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浙裡尋她千百度:烏鎮最媚,杭州最好(杭州篇)。

浙裡尋她千百度:烏鎮最媚,杭州最好(杭州篇)。

第二站:杭州


多雲的天氣,9:30,辦好退房,我們出發。我們今天的計畫:烏鎮-中國美院象山校區-雅緻·夢溪山莊,下午杭州九溪十八澗,龍井問茶,三天竺。宿雅緻·夢溪山莊。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到了。

知識小秘訣:百度百科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是位於杭州轉塘鎮,周圍青山綠水。校區總體規劃十分注重校園整體環境的意境營造與生態環境保護,借鏡中、西方大學校園的發展模式,創造一個功能分區合理,融建築、空間、園林綠化、自然環境於一體的校園整體佈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遊要求的庭園式、開放式的校園環境。整體佈置從地形和環境特徵出發,遵循簡潔、有效率的原則,分區明確,充分考慮未來發展的可變性、整體性。

多好呀,絕絕子,撩人心扉,攝人魂魄!

11:00,中國美院象山校區自帶圍城並不開放,有多好就有多糟糕,我們不速之客的激情到訪,卻被告之自作多情,自討沒趣。不待見只能自行整改修正了,該道歉的道歉,該反思的反思,得出結論:我們此行杭州,刪繁就簡即刻繞過了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的空間,聞過則改,心動便是行動,耶,牛逼!我們自嗨!

雅緻夢溪山莊到了。

上圖是我們路遇的景點:宋城,不是我們的菜。

亭午時分(11:30),在雅緻·夢溪山莊辦理了入住,此刻我們一掃先前的鬱悶,夢溪山莊,可謂溪山攬勝的一景,境由心生,心胸由此豁然開朗。清風習習,春光融融,這裡既是靜謐雅緻綠蔭環抱的所在,也是修身養性求道得道的福地,更是我們杭州旅遊三天兩夜的安樂窩。

此處我所欲也,山莊大門,開啟的是私家園林山家清供的生活模式;接客待人的簡屋,推崇極簡,髮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添加的那麼一點禪意,還有一點日式,就讓你溫潤如玉,讓我柔軟有光。朋友圈羨慕之餘,不吝讚美:-這個手動讚;-樂不思蜀新生活;-出行鞍前馬後,動靜大的;-哈嗲!

步入正題,所謂山莊,那一定是與山水契合,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需要攀爬一程之後用心體會。我們從車停位置仰望,斑駁疏影中的3幢主樓,服務生引領著,拾階來到最高的3號樓,頂層兩套客房,就是我們的住處,ting和zhang的一套,喚作長歌行,ping和我,則就宿陌上桑。

好山好水好住處,先由我們熟悉一下。

露台上的按摩浴缸,可以在沐浴中營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飾。如你柔情,那氛圍可以是溫泉水滑,口啖荔枝,身在夢溪,仰望星空;如你剛毅,那可能像雅各賓派的馬拉,鬥士參孫,即便在沐浴,也一直在奮筆疾書,抗爭至死。

順道露台的樓梯,我們壓低高度來到下一層,鬱鬱蔥蔥樹影掩映中的觀景平台,提供了多種樣式的餐桌餐檯餐位,可以室內,可以戶外,即便戶外,也有私密性極強的帳篷小屋。我們四個沒夾帶私貨,曬曬更健康,選擇了六人座的開放餐檯,順理成章,支起遮陽傘,我們的午間茶歇也就此開始,時間13:20.

茶葉,吃口上有點陳,灑了撤了,我們換成自家的正山小種;茶點,簡單到夠,不夠的話,還有我們自帶。

茶歇中,來了幾個低層樓面的住客,選位有點飄忽糾結,最後選定的,與我們保持了一段距離,三三兩兩入席,但嗓門不會遲到,這嗓門不定時撞進我們的耳鼓。

我們告辭下行,2號樓的室外露天泳池,沒見到泳客,倒是酒店那隻苦大仇深的熱狗,匍匐在泳池邊,叫上一聲熱狗,懶懶的沒個回應。

走九溪


出飯店就是九溪路,往左走?向右走?兩年前我們曾走過一次九溪,自上而下,楊梅嶺沿著九溪往錢塘,這次我們溯源,夢溪山莊-九溪煙樹-龍井。

從九溪路橫跨九溪的小橋開始,我們行走九溪,起點算是不低,記錄時間,14:30,遊客已經蜂擁。

我們緣溪而行,左邊茶園,右邊溪水,茶樹茵茵,溪水潺潺,飛鳥從山外來,又往林澗去,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我們左擁右攬,一時間過了陳三立陳衡恪父子墓,過了林海亭。林海亭只是路邊的憩亭,不足掛齒的小景觀,而陳三立陳衡恪父子墓,卻是憑吊的聖地,從湘西鳳凰走來的陳三立一家,也包括祖上的陳寶箴(其父),國士無雙,個個都是國之大器。我們遺憾,我們錯失。

過了陳三立陳衡恪父子墓,也就過了一小橋,九溪又回到了我們的左側。說起此刻的感受,周圍景緻加上遊客活動,一切都生動鮮活起來,我們自己家的行走,都是些坦途正道,而眾多別人家的,能下到溪邊,能深入茶園,追求著青草更青處的極致。我們太宏觀,視野遠不及龜毛們的細微,拾遺撿漏不會是我,丟魂落魄可能有你。

