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趁杭州月圓,穿越去德壽宮吃頓AI宋宴。

趁杭州月圓,穿越去德壽宮吃頓AI宋宴。

[ Song Banquet ]

宋宴


亞運一來,

杭州亮了,

連她的古今中外都輝映了起來。

我穿好德壽宮標誌性岱赭色,

從歐洲回來家鄉,

赴一場千年之約。

前幾天我一直在歐洲鄉村裡,和朋友們討論杭州的古今的宴飲變化。秋時宋朝的文人騷客也常在林中舉辦雅集式宴飲,蘇遼、黃庭堅、李公麟、米芾等千年難遇的翰苑奇才,成就一幅《西園雅集》。話題當然不止故紙堆,他們討論求仙問道,我們討論AI還能幹點啥。

聊來聊去,總離不開好吃的。宋宴的面貌在畫上,而菜單呢,只能看清河郡王張俊(岳飛上司)請宋高宗趙構的這一頓,可以說是中國版本的“巴菲特盛宴”,地點在清河郡王的王府,就是現在的杭州清河坊。近一百五十道食物,每一道都被周密記錄在《武林舊事》中。

南宋1162年,

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德壽宮安度晚年。

時光如電亦如露,

杭州相繼成了網路之都和亞運之城。

2023年9月中秋,

我們在紅牆內相聚,

品嚐一次由老闆電器AI烹飪科技還原出來的宋宴,

感受現代宋韻之美。

時至今日,給到預算、行程時間與目的地,AI就已經規劃好跨國完整交通方式,甚至梳理好詳盡旅行Tips。而關於我最在意的吃喝,聽說有老闆電器ROKI數位廚電,可沒想到,現在連宋宴都能靠AI呈現,這令我嘆為觀止。

知味宋韻·亞運團圓

風·雅·宋——迎月盛典

宋宴無盡展現文人雅趣,雖然時跨近千年,每一盞酒都要有歌舞雜技這件事,羨慕現代人。

還好,開場的舞者們就已經滿足了到場嘉賓的小願望,再現了南宋絹本《歌樂圖》與《華燈侍宴圖》的繁榮景象,「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宋人風雅一一展現。

德壽宮內的傳統與現代光影交織,宋代服飾秀勾連了杭州這座城市的古今雅緻、雀躍與靈動。

這讓我不禁感慨,舞者模特兒穿著恨天高,一定在盼早點加入這場宋宴。甚至,長了吃貨之心的還包括彼處多媒體螢幕上的AI人,效果逼真。我真怕人機互動時,他們從牆上走下來,要多加一雙筷子。

從慈福宮楚楚有致、娉婷嬝娜而來的,是遵從宋式宴席儀式還原的上菜流程,宋宴有儀:“冷盤”、“熱菜”、“大菜”、“甜菜”依序上桌。

我們有不少好習慣沿襲於宋,例如:正餐前先吃水果。從前我們習慣餐後水果,根據消化系統的工作方式判斷,餐前水果比較科學。南宋時期人們已經這麼科學地吃了。二是冷盤菜增多。現在我們去餐廳點菜,總是先點冷盤再點熱菜,這個講究的習慣就始自宋朝。

老闆電器用 Al烹飪科技還原宋代美食,最精彩的是原版盛宴中第八盞下酒菜-螃蟹釀棖(音cheng),即蟹釀橙。蟹菜的最高境界就是只見蟹鮮蟹味、卻不見蟹。我驚喜吃到來自杭州的名廚程鬱大廚的蟹釀橙,這道赫赫有名的宋宴招牌菜,那橙靈與蟹肉通過智能方式,交織舌尖!

