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旅行路上味蕾品韻味】杭幫菜柔潤風雲的「三個代表」。

【旅行路上味蕾品韻味】杭幫菜柔潤風雲的「三個代表」。

【旅行路上味蕾品韻味】杭幫菜柔潤風雲的「三個代表」

導言:人類的四大基本要素,「吃、穿、住、行」。這四要素推進人類進步,並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迭代而不斷循環。今兒,人生的“行”,迭加了旅行,不僅是目睹耳聞八方愉悅心境,而且舌頭上的味蕾,更是在入骨三分的親嚐著酸、甜、苦、鹹、鮮的人生食滋味。旅程中食的一道菜餚,搖撼著歷史、人文,故而將旅程中所食的菜餚系列成文。名曰:《旅行路上味蕾品韻味》。

座標:杭州 烏鎮 前童 溪口2014年6月

6月外出幾天,到了杭州、前童、溪口、烏鎮等地,足跡也就在浙江一帶,順便也就品嚐了幾道杭幫菜。我對吃沒興趣,每每在網路上看到旅遊貼文介紹各地的風味小吃,都無動於衷,而我也基本上不逛那些小吃一條街,因為我覺得那裡煙燻火燎,衛生壞境都很差,而且我從來就沒有拿著東西邊走邊吃的習慣。為何這次要寫寫杭幫菜,是因為我喜歡西湖醋魚。

杭幫菜是指發源或興盛於杭州的菜餚名食。杭州菜係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浙菜中最主要的一支。杭幫菜講究原汁原味,選料精細,兼顧時令,行廚有序,造型精緻,且色、香、味俱全。杭幫菜的特色是「輕淡適中,選料精細,因令時鮮,多元趨新」。 「清淡」是杭州菜一個重要的特點。

今天的杭幫菜就是「迷宗菜」。杭幫菜最早可追溯至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當時臨安作為繁華的京都,南北名廚濟濟一堂,各方商賈雲集於此,杭菜達到鼎盛時期。據了解,杭州菜歷史上分為「湖上」、「城廂」兩個流派。前者用料以魚蝦和禽類為主,擅長生炒、清燉、嫩熘等技法,講究清、鮮、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後者用料以肉類居多,烹調方法以蒸、燴、氽、燒為主,講究輕油、輕漿、清淡鮮嫩的口味,注重鮮鹹合一。

杭州做杭幫菜最有名的是“樓外樓”,但那裡收費很貴;最受歡迎的是“外婆家”,每天都要排隊拿號才能進去就餐。那天下午5點半左右經過“外婆家”,看見人頭湧湧,等著拿號,我歷來害怕人多的地方,索性遠遠拍了張照片,和“外婆家”拜拜。改去街邊的小餐館用餐。

叫化雞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雞”,又叫“富貴雞”。用截然不同的詞彙來命名這道菜是有來由的。

「叫化雞」原出自浙江杭州,是一些窮苦難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討來的雞,經過燒熱的土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頭菜。當年,清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爛衫流落街頭。一個叫化子頭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覺得這隻雞異常好吃,便急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隻雞叫“叫化雞”,便胡吹說叫“富貴雞”。乾隆聽完後,大讚「富貴雞」好吃。

事後,大家才知道這個破衣爛衫的流浪漢竟是當今皇上,「叫化雞」也因為得到了皇上的稱讚成為一道名菜。

在杭州一個小餐館點了這道菜,「叫化雞」一上來,俺就覺得不咋的,首先顏色就不討人喜歡,吃了一口,俺就不感興趣了,沒有了雞的本味,只是鹹。

東坡肉

傳說一:

永修人家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凡紅白喜事,在答謝客人時的酒宴上,都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東坡肉。

相傳此東坡肉的由來有一個美好的傳說。是年,宋朝大文人蘇遼也就是蘇東坡到建昌訪摯友李公擇,路上見一農夫之子中暑,病情危急。懂得些醫術的蘇遼立刻以術相救,使得中暑者病情好轉,脫離危險。農夫為感謝蘇軒的救子之恩,上街市上稱了二斤肉,用稻草捆好提回。農夫問蘇遼喜歡何種口味,這肉是燒是燉煮?蘇遼看著鄉景想著詩句,突然就有了一句好詩,脫口而出:“荷上……珍珠……透馨香。”農夫誤聽為“和草整煮透心香”,遂將肉連稻草洗淨後下鍋燜煮。肉熟後,蘇問緣故,農夫才告知大文人。蘇遼笑道:「晨曦舒彩,綏爛天半,水上荷香,朝露如珠,故賦詩\'荷上珍珠透馨香\',主人是誤聽了。」沒想到的是,此肉酥糯可口,汁濃味醇,肥而不膩,素而不脆,加上稻草的田間之清香,真是別有一番風味。蘇東坡品嚐後,更是大加讚賞。建昌人此後凡答謝之宴,都要做上此肉,已成為民間酒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並取名為東坡肉,流傳至今。

