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楊茂林:西湖晨畔。

楊茂林:西湖晨畔。

2019年國慶節前夕,我受公司委派由我帶隊,我們華東組4人到上海(復旦、同濟、上海交大、上海理工、華東理工)和浙江(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幾所大學進行校園招募宣講。在一周多的時間內我們走進各校,給畢業生們進行了招聘宣講,宣傳了中石化,介紹了天津石化,引起了各高校畢業生的關注,圓滿完成了這次任務。關於這次行程我在2019年編輯過一篇美篇發表過,這次感謝《津門網》再編輯一篇在西子湖畔拍攝的《西湖晨畔》。

也因為要到浙大和浙工大進行宣講,我們在杭州工作了2天,住在了西子湖畔的蓮花賓館。它離西湖很近,步行7-8分鐘就可以到達湖邊。這是我第三次來杭州,西湖的美麗一直吸引著我。為了不拖延工作,我只能利用早上的時間到西湖去看看,因為白天和晚上都要到學校去做宣講。只有早餐前的時間屬於自己。這兩個早晨我都是早早起床,帶上隨身攜帶的徠卡小相機,頭一天步行西湖的北側、和西側的蘇堤,第二天轉西湖的東側和南側,每次大約1個半小時左右,圍著西湖步行轉了一圈,邊走邊拍照。回到賓館後能趕上早餐,然後在開始一天的工作。這次工作之餘拍攝的圖片都是隨手拍,即使是短暫的晨遊西湖,也能得到內心的滿足,了卻了拍西湖早晨的心願。拍攝後一直沒有整理,週末閒暇打開資料夾,挑選部分圖片編輯此組。

西湖晨曦讓我流連忘返,清晨的西湖,沒有遊人的暄囂,連一絲風都沒有。太陽還沒出來,晨練的人已經來到湖邊。

一襲紅衣煙龍紗

晨曦邁步走出家

門前湖邊晨晨到

三人繞湖遛遛達

一襲薄簿的晨霧從湖面升騰開來,緩緩地罩在湖面上。靜坐湖邊慢慢欣賞晨曦的變化,陶醉在美景之中,為自己拍張圖片,把西湖裝入相機。

濃淡相宜,似山水國畫,樓在畫中動、人在畫中影,水在話中流,沐浴晨曦,耳聽靈隱鐘聲,空靈寂靜。

一縷晨曦輝映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寵物脖子的叮噹鈴聲奏響了清晨的序曲。

西湖晨曦讓我流連忘返,清晨的西湖,沒有遊人的暄囂,連一絲風都沒有,一縷晨曦輝映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一襲薄簿的晨霧從湖面升騰開來,緩緩地罩在湖面上,為美麗的西湖披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看她神秘中透著幾分浪漫,飄逸中蘊含著無盡的優雅。湖面薄霧似紗,那綠樹,那小橋,那遊船,那湖岸邊綻放著的鮮花,都彷彿在仙境中游走一般,撲朔迷離,如影相隨。岸邊樹影相伴,遠處藍天相連,靈隱寺鐘聲迴盪,一切盡收眼底,真的是美輪美奐,如詩如畫。我尤其羨慕湖畔的杭州人能夠每天來此晨練。

西湖的晨間運動沒有喧囂刺耳的音樂,也沒有熱烈誇張的廣場舞和節奏鏗鏘的健身操。我看到的是穿著絲質練功服晨練的西湖人,他們邊運動邊聊天,每天聚聚,每天聊聊天,身體健康,身心愉快。

晨霧為美麗的西湖披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看她神秘中透著幾分浪漫,飄逸中蘊含著無盡的優雅。看西湖最好早晨來,遊客少風景美,拍照畫面簡潔。

湖面薄霧似紗,那綠樹,那小橋,那遊船,那湖岸邊綻放著的鮮花,置身其中,彷彿在仙境中游走一般,撲朔迷離,如影相隨。

湖邊空氣好,負氧離子多。坐在湖邊的椅子上,望著湖水、聽聽鳥叫,看看晨練的人們,一天的心情都好。

環境好了,鳥兒就樂意到西湖來覓食嬉戲,西湖水質好,水中的螺螄魚蝦多,自然能留住鳥兒。在西湖岸邊經常可以看到銀鷗,這種外形漂亮、叫聲悅耳的水鳥給西湖美景增加了不少生趣,給市民遊客增添了樂趣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西湖,9月底的西湖沒有了花、也沒有雪,沒有春光,秋意也不是很濃。這2天的早晨有的是滿湖的晨霧,太陽出來時,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濛。真像蘇東坡的詩句「水光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然」。西湖的度量容得下靜美,也容得下動美。西湖的晨曦安靜而靜默,西湖的白天滿湖歡笑滿湖歌。

