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走進浙江百縣千村,賞秋日詩畫浙江,品杭州誘人美食。

走進浙江百縣千村,賞秋日詩畫浙江,品杭州誘人美食。

如詩如畫的浙江杭州

在我腦海中最「仙」的城市非杭州莫屬,一直很喜歡杭州,去了無數次總覺得還不夠,千年來的歷史沉澱讓這座城市越發有迷人的魅力,悠久的歷史累積了豐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我腦海中關於浪漫的代名詞,它有道不盡美的晴雨西湖,有仙靈所隱的千年古寺,有宛若仙境的九溪煙樹,有連綿不絕的碧綠茶田. ……杭州有無數個理由讓人熱愛它,杭州便是那個讓你不經意間就想起的地方,這次來杭州不去西湖不去靈隱寺,和我一起走進餘杭和臨安發掘一下不一樣的美景和美食。

良渚遺址公園

杭州餘杭區有一處遺址公園,這裡被專家學者稱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這是我國考古歷史上的重大發現,良渚文化被譽為我國長江下游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如今這裡作為遺址公園開放,良渚古城遺址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還有多彩的自然風光。

秋日的良渚褪去了夏日的炙熱迎來了最美的季節,池中寺糧倉的稻穀正是成熟的季節,一旁的稻穀堆得老高,稻浪隨著微風翻滾,空氣中稻香瀰漫,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欣賞稻田美景,走進稻田中看著稻穀粒粒飽滿,稻穗一束束被壓彎了腰,在一片片金黃的稻田裡,輕聞泥土氣息,感受生活恬淡美好。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鹿苑內飼養成群的梅花鹿,這可是良渚古城遺址內最受歡迎的景點,活潑可愛的梅花鹿惹來遊人投餵,一點都不怕人,很多遊人紛紛前往餵食,如今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也可以一睹梅花鹿,享受投餵的樂趣。

入秋後的遺址公園,從蘆葦花開、水稻葉黃到鹿鳴呦呦,良渚古城遺址斑斕絢麗的風景正迎面撲來,鹿苑中近距離接觸梅花鹿,秋天的陽光總有一些慵懶的味道,就連梅花鹿們都三三兩兩的躺再草坪上,只有當遊客靠近時,它們總會開心的上前討要食物。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最核心的要屬莫角山宮殿遺址了,宮殿區位於遺址公園的正中央,抬高的地勢瞬間能夠讓人感到宮殿曾經的氣勢輝煌,雖然現在早已看不到宮殿的實物和復原,但聽

良渚古城內的每一處景緻都放置得恰到好處,雖是遺址公園都是複建的屋子,但是每一個地方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一邊是金黃色的稻田,一邊充滿原始風情的茅草屋,無論走到哪裡都有著無限暢想,秋日的良渚沒有了夏日的熱浪,如果想細細地欣賞公園的每一個風景,健行也是很好的選擇。

良渚古城遺址是良渚文化的都城,也是良渚遺址的中心。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是在良渚古城遺址原址上打造的公園,向觀眾展示了良渚古城向心式三重結構——宮殿區、內城與外城。古城遺址的內城由四面城牆圍合。蜿蜒在原野上的壟斷土崗,組成了內城四面封閉圍合的城牆。

良玉鄰家(良渚店)

百縣千碗,尋味餘杭,口味清淡是杭幫菜給我留下最初的印象,不過今天來到餘杭品嚐的美食,口味鹹鮮中略帶一絲甜味是這裡的特色,但不像蘇州菜那麼甜,也不像上海菜那麼濃重,口味更容易被人外地遊客所接受,除了甜甜的味道,菜品的整體更加偏清淡是杭幫菜的一個重要特徵,當然這是相對於川湘菜而言的清淡。

西湖藕韻,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點之一,糯米灌在蓮藕中,配以桂花醬、大紅棗一起精心製作,是江南地區傳統菜式中一道獨具特色的中式甜品,以其香甜、清脆、桂花香氣濃鬱而享有口碑。杭州桂花糯米藕軟綿甜香,西湖的蓮藕則是藕中的極品。

白切雞與醬鴨,雞肉肉質軟嫩,雞皮雖然看起來厚厚的一層,其實吃起來一點都不膩,雞肉的香味清淡又鮮美,滷鴨色澤鮮亮,微微甜的味道也剛剛好。

八小時稻草肉,看似一大塊肥膩的五花肉,吃起來沒有油膩的感覺,小火慢燉的肉吸收了稻草的清香,咬在嘴裡入口即化,其靈魂吃法是把饅頭掰開,夾一大塊放入饅頭中,肉的香甜加上饅頭的清香味,這二者結合在一起堪稱絕配。

