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陽朔有十里畫廊,建德有七里揚帆,同樣美成了一幅畫,讓人流連忘返。
七里揚帆
說到富春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南朝文學家吳均就曾在《與朱元思書》中對富春江讚譽有加:「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不過,真正讓富春江名動天下的,卻是元朝畫家黃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圖》,賦予了富春江永恆的美麗。
其中,七里揚帆是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為嚴陵八景之一,起自梅城石烏關,至富春江水電站,長23公里,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為特色,素有「小三峽」之譽。
正因為七里揚帆風光絕美,李白、孟浩然、杜牧、劉長卿、範仲淹、陸遊、黃公望、唐伯虎等文人墨客紛紛慕名而來,並在此留下了傳世名作。
七里揚帆包括南峰塔、子胥野渡、江南塢、獅子嶺、葫蘆瀑布、東西源六大景點,秀麗的山水風光與璀璨的文化古蹟交相輝映,簡直就是《富春山居圖》的情景再現。
七里揚帆共有乾潭和梅城兩個碼頭,一般情況下10:30左右發船,沿富春江順流而下,全程20多公里。
既已來到七裡揚帆,自然不能錯過乘船遊覽的機會。我們是從姚塢遊客中心出發,「承包」了一艘船,愉快地開啟了旅程。
行駛在江面上,只見兩山夾峙,層巒疊翠,江如羅帶,波光粼粼,方知「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所言非虛!
面對如此美景,小夥伴早已按捺不住,各種凹造型,留下了一張張美美的照片。
子胥野渡
大約半小時後,遊船來到了第一站:子胥野渡。子胥野渡乃是子胥峽的入口處,以「子胥」為名,自然跟伍子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傳,當年伍子胥為逃避楚平王的追殺,輾轉投奔吳國,途經此地時,只見茫茫大江阻擋,幸遇一位白髮艄公,才得以過江而去。艄公為不向追兵吐露伍子胥的蹤跡,刎頸自盡以表心蹟。後人為了紀念此事,特意將此處取名為“子胥野渡”,並刻於渡口石壁上供後人膜拜。
此外,景區內還建了一座胥亭,裡面矗立著一塊石碑,鐫刻著「胥江野渡」四個大字。
說起來,子胥野渡不算大,卻有一個網紅等級的項目:單人江山鞦韆、雙人軟索鞦韆。雖然說沒有懸崖鞦韆那麼恐怖,但也足夠刺激,先是緩緩地升到最高處,並在一瞬間「彈射」出去,隨後開始做往復運動,堪稱跳樓機與大擺錘的組合。
玩過跳樓機的人都知道,升空的過程其實是最難熬的,但由於是急速下降,恐懼感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大擺錘不同,來回擺動,恐懼感會有持續的過程。
從表面上看,這種軟索鞦韆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只有坐上去後,才會知道什麼叫做後怕,可以說是勇敢者的遊戲。
不過,你也不必擔心安全方面的問題,在啟動鞦韆之前,工作人員會做好一切防護措施。而且,軟索鞦韆直接面對的是富春江,在體驗驚險刺激的同時,還能俯瞰江景,讓人有些上頭。
同行的夥伴倒是一點都不露怯,第一個坐了上去,而且全程都沒有尖叫,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風範。
值得一提的是,景區內還擺放著不少日式的燈籠,以此作為背景,可以拍出很多小清新的照片。
當然,Q版紙魚也不甘示弱,只要擺出適合的Pose,同樣可以拍出一些有趣的照片!
東西源
隨後,我們前往第二站:葫蘆瀑布。
下了船後,就會看到一條石階,最上邊是一座高高的木質牌坊。走上去後,等待我們的是一輛小火車。
不得不說,用小火車當代步工具,優哉遊哉地欣賞沿途的風光,著實是別有一番趣味。
殊知,東西源其實跟葫蘆瀑布相隔不遠,很多人也許會感到有些陌生。所謂東西源,指的是東源村和西源村,位於葫蘆灣的深處,至今仍有一些老舊的民居,在山腰間三三兩兩地出現,古樸如初,頗有世外桃源之感。
對我們來說,這裡簡直就是一塊寶藏之地,完全沒有被外界所浸染,可謂「天然去雕飾」。放眼望去,峽谷幽深,怪石嶙峋,流水潺潺,綠樹成蔭,非常適合拍照。
夥伴再次出動,能量全開,換了一個又一Pose,玩得不亦樂乎,留下了無數歡笑。
葫蘆瀑布
當然,最搶眼的還是山頂那一道氣勢如虹的飛瀑,瀑布高上百來米,雨季時,瀑寬可超10米,瀑布口是一個葫蘆形狀的,故而得名「葫蘆瀑布」。
最有趣的是,大自然彷彿在懸崖峭壁上施展了魔法,居然鑿出了上下相連、上小下大的兩個洞,瀑布從陡壁上飛瀉而下,先瀉入葫蘆口,再從底部噴薄而出,然後飄然而下,衝擊在一級級外凸的山石上,激起千層雪。
最後,瀑水匯入一方深潭,面積達數十平方米,碧波蕩漾,順流而下,形成一條長200米的長谷溪流,蔚為壯觀。