我還是喜歡西湖的清晨,在湖邊寬闊光滑的地面上,看著很普通的阿婆拿著大筆在書寫地書,旁邊太極舞動相伴左右,濃濃的文化氣息在道勁靈動的筆下,慢慢沁潤開來。他們為寧靜的西湖帶來一天中的第一縷律動。在我看來,西湖也只有早晨是屬於杭州人的,也只有早晨遊客還沒到時,它才顯得安靜。

兩位看似平凡的阿婆,在西湖岸邊揮毫「潑墨」。她們手握特製的筆,沾水在地上寫書法。只見她倆書寫的地書線條有粗有細,動作有快有慢、有轉折、有停頓、有提按,筆畫間體現著線條的美感。書寫的過程,能養心、練氣,有利於身體健康。地書與太極結合到一個畫面,濃厚的文化氣息在道勁靈動中慢慢沁潤開來。

清晨西湖的荷塘是寧靜的、安詳的、迷人的。蕩漾的湖水,碧綠的荷葉,依依的楊柳,構成了一幅淡淡的的水墨畫,畫入人心。荷邊扇舞吹散開荷葉的清香,絲綢的功夫衫洋溢著杭州人的悠閒,典型的杭州風情。不經意間心就靜了,一切的煩擾瞬間煙消雲散。

西湖的晨練環繞著西湖四周,以湖的東側最為集中。人們分散在岸邊的不同區域,活動的內容有太極、長劍、練拳、各種舞蹈等五花八門,無所不有。舒筋活絡,陽光健康。置身西湖,天然氧吧。

湖水婆娑,人影相宜。熙熙攘攘中安靜而和諧,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喜歡的活動。晨間運動給人健康,晨間運動給人奮進,晨間運動給人精神煥發。





太極場上,一招一式,收發自若,一吞一吐,氣定神韻,綢衣飄飄,頗有仙風道骨之氣。晨練給以新鮮空氣,晨練給以陽光的生活。

師傅在教徒弟刀術,兒子在推老人逛湖,和諧的畫面,情理中的一幕。一切都是這麼自然,處處都有生活的節奏,這就是杭州人西湖邊的晨景圖。

若論水,西湖不及太湖、洱海,若論山,西湖雙峰不及雁蕩、黃山。為什麼西湖的聲明奇高,吸引無數遊客,只因為湖山相映,相得益彰,千姿百態。在這裡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西湖自然的美,理論的美,綜合為美的極致。西湖之美,就在於此。

西湖這麼美,那麼住在西湖附近的杭州人是種怎麼樣的體驗?我也很好奇。

我在網路上搜了搜還真有人回答。我把這些人的感受體驗配到我圖片裡。

「在西湖邊住久了,一有空就去西湖走走,凌晨四點的西湖我感覺很好,一個人都沒有,感覺整個西湖就是自家後花園一樣。我去西湖有一條獨家的不那麼有名但是很有意境的閒逛路線,不走斷橋,其實斷橋也沒那麼好看」。畫面上後面就是蘇堤,小伙子跑步影子後面就是斷橋。拍攝此圖片時沒有帶腳架,把相機放在路邊的一個小石墩上,晨練的人跑過來慢速拍攝,後面背景是蘇堤、斷橋。


其中有個人這麼說的,「我在西湖邊住了20多年。我家開著窗,躺在床上就能看到西湖,走3分鐘,就可以站在斷橋上。西湖就好像家裡的後院。小時候晚餐後,爸媽會帶我去白堤上散步。但他又說,我一直在盼著拆遷。因為是上百年的老房子,地板都已經腐朽了。走起來吱吱嘎嘎,線路老舊了,微波爐什麼的一開就會跳閘。湖邊濕氣大,雜物不放進密封箱沒多久都會長毛。人很容易長濕疹皮膚炎」。這話好像是這位老爺爺說的。西湖美,但湖邊人在美中也有煩惱。




「有人說我看過西湖的四季,但我可以自豪地說,不僅是四季,我見過西湖的24小時。凌晨3點,站在西湖邊安靜得給人感覺彷彿整泊湖水都是自己的。遊客對我來說是無視的狀態。而我們只是笑而不語,你等遊人只是匆匆來過,我們才是這西湖的常客,想到這裡又會不限感激,家住西湖邊「。這話是不是這兩位老人說的?

“陪伴在身邊是最好的愛,“老伴、老伴,老來的伴”,天氣好的話每天早晨我都會推老伴到湖邊轉轉,去過後一天心情都會很好”。西湖養人呀。

蘇堤春曉,斷橋殘雪,南屏晚鐘,雷鋒夕照,平湖秋月,這諸多勝景只因趕不上季節和天時,不能一睹繁華。但我看到了清晨的杭州人在西湖邊不一樣的人文風景。我圍繞著西湖轉了一圈,關注的是湖邊,但眼睛還是時常光顧湖內的風光,它同樣吸引著我,只是我沒有時間拍。我發現西湖岸邊的垂柳尤其與眾不同,它們棵棵玉樹臨風,蕭灑俊秀,頗有風度,絲絲柳條彷彿柔弱無骨地低垂,扭著細腰,招搖、擺動,如女子優美的長發,把一生的溫柔、風流和多情都給了這杭州西子。西湖的風景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西湖的風景吸引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我在拍攝湖邊人時也把拍美景人一並拍下,人在美景中,美景人在拍,我和他們一樣,把西湖裝入相機帶回家,只為此時的感動與愛她。