銷魂肥腸,在很多地方大腸的做法無非是做成乾鍋肥腸、爆炒肥腸,裡面要放很多的重口味調味料和辣椒來蓋住大腸本身的一些味道,但這道菜鹹香中帶有一點點甜味,鍋底還加有千張,千張吸收了肥腸的肥油,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紅燒鱔魚段,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鱔魚吃上去很有彈性,醬油上色白糖收汁,口味鹹中帶有一絲微甜,肉質超級細嫩,口感非常不錯。

如果說美景代表城市的名片,那麼美食就代表著一個城市的靈魂。杭州的名氣完全被其優美的風景佔了頭條,其實杭州不僅有秀麗的景色,也有著悠久的飲食文化,從老字號到地道杭幫菜,再到帶著小資情調的餐廳,舌尖上的杭州美食總是令人充滿驚喜和心動。

月亮橋村

在通往杭州臨安天目山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村莊,它就是月亮橋村,這裡的村莊充滿了秀美的景色和淳樸的村落氣息,一棟棟別墅式的精緻小樓,就是這裡村民們居住的地方,這種精緻也許只有在江浙滬這樣的發達地區才能看到,在這個安靜的村莊離,月亮橋的村民們過著詩意般的田園生活,月亮橋村也漸漸成為了連接天目山的溫馨驛站。

月亮橋村不僅是外在光鮮亮麗的村子,其內在的豐富產業才是支撐製作村子的內核,月亮橋村的木藝坊有一位80後網紅老闆,他酷愛傳統木工製作,將原始的木材經過自己的精心打磨最終變成一件精美的家居藝術品。

天目盞作為一項流傳多年的文化遺產,在當地一度面臨失傳的困境,不過現如今月亮橋村的天目山美術館內,陳列了各色天目盞,這裡的天目盞都是一位熱愛天目盞文化的藝術家燒製的,展覽館內除了參觀天目盞的發展復興歷史,還可以體驗了天目盞製作過程。

一想到鄉村集市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充滿人文氣息的街景,不過月亮橋村的月鄉市集充滿了高雅的氣息,也許我們來的時候不是趕集的時間,只有一位老者正在編制竹簍,現在的集市也用上了網絡直播和短視頻,讓這裡的出品的產品擁有了更多的曝光

月亮工坊民宿

如此充滿魅力的月亮橋村怎麼能少得了精品民宿,古樹石橋旁一棟棟別墅式的精緻小樓,月亮工坊系列已經成為了月亮橋村引以為傲的品牌。如今的月亮橋村已經有月亮山院、月亮茶院、月亮玖號等18家民宿相繼建成開業,你能想像這些曾經用黃泥一層一層築起來的農村泥房子,現在經過精心的改造變成了變成了深受人們喜愛的民宿群。

月亮工坊的民宿並不是一味的高端大氣上檔次,這裡保留著原始的鄉土氣息才是最迷人的風情,充滿歲月滄桑感的老牆和被煙火熏染的老木樑等都被完好的保留了下來,月亮工坊民宿每一處都在營造自然古樸的氣質,當然除了這些老物件,居住條件都是現代化的科技,全景式玻璃落地窗、現代個性家居的點綴,讓獨特的鄉村美學在這裡呈現。

這裡最吸引人的便是寬敞的室內外公共活動空間,敞亮通透的大廳沒有過多設計元素的堆砌,房間內外到處點綴的山水植物小景,充滿故事的鄉土器具,一桌一席,都讓這裡充滿溫馨的氛圍。

室內大多設有大窗,山院的佩奇屋房型,獨棟loft房型,一樓是寬敞的區域,可以在這裡休息喝茶,也可以開火做飯,寬敞的空間適合一大家子人來休閒度假,室外的公共區域配書也是充滿了情調,可以坐在大廳的窗邊,發發呆看看書,住在這裡,猶如住進神仙居所,你能看見的只有環境優雅的綠水與青山。

二樓的房間非常的寬敞,房間的空間都非常大,拉開窗簾就是窗外的綠水青山,四周都是大落地窗玻璃,方佛與周圍的樹林融為一體,無論是躺在院子裡的沙發上還是躺在溫暖的大床裡,看看樹影如畫,品一品茶香如醇,愜意美好的假期就是應該這個樣子。

這秋天陽光很好,坐在一樓的榻榻米上,任由外光的陽光灑在屋內,房間內充滿了懶洋洋的感覺,坐在這裡看秋色也好讀文字也罷,聽鳥鳴也好,唱民謠也罷,品紅茶也好,抿一口小酒也罷,都是應該擁有的最美好的時光。

