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桐廬自駕,體驗驚險刺激的清涼一「夏」。

桐廬自駕,體驗驚險刺激的清涼一「夏」。

前言


人生是一場充滿溫度的旅行。

時有喜怒哀樂,偶有風花雪月;

時而悲歡離合,時而歡笑滿堂。

所以總是會聽到有人說,既然生活這麼的多彩,

為什麼還要把自己困在小小的一室兩廳,柴米油鹽。

生命的時光稍縱即逝,何不抓緊時間出去走走,世界那麼大,總有一個地方,是你夢想的歸宿。但真正當我們滿懷熱情背起背包,卻總是呆呆的立在原地,去哪裡呢?哪裡才是真正值得一去的地方呢?

但對早已在旅行路上的我們來說,旅行的意義就在於不經意的風景,突如其來的震撼。

那種意向不到的驚喜,才是真正的美麗。這不,就在這個炎炎夏日,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可謂是完美的避暑勝地-桐廬山灣灣。


行前準備

這是一個夏日自駕遊的旅行,

這是一篇享受慢生活悠閒旅行的「懶人」攻略~

證件:身分證、銀行卡、學生證、退休證、現金等

生活用品:口罩、保溫杯、雨傘、女生保養套裝小樣、化妝品、紙巾等

器材用品:NikonZ6、手機、行動電源、數據線等

衣物:準備美美的裙子、網紅草帽、小外套、雨傘等


初遇·桐廬

這個看似頗具喜感的名字加上山清水秀的美景讓我只是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裡。

看過《嚮往的生活》的夥伴們想必都知道,

這個看似偏僻的山間具有著宛若人間仙境一般的美麗。

青山綠水相呼應,若是偶有降雨,

更是宛若一縷絲帶飄搖山間,恰似仙女舞動,

又有微風輕吟,在這片空曠的山野上演一幕幕華彩霓裳。

這種獨具江南味道的小家碧玉的美麗,

只要一眼,就讓人沉醉在了其中,一時間難以自拔。

山野舞動風飄絮,靜看閒人掃落花。

以為這裡只有著山野田園的爛漫,不曾想到這裡竟讓還隱藏著大自然的無數激情。

憑藉著這裡山水相間的獨特自然優勢,

當地的民眾開發了許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景色。

這些景色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悄然隱匿在每一個不經意的山間,在山水的掩映下相互交融,碰撞,綻放出別樣的美麗。


抵達·種豆南山下

來到這裡時已是中午,

經過漫長的自駕之旅,終是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

匆匆攜行李到預定的民宿,「欽然小築」映入眼簾。

從繁華的都市一路奔波,所有的勞苦似乎都在這眼中消逝。

稍作休息,和蘿卜先生一起去逛週邊~

寬敞明亮的房間幾乎是一瞬間就讓自己完全放鬆了下來。

躺在潔白綿軟的床上,感受著這種完全被包圍的舒適。只感覺一天的疲憊都在緩緩的散去。寬敞的房間配上溫暖舒適的燈光,更是感覺自己好像躺在了陽光下的草坪一般。潔白勝雪的牆壁加上木製房屋的星空燈光,一瞬間幾乎以為自己遨遊在了星空之中。

走上走廊,只見欄桿鮮紅的星星花和牽牛花競先開放。

翠綠如玉,鮮紅似火,熱烈和清醒在自然的雕琢下完美交融。

這種自然和人工的交流帶給我們的是別樣的美麗。舉目遠望,只見遠處的翠綠山巒如同護衛一般緊緊環繞,白雲也調皮的前來湊熱鬧,環繞著山巒一圈圈的遊蕩著,構成仙境一般的美景。

一棟民樓,青山環繞,雲卷霧舒~

享受在這裡 桐廬山野的嫻靜自由

淡雅的環境,舒適的自然

這約莫是我們第一次自駕出行,來看這綠的山,翠的竹,清的水,最驚險刺激的探險~


步步驚心· 高空索橋

你看過僅用木板和繩鎖就能凌空飛度的大山嗎?

