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時光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也是光速般的流逝
不知不覺已步入了盛夏,
我的記憶,也隨這個盛夏,一起回到了兒時的小時候
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
清晨,走在綠意盎然的田野中,草地的露水,輕輕的濕了腳尖
午後,躺在床上,吹著風扇,聽著蟬鳴聲聲
旁晚,倚在樹下,搧用蒲葵的葉做成的蒲扇,等一場日屬於我們自己日落黃昏
夜晚,在星空下,伴著微微清風,我們一起捉著滿天飛舞的螢火蟲。
小時候夏天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吃著涼涼的冰棍,玩著涼涼的溪水,在小溪中開心的嬉戲著,肆無忌憚的笑著,每一聲的開懷大笑都腦海中揮之不去去。
我們雖不在年輕,但我們依然留有一顆童心
願你今生逍遙自在,今世快樂相伴
有一些事情雖然已經過去
但有些事情還可以重來
讓我們一起走過這無悔的青春
來一場青春不殺青的舊時光之行
尋找激情澎湃的夏日漂流記
河橋古鎮,驚鴻一瞥,浮生若夢,一眼便此生難忘
涼源峽漂流,年華似水,水流花謝,一場蓄謀已久的夏日清涼遊,承包了一整個夏天的歡樂
還有那南門弄的舊時光,夢裡鄉愁
浙西邊城小鎮|河橋古鎮邊上的柳溪江
江南的雨總是說下就下,我們出發的時候,說是不幸,卻也幸運的趕上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這場大雨為此次的行程增添了幾分愜意,讓悶熱的天氣,一下子變得涼快起來,路上還經過了天目的網紅彩虹路,雖然下著雨,但心情一下子變得美麗了
從杭州出發,2個小時到達臨安的後,傾盆大雨已經變成了濛濛細雨,輕輕的踩在這裡的石子路上,一百多幢清末民初的徽派式建築,依然完整的在這裡保存著,一排青磚白瓦在柳溪江邊若隱若現,慢慢的出現在了我的視野中。
柳溪江被稱為浙西最美麗的女人河,這裡青山對峙,風景旖旎,女人河的淶源正是因為此,俗話說:男人是山、女人是水,青山便是這,河水便於此,所以柳溪江被稱為女人河。
這裡還留有另外一個神話傳說-柳溪江是八仙中何仙姑的故鄉(河橋覽村),又是何仙姑得道升天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更是仙氣繚繞。
尤其是下著萌萌細雨的午後,整個江面泛起著漣漪,聽著雨滴打在油紙傘上的聲音,彷彿穿越了千年,驚鴻一瞥,浮生若夢。
靜靜走在這充滿回憶的石子路上,看著潺潺溪水從橋下流過,慢慢的回到了,我們的小時候的舊時光,
前面這座橋的下面,便是河水和溪水的匯聚之處,可以清楚的看到兩水的分界線.
