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六和塔沒有搭車,一路從虎跑走到六和塔,沿著虎跑路一直向錢塘江的方向走,看著路標,不久就到了。
前往六和塔
距離六和塔不遠的錢塘江上,有一座有名的錢塘江大橋,不時有火車從橋上駛過。那一天杭州剛下過雨,江面空曠,風沒有遮攔,冬天裡走在大橋上,實在是冷。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
橋邊,有錢塘江大橋紀念館,橋下,有大橋的設計者茅以升的雕像,我藉機給小孩子講了講茅爺爺和大橋的故事(中國的小孩子是累,到處都是學習:-))。
茅以升雕像
再往前走,就是六和塔,位於江邊的六和文化公園內。六和塔雖然名聲很大,但要說遊人的數量,那是遠比不上雷峰塔的。我想可能是由於雷峰塔的位置剛好在西湖邊,周圍觀光的景物很多的緣故吧。不過,如果要看錢塘江,還是要來這裡。
六和塔
登六和塔很容易,起碼沒有流量控制,也不會被人流推到塔頂上去。六和塔內部為七層磚石結構,外部是八面十三層木結構。六和塔的每一層都有乾隆皇帝的題字,中國還沒有第二座寶塔讓皇帝如此「費心」吧?乾隆皇帝為六和塔每層的題字分別為: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
六和塔
六和塔
六和塔
六和塔
六和塔
六和塔
六和塔
到了塔頂,可以一覽錢塘江景色,不過那一個冬日比較陰沉,風也冷,江面比較平靜,不過即便如此,也完全可以領會錢塘江的壯闊。以前聽過的有關錢塘江和富春江的文章和詩詞一下子湧上來,居然不知用哪一個才好。
錢塘江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
錢塘江
六和塔下有一口六和泉,據說它的水源和虎跑泉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沒有人在這裡汲水了,而在虎跑的時候可以看到有人帶著工具取水。
六和塔
六和塔景區並不大,除了六和塔本身,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有關水滸英雄的故事。宋江徵討方臘勝利後,魯智深和武鬆在此處出家了,魯智深“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圓寂於此地,武松和林沖都在此去世的。六和塔後面還有六和碑亭,武鬆出家處和塔林等等。
六和塔
六和塔
六合是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據說,六和塔(又稱六合塔)始建於宋代,其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園林。吳越國割據東南,實際上為這一方土地的開發與建設貢獻很大,鬱達夫曾在《杭州》一文中說道「至若唐白樂天與宋蘇東坡的築堤導水,原也是有功於杭郡人民,可是僅僅一位醉酒吟詩攜妓的郡守的力量,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和帝王匹敵的」。宋初吳越國不戰而歸,使浙江這一帶免於戰火,在西湖邊有錢王祠紀念歷代錢王。
六和塔
蘇遼曾為紀念錢王而撰寫《表忠觀碑記》,其中提到:」獨吳越不待告命,封府庫,籍郡縣,請吏於朝,視去國如傳舍,其有功於朝廷甚大「。說的就是吳越國降宋的事。
六和塔
六和塔
冬夏的六合塔景色各不相同。想登高看錢塘江,順便尋訪《水滸傳》遺蹤的朋友們,不妨來此地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