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邁進了秋天,生活裡的處處景緻也都一下子燦爛明媚起來,陽光正好,出門尋秋,也就成了這個週末最為首要的一個任務。
漫遊蕭山,彎彎小橋跨湘湖水
都說江南好,江南不只好在有詩情畫意,更好在其上千年的歷史沉澱。而博物館,總是像一個睿智的長者,靜靜地等待著與我們的對話,解開歷史那神秘的面紗。
湘湖這個距杭州市中心約20公里,隔錢塘江與西湖風景名勝區相對的小眾旅遊之地,被稱為西湖的姊妹湖,曾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故裡,李白、陸遊等歷代名人都在此留有不朽詩文。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個名氣不如西湖大,但是景點一點也不輸西湖的地方,而來到湘湖,怎麼能錯過這裡的跨湖橋博物館呢!
在杭州蕭山的湘湖1990年的時候就發現了跨湖橋遺址。
在這個遺址出土的中國第一艘獨木舟,更是被譽為中華第一舟!
如今遺址的旁邊還開放了一座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蕭山的跨湖橋遺址博物館環境清幽、四面環水,這是一座綜合反應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不僅館藏的骨、木、石、陶充滿了歷史的刻痕,這座博物館本身也有著十多年的歲月沉澱。遠遠的望過去就像一艘船停在就在湘湖邊,與湘湖的自然景觀融合的恰到好處!
步入跨湖橋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組氣勢非凡的浮雕。
順著浮雕的指引,一場跨湖橋主題文化探索之旅便由此開始:湖底的遺址、生活的畫卷、創造的藝術、信仰的力量和文明的交融,五個單元相互獨立又融為一體~
走進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負一層的遺址區,「蕭山八千年」這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便赫然出現在眼前,透露出中華文明的歷史厚重之感,正下方立著一間玻璃房,房內便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獨木舟-「中華第一舟」了。
從原狀陳列到挖掘場景復原,再到世界獨木舟文化,再到獨木舟的製作流程,這遺址保護廳陳列已經從保護與陳列提升到了文化解讀與呈現,如今館內還可以看見很多陶器和石器,詳細的講解讓我們一窺那個刀耕火種的年代。
尋找八千年足跡,感歷史既往,心懷激盪。
跨湖橋先民的智慧蘊藏在一件件器物中,而遺址又將他們的智慧一一呈現給我們,跨湖橋遺址不僅跨了“湖”,更跨越了以往認知中文化體系間的鴻溝。歷史浸潤人生,跨湖橋先民的智慧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將會繼續得以傳承,想來也必將是後輩弄潮兒的精神財富。
湘湖除了有跨湖橋,還有跨湖「樓」。跨湖樓的美食也像它的名字一樣優雅,份量剛好,不重油重鹽卻別有風味。
越王東坡雞是他們家的特色菜,用東坡肉的做法烹調雞肉,軟爛的程度剛剛好,估計喜歡甜口的友友會比較鍾情這道菜。傳說在越王爭霸江山中,每次戰捷慶祝這道菜都不可或缺。
特色酥魚味道不錯,外酥裡嫩,一點點的醋味提鮮了整道菜。
梭子蟹炒年糕蠻鮮的,肉質很嫩,年糕完全入味了。
而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就坐落在跨湖橋遺址博物館的不遠處,誰說擁抱湖泊的同時不能擁抱大海?小孩才做選擇,成年人只會兩個都要。
這座海洋公園是集極地動物、海洋魚類展示、極地體驗於一體的新型海洋公園。海洋公園有定期的動物表演,還有能容納3000多人同時觀賞表演的海豚劇場,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玩。
長喬海洋公園裡的每個場館都很好出片,隔著玻璃可以與海洋生物互動,進門直衝白鯨海,快快去和可愛的大白鯨來一場親密互動吧!
