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從城市探索走向鄰里文化,中國第二家嘉悅裡酒店如何引領飯店生活新模式。

從城市探索走向鄰里文化,中國第二家嘉悅裡酒店如何引領飯店生活新模式。

當酒店擁有了足夠的內在滿足感,除了應該考慮當今旅行者的需求外,也應該試圖參與自己所在的城市社區的聯繫,我把這種關係稱為一種[酒店與城市間的生活寄託]。

Of Hangzhou ,and

For Hangzhou

在過去幾年裡,杭州的都市創新精神也正由城區向周邊城區逐漸輻射。金沙湖作為杭州下沙的核心區,正在極力開拓出區域核心位置中值得生活與發展的好去處-一個在城市的擴張過程中難得一見的地方。

作為希爾頓旗下的Lifestyle品牌,Canopy相比其他品牌將設計放在潮流、藝術與設計,則是更多地將重心放在「社區文化」的交流上,當然我在這裡說的社區(community)指的是很好地適應週邊的生活環境,有著較密切的社會交往(純順我個人見解)。

所以品牌也把自己的Slogan定義為了「城市因你而鮮活」(Positively Yours)。不只是探索城市的概念,而是透過融入鄰裡般的生活,去更精確地還原城市中的小範圍的生活。例如處於金沙湖的嘉悅里便不會深挖整個大杭州的歷史,而是聚焦自己所在的下沙文化,讓我感受到一個特別的杭州。

Of Lifestyle ,and

For Lifestyle

正如我所提到的,當酒店融入“社區文化”,我們對酒店的印象便不只是一座用來給人敬畏感或者是留下深刻印象的奢華酒店,它更像是一個忠於時代設計和建築建造的「生活裝置」—在重視社區意識和前衛設計的前提下,提供城市區域一個友善的可以依靠的生活聚集地。

這種以酒店作為工作和生活的基礎,回應共享辦公室以及共享居住,這種模式似乎並不是首例。

例如Ace Hotel便是將當地文化融合到社區文化的很好例子,例如它會將大堂提供為一個大受歡迎的公共空間,除了酒店的住客外,也會吸引許多周邊社區的人來這裡工作或小聚。


@Ace Hotel London

Canopy也同樣為訪客提供了一個友善的聚集地——一個可供旅行者、商務客、工作者、藝術家和企業家會面、工作的中心空間。

Canopy提供免費租賃自行車的服務,騎著自行車探索週邊社區未嘗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全球首家希爾頓嘉悅裡,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我很喜歡飯店二樓的設計,飯店化繁為簡,拋棄了傳統飯店的佈置(宴會廳、游泳池、各種餐廳),取而代之的則是二樓整層的公共辦公區域,還包括一間健身房,不管是住客還是周邊的「鄰居」都可以融入飯店提供的社區環境。

而對於其他功能性,飯店則希望將人們對Canopy的體驗延伸到週邊的街區裡



Of Design ,and

For Design

擔任飯店設計的是豪華飯店的知名建築Wilson Associates室內建築設計公司,蘇梅島康萊德和香港四季都出自WA,杜拜哈利法塔中的Armani Hotel都出自他家。

蘇梅島康萊德酒店俯瞰著風景如畫的泰國灣,這座精緻建築將泰國本土文化和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每棟別墅均配有熱帶硬木地板、泰絲和當地藝術作品,打造出有機奢華的氛圍。

飯店大廳的公共空間在尺度上表現得非常親密,自然而然地將每個區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前台登記、咖啡吧、餐廳與辦公休憩區之間的過渡是自然無縫的。

大廳水晶燈的設計取義杭州本地「金桂與銀桂」的花瓣元素,也對應了住客金貴(金桂)的身份。

針對只有179間客房的體量,飯店並沒有將辦理入住的區域放置得特別明顯,而是有意地將前台「藏」身於大門左側,前台的綠植將這裡打造成了一個「小花園」,背景板則透過木欄柵欄和明暗的燈光營造出錢塘江大潮的印象,兩側的藝術品陳列也非常斯文得體。

你可以走過前台用手撥動木欄柵,會發出聆聽的音樂,這取自於揚琴的設計元素。

大廳右側極具設計感階梯旁有兩隻金桂鑲嵌的江鷺,這也是下沙當地文化的表現:2000多年前的下沙還是片灘塗地,白鷺群便在此棲息生活。


可以看到大廳內在種植了許多植物裝置,可以說在城市酒店中並不多見,這種建築-植物之間的互動促成了友好的接待氛圍,構造出一個良性的公共社區。

大廳吧融於大廳的環境之中,對於這種將建築和設計參考相互疊加的集合,我並不感到十分的擁擠,而是讓我更好地拉近了與酒店之間的距離。

我發現每張沙發上都至少安放了4個抱枕,營造了一種居家生活的舒適感。

一樓的設計滿足了建築的公共功能需求,例如接待中心和餐廳。面對中庭的辦公室空間是靈活的無柱式的,又充滿陽光的。透過玻璃帷幕牆,則可以眺望金沙湖的景色。

二層的辦公空間如前文所提到的,是一處融合了飯店設施與適應各類辦公形式與活動的啟發性空間。這可能是飯店為重塑一種新的社區化生活量身定制的理想的辦公空間

但Wilson Associates不僅僅是透過空間的擠壓來增加居家的舒適度,顯然懂得如何營造空間的呼吸感,比如,大堂的「擁擠」給人一種回家的溫暖感覺,而左右兩側前台與旋轉樓梯則給留出了足夠多的空間來呼吸。

我很喜歡電梯前廳的休息區的設計,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每一間電梯房都會留有足夠大的空間設置一處提供休息的區域,讓我覺得這是一種對「關係之間的距離」把控得體的表現。

Of Room ,and

For Room

客房整個空間內採用黑白質感的色調,可以很好地為空間的軟裝填充提供了一個基底,而Canopy獨有的品牌色——亮橙色則貫穿整個設計,在雅緻的客房走道中跳脫出活力與時尚。

設計的大量注意力在佈局美學上花費心思——依舊從杭州本地文化元素中汲取了靈感,在選材、構成及色彩中構建一種平衡,讓每件事物都有容身之所。


電視背景牆旁邊的是飯店週邊的地圖,上面隨意插放的書籤印有周邊的景點(是可以拿下來帶回家的)。

房間的傘很有特色,正面是品牌的logo顏色,反面則印有金桂花瓣的元素。

Canopy英文其實是取自「遮篷,罩蓋; 頂篷」的意思。對應了品牌想要傳達你出行,我關「罩」的品牌理念。每家Canopy酒店的床頂棚風格都不相同,這家則取自本地木材製作而成,透過對木紋鏤空的設計營造出錢塘江潮水的起起伏伏。

床品拋棄了飯店一貫的白色,選用了亞麻質感的灰色,提升了整個空間的質感。而Zone Activ五區海綿層及舒達體溫平衡® 技術的悅睡床,並且可以調節睡眠溫度的舒達品牌床墊也是一個賣點。



房間的睡袍非常舒服,穿出去吃早餐或辦公室也挺出鏡的。

我比較喜歡衛浴空間的設計,除了乾濕分離,盥洗區域旁很巧妙地將梳妝台結合在了一起。洗浴備品是義大利小眾個護品牌Acca Kappa,有一股很清新的白苔味道。


可以說,「社區文化」在我看來是這家Canopy品牌創新酒店概念的基礎:除了對外營造一處展示文化的城市標籤外,讓本地人也進入到社區和文化中,然後藉由精緻的品牌搭建與設計構思傳達出來,這種內外結合的表現方式,便是Canopy所傳達的酒店理念。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