毫不猶豫的說,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位於桐廬山灣灣的高​​空索橋的時候,一陣陣眩暈的感覺就如同潮水一般湧了上來。

要是說輕功水上漂還可以說是武俠的劇情,

那麼這座位於高空的索橋簡直可以說是「仙人渡」了吧。

入可見兩座蒼翠的大山遙相呼應,

本沒有任何通道的他們之間竟然被人為開出了兩條狹長的木橋。

因為位於高空,木橋並沒有任何的支柱,僅僅憑藉著數條鋼絲繩索就懸掛在了高空之中。

木板更是不曾相連,

每間隔50公分就放置一塊木板,

讓你能夠清晰的看到自己腳下的風景,看到那蒼翠的峽谷和蜿蜒的河流。

蒼翠的樹木也伴著山巒層層攀爬,

緊緊的挨著木橋而立,似乎是很好奇這位突然出現的新鮮夥伴,

忍不住探頭看著,又怕這位新夥伴忽然消失,索性就用自己的枝葉將它圍了起來,構成了一道別樣的翠綠風景線。若是有一陣風吹過,木橋會隨著樹枝一起搖擺,看起來既刺激,又有趣。

正當我膽戰心驚的看著這一切時,工作人員走上前來,在輕聲安慰之餘更是告訴我們這個高空索橋看似危險實際極度安全,每一個上橋的人可以帶上安全索不說,索橋更是經過重重加固,除了有搖晃感增加激情和趣味,沒有任何危險。

聽到這些,我的內心頓時安心不少,帶上安全鎖,顫顫巍巍的走上了這座讓人不敢閉上眼睛的索橋。初始幾步的路程可謂度日如年,那不斷搖晃的索橋,刺激心弦的高度,狹窄的木板,似乎每一步走的都是那麼艱難。

但是當我漸漸的適應這索橋輕微的搖晃感,

心臟的跳動慢慢的緩慢下來時,抬頭的一剎那,我再度被震撼了。

曾在迷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的;曾追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我在這裡在我抬頭的一剎那找到了所有夢想的歸屬。

山巒在我腳下,蜿蜒的道路和重疊的山峰一覽無遺,蔚藍的天際,蒼翠的山峰,一切的一切都不斷地衝擊著我的眼球,目不暇接。

伴隨著微風和搖晃,就這樣晃晃悠悠的走在這條索橋上,

似乎躺在了大自然的搖籃裡,輕輕的呼吸著最親新的空氣。

玩的興起,還可以在這片高空擺上幾個與眾不同的姿勢,在空中留下自己的印記,想必是從來不曾有過的體驗吧。


雲飄飄 · 玻璃棧道

夏日需要一點清涼,趁著週末假期,

我們一路自駕來到了桐廬,這個「國際花園城市」~

打卡桐廬山灣灣的網紅玻璃橋!

【雲飄飄·玻璃棧道】

360°觀賞風景,

站在橋上,頭上藍天白雲

可清楚看見橋下兩邊綠意蔥蘢的山谷和富春江,像是懸浮在空中一樣~

玻璃橋橫跨兩山之間,兩端與兩側山體相連,整座橋橫跨、懸空於兩山之間。

站在玻璃橋面上非常刺激,有一種騰雲駕霧、如履薄冰的感覺~

走上玻璃橋的一剎那,終於知道它起名雲飄飄的原因。只見一朵朵白雲如同棉花糖一般在玻璃橋邊來回穿梭,頗有一種雲端漫步的感覺。

這個架在山巒間的玻璃橋毫不客氣的將天空,綠樹,山巒納入一體,讓整座透明的玻璃橋都變得如同畫卷一般,色彩斑斕而又光怪陸離。

橋下更是蜿蜒的河流來回穿梭,隱隱間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這是天地的奏樂,實在是讓人舒適到了極點。恥著腳走上玻璃橋,只感覺到一絲絲清涼隨著腳掌心緩緩的滲透進自己的全身,和自己的愛人緩緩走在玻璃橋上,好好體驗一把什麼叫神仙眷情侶,或許這就是浪漫和幸福吧。


水溜溜·玻璃滑道

第一次體驗這種ins風滿滿的透明玻璃滑道,穿越在樹木叢林之間,透心涼,心飛揚~

景區會提供一套免費的雨衣,有好幾個彎道,但是不會打濕很多,還能用手機自拍嗷!