在柳溪江的身後,還有一座狀元橋,撐著雨傘走過這小橋流水,江南的天氣,總是雨天比晴天更有詩意。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便是旅行中的最美的時候,在亭子中,坐看煙雨江南與雲淡風輕,靜聽雨低落在屋簷上的聲音,嘀嗒嘀嗒~~
小tips:
門票:免費
超級前來遊玩的朋友來這裡待上個半天,尤其下雨天的時候,超級美,完美宣示了一個江南水鄉古鎮的韻味。前面還有一條老街,如果有時間的話,也一定要前去走一走,
千年古城|唐昌首鎮
在柳溪江邊的河橋古鎮乃浙西邊城,唐昌首鎮,這是一座千年古城,處於古徽州境內,傳承了徽州文化,古鎮的建築也是典型的徽派風格,白牆灰瓦。
河橋古鎮作為臨安唯一的古鎮,河橋是柳溪江不可缺少的文化圖騰,使柳溪江除了風光的旖旎,更有了歷史的深遠與文化的厚重。
最眼前這座城樓便是「唐昌首鎮」的城樓,這座城樓裡面還有一座大鐘,這座大鐘乃是古代「唐昌首鎮「的鎮鎮之寶
這座城牆後面便是相公殿,此“相公”非彼“相公”,此殿是專為杭州太守柯寧所建,他告老還鄉後回到河橋,並且親自帶領百姓,在水流湍急的大流灘治水,造福世人。後人為追頌他的功德,固建立老相公殿。
“深山藏古寺,繁華育青樓”,在這裡突然發現一座“夢春樓”,第一反應便是青樓,因為他門口寫著“禁止未成年人參觀”但畢竟覺得青樓設於此,有些不妥當。
於是便迫不及待的前去一探究竟,真的是青樓,沒忍住,蹭蹭的就迫不及待的進去了,
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逛一次「青樓」。
「夢春樓」為古河橋最大的青樓,青樓不僅是簡單肉體交易的場所,青樓還產生著藝術,消費著藝術,保存著藝術,發展著藝術,如果用另一種眼光,看待青樓這個地方,卻又是另一番天地。
涼源峽|蓄謀已久的夏日漂流記
漂流可以說是夏日的必備品,沒有什麼比來一場痛快淋漓的漂流更解暑的事情了,於是我們準備好行囊,終於要在這盛夏的季節,來一場蓄謀已久的漂流。
開車出發,前往臨安市昌化鎮後葛村的浙西涼源峽漂流,因為去的時間比較早,所以決定在涼源峽的周邊先來一場鄉村之行,沒想到這次的隨意之行,竟發現這裡的寶藏風景地。
原來涼源峽週邊的小村莊這麼美,如果有時間可以在這裡多停留一下。如果城市的生活太聒噪,那不妨來到這裡,逃離鋼鐵泥濘般的森林城市,來一場屬於大自然的清肺之行,雨後的鄉村,炊煙裊裊,小小村落上有一條小小的幽靜小路,像是即將消失的鄉村記號。
村莊坐落於此的青山腳下,旁邊便是涼源峽漂流,可謂是青山綠水,環抱於此,山間炊煙裊裊,如絲如縷,村外茫茫,一縷青絲存於鄉間。
雨過的晴天,清澈的溪水、翠綠的森林、餘煙裊裊,再加上清越的鳥鳴、雞犬相聞,構成了一副絕美的山村清晨美景,這恰是我想要的回歸自然的原始之行。
青山為紙,綠水為畫,說的便是於此吧,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與繁華喧囂,有的只是一份屬於內心的一片寧靜,在路上發現了一輛廢棄的挖掘機,突然有種要上去的衝動,專業挖掘,有沒有需要的。
週邊的遊玩暫時告一段落了,開啟了我們今日的重頭戲-漂流,前去購票後,稍作休整後便前往漂流的上游。
前往山間的途中,美景恰似一處綠野仙蹤,一道潺潺流水貫穿整個山中,清澈的溪水在這裡不急不緩的流淌著,天氣正好,小橋流水,坐在岸邊,輕輕拍打著這裡的溪水,像是又回到了童年的舊時光。
蜿蜒的公路與溪水並行於山間,聽著潺潺流水,看著雲清風淡,行雲流水般的山路鑲嵌於山谷之中。
峽谷中分不清的泉水和溪水,零星的小水流從峽谷中落下,輕輕的落在手中,冰涼了一整個夏天。
到達上游後,終於要開始今日的漂流之行,瞬間感覺好興奮,內心快要掩蓋不住心中的喜悅,這裡簡直是炎炎夏日一處避暑勝地。