上圖,水路山路的兩股道,水往低處,九溪水嚮往的是錢塘;人往高處,高處就是雲溪竹徑,真人隱士的大愛,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前面就是九溪煙樹,我趕在最前,打卡了,ping、ting和zhang一字散兵陣,陸陸續續,跟進著也打了卡。春末夏初,九溪煙樹的一峰湖石,也是青山相待,紅葉相伴,只不過這裡的青山紅葉,遠未到層林盡染的程度。

ping、ting和zhang隨性,心無旁騖沿乾龍路往楊梅嶺而去,我叫住了這樣的路癡呆,-幫幫忙好伐,我們是往龍井。前往龍井的路,不是九溪路的自然延伸,需要走上左側的便道,西山遊步道,由此看來,ping、ting和zhang激情走岔也是情有可原。

九溪煙樹-龍井,整個都是丁步便道的路況,溪水漫道,溝壑縱橫,能見度煙起,而無車馬喧,行走中的我們,拍照是必須的。

人物篇:

耳熟能詳有《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清商微吟《鳳凰》:鳳凰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無名氏我們不遑多論,有名有姓的,就服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了。現今的時代,穿越無所不在,身著漢服的卓文君司馬相如大可以與時俱進來個現代現實版。

父與子,這既是一種親情,也是一種陪伴,各種各樣的成長,平地上如此,丁步上更是如此。照片中的小孩,在父親的注視下,堅毅地踏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五步,一直邁步到令人神往的彼岸。

走在丁步的,除了父與子,還不乏許多倩男靚女。

禽獸篇:

一隻柯基,腿短走不了丁步,只能放低身段,趟溪水,還樂此不疲。

另一隻,還是柯基。柯基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帶著風向的狗狗,讚!

風景篇:

九溪十八澗,山高林深,陰天蔽日,汀渚巒寫,映帶左右,從九溪煙樹到龍井,基本上都是上行坡道,道阻且長,一側的九溪不時回水漫溯,公家留築丁步方便往來行者。

一處九泓亭,寓意九溪,建築於山陽的溪上,許多遊客憩息其里,我們沒有跟著就此歇下,而是繼續爬山涉水。我等舍康莊而取迳於荊棘之蹊,歷經千辛萬苦,厲害了,我的ping,我的ting,我的zhang,還有我的我。

大好景緻,如明鏡般等候愛美的我們,但我們勞於筋骨而疏於流瞬,小有辜負。

飲茶篇:

日舖時分(16:00),我們趕到龍井村。終於到龍井村了,我要喝茶!計劃中的龍井問茶就要開場。 ting網搜附近茶樓,排名靠前的有羽陽閣。

我們更上層樓,在羽陽閣次高的露天平台,茶,怎麼喝?坐穩當了,陸羽主張清飲,zhang又得辛苦一陣,將熱水瓶的水溫調適到宜飲能品。茶無貴賤,適口為珍,大家圍坐著,啜飲起龍井茶,據說是上佳的明前茶,有著新茶的清香,但玻璃杯裡呈現的品相,有芽有葉,葉還不小,感覺不會是蓮心旗槍那樣的特一級,我們居閣品茗,移景杯中,沒有花費很多時間,從細品,到大口喝下,也就半個小時。

在龍井的十里鍺鐺出入口,算是結束了我們的九溪行走,我們要輾轉另一個地:豚三寺。

行走三天竺

從龍井到上豚法喜寺,我們是預約了叫車,人多車少,即便不斷打賞加錢,也等了足足20分鐘。等待中,我們不期而遇等來一輛公車,1314,有點小浪漫,杭州公車也會來事,竟然用1314串連了柳浪聞鶯、南屏晚鐘、浴餛飩、茅家埠、靈隱寺、三生石、雲溪竹徑、宋城,用浪漫來重新定義1314的幸福。

接近傍晚(18:00),來到上豚的法喜講寺,這民間觀音第一靈感道場,我們沒進得寺門,只留了一張照片。

法喜講寺-靈隱寺,近3000m的菩提之路,我們徒步,最前的1200m,法喜講寺-法淨禪寺,上豚香市的一程,幽遠含微,乾淨出塵,我們滿視野,林立商戶,遍地茶肆,鏡框一般的窗牖,入鏡的都是逸品美物,其中的文創,如果有意,店家會一一道來,可謂一店一風景矣;繼之我們行走遊步道的一程,如喧囂城市中的尋微探幽,我們或伴行江汩流水,或面諦森森古樹,吟詠汪國真的小詩:斑駁疏影醉馬牆,搖葉婆娑訴過往,青石猶記當年事,此問再無少年郎。人生幾度春,幾度秋,冷吻熱愛,我們再回首,人生亦一步一風景矣。

暮色已重,有點飢腸轆轆,我們留一張照片集錦,投餵自個。

在前就是法淨禪寺,初一眼佛門緊閉,我們在過溪小橋上全景了。

法淨禪寺-法鏡寺,500m的路徑,走過之後,卻有一種相見恨晚感覺,偶然的遇見以及伴隨而來的思維躍遷,我們走心變成了朝思暮想。

營業中的悠然布衣坊,心想事成輕食店,三公里頤養會館,滿歡喜咖啡吧,每家商舖我們都想轉悠一圈,每家商舖我們都只過上一眼,時間去了哪裡?時間只是從傍晚臨近了黃昏。

三天竺的法鏡寺到了,我們放過了法雲古村,我們中的我只是打卡了三生石茶樓,前世今世來世的緣定三生,直覺遠遠超越公交1314的浪漫,我稍有愣神,旋即便趕去下一個路段。