之前去廬山觀賞三疊泉,可惜一直在下雨,雲蒸霧繞,根本沒有現在這麼「清晰」。而且,葫蘆瀑布並不需要爬1420級台階,短短幾分鐘就能抵達,可以說是So eazy。
也許是因為補償心理作祟,不覺對葫蘆瀑布多了幾分好感,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
現在已是秋天,若是夏天過來的話,還能在葫蘆峽體驗一次漂流。
葫蘆峽漂流全程約3公里,落差近100米,全程約需一小時,以水急﹑石怪﹑林奇、潭多著稱,被譽為「華東第一險漂」。
野渡,峽谷,瀑布,如不思議的緣起,誤入江南祕境,像夢一樣自由。
梅鎮
玩了一圈後,我們開始回程,又回到了姚塢遊客中心。
夜幕降臨,自然到了拍夜景的時候,最值得一去的就是梅城鎮。
梅城鎮坐落在浙西山區,位於新安江與蘭江匯合處,北枕烏龍山,南臨三江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梅城鎮因古嚴州府城牆沿江一段雉堞砌築成梅花形,由此而得名,素有「天下梅花兩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嚴州半朵」之譽。
梅城鎮是嚴州文化的根,也是嚴州人的鄉愁。走在光潔如鏡的青石板上,一幢幢徽派建築鱗次櫛比,彷彿嚴州千年古府的風韻重現於世,讓人如痴如醉。
儘管是一樣的燈火輝煌,但古鎮的夜晚帶給人的感受跟都市截然不同,熱鬧但不喧囂,古樸中見深蘊。
梅城鎮比想像中還要大,一時半會走不到頭,需要慢慢欣賞。由於是週末的關係,古鎮顯得非常熱鬧,店鋪林立,門庭若市,一派欣欣向榮之象。
南峰塔
南峰塔稱得上是七里揚帆最有名的名勝古蹟,屹立在新安江、富春江、蘭江的三江匯合口,與梅城古鎮隔江相望,始建於三國,後毀於隋朝,今存寶塔為明嘉靖二十七年所建。
南峰塔位於一座小山上,海拔不高,走個十來分鐘即可抵達。
南峰塔為七層八面磚塔,高達57米,塔內有石級盤旋而上,可登上塔頂。
登高遠眺,無疑是擁有了上帝視角,整個梅城古鎮盡收眼底,江水滾滾,東流不復回,說不出的暢快。不得不提的是,無論是孟浩然所寫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還是杜牧所寫的“越嶂遠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月花”,指的均是這裡的景緻。
故而,這裡也是一大拍照的聖地,古木參天,環境清幽,隨手一拍,就能拍出小清新的照片。
三都漁村
緊接著,我們驅車前往三都漁村。
三都漁村位於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交會處,流淌在歷史的長河中,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古樸的氣息。
三都漁村三面低山環繞,一面臨江,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優越的居住環境,一幢幢民居錯落有致,白牆青瓦,掩映在富春江畔的綠樹叢中,別具一格。
相傳,漁村人的祖輩被統稱為九姓漁民,元末明初年間,陳友諒因與朱元璋爭奪天下失敗,陳友諒及其部將共有九姓人被貶入新安江、富春江一帶在水上生活,包括子孫後代永世不得上岸居住、不得讀書應試、不得與岸上人通婚。他們不得不棲息於新安江、富春江上,終年的水上生活形成了九姓漁民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漁民風俗,水上婚禮便是其中最有特色的民俗風情。
如今,村民依然保持著祖輩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反而成了開展漁家樂旅遊的獨特資源,受到了都市遊客的追捧。
來到三都漁村,完全可以來一次沉浸式體驗,跟漁民一起捕魚,觀漁民造船,體驗漁民特色婚禮,聽漁村古戲,遠離都市的紛紛擾擾,當一回真正的漁民!
此外,建德還有一條大名鼎鼎的綠道,東起乾潭鎮,西至梅城嚴東關,全長18公里,臨江而建,依山傍水,森林覆蓋率接近90% ,乃是名副其實的「綠道」。
綠道由濱江景觀道、棧道、廊橋、觀景平台及驛站等構成,將沿線鄉鎮、村莊、風景區和重要功能區串在一起,因顏值過高,被譽為「浙江最美綠道」。
最後,我們來到了乾潭遊客中心,同樣是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韻致十足。
若是擁有空拍視角,青山綠水盡收眼底,綠意盎然,美不勝收。
古塔,綠道,漁村,心有繁花似錦,且聽風吟,邂逅一路彩虹。
實用資訊
門票:130RMB。
開放時間:冬令08:00~16:00,夏令07:30~16:30;遊船時間:每天上午10:30。
交通
開車路線:1.從杭州出發上320國道途經富陽、桐廬到建德境內行至梅城姚塢,可以看到七里揚帆景區的指示牌。沿指示牌可到達七里揚帆梅城姚塢旅遊碼頭。
2、如沿320 國道行至楊村橋收費站右轉320國道往沿路標梅城方向行進,可到達梅城,遊覽古梅城後再搭船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