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這個高級私廚為煮一頓飯需要去五個市場,累死我這個女狗仔了…。

這個高級私廚為煮一頓飯需要去五個市場,累死我這個女狗仔了…。

[ Food Market]

菜場

人都有怪毛病,

我不是家庭主婦,

但是人稱“婆婆”,

家庭主婦之折磨媳婦的精神,

在我心中永存。

有一天,朋友跟我討論憂鬱症,說患者一想到吃飯就孕婦,更別說活著了。我說,那應該帶人家去看看菜市場。

看看那雙膝泛紅,爪子背卻繃直著高潔向上,屁股仍撅起呈60°的雞;看看那凝脂白皮下,完全裸露的肉紋,毛孔裡的野性氣息隨昏黃燈光賴在鼻尖的豬;看看那含苞待放的小菜心,嬌滴滴滾落一灘露水,菜販還面帶微笑,在人後側甩著腰肢,讓這些活潑潑的水珠連著滑落,好去勾引路過的芸芸眾生。每位路過的,即使是死鬼,也難免生有可戀。

如果你有愛菜場的心,就會理解我的迷之癖好:去國外旅行,名勝古蹟和菜場讓我二選一,會毅然選擇菜場。去年我去丹麥哥本哈根Torvehallerne市場,那裡的格德粥店、帕萊奧餐廳、哈倫尼斯三明治、伯恩霍爾姆商店、夏之雀、The coffee collective與Tante T還歷歷在目,可比百貨公司逛名牌讓我有精神。全球著名菜食場都是食物博物館,也是我的理想旅行打卡地。

我後悔沒早點沈明雷大廚去逛家門口的菜市場,他是杭州的私廚大神,聽說他有一條「私密撈鮮」線路,為了吃口好的,我從早上六點開始,做了回女狗仔。

沈明雷

沈明雷職業生涯已經35年,自小家裡就是廚行世家,從他爺爺輩開始就是方圓一帶紅白酒席上門烹飪的名師,所以自15歲開始就跟隨2位叔叔學習傳統技藝。 17歲就入科班學廚,烹飪才華終於在各大餐飲酒店被欣賞。

2000年他從上海回到家鄉杭州經營自己的餐廳,第一家店才100多方,開了兩年,就因為生意太火爆,成了1000多方。他有自己一貫的堅持“要做,就要有口碑有傳承”,用他的話說“做了十多年,就這樣20年下來都在做杭幫菜”。 2013年5月沈廚開辦了樓上私廚,那一直是我請朋友吃飯的秘密基地,不過,不一定訂得到。

每一天,他買菜,都至少要去五個菜場。對我這種只想吃的女狗仔來說,這太變態了。

秘不告人的杭州撈鮮地。

得因為饞,我陪主廚走了五個菜場!

網紅靠臉,樓上私廚紅起來,是靠腿的。是沈廚這裡早上要跑5個菜場,集齊安吉、上百、德清、平遙、良渚、喬司、海寧的食鮮。我說,神龍也給跑死了,更何況只是個神婆。 😂

「近江菜場要去的,海鮮很好的,去附近菜場收土的東西,所以我菜單不固定。杭州我沒有最喜歡的菜場,各有各的好。我喜歡去逛週邊的,好的攤販都熟悉了,每天4-5點告訴我,我請他們把好食材留好。靠搶的,有什麼就是什麼。

「神婆去不去?」

「去的去的!」

早上七點,我硬睜著熊貓眼,來到錢塘江畔。那是沈廚的第一站,江風拂面,我順著堤壩顫悠悠下去,堤壩上不時有「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的聲音傳來,漁民說,我此時站的位置,到下午一點就會全部淹沒,我聽得腿一軟。我運氣好,捕撈的小漁船剛好靠岸,沈廚說,這裡的江鮮都是野生的,而且是第一手。

今年休漁之後,聽沈廚說,魚比往年少了一些,特別是江鱸,可能與颱風有關,潮水渾濁,難釣,真的且吃且珍稀了。

錢塘江邊

📍濱江區西興路與一號支路交叉口

只要沈廚定了的東西,說一句,漁民都心知肚明要最好的品質,稱重後會送到後備箱那,那是多年的情誼。

近江海鮮市場(因為年底要關了,所以是暫時的,沒有門頭)