下段,應該是我們今天行走三天竺的最後一段,法鏡寺-慶春樸門,1200m的距離,ping和我行走在前,ting和zhang落在後面,等稍稍拉開了距離,由此產生的美感會瞬間提醒ting和zhang變速加快步伐。

青竺唐卡過了,一念茶館過了,福洛源過了,影竹餐廳過了,問道小館過了,與點咖啡過了,竺裡拌拌過了,知竹素館過了,夜白咖吧過了,一時茶飲過了,過去的終將過去,我們的前面,慶春樸門到了,時間19:00!

三天竺的菩提之路,有著如此眾多的餐飲門店,我們找個地,用個餐,為什麼偏偏選擇了慶春樸門?沒有秘密,都是陽謀,謎底自動揭曉,這是我們正待完成的從種草到拔草整個閉環的最後環節,當我們進入時算是圓滿了。

稍作整理,我們坐定鄰窗的餐桌,點單,民以食為天,ping和zhang主打飯食,選擇經典的黑松露炒飯+生煎包+乾挑餛飩+重慶麻香麵;ting要吃肉,可川味素餐廳不會提供,退而求次,藜麥椒麻豆腐、金絲筍燉冬瓜;我的所點是糖醋西湖蓮藕,香乾菇;而紅菜頭暖沙拉,聞所未聞的新品,則是店家推薦。

這極盡素雅的一餐,頗具儀式感,ting和我是大喜歡,嚴絲合縫,妥妥的適口,可ping從中硬是吃出了不該有的辣,zhang發現走了樣的面,但瑕不掩瑜,我們都包容了!

餐後已是入夜,叫車載著我們四個從西湖邊回到雅緻·夢溪山莊,一十五橋西湖夜,星光不問趕路人。

上圖是21:00,雅緻夢溪山莊投射的一縷星光,倒是可以伴我們入睡入夢!

又是幾個時辰過去,黑夜逐漸蒼白起來,變得混沌模糊,有鳥叫了,山陰處的古樹彰顯出了形狀。後來的後來,太陽慢吞吞的跟出來了。

新一天開始了!

我們所入住的雅緻·夢溪山莊,曾是民國故人陳布雷的官邸舊宅,在時光的縫隙裡,不定幾時會遭遇一些舊事物,老物件,趺坐案前,突兀呈現。我們得側耳聆聽,用心體會。

晴好的天氣,我們晨起散步,繞不過的是陳布雷先生之墓,7:30,ping、ting、zhang和我已肅立在墓地前憑吊,一個布衣,一代文膽,超越了生的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會有續接,其鍾愛的小女兒憐兒,走的竟也是如此,這著實可惜可嘆息可怕!

我們無法承受太多的歷史真實,費時良久,等著心境慢慢平復,才回到飯店早餐。

曾入宿過的朋友留言:飯店入住會有驚艷,飯店早餐更有特色!好吧,我們就尋覓這其中別一樣的特色!

餐廳,昨日我們都已見識,我們四個坐在室內的餐位,酒店提供自助,如粥、奶、茶、咖啡,以及相關的配菜伴侶;酒店也有特供,這可能就是所謂特色。餐具餐盤所能涵蓋的,葷素搭配,這個有;粗細搭配,這個有;乾稀搭配,這個有;色彩搭配,這個更有!色香味,金字塔,整個一套健康飲食準則,由我們實踐,見圖:

完成早餐,我們又轉悠了一圈夢溪山莊,3號樓旁發現一條不顯眼的上山道,有白髮長者宣稱,得花上半個時辰,登頂後可以鳥瞰錢江,我們沒去嘗試。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仙風道骨低調奢華莫如劉禹錫的陋室,我們能感受夢溪山莊骨子裡儒釋道的追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須晴日,不看窮者看達者,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我們繼續,天光雲影之下,茂林修竹之間,參差有四面牆的1號樓,我們能見度的是側門一面,門前的石階,相當鋪張,寬有盈尺,至上的平台,木門兩側立有護院的石獅,簷柱支撐下的門樓,落葉不掃,青藤已老。這樓裡久不見人來,就我們一幫閒人打雜,偶爾前來,唐燈以及一旁的座椅石凳可以作證。

時間已是9:00,我們就此打住,今天的計劃,還是行走,新搭舊配,楊公堤(郭莊、曲院風荷)、白沙堤是為舊地,錢江新城或者天目裡則是新創。

行走楊公堤之郭莊

我們外出,基本上已形成定勢,10:00,叫車如約完成我們去郭莊的一單,謝過後留個照,郭莊。

知識小秘訣:郭莊,是杭州的私家園林之一,位於西湖楊公堤臥龍橋畔,北鄰曲院風荷,與劉莊、汪莊、蔣莊並稱西湖四大名園。原名“端友別墅”,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最初的主人為杭州綢緞商人宋端甫,因此莊園俗稱宋莊。民國期間,轉賣給汾陽籍貫人士郭氏,由此改稱“汾陽別墅”,俗稱郭莊。整個郭莊分「靜必居」和「一鏡天開」兩部分,「靜必居」為宅院部分,是主人居家、會客之場所,室內陳設精緻典雅,古色古香。 「一鏡天開」為庭園部分,是以水為主題的精緻花園。