桂花香滿都的時節,在古食譜基礎上,程大廚在現場又出新番,取名「橘橘點蟹黃」。宋代林洪彼時被稱為「橙甕」的蟹釀橙,在宋代就已經因為甜、鹹、鮮、香恰到好處的融合見證了橙與蟹的一場完美邂逅。兩年前我的書裡還寫過,程主廚版本是我嚐過宋時林洪《山家清供》 裡蟹釀橙復刻滋味當中,最令人嚮往的。

經典南宋蟹釀橙(桂花)

香橙螃蟹月,新酒桂花天,這時「嫦娥」的舞袖隨風與樂聲飛。最後,她將桂花枝插入了花瓶中,這也是宋韻四雅之一。宋人吳自牧在筆記《夢梁錄》中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許戾家。」我一時癡醉,才發覺這道蟹釀橙與平時品嚐到的有所不同,桂花香從齒間浮出。原來,這是帶著杭州滿隴桂雨之精髓的蟹釀橙。

程鬱大廚在熱門綜藝《聽說很好吃》錄製現場時,我正好是常駐嘉賓評審,他經常以「四兩撥千斤」的廚藝豔驚四座。這次,他的這道蟹釀橙也讓舞樂之後的澎湃餐桌瞬間寧靜。

他說:「非常榮幸能夠為大家獻上這一場盛宴。這次宋宴的菜餚融匯了中國古代文化和現代創新,旨在讓大家領略中國美食的博大精深。例如,我們的「蟹釀橙”,結合了橘子的清新和蟹肉的鮮美,代表著中秋團圓的象徵。」之後,是驚雷一般的掌聲。

賓客為的哪止這一道,當然還有更多道香艷好菜:

冷盤:「有味甚清歡」


金桂月滿(麻醬菠菜墩、嫣紅嫩凍菜肉、西湖藕韻、龍井茶香燻桂魚)

引自蘇遼的《麋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人間真正的味道還是清淡的快樂,由最能代表杭州味道的四色小菜組成,分別是:「麻醬菠菜墩」、 「嫣紅嫩凍菜肉」、「西湖藕韻」、「龍井茶香燻桂魚」。

熱菜:「波浪千層舞」


西湖蓴菜魚米羹

宋時人覺得杜甫的“香聞錦帶羹”,就是蓴菜羹。這蓴菜從《晉書•張翰傳》開始,就與魚有了不解之緣。那個張翰因為思念家鄉一道菜而辭官的「蓴鱸之思」也成為古人淡泊名利的佳話,一句「人生貴適忘,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裡盡是豁達。程大廚的這道作品,是用入口鮮的柔迷你版的杭州魚圓代替鱸魚存在,設計時全是妥帖。

「南瓜荷葉新」


迷你金牌扣肉配南瓜荷葉夾

相傳,宋時羊肉昂貴,牛作為生產工具受法律保護,少量淡水魚類無法滿足所需,杭州通判蘇東坡為了改變豬肉「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狀況,向百姓推廣豬肉料理。治理杭州西湖有方的他,受到百姓愛戴,為了感謝東坡大人,百姓抬豬肉,挑火酒來慰勞。蘇遼叫家人把豬肉切成方塊,用他獨創的烹調方法,連酒帶肉一起燉製,結果肉酥味美,「東坡肉」的雅號就隨滋味流傳開來。

這道菜是程大廚招牌菜“金牌扣肉”,將傳統“東坡肉”改良成薄如蟬翼的19層“寶塔肉”,其實也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東坡肉2.0版本。這中間研發過程,也得益於中國酒店之光週宏斌先生的創造,如今「金牌扣肉」已在餐桌上代表杭州之塔。

「宋韻知魚美」


雞汁杭式蒸大黃魚

「碧油煎嫩黃」


秋日時令三鮮

「海上生明月」


金秋蟹黃麵

「嚼月酥和飴」


當季鮮果配鮮肉月餅

江南水鄉的蓮子、菱角與馬蹄水靈靈,秋風起,蟹腳癢了。黃魚香嫩從海上吹來,同時來的還有明月一輪。

「酥和飴」引自蘇遼的《留別廉守》,宋時蘇遼把吃「小餅」比喻成咀嚼圓圓月亮。 根據南宋食譜《吳氏中饋錄》記載,那時已經具備製作油酥的技藝,但是做出來的餅子不叫“月餅”,而是叫“酥餅”。餅裡是酥油和糖漿混合而成的餡料。並根據《夢梁錄》記載,那時杭州月餅的形狀是菱花形的,造型浪漫。

宋韻之雅

宋時焚香、點茶、掛畫、插花這四大雅事,依我看,不如說是閒。人不閒,哪來雅?