當然還有夢幻水母宮,這裡透過特殊的燈光和鏡面投射,讓你彷彿置身於一片真正的海洋之中。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水母在水族館裡悠哉漫步,在藍色系的燈光下看起來別有一番浪漫,充滿夢幻感的設計,配以斑斕奪目的光效,只要身處那一片陰暗的藍色中,無論怎樣挫敗的心情都能被治癒~
若是時間還早,不妨前往各種動物劇場觀賞各種表演吧!
從海洋館出來的時候正巧碰上這裡的海豚表演,呆萌靈活的海豚旋轉跳躍、不停歇,陸地華爾茲、水中芭蕾各式表演都能拿下,萌翻眾人~
看著活潑的海豚,心情也隨著它在空中優美的弧線雀躍起來。和海洋動物的近距離接觸總是能喚起我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讓人忘記生活中的一切煩惱。
不遠處的錢江漁村是當地一家挺有名的老店,主打本地的蕭山菜,味道還是有保障的。不論是小菜還是大菜都很精緻,比較淡雅清新。
江白條清蒸很鮮美,跟蔬果魚頭一樣都是必點江鮮了。
農夫蒸雙臭是浙江的特色美食,結合了兩種最臭的東西,臭豆腐和臭莧菜梗,配上蔥花等一些小料。但卻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是解暑的佳品,老饕們許久不吃還會想念。
夜色漸濃,喧囂也漸漸沉寂,一路駕車前往新昌,順便宿在了鏡嶺老街邊的慢UU民宿,燈光打在牆上非常夢幻。
房間以暖色調為主,佈置得非常溫馨,有一種原木感。有親子房,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週邊玩的時候入住。
暢遊新昌,唐詩之路奇妙夜遊
【鏡嶺老街,探秘悠悠時光刻痕】
要說軋馬路的必備清單,那老街必然榜上有名。老街不僅洗盡鉛華,是無聲訴說著歷史的教科書,更是城市中充滿了人文氣息的好去處。
鏡嶺老街位於鏡嶺鎮內,位於紹興市新昌縣西南部,距縣城25公里。鏡嶺鎮不僅依山傍水,素有「江南小桂林」的美譽,更有許多千年歷史的古村,悄悄隱匿在這片世外桃源之中。
這條老街曾經是鏡嶺鎮,甚至是新昌西片區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可以說是盛極一時。始建於宋,發展於明清,古往今來一直是周邊鄉民採買的首選地。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鏡嶺老街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如今的鏡嶺老街經過修葺,不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韻”,更增添了新時代的創意,將文化保護融入其中。
舊時的供銷社、新華書店,在重新塗刷後都煥發了新的活力,不僅承載著過去幾代人的回憶,更將帶著新的故事走下去。
【天燭仙境,碧波引你向最深處】
新昌這個地方總能帶給人驚喜,山水人文佔盡,一回頭一灣水,一轉身一座山。
見了這麼多湖光山色,不真正身處一下這片美景之中,似乎顯得有些遺憾。
這個擁有丹霞地形的天燭仙境一直被新昌人譽為“江南小三峽”,水路進、旱路出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天燭湖時寬時窄,彎曲向幽谷延伸,乘著龍舟暢遊在天燭湖里,一路上還有企鵝迎賓,五指峰,千年女兒紅,金蟾戲龜,生命起源等景觀遊覽哦!沐浴天然山水仙境中的微風,沿途是湖水清純,碧波蕩漾,也別有一番風韻!
天燭仙境的山雖然不高,卻呈現一片包圍之勢,非常安靜。能聽到的只有流水和樹林葉子之間摩擦的簌簌聲。
【唐詩之路,遊鼓山夢回天姥】
相信大家一定對「絲路」的名號耳熟能詳,不知「唐詩之路」聽起來又如何呢?