園林泰鬥陳從週,號梓翁,曾全程參與郭莊重修,留有筆墨《重修汾陽別墅記》,而郭莊則回之以梓翁亭,昭告大眾,以示紀念。

正門處的汾陽別墅雕版文字我們都能看到,但若要更進一步,必須得費些銀兩,不多,一口價10元。

真不愧為西湖名園,我們首先進入的靜必居,是郭莊的主要,從其主宅北側的迴廊,放眼荷花池(也稱驕池),春和景明,賞心悅目,其中最吸人眼球的無外乎景蘇閣和兩宜軒兩處,沿步道曲廊再迂迴一程,便是主客廳,廳上橫匾題字「香雪分春」。

也就在香雪分春廳,我們四個走散在郭莊紛紛擾擾的人流裡。

我去到緊鄰西湖的乘風邀月軒,此軒如亭,敞室臨湖,正對了蘇堤六橋之一的壓堤橋,真真的,閱盡人間春色,我坐在湖邊的靠椅,恰ping也移步此中,正待坐享湖光山色,不想有侍者和顏悅色的提醒,坐享得消費茶水,ping和我,不明覺厲,整個心頓時拔涼拔涼的。

郭莊靠得西湖太過緊密,園主造園時留了心機,建築了許多竹籬矮牆門洞疏窗,這一方面與西湖有了隔間疏離,郭莊的個性特點得以保全;一方面又留下極大的餘地,放眼能將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攬入懷中,側耳還能傾聽曲院風荷的殘荷雨聲。如此這景色的一張一弛收放自如,非大家大拿所不能為也。

當我們與ting、zhang再次碰面,已是在一鏡天開的臥波橋了。

以後繞行鏡池,漸次走過如沐春風亭(現在的迎風映月亭),翠迷廊,梓翁亭、汀步(丁步),凝香亭,只是在半亭梓翁亭,我們稍作停步,見亭中匾題迎風映月,陡然萌生一念,如若沒有梓翁老,還會有今日郭莊的又一春?想著想著,便循原路出了郭莊。

行走楊公堤之曲院風荷

出了郭莊,還是楊公堤,我們行走楊公堤就從臥龍橋開始,時間10:40,撇開郭莊的一長段粉牆,我們進入到的是楊公堤裡的綠楊蔭裡。

西湖邊上的綠楊蔭裡,一片濕地的生態,遠離城市喧囂的我們,由著大自然承載一程,筆直站立的是水杉,婆娑起舞的是柳樹,花不見多,但卻是綠蔭常在。

樹林深處,一曲一折的溪水,源遠流長,從茅家埠來,從趙公堤來,就在我們路遇的小橋底下,無聲無息,緩步融入一旁的西湖,我們看到了潮落,沒有看到潮起,如果換作是在黃梅季,豐水的溪流可能會有另外一番景緻。溪雲初起,遊魚乘空,水鳥我們遇到不少,蛙聲則是絕無僅有。

我們用鏡頭,對準了長亭短驛,對準了蘇堤西湖。

真實入鏡的卻是溪香庭以及湛碧樓,西湖邊的餐飲吃處。這裡還是在楊公堤,但這裡已是曲院風荷的地界。

知識小秘訣:曲院風荷,曲院原名麯院,位於金沙澗(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處,南宋這裡闢有宮廷酒坊,湖面種養荷花。夏日清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下飄逸,遊人身心俱爽,不飲亦醉,曲院風荷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我們的視界:行船西湖,隱約能發現背後的雷峰塔;綠楊蔭裡,直面春末夏初紅透天際的楓和槭。

前面一棟建築,南宋禦酒文化坊,在周圍眾多茶博士的氛圍中,獨樹酒文化的大旗,我們所能看到的,不是走在高端的茅台,而是極具江浙之地文化特色的黃酒,釀造工藝,我們似曾相識,花雕(酒壇)-蒸飯-攤飯-落缸-開耙-壓榨-煎酒-裝壇,最後做了一回廣告:國釀1959,成了!

考證了曲院風荷的曲,就是酒麯的曲,與酒有著長時間的深度捆綁,自高宗南渡,曲院就是官辦禦酒作坊原址,其間出品的品質原酒除了專供還是專供。

行走中,途經蠺學館舊址,鬼打的一個「蠺」字,立刻難倒我們一眾英雄漢,使勁猜,胡亂猜,說什麼的都有,但獨獨缺少了蠶。還是沒文化,汗顏吶!

我們真就流汗了,大熱的天,ping、ting和我,歇在北山街的樓外樓。 -zhang呢? -剛才還在,會是去哪裡了?說話間,zhang從前面超市現出身影,走近,把爽歪歪的冷飲讓我們一同分享。

再留幾張照片,曲院風荷的田田蓮葉,曲院風荷的玉帶橋。

時間已是11:40,該是午餐的時間,樓外樓僅只是我的選項,卻是ping、ting、zhang的排除項,給個理由:嫌貶,就不喜歡國營店的臭臉。眼見它起高樓,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結下樑子了,多麼大的仇恨!

