史,古代修飾都是最厲害的,南北朝有一個王侯部下殺人,逼到長江邊用石頭把他砸死,屍體拋江,二十四史說是\'磕\'一下。
野馬老師什麼都敢調侃,他的小畫有趣,大家都知道李白是醉死的,他就直接把李白變酒泥,直接住酒壇裡了。他寫了各種“死法”,寫到“酒殺”時,野馬老師書裡有一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專業喝酒集體品牌叫竹林七賢,大約自此以後,飲酒有一種個人行為逐漸演變為集團行為。
藥與酒,是魏晉士人用以體驗生命的東西。藥指的是“五石散”,服後令人“渾身發熱,能產生短期致幻,氣色好,行房猛幹,但副作用很大。野馬老師稱這是“兼具長生、美容與春藥三大功能的新型毒品。 」有不少學風流的雅士,都在冬天脫了衣服吃冰「散藥“,結果硬把自己了結了。讀的人,反會更珍稀生命,想想還是喝口小酒醉倒花間,彈琴長嘯,棄個俗傲個世算了。
我確實喜歡讀他的文字,比起他詼諧的文字,他的口音才是「嚴肅文學」。譬如《提頭來見》裡「笑首花」笑太多會掉這段落太好玩!但要收拾書的時候就犯難,放在最近常看的魚書這裡吧,這樣就心安理得「魚頭」也是頭。有把黃書安插在藝術與人體附近的坦然心態,總比外面還要包報紙好!家裡特別好看的書都是這樣處理的…
今天江浙暴雨,我想起,同樣是暴雨的一天。我出差回家,收到馬陳老師新作《帶著花椒去上朝》,他贈語是,認識我,下筆就有神。我心急看,開篇寫古代雞舌香(母丁香)口香糖,後面越看越不對,馬上就有用辣椒“辛則戟人咽喉”閉氣致命的橋段,我被活活辣到了!萬一後世的志士為求晚節,選毒物的時候,考慮辣椒,刑場會有一股火鍋味吧…看天色有點暗了,我趕緊先合上書,把馬式花瓶裝飾下,順便喝口冰水,壓壓驚。總之,這是一本月黑風高我想讀,不敢讀,又不得不讀的書。友情提示大家,閱讀前火鍋外送先收藏一下。
週末去見這個五花馬一面。
聽聽他學貫古今的冷幽默!
「動人的殺機」|《古殺十九式》錢塘風月聊
暨馬陳兵自繪插圖展
嘉賓:馬陳兵、江弱水、眉毛、朱建、李鬱鬱蔥蔥、鬱鬱蔥蔥、神婆、神秘嘉賓
嘉賓主持:李楠
時間:2020年9月19日(週六)15:00—17:30
地點: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 1F(杭州市遠洋樂堤港文化體驗區B103)
主辦單位:單向空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參與方式:活動免費,預先報名
【活動介紹】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江南風月千年少,錢塘自古繁華州。說到殺機發動,殺戮毀滅,似乎與人間天堂杭州沒啥關係。然秋分即近,《提頭來見:中國首級文化史》作者馬陳兵先生攜其庚子「殺書」《帶著花椒去上朝:古殺十九式》,回馬他曾客遊十二年的杭州與讀者聚首,邀錢塘佳客,假單向空間,神聊「不可接續的情愛與歷劫彌繁的民族」(《提頭來見》扉頁獻辭),發機括,煮風月,同聆天機,殺煞開泰。
《帶著花椒去上朝:古殺十九式》選取十九個不同的角度,敘述了十九種不同的殺法,旨在由殺切入歷史,剖視文化,帶給讀者有趣的讀史新視角。馬陳先生亦擅書畫。古殺二書的封面用圖及扉頁、內文數十幅插畫,均為自作。多配合內容即興為之,不拘一格,簡單靈動。單向空間將在風月聊現場展出此批插圖原作,以助讀者參悟殺機,解讀作品。
野馬老師手繪插圖
現場舉辦作者簽書活動。購買三聯書店出版馬陳兵《帶著花椒去上朝:古殺十九式》《提頭來見:中國首級文化史》及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三書的讀者,可獲贈與馬陳兵手繪景德鎮燒製的「野馬堂」貓眼杯一對。本活動解釋權歸主辦單位。
【嘉賓簡介】