月亮工坊美食

天目暖鍋帶來的人間煙火氣,足以慰藉深秋夜晚的寒冷,天目暖鍋早已成為臨安美食品牌的名片,天目暖鍋除了舌尖上的絕美享受外,還能擁有意想不到的美學生活感,一個「暖」字,以溫文爾雅的文火,訴說著前人的溫存,品味著鍋中的美食,嚮往著未來的美滿,天目暖鍋吃起來暖胃更暖心。在這裡一年四季,無論什麼時節都能吃到不同的美味。

暖鍋中的食材大多就地取材,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又有一方美味,天目山腳下的悠悠山川,蘊藏著大自然的豐富饋贈,最愛這一鍋竹筍,經過暖鍋的小火慢燉,又吸收了濃鬱的肉汁,再加上筍的清香,這一個暖鍋是我這頓晚餐的最愛。

在我看來天目暖鍋是可以暖一切的,一鍋香噴噴的雞湯,或是一鍋五花肉燉土豆,一鍋奶白色的魚湯,還有充滿鄉野味道的野菜,每一道菜都是臨安的特色,每一道菜都是那麼讓人喜愛,一口暖鍋讓這個深秋的臨安更加充滿溫度。

月亮橋村的美味遠不止天目暖鍋,菜園裡剛採摘上來的野菜、農村滋養的土雞、新鮮的河蝦,一桌好滋味等著你來品嚐,貼膘過冬。
.

月亮工坊露營

天目山秋色

秋季一定是五彩斑斕的,出門踏秋去走進杭州臨安的天目山,這裡可以感受到杭州秋意最濃鬱的色彩,漫山遍野都被翠綠的柳杉和金黃色的銀杏所包圍,極富感染力的紅楓也星星點點的散佈在這黃綠之間,杭州的深秋,綠意盎然的深山漸漸遠去,漫山都是銀杏和紅楓,金燦燦紅彤彤十分絢麗,和我一起走進天目山享受這份獨屬於秋天的浪漫吧。

在天目山中一路沿著小路向下走去,山中是一片靜謐的感覺,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芳香,越往深處走越能感受到漫山的層林盡染。

天目山中除了漫山的秋色,最讓人感到驚奇的就是大樹王,據史料記載這些屹立在天目山中高聳入雲的柳杉和銀杏已有千年的歷史,雖然已經枯死但仍然屹立不倒,甚至在樹幹上還萌發了新芽,這些奇特的大樹為層林盡染的天目山增添了些許神秘的色彩。

舉頭仰望,樹梢盎然伸展著,掛滿了金色的銀杏葉,秋風的微風輕輕拂過,層層疊疊的樹葉如立於枝頭的金蝴蝶,翩翩舞動,和澄淨的秋日天空相映成趣,天目山的銀杏默默書寫著秋天的迷人童話,站在銀杏樹下,看著金黃的樹葉緩緩滑落,像一群群黃蝶在追逐嬉戲,美景令人陶醉。

秋天的天目山層林盡染,色彩繽紛的景色最吸引眼球,天目山上的開山老殿前後,無一不與銀杏融為一體,滿眼都是絕美秋景。古銀杏被陣陣寒意染得滿目金黃,樹木下落滿黃葉,宛若黃金毯,美得無法呼吸。

天目山暖鍋,一口天酒家

從天目山歸來,這是一家坐落在天目山景區大門口酒家,味道和其他景區門口那種只做遊客餐的飯店不同,這家店無論從口味還是價格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一口天酒家的招牌特色就是天目暖鍋,可能在沒了解天目暖鍋之前,覺得這就是有點土氣的\'臨安土菜\',似乎什麼菜餚都能仍在暖鍋裡一鍋燴,但天目暖鍋只有真正的品嚐過才知道它們的美味。

竹筍鹹肉暖鍋是臨安地區傳統佳餚,當小火一開鮮香味立刻撲鼻而來,竹筍的質地清脆,鹹口的五花肉質鮮嫩,經過小火慢燉更加的好吃。

剛開始的兔肉不是很入味,吃起來比較鮮嫩,而煮得越久,這兔肉就會更入味更緊實,口感也更有嚼,所以一鍋兔肉就有兩種口感。

夾一塊熱騰騰的雜魚,輕咬一口,魚肉鮮嫩,入口即化;舀一碗魚湯,嘬上兩口,濃鬱和鮮美充斥舌尖味蕾。

家雞暖鍋加入了黃耆等一些中藥材,讓雞肉看起來比正常的燉雞顏色要偏黃一些,雞肉的外皮酥脆肉質緊緻湯汁濃厚,飽滿軟綿的雞肉與湯底融為一體,讓原本清爽透亮的湯底瞬間變得濃稠,真的是太美味了!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