行走白沙堤

言歸正傳,杭州真的是個適合行走的城市,我們喜歡行走,我們行走九溪,行走豚三寺,行走楊公堤,這些都是可行走的地方,理想的步調,或勤快,或懶散,或自由,或放逐,日光下,暖風裡,獨步,伴行,感知真實與虛擬,享受當下與過往。行走中,會去感知,常常感知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行走中,也會行思,我思故我在,靈魂的光曜在內心萌發的一瞬間,此時此刻,行走便是心走,啟迪心智,活化思維。一方面行走在這世界,一方面又擺脫了這世界。即便某一天,視覺離我們而去,聽力背叛了我們,我們還是喜歡走路!

我們走過了蘇堤,我們走過了蘇小小之墓,從跨過西泠橋那一刻起,便開始了我們的白沙堤行走。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是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原本的孤山,宛若蓬萊宮在水中央,遺世獨立,因為有了白沙堤西泠橋的前呼後擁,才逐漸從一處在地景觀,變成人們趨之若鶩的名利場,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國,歷朝歷代,名人輩出,古蹟薈萃,湧現出的,也真如我們行走中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古舊如北宋林逋的放鶴亭,晚近有民國蘇曼殊之墓塚,有名有姓的不下百餘處,誠如是,孤山實不孤單!

林逋有山園小梅律詩二首,其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佔盡風情,又不露聲色,這就是梅的姿態,難怪林逋視梅如妻。而蘇曼殊,民國奇人,有本事詩十首,記得的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回歸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斷鴻零雁,身世沉浮,然終不墮青雲之志。

我們行走的路徑是孤山南麓,從秋瑾墓,俞樾的俞樓,西泠印社,樓外樓,文瀾閣,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到平湖秋月,我們進入的就西泠印社和樓外樓總店。

第一次認識西泠印社,是從沙孟海開始,那時的書法界,題字必稱任政,授書首推沙孟海,當年杭州曾遊,經過西泠印社總是一筆帶過。如今,ping和我進得門來,我們一過蓮池,二過柏堂,所走過的路徑,只是孤山山前,沒有進入前山,更沒有登頂孤山。而ting和zhang始終滯留門外對眼西湖美景。

就一道門的阻隔,上圖,ting和zhang的境界;下圖,ping和我的高度。

好看的皮囊想著婚嫁,有趣的靈魂卻在結社。 1904年,葉為銘、吳隱、丁輔、王福庵創立西泠印社,世稱創社四英。 「初葉子銘、吳子隱、丁子仁、王子壽祺會集湖濱,慨然有感印學之將湮沒也,謀於西泠數峰閣之側,闢地若干弓,築茅三兩室。風瀟雨晦,樂石吉金。據張景星所撰《西泠印社同人錄序》:「今年春,復就本社舊址,開蘭亭紀念盛會,兼陳列書畫精品,揚風雅,中外聯歡,會者凡數百人,何其盛歟?蓋追溯本社成立之始,已十年於茲矣。據《西泠印社成立啟》:「社長則交推昌老」。胡宗成撰《西泠印社記》,首任社長吳昌碩親筆撰書。

西泠印社以後歷任的各位社長分別是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饒宗頤謝世後,只設執行社長,現任執行社長為劉江。

ping和我饒有興致,移步孤山山門,ping突然收足,人事急了,急需後架閒所,找遍山前,又去尋另一旁的樓外樓總店。

樓外樓總店位於閒散中心,人頭攢動,遊客紛至,時間已是12:20,樓外樓不會再是我們午餐的選項,等匯合了ping,我們四個,往湖東的白沙堤而去,留取的照片,也就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保俶塔,寥寥少數景色。

長橋走過,便是斷橋,斷橋沒斷了我們午餐的興致,商量後,網約車去了武林門的杭三姐妹,網上風評第一,怎奈何烏泱烏泱的食客,店家早早掛上了免戰牌。我們只能就近隨意吃上一頓杭幫面,朋友雖有推薦,但畢竟不是心願。

餐後我們叫了叫車往西湖天地網紅星巴克,到點,14:00,美式咖啡喝起來,ping、ting和我,在店堂孵孵空調,嘎嘎三胡,熱點過後,感覺有點冷,就挪了個位。 zhang,走在戶外,成了我們靜觀的往來之人。

你奪不走我臉上的緋紅,它旺盛得一如江河氾濫;你奪不走我充滿活力的心靈,它像鴻毛一樣讓你抓狂。茨維塔耶娃的詩讀上一段,彷彿一道烈焰劃過,像星星,像玫瑰,慢慢滋生出詩意的光!

不忘初心,發發神經,時間到了16:00,也該收心了,咖啡,最後的一口,喝了,我們便叫上出租,回雅緻·夢溪山莊。

休息了一個小時,我們決定彌補一下午餐時的缺憾,ting轉發了杭州本地人的推薦:南星橋附近笤帚灣上的虎哥私房菜,沒有二話,我們帶上門叫上車就走。

18:00,車到虎哥私人菜館,我們落位在一樓的大堂,菜單是寫在黑板上的,有些還遺留更改過的痕跡。我們七手八腳,點了:馬蘭頭、野筍、毛豆臭豆腐、魚鮞燒肉,那個魚呢?老闆娘推介:幹菜昂刺魚。外加五年陳會稽山。

-馬蘭頭清口。 -野筍去不了的是澀,加點鹹菜祛澀,可以的。 -毛豆臭豆腐,入味的只剩下鹹與鮮,臭呢?我們即刻改寫了菜色名:毛豆伴豆腐。 -魚鮞燒肉,有著當年黃河路大富豪酒樓的口感,這份,最早光碟。

老闆娘推介的乾菜昂刺魚,辣麼大的昂刺魚,ping吃出了土腥;魚以外的乾菜,zhang的感受就是換了馬甲的橄欖菜,無疑!