浙東唐詩之路始於蕭山西興,主路串起浙東運河、鏡湖、會稽山、若耶溪、曹娥江、剡溪、天姥山,終於天台山,不只是唐代文化之路,也是唐代詩人之路,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450餘位詩人涉足,遺留1500多首唐詩美作。留詩作最多勝地數天姥山,素譽「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
既然都是「半唐詩」了,這樣珍貴的文化遺產總得薪火相傳,而保存了先賢手蹟的唐詩之路博物館就坐落於新昌的鼓山公園山頂,含李白紀念館、唐詩文化碑廊、天姥閣三部分。
大詩人李白更是遊歷過三次剡中。走進唐詩之路博物館,看著唐詩的碑刻,詩仙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餘音在耳。
雖說鼓山高度並沒有“連天向天橫”,又或是“勢拔五嶽掩赤城”,但站在高高的山頂向下望去,便不由想到三次來新昌的青蓮居士,是否也曾站在過同樣的位置?他又有過怎樣的所思所想呢?
登上天姥閣,東南方向可遠眺天姥山主峰撥雲尖,領略「天姥連天向天橫」雄渾氣勢,向西可看新昌城市新貌,向北可看天姥大橋,往東方向是沃洲山和航空小鎮,腳下是剡溪,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賞味悅宴
爬了那麼久的山路,也到了品嚐美食的時間。悅宴家的國宴鍋巴泡飯絕對是最讓人驚喜的一道菜,表面看上和普通的鍋巴泡飯也沒什麼區別,實際上鍋巴的酥脆一點也沒有因為泡在湯裡就減弱,反而巧妙地將鮮美的湯和酥脆的鍋巴融合在了一起。
香芒辣子雞周圍圍的一圈乍一看是雞蛋,實際上是芒果膠囊,爆汁的感覺真的讓整道菜都不一樣了,甘甜的芒果組合讓爆烈的辣子雞都變得清爽了幾分。
店內裝潢很雅緻,小資情調拉滿!很適合帶心上人來約會。
【梅渚古村,在花海穿越一千年】
提起古村,你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場景是什麼樣的呢?也許是青磚綠瓦、白牆洋樓,也可能是杏花微雨、煙雨樓台,不過這座古村,可能上面的都有,卻多了一片醉人的花海。
梅渚古村位於新昌縣城西南十公里處,始建於宋代,一轉眼千年時光悄然流逝,古村卻還在原地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國《新昌縣志》載:「其地古時多梅,聚落成片,故名梅渚。」而今,梅渚無梅,惟村中有400年生樟樹一株。
古村內保留了宅前塘、更樓、庵堂、祠廟、民居、店舖等大量明清、民國時期有價值的古建築,樓閣軒敞,飛簷雕樑,窗格花紋,雕飾華麗,獨具風格,堪稱是民俗建築雕刻藝術博物館。
店裡有很多手藝人在做工,平凡的泥土在她們的手下擁有了自己的生命。
還有仔細刻畫著剪紙的老婆婆,她們都有一套專門的工具,如此輕薄的一張紙在她們的手上被玩出了花。梅渚剪紙同樣是當地的特色,還有糟燒酒、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值得一提的是古村北面開闢的大片花海,不同月份都鮮花盛開,如今一大片向日葵地開得正好,正如《遙遠的向日葵地》裡寫的那樣:“金色和藍色,相持於這顆古老的星球之上。
【山海經奇,全息燈光英雄之路】
古時有燈會,今時有夜遊。
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燈效相較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得不說《山海經奇英雄之路》沉浸式奇幻秀真的太酷炫了!以天然崖壁為幕、奇幻密谷為景的穿岩十九峰,在夜晚為遊客們打造了一場集視覺聽覺、觸覺為一體的光影盛宴!