傳說二

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時候,疏浚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疏浚以後,四周的田地不怕澇也不怕旱了。這一年又風調雨順,杭州四鄉的農作物大豐收。老百姓感念蘇東坡疏浚西湖得好處,到過年時,大家抬豬擔酒的給他拜年。

蘇東坡收下很多豬肉,就叫人切成方,燒的紅紅酥酥的,然後按著疏浚西湖民工的花名冊,每家一塊,將肉分給大家過年。太平的年頭,家家戶戶過的好快活的,這時又見蘇東坡差人送肉,大家更高興。老的笑,小的蹦。人人誇蘇東坡是個好官,把他送來的豬肉叫「東坡肉」。那時的一家大菜館的老闆見人人誇“東坡肉”,就和廚師商量,把豬肉切成方。燒過的紅酥酥的,也叫「東坡肉」。

這道新菜一出,那家菜館就生意興隆。從早到晚顧客不斷,每天要殺十頭豬還不夠賣,別的菜館的老闆看得眼紅,也學做起來,一時間,不論大小菜館,家家都有「東坡肉」。後來經同行公議,就把「東坡肉」定為杭州的第一道菜。蘇東坡為人正直,不畏權貴,朝廷中得罪的那班姦臣本來就很恨他。這時見杭州的老百姓如此得愛戴他,心裡很不舒服,他們中有位禦史,就巧扮來到杭州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蘇東坡。

那禦史到杭州的第一天,在一家餐廳吃飯。跑堂請他點菜,他一看食譜,頭一道菜就是「東坡肉」。他鄒起眉頭一想,不高興得拍桌子大叫:「我就要這頭一道菜」。

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真得不錯,向堂官一打聽,知道這“東坡肉”是同行公議的第一道名菜。於是他就把杭州城所有的菜館的食譜都收起來,興沖沖回京了。

禦史回京後馬上就去見皇帝說:「皇上,蘇東坡在杭州貪贓物法,把惡事都做絕了!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呢?」

皇帝問:「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何證據啊?」

禦史就把那一大摞油膩的食譜呈上。

皇帝本來就是個糊塗蛋,他一看食譜,也不分青紅皂白,傳下聖旨將蘇東坡革職,遠遠的髮配到海南去了。

蘇東坡被革職充軍以後,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處,仍像過去一樣讚揚他。就這樣「東坡肉」也一代一代傳下來,直到今天,還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杭州的東坡肉,沒有捆稻草,一小塊12—15元不等。

烏鎮的東坡肉,用稻草捆著,每塊大約有三兩重,每塊45——58元不等。

在烏鎮還點了個青菜,份量還不夠廣州的小菜多,要價28元,宰人厲害。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為杭州西湖最負盛名之菜餚,始製於南宋高宗時,根據古籍記載,西湖醋魚一菜來自「叔嫂傳珍」。

相傳在南宋時,有宋氏兄弟兩人,頗有學問,但不願為官,因而隱居江湖,靠打漁為生。當地有一惡霸,名趙大官人,他見宋嫂年輕貌美,便施陰謀害死了宋兄,欲霸佔宋嫂。至此,宋家叔嫂禍從天降,悲痛欲絕。為了報兄仇,叔嫂一起到衙門喊冤告狀,哪知當時的官府與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告狀不成,反遭毒打,把他們趕出了衙門。回家後,嫂嫂只有讓弟弟遠逃他鄉。叔嫂分手時,宋嫂特用糖、醋燒鰩魚一碗,對兄弟說:「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頭之日,勿忘今日辛酸」。後來,宋弟外出,抗金衛國,立了功勞,回到杭州,懲辦了惡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間得知此菜,經詢問方知嫂嫂隱姓埋名在這裡當廚工,由此始得團聚。於是,「叔嫂傳珍」這道美菜,也同傳說一樣在民間流傳開來。

清人方恆泰有《西湖》詩詠之,雲:「小泊湖邊五柳居,當筵舉網得鮮魚。味酸最愛銀刀檜,河鯉河魴總不如。 「道出了西湖醋魚的烹調與美味。西湖醋魚至清代末年,以西湖樓外樓菜館所烹調者最負盛名,時至今日仍。

