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日子,總是在向我們招手,殊不知,活在當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但這一切的美好,都時刻提醒著我們,不可忘卻那過去的努力。昔日是硝煙瀰漫的戰場,今天已是漁舟唱晚,寧靜安逸。這是一趟難忘的紅色之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我一直都信念,在結婚之前一定要帶著他,來一次旅行,或近或遠,都是能極其考驗一個人,不管是耐心還是細心,都能從旅途中看出來,到那時候,你才能真正決定是否可以把自己交給他。
一直超喜歡浙江的山水,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去杭州旅行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蕭山區,每一天都能創造出全新的體驗。
行程安排:DAY1.河上鎮(河上古鎮、抗戰紀念館、文昌閣、瞿縵雲紀念館)
入住海鳥天地
DAY2.大樓古鎮-樓曼文紀念館-義橋革命歷史紀念館-衙前鎮(楊志華紀念館、農民運動紀念館、官河風光)
在河上鎮的徐同泰廣場上,一場接地氣的「鄉野市集」溫情上演,穿插著「竹椅圓舞曲」形式的行為快閃,將在場觀眾拉入了蕭山的鄉土記憶。 「鄉i·村游去」第二屆蕭山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蕭山河上老街隆重舉行。
中共蕭山區委副書記趙立明致詞。他表示,蕭山近年來依托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挖掘整合鄉村文化遺產、生態旅遊資源、特色農業產業,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在疫情緩解的特殊背景下,希望透過第二屆蕭山鄉村文化旅遊節這扇窗口,在當前旅遊業「越冬迎春」的重要時刻,充分發揮旅遊「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強大連動作用,為蕭山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現場也發布了十條「蕭山鄉村文化旅遊精品線」。古村新顏之旅、紅色經典之旅、不忘初心之旅等等。春日的蕭山之旅,鄉i·村游去。
第一站:河上古鎮
歷史,是蕭山的底色,一脈文化,源遠流長。我喜歡逛古鎮,感受當地的風俗,在範仲淹的詩中:越中山水絕千塵,溪口風光步步新,若得會稽藏拙去,白雲深處亦行春。句句描繪的山水風光正是河上鎮的生動寫照。聞名全國的老底子醬香許同泰官醬園也藏在河上鎮上。
就這麼安靜的走著,感受的古鎮的每一處古韻新風,文創民藝。河上老集街最初是建於唐代,輕輕留下步伐,彷彿可以看到曾經商賈雲集、店肆林立。
小鎮上到處生機勃勃的景象,像是回到了從前,阿婆滿臉笑容,在等待一個煤爐烤出來的餅,穿著碎花的大姐姐,正在街頭用手抄這茶葉,滿街的茶香讓人心情舒暢。要數河上鎮上最讓人記憶猶新的便是百年的民間風俗龍燈(板龍),龍頭、龍尾由民間組織\"老龍勝會\"制紮。造型十分精緻複雜,需要巧匠的精心紮制,河上鎮只有溪頭村幾位老人保留著這一手絕活。舞龍的狂歡一直要持續到元宵節,在元宵節夜裡12點,人們會把龍頭燒掉,以祈求這一年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富裕安康。
舊布坊,老茶鋪,人民電郵......歲月的痕跡帶我們走在這古街小城裡,滿滿的記憶藏在心間。江山如畫,一定要帶著他來過一次離城的河上生活。河上鎮已有千年歷史。你可能會覺得河上和和尚很像,是的,這裡古稱「和尚店」。
你一定沒有聽過廚房間的敲擊樂吧?在河上古街的街頭,村民們拿著鍋蓋,桶,木棍,碗,砧板等等,敲打著動感的音樂,給人帶來喜悅,贏來了陣陣掌聲。
第二站:蕭山抗戰紀念館
汽車穿過小街道,沿著彩虹的小鎮道路行駛了幾分鐘,眼前是一顆滿是綠意的古銀杏,卻已經想像到了秋日滿是金黃鋪著的街道。這個村莊叫做鳳凰塢村,村頭的古銀杏已經有700多年了,見證了整個村落的輝煌歷史,牆上畫著很多畫,寫著“要對地氣已死的兄弟”,時刻提醒大家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過去戰士們用生命的血換來的。
河上鳳塢村老宅是一間百年祖屋,抗戰時蕭山縣政府曾3次遷入這裡,曾在5年多時間裡,作為蕭山抗戰的指揮中心。
來到了藏在居民間的蕭山抗戰紀念館,這是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區鎮出資修繕的老宅,館內透過大量的歷史照片和資料,還是實物,真實再現了日軍入侵蕭山和愛過軍民奮起抵抗的艱難歷程。彰顯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真理。
第三站:河上公園文昌閣
全國各地有許多文昌閣,河上公園的文昌閣建於五代十國,重建於乾隆年間,後毀於抗日戰火。二零零九年村民自籌資金興建一新,如今成了鳳塢村的象徵與驕傲。
