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有個由省體育局、林業局共同組織的戶外健行活動,“環浙登頂11峰”,具體的是浙江11個地區11支登山隊同時登頂各地區最高峰。那會兒工作忙,還是從常山登山隊長的朋友圈裡發現這活動的,因衢州最高峰大龍崗就在自己工作的境內。於是有個想法,自己找機會把這11峰都爬個遍。
浙江最高峰麗水的黃茅尖,2009年登過,上下3小時左右,不難;大龍崗在紅岩頂之上,去過兩次了。那麼首選目標就是最難的清涼峰,行前做了大量的攻略和計劃,心裡還是忐忑,因為平時週末出去徒步一般3-5小時,5-8公里,這回卻需要13個小時,18公里,海拔升降1200米,怕自己的體力腿腳受不了。而且從網路上的資料上,上清涼峰的線路很多,經常有迷路的,2.20超級俱樂部公眾號看到有楊姓杭州驢友在正月初二單人爬清涼峰迷路被救援的。之前還有迷路死亡的,很是嚇人。
幾個健行群組約不到人,網路上也約不到,最後決定獨行。
線路選擇上,想選網路上推薦的官方線路,龍塘保護站上,原路返,畢竟安全第一。
2月22日,開車三個多小時,在白果村問路,村民說方向是不錯,但只能到半山腰,不讓上。且龍塘這邊的住宿沒著落,就選擇第二方案,走銀龍塢環線,這是網路浙江方向提到最多的線路。
趕在天黑之際入住銀龍塢十門峽大飯店。問店家可有團隊住宿要登清涼峰的,店家說團隊倒有,只是他們剛從徽杭古道過來,不去清涼峰的。店家也不知上山線路,請嚮導最少要300元。罷了。繼續網路上的資料,一張地形線路圖挺好的,下載保存,又下載了兩款衛星地圖軟體。
鬧鐘設在5點,準備5點半出發,結果5點半還是漆黑一團,走到外面又回房間,熬到六點,天一點點白,攀網而出。下面把全程經過圖文並上,以享驢友。
6:00,氣溫6度。出發點,銀龍塢清涼峰農家橋頭。到銀龍塢三座橋都可以,關鍵要找到下一個點,銀龍塢供水站。
6:10,銀龍塢供水站,村莊最高處的一棟白房子。沿50公分水泥道上行,過山核桃林。
6:25,天剛亮,行程1.25公里,第一次休息。這裡可以看到禁止入山牌,看到這個牌,就知道自己找對線路了。
自往上,一直到頂峰,全是上坡,至環路回程,就一條路,沿著前人的足跡走就可以了,之前的擔心是多餘的,所以說這條線路是最完美的線路。
6:25,天已亮,脫衣服,上行,百米內極陡,穿行密林中,越溪,右斜插杉林中,至第一條山脊線。汗透衣背,第二次休息。海拔986公尺。
7:25,日出。順山脊上行200餘米,至小平台。
向右橫插,有1.5公里左右,多古松,松陣陣。快速通過。
山棚遺跡
此處攀爬。
越山澗,穿過30公尺的簬竹叢,至山谷,從方位看為十八龍潭上游。
過澗,海拔緩升,至1218公尺處,道旁泉水出處,應為十八龍潭源頭。上行五十米,至山埡口,剛好曬到陽光。 8:15第三次休息。海拔1400米,距離6Km。
這山埡對面就是東嶴頭。
自埡口往上為山石砌道,官方線路,和從龍塘寺上來的線路重疊了。
道旁有天女木蘭和南方鐵杉古樹群保護牌。
9:00,至龍池,略事休息。
龍池向上,為花甸迷宮。
平平的山脊,穿梭在一片古樹林中。
9:37,到達第一個景點,曬靴石,海拔1614,行程8.59Km。第五次休息。
對面的山脊,下山要走的。 絕望坡側面。
仰望頂峰。
上行至萬像石。離峰頂730公尺了。
頂峰近了,近了。
10:00,沖頂。海拔1787.14M,行程9.7KM。
峰頂風光
紮營處
11點下撤。對面山脊的石陣一定要爬爬,不然會錯過背後的神印石,不難,不險。
安徽方向的山谷
大寫特寫絕望坡
石門開
雙尖石
臥牛石
70度的砂粒坡,東邊玉竹叢,西邊草叢。走草叢即可。
坡上孤松
孤松望谷
絕望坡下多枯松
絕望坡回望
絕望坡下埡口,海拔1706m,行程10.
復向上,穿梭玉竹林中,至三岔口?東南過來應該是安徽方向。
原來上山時的山脊全景
又復上下,至山脊,笆籬岩?海拔1613處第六次休息。往前穿梭在古松林中,這段路走起來非常舒服,喜歡爬樹拍照的同學可大展身手。
至太平尖,海拔1403m,行程14.32Km,第七次休息,靠在大橡樹下足足坐了20分鐘。十門峽飯店前台來電,詢問狀況,蠻貼心的。這裡必須休息,否則再往下,全是陡坡,沒有可供坐坐的地方。
太平尖往下至窯降?海拔下降300m,全是陡坡,此絕望坡更令人絕望,非常考驗膝蓋功率。
保護區25號樁,海拔1306m,行程16.25Km。側下,半山腰復斜上。又陡坡直下至窯降。
關鍵時刻,關鍵點到了。
保護區24號樁,海拔1125m,行程17.14Km。
小埡口,往左是一直走的路,應該是通的浙川。從浙川再折回十門峽酒店好多路喲。
這時候山裡人的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從地圖上看到飯店直線距離僅500公尺了,高差也是500公尺。
憑經驗我覺得往右應該有路可下,試探往下探探,果然。
往下不到二十米,就見到了戶外的路引,這下放心了。再往下一點,有多年未種的地,有地當然有路。有山核桃林。
這段路直下十八龍潭,坡度45度以上,不到一尺寬,反覆之字,路上鋪滿了杉樹葉刺,很久沒有人走過了。從路引看,至少有五、六支戶外隊伍走過。
記住這一株三枝藤。
至谷底,位於十八龍潭的龍門之上,對面白色房子即清涼會館。
至此,圓滿完成清涼峰迴環。時間正好下午三點,用時九小時,上下各4小時,峰頂拍照一小時,行程18.15Km,第一次休息時暫停了咕咚,有半公里多未計入。
這條路算是最完美的了。一是安全,上下就一條路,走去不會走錯迷路。二是省時省力。如果反過來走,太平尖之下3Km和絕望坡太耗體力了,中途還上上下下,至少要增加一個半小時。三是直下十八龍潭,若有餘力,可一遊。
這裡頭的關鍵,24號樁這個點一定得記牢。
看看時間還早,猶有餘力,就向上一遊十八龍潭,以下照片共賞。
十八龍潭非常漂亮,夏天溯溪肯定很棒,喜歡拍水的攝友一定能拍到滿意的大片。
小編,攜程遊記圖片傳不了,只好從自己的公眾號上複製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