📍莫邪塘北村(上城區秋濤路一弄33號)

這裡,我叫它杭州的築地市場都不為過,原來政府沒有拆遷之前,沈廚說清晨到這裡買海鮮,出門就能吃上口海鮮面早餐。但現在,小商販們都鳥獸散了,只留下「不得不走」的大貿易商們。但無論如何,這裡仍是各大餐飲老闆每天「不來不踏實」的打卡地。

近江市場門口

沈廚介紹我在門口吃塊衢州包子舖的缸豆餅是市場裡的大眾情人,配杭州人小時候最愛的綠豆沙,一天元氣就扳動一記獵槍。我的惺忪終於醒了,就等著衝進市場。老闆娘的老公蹲在邊上生火的樣子,活像光頭強。不過他這個姿勢從買到吃,一直沒變,那種對火候的一絲不苟讓我心生敬意。

市場裡果然別有洞天,我們江畔沒找到的江鱸,在這也終於找到了。老道如沈廚,他說最好的是七星鱸,數數背上的斑點就知道。

螃蟹店的老闆最愜意的,一個人坐擁一個空調小包房,他的攤位簡直是整個海鮮區的高級夜總會了。後來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螃蟹不裝冷氣會死。

最高等級的貨色,老闆恨不得抱著睡,「夜總會」電費貴一點不足掛齒。

轉眼到了不忍直視的攤位,我看著右邊的最“漂亮”,賣象拔蚌的老闆娘說,三個貨外行看著差不多,其實價格大有別。中間的彈脆肉又白,最貴;左邊彈脆肉發棕,次之;右邊彈而不脆,肉白,但最便宜。看來,口感還是第一個排序,高級食客最懂欣賞「實力派」。

除了這些,這裡可以買到大拇指粗的竹竿蟶子,耳垂似的的香螺,鮮活無比的望潮與蝦姑,早上四點撈起的嫩青菱角。

不論是什麼時鮮,就算沈廚點名要的五六年的老火腿,老闆們只要想得到,這裡都能找到。

這才逛了一半。我跟沈廚說,還好,跟你吃了早餐,這可比逛百貨公司累多了。

三里亭農副產品市場

📍三里新城竹苑西(江幹區顧家畈路117-19號)

去三里亭的路上,沈廚帶我去了一家清新的臭豆腐店,所有「臭貨」水靈靈,那裡買得到新鮮的臭豆腐,我第一次意識到臭豆腐有最佳賞味期,恰到好處的臭,吃吃更香。

店裡面不少高級土貨,雪菜筍、老蘿蔔乾、菜圃頭,都是老餮的心頭好。看我不肯走,沈廚提醒「10點前要到廚房的」。我暗想,這後面一定還要來細逛,世上也無難事,只要多幾次。

三里亭是個老市場,我小時候就有了,沈廚說,他主要來這裡買德清的河湖鮮。

這浪裡白條,亮得像一把刀,晃了我的眼睛。定睛看,才發現每個格子裡都是零星的大小不一的幾條,因為全是現捕的。沈廚嘆氣說,「我只能做預先訂製」。

「這裡的水產野生的,水庫裡撈的居多,品質好。食客確實也要看緣分吃魚。」主廚這個大活人不去挑,活魚選秀不能明確最終美人魚選。

隔壁攤子老闆娘,熱情教我分辨養殖與野生的河蝦,“你看野生的殼厚,發青。”沈廚一句破天機,“野生的兇”,我們都笑了。

另兩個市場,都在樓上私廚附近,我們都蜻蜓點水式的逛逛。我隨著沈廚在今惠裡買了雞,那裡是愛吃雞者的寶地,全是私人預定活殺的。

今惠農產品

📍江幹區機場路京惠花園4幢

機神農夫市集

📍江幹區機場路28號東茂苑10幢

機神農夫市集買到新鮮的桃膠,我也是第一次看見,沈廚說「碰到賺到」。

桃膠

臭鱂魚

鹹菜

手工饅頭

嫩藕

馬齒芥

逛完的時候,我才從心底驚覺,這一餐的來得並不容易。

杭州獨一份嚐鮮大餐!

