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4l120008h3k15qD3B7_R_800_10000_Q90.png?proc=autoorient)
古木蒼龍,清溪環繞,矗立於杭州臨安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兩峰之間,便是江南名剎禪源寺。
這座沉睡在滿山蒼翠中,充滿靈氣的千年古寺,是臨安西天目山麓區域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寺廟。
禪源寺規模宏大、佈局完整,紅牆黃瓦,禪境幽幽,宛如潛匿在氍秀天目裡的「小故宮」。
繼承了天目山綿延一千多年的佛教香火,禪源寺至今依舊不乏各地香客慕名前來。
在這裡,不但可以虔誠地祈福參拜洗滌心靈,可以登上高塔盡攬天目風光,更可以宿進古色古香的古樸民宿斐文上客堂,詩意禪意盡享於心。
“左耳聽禪,右耳聽風”,今天就跟著斐文的腳步,開啟一場禪意祈福之旅吧!
01
燃一炷清香
伴自身一份清靜
「閒居無事可做評論,一炷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
步入寺院的古老黃色山門,迎面便是一棵枝盤冠闊的羅漢松,乃禪源寺創建者玉琳國師親手所植。
彼時幼枝,而今亭亭如蓋,兀自淡然矗立,遍看滄桑起落。
一方一淨土,一香一菩提。抵達禪源寺,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便是淨手虔誠地燃上一炷清香。
羅漢松旁,有一方「淨手池」。淨手淨心,澄澈池水洗掉一身煙火氣息,清清靜靜步入寺廟。
天王殿,是禪源寺進山門第一殿,磚木結構,朱紅油漆。殿前梵音陣陣,燭火明滅,香菸裊裊。
在此點上一炷清香,保持淡泊心境,欣賞體驗生活,品味感悟人生,便是一種超然脫俗的幸福。
02
虔誠祈福
感受寵辱不驚的力量
拾級而上,層層遞進,來到韋陀殿。院內有清代所植的金桂、銀桂和枇杷等古樹名木。
禪源寺是著名的韋馱菩薩應化道場,韋馱菩薩曾在此顯聖多次,度化眾生。
相傳天目山中佛寺最早是韋馱菩薩化身的行腳僧親手所建。後來,韋馱菩薩曾在天目山獅子崖,為修行時墜崖的高峰禪師兩次護法。
這個曾經在戰火中被毀滅的古寺,經歷重修變得更加恢宏。
黃牆紅瓦,雖不及靈隱寺的氣勢,卻多了幾分寧靜與自在。
懷著虔誠的心參拜,祈求新年平安順遂、萬事勝意,在紛繁生活中慰藉心靈的疲憊,在喧囂塵世裡享受內心的寧靜。
有幸偶遇,還可與寺內師父們閒談二三句,感受他們身上寵辱不驚的平和力量,不急不緩,雲淡風輕。
03
登高望
盡攬山寺風光
緩步前行,抵達寺中最高的一棟建築,玉琳國師塔。整座佛塔八面七層,琉璃磚瓦,雕樑彩繪,典雅大氣。
佛塔每一層都以壁畫展現佛教故事和玉琳國師的生平事蹟,色彩絢麗,生動精美。
於塔頂俯瞰整座佛寺,視野開闊,但見青山蒼茫處,亭台樓宇璃瓦紅牆,皆仙隱霧中。
彷彿透過雲霧,便能看見禪源寺自開山以來歷經的滄桑變幻。
身處塔頂眺望遠方,耳畔是禪源寺悠揚的鐘聲,目之所及是靜謐安然的山色禪意。
內心的愁緒也隨之消散,治癒伴山間清風,翩然而至,整個人也隨之變得輕盈鬆快。
04
宿進上客堂
「左耳聽禪,右耳聽風」
尋一處情懷之所,聽暮鼓晨鐘,看晨起微光,“左耳聽禪,右耳聽風”,感受山風自來,蟬鳴耳邊的山居慢生活。
緊依禪源寺而立的斐文上客堂,是前往禪源寺客人們的住宿首選地。
上客堂本是古寺的一部分,原是古寺的客堂,經過改造成為了一處供參禪禮佛者舒適下榻的複合居所。
幾公尺外是川流不息的善男信女,在這一方天地裡卻只剩山間清風和魚兒濺起的水花漣漪。
當江南山色遇見古樸禪意,注定是一場詩意的邂逅。
上客堂,一處藏著禪韻氣息和中國傳統文化美學空間,一個能讓人內心深處感受回歸的寧靜場所。
東方的靜謐安逸,融入簡約俐落的現代元素,讓人在浮世中覓食得一處佳境,平靜養心。
參訪完禪源寺,心中諸多愁緒,在這恍如仙境的樓台間、在這澄明的湖光山色中變得漸隱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寬闊平和的心境。
開啟一場返璞歸真的禪意之旅,痛痛快快地收拾行囊,和我們一起,向著禪源寺出發吧!
上客堂
「私享素味茶食的禪修民宿」
與禪源寺僅只有一牆之隔的斐文上客堂彷彿與寺廟是共生的,外牆如同寺廟的建築風格,黃牆紅瓦,你一度會以為這裡是僧人的禪院。
其實上客堂是由禪源寺的客房改造而成的,將原先的120多個標準間改成了60多間大小不一的客房,既保留了原有的性格又提升了舒適度。
客房皆以禪修為主題,兩側的客房風景各不相同,一面是山崖下的寺廟,靜享晨鍾暮鼓,另一側則看得到天目山的風光,獨得青山林海。
除了每個細節都充斥著禪意美,房間裡的巨大泡池也充滿著吸引力,還有家庭套房的兒童帳篷、電子琴、兒童讀物,足夠讓孩子盡情撒歡。
配上落地窗外的風景,享受窗外的山林錦繡,在這裡泡泡澡,放著緩緩的音樂,飲一杯清茶,讓冰冷的身體被溫湯治愈,再愜意不過。
在這裡,抬頭就是連綿不絕的山峰在做虛實變化,純粹的藍天白雲是標配背景色,飄著青草味的空氣彷彿可以徹底撫平心底的褶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