(插一句,最近看了電視劇《樓外樓》,又勾起對杭州的回憶,特想去吃樓外樓的西湖醋魚)

到樓外樓吃西湖醋魚不是沒有可能,只是要有足夠的耐心排隊。我們只好求其次,那天在杭州一家旅館點了西湖醋魚,點菜時夥計就告訴我沒有鱸魚了,只能用草魚來做。

魚上來後,上面澆著濃濃一層汁,偏甜了,我喜歡的西湖醋魚似乎還沒自己做的糖醋魚好吃。

還有這裡的糖醋裡肌,做法與廣州不同,廣州的里脊是切成片的,而這裡是切成塊的,咋一看就像廣州的糖醋排骨。

苦瓜炒木耳看起來很不錯,顏色喜人,清清淡淡。

倒是喜歡綠茶餅,外面是綠色的,邊緣沾了芝麻,裡麵包著南瓜餡,甜甜香香,非常美味。

溪口有三寶:桃子、芋艿、千層餅

桃子沒到時候。

芋頭,也叫芋艿,江南水鄉到處可見。只不過,其他地產的芋艿個頭兒較小,和溪口芋頭比起來,簡直像孫子之於爺爺,差的不是一點點。溪口的芋頭大「肉」香,來過嚐過的人都忘不了,主要是因為有清清剡溪水的澆灌,再加上當地的土壤天氣對芋頭的生長特別有利。

據說這剡溪對岸的山像兩條龍,二龍戲珠,這裡大芋頭就是龍珠啊。你別說,這溪口芋頭還真像一顆龍珠。每公斤15元,挑了個最小的,花了9塊錢。果然很粉很香,叫人吃了還想再吃。

遊溪口蔣氏故居時,中午就在導遊指定的餐廳吃飯,點了個芋頭燉排骨,只有幾塊芋頭,三塊根本就算不上排骨的骨頭,卻要價48元,還有一個炒莧菜,要價18元!真是宰你沒商量!

千層餅創始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它的原料以麵粉為主,加以白糖、芝麻、花生米及適量苔菜粉,經過十二道製餅工序,尤以最後一道焙烘必須十分注意,火候適當,才能製成色香味俱佳之食品。千層餅厚約二厘米,至少有二十七層重疊的薄片,酥足味醇,鬆脆異常,甜鹹適中,齒頰生香。

現場製作千層餅

買回家的千層餅

順便先交代:

前童三寶-豆腐、香乾、空心腐。據說這些本是餐桌上常見之物,卻令前來前童的遊客無不為之傾倒。個中原因,除了「前童三寶」選用了本地獨有的種植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有機早星河大帝豆,所採用的是源自浙東大峽谷的一級水質,更有秘不傳人的傳統工藝,從而使前童豆腐白、嫩、滑、鮮、香;香乾香滑細韌、結實耐嚼、回味無窮;空心腐色澤金黃、中空外結。更有千張、豆腐皮、煙燻豆腐、五香豆腐、豆腐包、豆腐泡等諸多品種,光是豆腐就能做起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豆腐宴。吃「前童三寶」就要吃原汁原味的,要吃原汁原味的,就將調好的汁澆在剛做好的豆腐上,撒上香蔥末兩三粒,滿嘴的豆腐香足以讓你回味幾天。再來一杯鮮磨豆漿,濃香的豆漿呈現豆子的淡黃色,喝一口下去,潤滑香濃的滋味在嘴裡滿溢,回味無窮。

回來後看了網路上的這段介紹,很後悔在前童沒有品嚐,至少應該喝一杯現磨豆漿吧!可惜因為在前童停留時間很短,所以無緣無故享受那裡的美食。

每次旅行,都是有遺憾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下一次的旅行,我寧願錯過美食,也不願錯過風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行走,不是在這裡,就是在那裡,每次的行走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跡。

這“三個代表”,聚焦了舌尖與腦筋絡的樞紐。第一個代表“叫化雞”,叫出了一個叫化子與乾隆皇帝結緣的故事;第二個代表“東坡肉”,述說著宋時文、德、才出眾的蘇東波先生,卻被一姦臣禦史以此「肉」為據參倒了;第三個代表「西湖醋魚」演繹了南宋宋氏叔嫂與一惡霸鬥爭的酸澀苦辣!舌尖上的中國,每一道菜均可謂是既滿足味蕾的隹菜餚,又是一曲醒腦的奇葩!

(4328 1407)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