漂流怎麼少了水槍,這裡特意準備來水槍,如果準備玩一場痛快淋漓的水中大戰,一定要把水槍準備好,一下子回到了小時候的夏天。
涼源峽漂流遊程全長3公里,落差約120米,全程近一小時的漂流,想想就覺得刺激。
我們在月台上觀戰了一會兒後,便迫不及待的上到皮划艇上,準備好自己的音量與尖叫,開啟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心跳,全程超刺激,驚喜連綿不斷的湧現出來。
今天才知道源流的遊程中還有這麼多“小心思”,有單體超過5米的跳躍漂、陡降漂,1.5米的跳台漂、波浪漂,連續急灘漂、迴旋漂,通通都體驗了一次,超級爽。
漂流的最開始,就先來了一個最刺激的,從這個平台下去,簡直high翻天,本來一開始還有點小膽怯,到後面簡直開心到起飛
享受皮划艇任憑溪水沖打的刺激,更享受在這酷暑難耐的夏日,溪水濕身的涼爽,看著兩岸樹木叢生,刺激中又多了些許浪漫,
漂到一半的時候,基本上下半身已經濕透了,超級涼爽,而且這裡的水清澈見底,偶爾還能看到幾條小魚,在溪中游盪,和魚兒一起的漂流之行,估計這是整個漂流最刺激的時刻了。
整個漂流途徑的地方,風景都超美,一邊欣賞著兩岸的秀麗風景,一邊體驗著速度與激情,一潭碧綠的溪水途徑於整個山谷中,時不時的還有布穀鳥的叫聲相伴。
當漂流快接近終點的時候,水面相對寬闊和緩,在這裡恰好來一場水中的嬉戲,這時候便是水中大戰了,還可以尋寶嬉水,超讚。
漂流週邊生態優良,兩岸山巒起伏,峽谷縱深,綠樹成蔭,風光旖旎。河道原始河床露面,水質清澈見底,遊魚可數。建造漂流計畫的自然禀賦得天獨厚,而且這條溪被眾多驢友們認為是臨安最適合做激情漂流的河道。
到達終點後,也就是最開始我們去的遊客中心,如果下面還有行程的朋友們,最好帶一身換洗的衣服,然後在淋浴間沖一個熱水澡,我當時進去的時候,淋浴間還沒有人,忍不住在這裡喀了兩張照片。
沖完澡後,決定在這裡休息片刻,在出發,這個按摩椅的真的超級良心,價格跟平時的差不多,但是真的超級舒服。
服務中心的休憩場所非常舒適,放眼望去便是田園風光,從這裡望去,恰好可以看到坐落於山下的小村莊,還有一條通往山莊的小路,如果不敢時間,不妨在這裡休憩片刻,感受下這裡的田園風光。
估計是體力支出有些大,所以有些餓,也是我們到這裡吃了份團餐,這裡的豬肝簡直味道一絕。
遊玩小tips:
·一定要準備一套換洗的衣服,否則容易感冒
·漂流的時候,腳很容易濕掉,建議穿著可下水的涼鞋,最好不要穿涼拖,以防滑倒
·女生建議穿褲子,漂流的時候,有的地方,水勢有些兇猛,哈哈哈,裙子容易被掀起來
地址:浙江省杭州臨安市昌化鎮後葛村,距離城區超進,交通方便。
高速導航:杭瑞高速-昌化互通出來,自駕15分鐘到達景區
票價160+10(景交),1.2m以上全票
遊客中心:寄放、熱水淋浴、速食、購物、醫務室、遊客休息區等
南門弄的小城的舊時光
在昌化還有一處兒時的舊時光-南門弄,昌化鎮南門弄一直是這裡的人們記憶最深的地方,更是這裡的「夢裡鄉愁」。
南門弄,俗稱南門頭,坐落於昌化古縣層的南面,自唐建制以來,一直是昌化古縣城的古巷,這裡還依然保留了從清代到民國時期的各個建築風格。
南門弄的後面便是昌化印像管,建於民國三十四年,當時因為時間的關係,去的時候已經閉館了,所以把這裡留在了下次。
“江南煙雨恰如詩。水墨幽韻天青色”,一副水墨丹青山水畫,盡現了詩人筆下的江南韻味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幾天週傑倫的《青花瓷》也一直在耳中循環播放,彷彿詞中的畫面,便是我現在留在眼中的風景。
走進南門弄,宛若穿越到那個年代,這裡的一磚一瓦、一雕一琢,讓人彷彿觸碰到了歷史的痕跡,喚醒了童年最深的記憶。
樹立在最前面的這棟老房子,隨著歲月的蹉跎,已經慢慢變得殘缺不堪,但就是這斑駁的牆角綻放出了別樣的魅力。