這個以央視紀錄片《山海經奇》IP系列為主題的沉浸式夜遊項目,大量運用3D MPPING投影、全息成像、穹幕激光矩陣、聲光互動等多媒體技術,並創新地採用了多層空間幕方案,讓人身臨其境地走完這場奇妙的夜遊之旅。
總遊覽路線約2.5公里,共分混沌世界、怒觸不周山、英雄現世、化熊抗水、緣起青丘、山川命名等6大篇章。同時,十餘個星羅散佈在山谷裡的小劇情及互動章節將6大篇章串連起來。
一開始在原始部落風的新手村集結,領取互動道具「耒耜」。 「耒耜」不僅可以發光作為照明工具,更可以幫助你參與互動,是推動劇情的重要道具。
設計的燈效貼合了當地的環境,非常自然地融入了進去,毫不突兀。
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那條600m長的隧道,走過雲、霧、雨,穿越時間與空間,才能抵達山海經的世界,倒懸的水珠,星空隧道都超夢幻~ p>
而後【怒觸不周】、【英雄現世】、【化熊抗水】、【青丘九尾】等各種主題場景裡還能沉浸式體驗大禹治水的故事情節,讓人宛如穿越到了上古時期!體驗感滿滿!
【唐詩宴,細品佳餚猜典故】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新昌是個能邂逅詩和遠方的地方。
來到新昌,也一定要去品嚐這座浙東唐詩名城的天姥唐詩宴,一席唐詩宴,菜、湯、主食、點心、酒之所俱,都由唐詩命名,每道菜都有典故可查,在細品美食的同時,也在品嚐文人墨客的詩韻和心境。
這道菜上搭配了一個迷你的小梯子,相信不難猜出其出自“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越女天下白」這道菜被做成了文房四寶的樣子,不僅名字美麗,造型更是和唐詩主題相得益彰。
這新昌芋餃軟糯非常,以荷花造型做點綴,正是取自詩句:「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當時的李白離開揚州進入紹興,剛進入剡溪,面對美景有感而發。
這雪白的新昌湯榨麵須得撈出來才能猜到真名,別說,還真有幾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雖是素面,卻是好看又好吃,咸淡適中,不會奪了其他菜的風頭。
即使是常見的水果拼盤,在配上「誰收春色將歸去」的名字後,也變得頗有意趣了起來。
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天姥連天向天橫」、「茶爐天姥客」、「此行不為鱸魚會」….一道道菜品,習古仿古,而不泥古,將唐詩文化和美食文化結合得淋漓盡致。
品一首詩,嚐一道菜,這裡的每一道菜,都用一句唐詩搭配得絲絲入扣,來到這裡才發現,原來家常菜也可以如此風雅有趣!
宿在新昌,天姥閬苑養生谷
回到新昌已是晚上,我們宿在了新昌的天姥閬苑養生谷,早晨可以登上養生谷裡的仙源梯遠眺天姥山,還有著大片的草坪供遊人嬉戲和野餐,似乎天然氧吧總是能讓你的疲憊一掃而空!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是一個擁有千畝藍莓果園的採摘基地。而藍莓酒是由養生谷的沁鑰酒莊釀造,酒莊主體建築里分佈著釀造工廠、品酒參觀區域及藏酒區。可以一邊品酒,一邊在微醺中享受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氣。
繼續往前,一路來到外婆坑村,這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西南42公里處的小村落,地處澄潭江源頭,與東陽、嵊州、磐安三地交界。
以前的外婆坑非常貧困,村裡流傳著幾句俗語:新昌有個外婆坑,有囡不嫁這條坑,三餐吃的六谷羹,幹活行路是牛跟耕,缺錢缺糧缺姑娘。
如今的外婆坑村已經翻天覆地,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的村民們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種植茶葉,成功推出了自家的“有機茶”,更是有著“江南民族第一村」的美譽,再也不用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外婆坑村的烤玉米片很有名,大片大片的金黃被阿婆晾曬在外面,和當地的村民一樣質樸,價格很便宜。
村內還可以租借民族服飾,進行打卡拍照,有這樣的好山好水,隨手都是一張大片。
來到這裡,不僅能感受到中國傳統鄉村的靜美和豐厚的村莊歷史沉澱,也能欣賞到少數民族獨特的民俗風情,感受到「外婆」家的溫暖。
匆匆兩日,走過風情蕭山的街巷,訪過詩意新昌的山水,品過百縣千碗的佳餚美食,原來萬紫千紅踏遍,「浙」裡風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