新鮮在每一天的菜單都不一樣。

今年夏天,在黃鱔最好的端午前,我有幸到樓上吃了一頓。記得,那天的黃鱔是這個傲嬌樣子。

我說,那還能吃那麼好的黃鱔嗎?沈廚說,等明年吧。季節,就是沒辦法的。

「黃鱔有很多老食譜,鱔糊、蝦爆鱔、鱔絲,那都是很老的菜,江浙就這樣。做煲,腩肉筍乾黃鱔煲,好吃。」

各種黃鱔的菜,隨便報一個經典的,樓上的沈廚都會做。 「蝦爆鱔杭州做法是炸過以後燒面,我做了改良,上次金庸的兒子被朋友帶過來,早上來吃這碗麵。」這裡的菜,經典而不傳統。

我從小就喜歡吃蝦子爆鱔,就忍不住問要怎麼選黃鱔。沈廚倒不嫌棄我囉嗦,他細說:「黃鱔適合做鱔糊,略微粗一點的黃鱔,刀拉開,骨頭去掉,適合做蝦爆鱝。」要酥,肉質不厚就沒有了,做鱔絲要滑口,再粗的黃鱔他不建議。

「黃鱔我在選,一般不會選粗的,會選細的。全是野生的,也不現實。夏季是最多的時候,春季很少。跟手指這麼細的黃鱔,要養殖週期短的那種,粗的黃鱔我不建議,我選就是很細。進去,燙熟,肚子裡血塊結牢後拿出來,幾分鐘就好。 ,吃起來的黃鱔絲很滑口。

「黃鱔煲容許黃鱔粗一些。煲我們也在改良,我們的湯就是用鱔魚骨頭熬出來的,如果傳統的,就是沒有湯的。」

在樓上私廚,每一天的菜單都值得緬懷,因為也許隔一天就沒有重樣的了。

有幸,杭州本地花生上市第一天,河蝦爆著籽,蝦爆鱔面鑊著氣,鯧魚酥炸翹著尾巴。我呢,打著飽嗝。

我那會喝上的筍乾菜湯,那是用筍乾和九頭芥一起攤曬的,鮮到得半買半搶。

我提起他如何理解杭幫菜,沈廚說「杭州36道名菜,很老了,現在夏天這個季節荷葉粉蒸肉,蝦爆鱔等就是書上的杭幫菜。鹹肉冬天醃做的,切成一塊塊的,醃纈鮮,是春菜。鞭筍、乾貝扣起來的,火鈳鞭筍。 ,按照季節的杭幫菜的味覺靈魂來做。

「按照季節,現在河蝦帶籽,我會做一些醬油蒸煮。天熱前,還有金銀蹄、鹹豬腳,金銀蹄就是火腿和鮮的豬腳一起燒,我家裡還有雞爪,上次那個版本,還有小腸做進去,也不會定死。

樓上主廚擅長的魚,熟客們最記得乾煎鯧魚,沈廚選擇都是1斤半到2斤的鯧魚,看起來是很小的一條,但裡面都是門道。 「肉的肥厚和造型要考慮,選東海裡面的烏鯧,白鯧相對於個頭小,而烏鯧大。白鯧季節短,白鯧是陰曆的三月,陰曆四月鯉魚最好。我選烏鯧,選的餘地廣,韓國和東海都有,進來全部是冰鮮的不是冷凍的。

我說,那疫情怎麼辦?

「長期用,我拿來冰箱裡低溫冷凍,疫情影響不大,魚解凍以後要鹽水泡,晾起來,用冷風去吹,把魚身吹乾以後,肉質緊實。抹一層薄薄的生粉,似粉非粉,不會很厚的,保證表皮的脆,然後水分不流失,大的油鍋下去煎炸。

我徹底從心底驚覺,這一餐的來之不易。

沈廚說「特別談不上,手工產品會斷貨,比如說冬天做的風乾東西,靠天吃飯,沒有太陽出不來。比如說海裡面靠天氣,要有風,帶魚都自己做的,去江邊收東西,有好的東西這次收到了,下次不一定有,按照季節走,不可能都一樣。

菜場臨別時候,沈廚還在看軟殼蟹。 「這個時候最好,但也是要看運氣。」他開心說。

一切都是變化,但不離其宗。

神 婆 問

你 喜 歡 什 麼 菜 市 場 ?

「人類中最具創造性的,

當推廚師。 ”

——傑羅爾德

Food Bless You!

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製片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