五年陳的會稽山,適口,我們沒有扶牆。

夜遊錢江新城,有所思

酒足飯飽,我們下一個景點錢江新城,網約車轉眼就到了錢江新城的市民中心,時間20:00,我們車停的位置新業路杭州來福士廣場,下車第一眼印象,這,可能就是改寫杭州城市天際線的重要地標。

這裡是錢江新城,這裡也是杭州,但我們的所見,完全不同於西湖周邊,可能這就是中心城市包容性、互補性、多樣性的要求,建築已摒棄原先低調鬆散田園樣式,推崇的是集約化高大上的現代風格,上規模的銷品茂,智能化的辦公大樓,高星級的城市酒店,一站式的公共服務中心,交通可以延伸到深夜,餐飲酒吧可以是全時段的。

我們循新業路一直南走,沿街人壽大樓,新城市民中心,來福士廣場,迪凱國際中心,萬豪酒店,杭州大劇院,砂之船奧萊,杭州國際會議中心,這些建築全部都是高規格大體量全智能的,這樣的風格美學正有意無意改變杭州城市建設的今天和明天,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新業路到之江路算是到了盡頭,我們站立在之江路之外的江堤,錢塘江在夜色裡奔湧著,對岸又一座濱江新城燈火璀璨,各主體建築最為奪目的就是奧體中心。

如此多的新城,杭州是在攻城略地,擴大城市規模,在保留西湖休閒宜居狀態之餘,正加快向周邊輻射,週邊新城不斷湧現,又反證杭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的可操作,杭州在發展與平衡之間尋求最大利益。當然,杭州也在取捨,西湖核心城區做的是減法,所謂的逆城市化。我們欣喜地發現杭州正發生的變化。

從東方來,你喜歡的杭州,可能是後花園般的可人可遊;從西部來,你喜歡的,可能就是大都市諸多西化的大手筆。

我們順著江堤再西走一段,從臨水平台走到城市陽台,伴行的遊人不多,偶見幾個拉扯著,正在收放風箏。 ping喜歡這裡開闊的地域空間,我喜歡這裡文化的藝術場館,ting和zhang喜歡這裡幽靜步道,手挽手一同望遠鏡的臉紅時刻。

月季愛上了江邊的晚風,太冷清,太洶湧,我們四個都愛上20:30那一場人間煙火燈光秀,太炫麗,太匆匆!

結束錢江新城夜遊,在回夢溪山莊的計程車,我們與司機發生一段有趣對話,這幾天,我們乘過太多的叫車,這個司機就與眾不同,眼緣呀,可遇不可求。 -師傅,辛苦,我們去九溪的夢溪山莊​​。 (在九溪我們加重了語氣)。 -上海客人,好滴,九溪,夢溪山莊。 (師傅招牌式的應答)。我們繫好保險帶,車子已開出很遠,不久就上了高架。 -叫車都用導航,你不用? (怕司機不認路)。 -開叫車的,都是搭伙的外地人,一定要導航幫忙。 (杭州本地司機)。 -生意好做? -前幾天五一節假好些,這幾天又清淡了。 -封控總算過去。 -封控那陣出租還好,還有公司兜底,活著就好。 -杭州這幾年發展得很嗨,浙江的領導功成名就,許多都轉道上海去了中央,真的厲害,還有那個幹掉銀行的馬雲。 -杭州可是上海的後花園,我們是親戚,領導者都這麼說。 (言語間看了我們一眼),比起上海的大工業大商業,杭州就互聯網。 -這能比?一個老舊,一個新潮,我們太low了。 (上海國營傳統的,應該是國之最,但互聯網就差許多,我們點外賣的拼刀刀,勉為其難算一個)。 -馬雲也苦,國營與民營,私企與國企,政策難以把控,前些年股票也發了,到最後還是讓玉皇大帝收了,苦呀。轉眼看到白塔公園了,看到六和塔了。 -師傅,報聲車牌號碼? -不用,這時段飯店都能進! -厲害了,杭州師傅是杭州的活地圖,很讚的哦!

說話間,車停雅緻·夢溪山莊,稍稍過了,師傅又倒車一小段。 -謝謝了,師傅。 -東西沒丟?好,再會!