馬陳兵 史家,作家,藝術家。潮汕人,壯歲客遊江南、江漢、巴蜀、帝京等地,現居瓷都景德。曾在《讀書》《人民文學》《詞刊》等刊物發表作品;在杭州、廣州舉辦個人書畫展。著作有《提頭來見:中國首級文化史》《帶著花椒去上朝:古殺十九式》(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人中呂布:中國養子文化史(上編)》《潮汕往事•潮汕浪話》(三聯書店即刊)等。
江弱水 1963年生,安徽青陽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浙江大學教授。著有《中西同步與位移》《古典詩的現代性》《湖上吹水錄》《詩的八堂課》《十三行小字中央》《指花扯蕊》等。曾獲「十五屆華語傳媒大獎」年度文學批評者獎。 《詩的八堂課》被評為2017年度「中國好書」。
眉毛 藝術家,美食家。
朱建 前《都市快報》總編輯,「24季私享家」創辦人,現為mcn機構「一宴酒鼎」ceo。
李鬱鬱蔥蔥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1年生。出版有詩集《歲月之光》《醒來在秋天的早晨》《此一時彼一時》《浮世繪》《沙與樹》,散文集《盛夏的低語》等多種。曾獲《人民文學》創刊45週年詩歌獎、《山花》文學獎、《安徽文學》年度詩獎、李杜詩獎等。
鬱雯 浙江杭州人。詩人、藝術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曾主演過多部影視作品。 8歲開始寫詩,詩作入選多種選本,2008年出版詩集《炙熱的謎》,2010年出版長篇小說《每一棵樹都很孤獨》,2013年出版詩歌精選集《美與罪》,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你好,北京電影學院》。近年來涉及更多的藝術創作,在電影、戲劇以及繪畫等方面積極探索,獲得了各方面的讚譽與矚目。
神婆 美食作家。
李楠 中歐商學院EMBA,常年從事影視文化產業,美好生活參與者。
【相關圖書】
帶著花椒去上朝:古殺十九式
馬陳兵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7
ISBN: 9787108068071 定價:54.00元
殺人歷史眼成劍、讀到生天女散花。本書選取十九個不同角度,敘述了十九種不同的殺法,旨在由殺切入歷史,剖視文化。本書取了個巧妙的副題,叫「古殺十九式」。每殺單篇成文,沒有嚴密的邏輯順序,讀者可以任選一「殺」看去,如讀《古詩十九首》,盡可在「行行重行」中隨性漫吟一章。
所述諸殺,或著眼於殺人的用材物料;或結合古代刑律與戰爭,梳理一些特殊的殺法;或借殺發揮,考察文化特性、社會心理與行為方式;或結合權謀策略、掌故逸聞與天災人禍,將歷史的長鏡頭深探到過去時空。除了努力提供有趣的讀史新視角,本書也首次鉤沉並有系統地整理了一些前人與時賢未專門討論的「殺法」。
本書縷述古殺諸式,雖首在鉤沉史實,但獵奇說酷,亦非本書主旨。所列十九種,遠未窮盡,不過開了個以殺說史、借殺觀史的頭。史之謂殺,未必全真,未可全信;史所謂生,容或為殺,亦當存疑。進一步說,生殺枯榮,不僅是歷史上與現實中不斷上演的血火風華,也是古往今來人世之共相、生民所同擾。由此引發的情感與恨嘆,同樣是文學作品的不朽母題與永恆魅力。
神 婆 問
你身邊有這麼不可靠的朋友嗎 ?
「人生苦短,
若虛度年華,
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 ”
——莎士比亞
Food Bless You!
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