第四站:瞿縵雲故居
穿過河上鎮的居民區,一棟很大很大的徽派建築矗立在眼前,這是瞿縵雲的故居,默默無聞的瞿縵雲,是一名醫生,醫術高超,工作負責,在1942年60壽辰時,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贈「老當益壯」四字祝賀,是唯一生前被毛主席題字的人。
第五站:海鳥天地民宿
一片竹海間,一幢四合院,這是在蕭山的山間邂逅的海鳥天地民宿,是由一幢四合院,這是在蕭山的山間邂逅的海鳥天地民宿,是由一幢經歷了風雨滄桑的百年古宅修繕一新的,已是換發出不一樣的情懷。夜間,坐在四合院裡看星星,是我和你的夢吧。
清晨,是被鳥叫醒的,久違的清新感。縱然似夢半醒著,想著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就好好地把這份情留住吧!海鳥天地的早餐是入住的時候點的,有西式中式和兒童餐,早上直接總到客房。
藍天白雲下,粉牆黛瓦馬頭牆,金色的陽光慵懶的撒在這座藏在山間的民宿裡,透過窗戶,一道道光影留在屋內,美的不想離去。
第六站:大樓古鎮
古韻樓塔,清水小鎮。大樓四圍山色九曲溪,別有一番韻味精緻。這是千禧年古村樓塔,樓塔沒有塔,這裡的塔是土丘的意思。是1100多年前,始祖樓晉守黃嶺後,見州口溪沿岸山明水秀,有田可耕,有薪可樵,就在州口溪南的沙丘上肇基發族,形成村落,發展成集鎮,名為樓家塔,簡稱樓塔。
這裡有蕭山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走在期間,總會讓人沉醉其中,遊仙岩山水、聽神醫典故、品十番古曲......在這浙江的美麗山水間,竟然藏著這樣一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整個大樓古鎮是以一個「井」字為弄,引水入街,使整個古鎮顯得十分靈動,更是有多個紀念館串起一段段人文歷史故事。
樓英是明朝的醫學家,所著【醫學綱目】四十卷,影響後世深遠,當地人尊稱他【神仙太公】,樓英紀念館記載了樓英生平、成就及影響。
樓曼文紀念館,記錄了樓曼文的歷史故事,已是中小學重溫崢嶸歲月的教育基地。在紀念館內運用了現代聲、光、電的形式,透過油畫、雕塑、連環畫、微縮場景,對樓曼文烈士的生平進行了生動、詳細的展示。
走在樓塔古鎮,又似一場穿越,古溪古樹,古屋古人,都訴說著精彩的歷史。走進李可染畫院,欣賞一下20世紀中國風景畫的一代宗師,李可染的的藝術作品。此畫院的宗旨是研究李可染學術體系、藝術思想,傳承中國畫藝術,並透過進行各種學術活動和對外交流,推動當代美術事業蓬勃發展。
午餐是當地人推薦的樓塔十大碗,就在古鎮的口子上,大樓三鮮,豆腐羹,梅干菜扣肉等等,都是正宗的浙菜,味道真不錯。
第七站:義橋鎮
時光是一座的城市的見證,從河上鎮驅車大約半小時,便到了義橋鎮,這是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的交匯處,形成了壯麗景觀和傳承至今的漁浦文化,義橋還是唐詩之路的重要起點。
又是一幢徽派建築,之前的文章裡有說過我很喜歡這樣的建築,每次自駕去哪裡,沿途看到青山下的徽派建築都會忍不住的多看幾眼。而在義橋鎮的是義橋 (個名)歷史紀念館。
遇見一個年紀不大的爺爺,向我們說了一些關於這個紀念館的故事,這裡也有著百年的光輝歷史,也陳列了抗日巾幗英雄沈沛蘭為國而亡家的先進事蹟。
第八站:衙前鎮
多次的波折,終於來到了衙前鎮,鄉村旅行真是越來越流行,不會那麼擁擠又能真正融進當地人的生活,想必大家一定記得書本中的巾幗女英雄楊之華,她是早期領袖瞿秋白的第二任妻子,在蕭山區的衙前鎮,一座不是很高的山上,建造了楊之華紀念館,記錄的她的一生。這絕對是孩子研發的第一站。
距楊之華紀念館的不遠處,我們來到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一起回憶一段紅色記憶,感受當時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當家做主的期盼,有了那些不易,我們更應當珍惜當下,不忘初心!
紅色衙前,綠色發展,如今衙前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上世紀二十年代抗戰的農民運動。農運館介紹了衙前從錢塘江畔農耕漁獵的江南古城,到近代名震蕭紹的紅色農運聖地,再到如今新型工業化城鎮的歷史演變。利用多種藝術手段視角,生動地呈現了衙前農民運動的光輝歷史,展現了衙前精神的傳承。
最後,走在蕭山衙前的官河畔,感受著江南美麗畫卷,你會細心的人發現,這裡的水鄉風貌越來越濃鬱了……住了一輩子的老房子卻有了新的變化,讓我們永遠記住紅色衙前、古韻官河。
抵達,便是有趣的開始,關於蕭山的交通:
1.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就在杭州蕭山區
2.動車到杭州南站(就是蕭山站)
3.自駕即可到達
4.地鐵一號線到臨平,二號線到良渚,五號線到姑娘橋
無論抵達,或出發,都將是一段難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