到了夢溪山莊,已是21:30,我們沒有急著回住處,而是惦記著酒店的深夜一碗麵,在3號樓的餐室,吃上一小碗熱騰騰的番茄雞蛋麵。

ping和我通常不睡懶覺,醒來時6:20,天已大亮,洗漱過後,ping想著下午回滬,便忙去整理衣物,而我帶上房門,等在酒店外,期間遇見zhang,招呼了,這一袋煙的功夫,zhang已轉悠了好大一圈,早起的鳥,現在又回所住的長歌行那個屋裡廂。

輪到我去轉悠,一隻狗狗,昨晚新來的客,跟著女主角後面屁顛屁顛的。 -好漂亮的狗狗,叫什麼名字? -女主角回了個名字,很女性。狗狗公主呀,但我愣是沒記住名,有點捉狂。近段時間犯了健忘症,我真懷疑是新冠後遺症惹的禍。

以後出了飯店,在前一農婦,手持一個圓形的大水篩,走向九溪,在溪水邊將水篩置於激流裡沖洗了很久,我隨之留了照片。

大概7:00,終於等到了ping,我們兩個便在附近走上一遭。

陽光下,溪水邊,逶迤的山道,多了層薄霧打底的亮色,前面一大片茶園,綠油油滿世界滲透著水嫩,列植的茶樹,如園藝一般,修葺得極為工整,這是有主的茶園,風水寶地,雨露均霑,有聲有色如此這般的滋潤,難怪龍井只有產地在獅龍雲虎梅,才出類拔萃,才夠得上業界的絕妙。我們順道田畦深入茶園,與茶君子耳鬢廝磨,溫存呢喃,這場景感天動地,我們人品大爆發,走在發現神蹟的路上。

當然,有茶園必定有茶樓,供應端緊貼消費端。我們所見,有些就在茶園裡,遮陽傘撐起的陰涼之下,茶客或三二聚會,或自個獨處,茶,尤其好茶不會少。另一些則在溪邊空地起了樓,招幌大寫了茶字。如果更大規模,往往兼營民宿餐飲,茶飲則退居次要。我們留意了:樟樹林茶園,九龍香樟庭院,豐溢茶樓,曼舍溪園。

我在朋友圈裡留了一段文字:茶園之於茶農,茶館之於茶客,我們雙向奔赴,喜好中的遷就,從明前到雨前,從芽茶到葉茶。

在回夢溪山莊的路上,接了ting的電話,-已在飯店的餐廳早餐了。 -給一丟丟時間,我們立刻就到。

現象級的早餐不再贅述,餐後已是9:00,今天的計畫:上午浙大之江校區-六和塔-白塔公園-楊公堤,味莊午餐,下午天目裡,回上海。只是今天如日中天的艷陽,我們一定很曬。

從夢溪山莊到浙大之江校區,行走的是九溪歸流錢塘的一段,為躲避太陽,我們走在了樹林中。

浙大之江校區到了

知識小秘訣:浙大之江校區預約流程,務必提前1天,每次僅可預約單一校區的一個時段。可預約的進校時段:平日19:00-22:00,雙休日、假日6:30-22:00;預約成功後,憑身分證或「浙大通」碼在預約時段透過人行閘機或乘坐營運車輛進入預約校區,並配合保全人員現場查驗指揮。

我們小走一段舜禹路的坡道,坡道盡頭設有類似阻馬的柵欄,門崗站立著,擺手婉拒我們的到訪。此次杭州之行,我們注定與大學校園無緣,我們被拒絕了兩次,絕絕子中國美院一次,絕絕子浙大再來一次。這糗也太大了,攻略沒坐實,我們怒火中燒,腹嵐心形,外表卻寂靜不動。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之道乃儒學經典四書五經中《大學》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微言大義,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而今的大學還會有滔滔不絕的國學?還會有此等情懷與境界?

行走白塔公園

在接連走過六和塔,錢江大橋,白塔公園就在眼前了。

比對杭州中心城區其它景點,白塔公園相對小眾,這裡是京杭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端點,也是百餘年前杭城第一條鐵路的始發站。

曾幾何時江 鐵路開工,曾幾何時江 鐵路通車,當年的杭州城牆外,火車奔駛在閘口、南星、清泰、艮山和拱宸五個火車站之間,其中南端起點閘口站就位於現在的白塔公園內。

我們邁步在鐵道線上,我們等候在綠皮車旁,期間許多過往的歲月,從塵封的記憶中逐漸浮現。

曾記否?放學以後,步行上幾公里,就是為了看看鐵軌上迅跑的綠皮火車,可以是蒸汽機頭,可以是內燃機頭,就不可以是電動機頭,因為那時的上海,沒有!

憶往昔,第一次出遊,第一次搭火車,竟然故意買了特慢車票,上海到蘇州,可以慢悠悠站站停行駛上4小時,怪伐啦,竟然在南翔編組站還要停讓貨運車油罐車,為什麼呀?就是為了在火車上多待上些時間。

逝者如斯夫,此情可待成追憶,但我們還得回到當下!當下的我們離開了綠皮車,正走在標軌鐵路線上。走過閘口,走過號誌燈,走過車站月台,走過鐵軌岔道,前面一座白塔,雖不起眼,卻是當年梁思成林徽因考證五代吳越國的建築遺存。