「宋代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他年輕時曾受蘇遼提攜,黃與友人置身曲水流覲之畔,把酒言歡。為增添歡樂氣氛,他們玩起了「飛花令」。

所謂“曲水流觴,賞心樂事良辰”,滿座賓客也體驗了一下這古代文人詩情畫意的小刺激。

晚宴正是圍繞著曲水流螞打造,餐桌上群魚悠遊,杭州西湖十景的微縮景也被還原。 「曲水流觴」的典故源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螞曲水。」

一幅四周環繞著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畫卷之上,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碗盤隨著流水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吟誦一首。我一晃神,還真以為大家是穿越來的。

雅宴所在的這處德壽宮庭院的四角宋景中,有宋韻四雅的體驗。我著墨時,又想起黃庭堅,他喜歡墨中添加香料,書畫時墨汁清香,提神醒腦,同時也可為書畫防蟲。

其實,宋代四大家,他們都有個愛香的閒毛病。香道,是“修行”和“禮節”,一種身體與靈性溝通的媒介。製香過程也叫合香,合得好是芳香,合得不好是藥香,考驗合香師的功底。不同香料之間的互相平衡,類似威士忌的調和。明文震亨《長物誌》中有說,在花園中焚香,最適合在天然形成的山石之上放置木鼎式的香爐,與山林氣息融為一體,有返璞歸真之感。

這場雅宴,就是天生帶香的。老闆電器總裁任富佳先生說:「古人透過味覺、觸覺、嗅覺與視覺來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也提升成為生活的美學藝術。這就如同老闆電器的食美烹飪文化:色、香、味、視,以烹飪和美食為紐帶,打造中國人日常的生活美好。

即使不是宋宴,而是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場銘記史冊的宴席。我想,靠老闆電器的強大科技實力,都是可以讓廚房操作化繁為簡的。老闆電器數位廚電解決我們在烹飪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呼喚AI烹飪助理「ROKI先生」的名字,就覺得格外有安全感。

ROKI先生是數位廚電的中樞大腦,他會把眾多的廚電單品連結在一起由點成面成網,透過設備間的協作創造出無數新的場景。在ROKI先生的「大腦」裡,搭載的數位食譜都是特別邀請像程鬱一樣的國內知名的五星級大廚開發並完成的,連宋韻美食也可以百分百還原。

到了杭州,才知道西湖時晴時雨,都是美,家庭烹飪文化,亦古亦今,求的是方便好吃。老闆電器作為杭州亞運會官方家用廚電獨家供應商,除了將數位化產品入駐亞運村,保障亞運後勤工作之外,還在助推和傳承中國美食文化,聯合杭州市商務局製作了15國語言的杭州美食指南,向亞洲展示中國及杭州的山水真味。

「一輪中秋月,飛鏡又重圓。」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幸福圓滿、閔家團圓。在中秋臨近的日子裡,德壽宮這座歷史悠久的宮殿再次敞開大門,我們穿越時空,感受宋朝的繁榮景象。這裡曾是文人雅士的薈萃之地,也是盛宴嘉賓的首選地點。

在天瀾般的童聲和唯美的詩詞下,老闆電器為「創造人類對廚房生活的一切美好嚮往」的願望,也隨夜晚的滿天星辰鋪展開來。讓人都愛的千禧年美食幻化到桌前,讓我們與杭州美景,與美不勝收的亞運盛況更進一步。

神 婆 問

你 喜 歡 做 飯 嗎 ?


「佳節還相遇,

陽陽憶去年。 ”

——韋騖《中秋南康夜會得天字》


Food Bless You!

《風味人間》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主人

《食野中國》《人間值得369》製片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