南門弄老街以老巷為基底,以風情水街為點綴,重現古南門弄商埠古巷文化街區的舊時風貌,更是喚醒人們鄉愁中的那份牽掛。
小tips:
門票:免費
南門弄不大,超適合旅拍
穿著:青色淡雅為主,隨手便可以拍出滿滿的江南韻味。
非遺文化|浙西民俗文化館
南門弄是昌化記憶裡最民間最民俗的部分,而這座浙西民俗文化展陳管——昌化根藝便建於此,這裡更是魅力昌化的非遺文化,一截枯兜樹根,經藝人的人,一擺弄便成了墨寶。
昌化根藝,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身形態及畸變形態為原型,開始進行進一步創作,從而形成了人物,動物,器物等各個藝術形像作品。
就這樣用樹根書寫的傳奇,在昌化廣泛傳開,在2009年,昌化根藝被列入第三批臨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小tips:
位置:位於南門弄街上
門票:免費
可以參觀也可購買
八十年代的昌化大橋
在南門弄的牆上,看到一幅寫著八十年代的昌華大橋的畫,昌化大橋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橋長220米、寬10米,經歷了30多年,是昌化鎮的景觀之一,但在2011年的時候,開始重建,於是我們便開始憑著對這幅畫的記憶,開始一段追尋之旅。
終於在濱江路找到一座昌化溪大橋,看似極為相似,但無法確定是否畫中的那座新建後的橋。
溪大橋對面便是南屏塔,是一座建於北宋時期的建築,距今有著近1000年的歷史,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東大橋南端50公尺處。
國寶|昌化雞血石
昌化雞血石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寶石,具有雞血般的鮮紅色彩和美玉般的天生麗質,歷來與珠寶翡翠同樣受人珍視,以“國寶”之譽馳名中外。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鹹豐、同治、宣統等歷代皇帝與後妃選昌化雞血石作為玉璽,周恩來總理曾選昌化雞血石作為國禮,饋贈日本前首相田中。
昌化雞血石產於浙江省臨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大峽谷」源頭的玉岩山,但至今已禁止挖掘,所以現在流傳於市面上的雞血石,更是極為珍貴
食|昌化美食
兜兜轉轉好幾圈,最後終於決定在這家解決我們的人生第一大事兒——飽腹一頓,餐廳不大,確是樣樣俱全,點菜的需要到後面那個廚房自己挑選,選好後告訴老闆娘後就可以等開餐啦。
這家的鐵板牛柳超好吃,還有這道油條味道也是讚不絕口,整體來說這家店,味道還不錯,價格也適中,性價比較高。
宿|山下的留宿
因為這次主要是奔著漂流來的額,所以特意在漂流的附近,選了這家民宿,以便去往涼源峽的時候交通,大概15分鐘便可以到達。入住後才發現這家民宿是建在山底下的,後面便是山,裡面還有一處上山的入口。
房間寬敞明亮,乾淨整潔,而且房子的面積超大。唯一感覺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放茶杯上面的玻璃,真的是去那幾次,被磕幾次。
End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一路上一首歌相伴,每次聽到這裡,便能想到此去的水墨丹青之景,夏日漂流記在此意猶未盡的結束了,但也正是這次結束,便有了下次的開始,所以我們下個目的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