闢有的白塔陳列室,展示了白塔1:10縮小模型,以及更多的文字介紹,我是學得浮泛,ping、ting、zhang費時良多,鑽研至深。

參觀中,一遊客疑問,-京杭大運河從這裡開始,怎麼紹興也有這樣的遺址? -大運河狹義是指京杭大運河,廣義涵蓋江南運河,包括紹興的漕運。遊客有所思,有所悟。

天大熱過頭,zhang臨時起意,在室內的小賣部,讓我們一同分享了解暑的冷飲。

忘了離開白塔公園的時間,但叫車將我們帶到楊公堤,我是記得的,10:50,我們午餐就安排在味莊雲麟湖館,時間還早,我們就行走在楊公堤的花港觀魚。

知味觀味莊,在花港觀魚跑馬圈地,擁有很大一塊地皮,臨湖的一幢塚獨立餐飲別館,叫得上名的,知味觀、雲麟湖館、枕湖居、畫舟梅笛軒、夢蝶樓、紅櫟山莊,其中有些是過往的傳承,有些則是現在的做舊,我們四個分散在湖邊的草坪,近處的青絲紅葉,遠處的湖光山色,還有一些紅男綠女人造景觀,我們都一覽無餘。

我在手機留了一段文字:去了人聲鼎沸,留了鳥嗆嚶,畢竟西湖的五月天,人睡了,鳥醒著。

11:15,可以入席午餐了,雲麟湖館鄰窗的位置,我們點單;響鈴手捏菜、酒釀饅頭臨安毛筍乾、禪寺素什錦、蝦仁醬丁、西湖醋魚、金牌龍井茶酥,叫了米飯,沒有喝酒。

匠心獨具,臻味傳承,有些是詩意入菜,有些是雋永入味,大師級的烹飪,縱然是米其林,也奈何不了市井式的服務,極致的反差,木桶效應的短板,即便好感多多最終也成了烏有。

-你就不能忍忍? -忍?總得有人替看不見的人看見,替說不了話的人發聲!

我們趕在13:00之前,打的回到雅緻·夢溪山莊,辦理了退房,我們迅速,客服更迅速,告一聲再見了,夢溪山莊的人和事物。

行走天目裡

藉著夢溪山莊的網絡,百度了去往天目裡的導航路徑:九溪路-之江路-之浦路-之浦路-紫江隧道-紫金港路-天目山路-紫金花路-古荊弄-天目裡。紫江隧道是杭州最悠長的隧道。

悠長的隧道,我們至少行駛了半小時,到天目裡已是14:00,先行閱讀一下天目裡的介紹:天目裡由著名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計,17棟單體建築構成天目裡主體,圍繞著中部建立起了名為「城市客廳」的中心廣場,中間穿插分佈著中央花園、水鏡廣場和喬木樹陣,與外界形成切割的同時又保持了內部的聯繫。 「城市客廳」中的11個下沉式庭院由日本枯山水大師枡野俊明及其團隊親手打造。風、水、空,三個禪的庭院主題,自北向南。

自在西湖外,漫遊天目裡,我們從車停的地下停車場,乘電梯上到地面,第一個景,水鏡廣場,在鋼筋骨架圍成的有限空間,四下延展,放低身段的我,視界卻是無限延伸漫無邊際,如果遴選一個主題,城市與水,這可是相伴相隨世代的滋養,水鏡猶如明鏡,天地可鑑。

水鏡廣場北走,又一碎石平舖的空地,置椅四五把,就是廣場一座,對應著凹凸有致的建築,樹木從地面生長到天上,寧靜、佛系、極簡、低慾望,樓宇間吹來侘寂的風。

一個梯形樓道,吸引我們來到地下一層,行走中,7座8座樓前,豎立著11座樓駐樓的B1OCK廣告牌。地下一層,迎面是月亮與六便士咖啡館,以及江南布衣,我們徑直前往蔦屋書店。

這可是2020-10入駐天目裡的蔦屋書店中國首店,我們在上海時常光顧蔦屋書店,甚至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書店的佈置超越了眾多圖書館,嶄新書絕無損毀,內容廣泛,兼具文化衍生性商品以及各類玩具的販售。

好看,唯美,我拍拍拍,我把鏡頭對準了書架,對準了牆面佈置。

以後我們四個在書店花了半個多小時,分別找尋自個心目中的書櫃,瀏覽群書,ping、ting、zhang的書目,加進了旅遊、設計、文學、歷史;而我,也不知在哪個書架,取了本《白日夢想家》,擱在書桌,裝個門面,手機倒沒閒著,發出的圖片,有小女孩回覆:愛死高木直子的繪本了!

地下一層,有枡野俊明打造的風、水、空,三個禪意庭院主題。我們自南而北,所見庭院一棵樹,疊水掛壁,也就兩處,我容錯猜想這一棵樹,是為樹大招風的風之庭院,疊水掛壁,理應是水世界的庭院。

目里三克映畫,也在蔦屋書店附近,我們路過,這家電影業界多元服務的創新者,白天影業,夜晚酒館,服務員甚至可以定點精準,讓觀影者邊看電影邊乾飯,適應新新人類晚客所追求的更大快捷和更多便利。

未來已來,商業業態守拙與創新,其背後的物慾、情感、境界,方方面面都深藏不露美學的思考,人說這裡除了人多之外沒毛病,如果一定要說有毛病,那就是我,商業場域要適應各種有毛病的性情中的我,雖說這是小眾。

15:00,我們將要作別書店,作別天目裡,作別杭州,臨行前,我們四個湊了四句,算是杭州之行的紀念:-人生中道小年輕,-滿天星輝少女心。 -男人至死是少年,-水西橋畔長留影。

蔦屋書店-上海,前方有200km長路,需要開車3小時,我們啟程!

2023-06-18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