在蘇提斷橋上一位攝影愛好者和我一樣也是來拍清晨的西湖。紅色的太陽剛出來,他站在斷橋上拍攝逆光的西湖和杭州城。旁邊一個人在拍他,我拍他們兩個人,他拍景,我拍人。他們用的是專業的單眼,我用的是隨身徠卡小型相機。


聽說這是在跳“殭屍舞”,動作緩慢,柔和,有節奏感。拍這樣的畫面適合剪影,我把相機手動減少3檔曝光,拍出了「天堂」裡的「殭屍」感覺。我沒覺得恐怖反而覺得也蠻美。在西湖的大背景下彷彿一切都是美的。

見到這幅畫面時抬手就拍了,沒有半點猶豫。動作、構圖、顏色、壓腿的瞬間都把握的很好,仔細看這些都恰到好處。紅色主體突出,壓腿表現了動態和長期的堅持鍛煉,坐在椅子上的人與紅衣服人好像不認識,但在西湖邊相遇,一動一靜的兩人相互呼應,左右平衡,當中的樹正好被白色朦朧背景襯托出來,整個畫面顯得十分和諧。在前面幾部分我展示的系列圖片中可以看到,練武的和寫地書書法的,練劍的和推輪椅的等看似不是一個內容的,都被拍到一幅畫面裡,畫面和諧有趣味。

西湖水汽大但岸邊的花草也還是需要澆水。水花噴出的瞬間,一層薄霧籠罩在樹草間,為清晨的寧靜增添了動感。

上半圓動,下半圓靜,上下半圓圈住了跳繩人,拍攝瞬間把握的好,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畫面,跳繩就是自己給自己畫的弧,並在其中不停的蹦,是自願的強制封閉。就像唐僧給孫悟空畫的一個圈,被束縛住。這個形式上獨自的封閉與諾大的西湖相比有某種視覺聯想的反差。再加上與右下角那個面向西湖的人相比,一個面向裡,一個面向外又有一個反差,畫面就有一定的意思了。其實這一切都是路過瞬間拍攝下意識的反應。

一束紅色的晨光照在岸邊的石欄上,正好一個穿著藍色絲綢練功夫的阿姨在這個石欄上做壓腿動作。其實我已經走過了,回頭再看時覺得符合我要拍的畫面要求,毫不猶豫按下快門。小相機就是有好處,抬手就拍,不引起人注意。岸邊豎立的石欄和往上畫弧的鐵鍊有種要把人托舉的感覺,靜中有動。一襲藍綢在湖面白霧的襯托下尤其醒目。

夫妻來旅遊,都是攝影愛好者,面對美景拍個不停。一個穿的鮮豔,一個穿的普通,但鏡頭對準了同一方向。

九月底的湖邊荷葉還是綠的,停下車看看荷,又有葉子變黃,秋真的來了。

在蘇堤上看到這名女子拉著紅色拉桿箱在走,而且走走停停,不停地用手機拍照。是剛下飛機,還是再找住處?這麼急不可耐地欣賞這西湖美景。

從小背包看得出這女孩可能是外地人,而且是第一次來杭州,買了絲綢旗袍,早早地就來到了西湖,看得出來她很興奮,不停地多角度自拍,發到朋友圈。觀察事物要看細節,抓取能反映事物特徵的典型瞬間一張圖搞定。

穿上艷麗的服裝在西湖邊也是道亮麗的風景。

是一家子還是團隊?我不知道,是他們的歡笑吸引了我,在清晨的西湖這群人分外顯眼。拍攝時我選了把拿衣服的這個人放在當中的位置,豐富了畫面內容。

《西湖晨畔》系列,是我在西湖邊上瞬間得到的靈感。在杭州的三天中有兩個早晨去了西湖。一般早上五點多到西湖,一直拍到太陽出來。

我拍西湖邊晨練的大爺大媽,拍最早來西湖的遊人,也拍下了遊客初來西湖的那份喜悅…

為了能記錄西湖邊上人們最真實的狀態,為不引起注意,我拿的是小型便攜式相機。在拍攝過程中我盡量不打擾路人,不去打破真實自在的氛圍,總是自己悄悄拍下這些畫面。我喜歡能夠表達或顯現社會真實狀態的作品。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西湖印象,但更多人留意的是西湖中的景色,很少有人把焦點放在旁邊的事物上。我的照片裡,把晨間運動的湖畔人真實地記錄了下來。

感謝各位朋友連續的關注。


津門網作者 楊茂林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