隨著石子路緩緩步入,酥軟的石子路彷彿一雙雙嬌嫩的小手輕柔的撫摸著你的腳丫子 癢癢的 一天的疲憊似乎都隨著這輕柔的撫摸緩緩散去。


抬頭往上看 只見玻璃滑道宛如一條透明的蛟龍蜿蜒盤旋著直上雲端。看著頭頂不時滑過的遊客發出的陣陣歡呼聲,內心如同小鹿一般砰砰的跳動起來,迫不及待就想往前衝去,在這滑溜溜的滑道暢快的玩耍一番。

穿上雨衣走近滑道,猛地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在耳邊瀰漫,咦,怎麼會在玻璃滑道上會有水?走近一看,只見玻璃滑道上湍急的河流正源源不絕的循環著。一旁的皮划艇正在整裝待發。看到皮划艇的那一剎那,原來這竟然就是玻璃漂流。幾乎是一瞬間,我就再也耐不住內心的躁動,急忙向獨木舟跑去。

找個位置安安穩穩的坐下,

內心這一刻沒有絲毫的緊張,只有對即將開始的激情漂流的期待。

伴著一聲令下,皮划艇隨著玻璃滑倒如同彩色的閃電一般瞬間往前劃去,人也不受控制的往後倒去,這一刻,微風化作了也忍不住激情起來,不斷的拾起被皮划艇衝上的水霧狠狠的拍打著臉龐,吹拂著不斷揚起的長髮。

這一刻,終於明白了晴天穿上雨衣的意義,若是不穿上雨衣,只怕就濕了吧。

這一刻,清涼的不再是一種感覺,而是變成了一套衣服 緊緊的環繞著你,給你帶來不斷的清涼。

水花在獨木舟附近不斷的激盪綻放,滑道旁蒼翠的綠樹早就已經連城了一片綠幕,偶爾若是陽光和蔚藍的天空透入,便會行成一片斑斕的花卷,一時間光影凌亂,光怪迷離中彷彿走進了時光的隧道一般。

偶爾要是來個盤旋,那種不受控制搖擺的快感真的是讓人忍不住尖叫起來,刺激而又清涼的快樂恐怕獨此一份了吧。


桐廬山灣灣 激流探險之漂流

冰棒西瓜北冰洋,燒烤冰啤酒冷氣冷

短褲墨鏡人字拖,水盆水桶噴水槍的季節~

炎炎夏日

當然要找地方避暑玩水呀!

滿分推薦💯: 山灣灣漂流

「大落差、大刺激、大景觀、大速度」

帶給你們不一樣的「大」漂流!

整條漂流河道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回歸自然釋放自我的情感在這裡一觸即發!

林海花潮中順流而下,

在山、水、林間體驗自然情趣,感受森林漂流帶來的別樣感受~

兩岸青山綠水,風光如畫,乘橡皮船順水漂流,

既可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又可感受急流險灘的驚險與刺激。

人多的時候可以一起打水仗,感受清涼,

另外記得要做好防曬工作,

攜帶防水防曬很重要。哈哈~

徽商古道 徒步之旅

走下索道,當我看到一條帶著濃厚歷史韻味的石板路之時,看著階梯上隨風散落的殘葉,沿途的險峻山勢,奇峰林立,溪流奔瀉。那穿入雲端的通天吊橋,;幽深的原始森林,苔痕累累的石頭。一種別樣的情緒湧上的心間,心中忍不住的想「這是哪,這裡究竟經歷過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宛如要穿越千年般的光怪陸離之感?」這種濃厚的歷史韻味,不是單靠人力就能做出的,若水沒有時光的雕琢,怎麼可能會有這獨具一格的美麗。

隨著工作人員介紹,我終於知道這是哪裡,正是赫赫有名的-徽商古道。古徽道始建於唐朝,明清兩朝,隨著徽商的興盛而臻於完善。

迄今仍保存完好的路段,北起石台縣原珂田鄉新店村,南至櫸根嶺腳下的圓通庵遺址,全長7.5公里。古道全部用長條狀青石板鋪就,寬1.5公尺。

沿線每隔三華里左右,便橫跨古道建有一座石亭,亭內有石凳,兩側有耳房,專供行人小憩或食宿之用。 現保存較完好的石亭,有\"啟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繼保亭\"等。

每個石亭內均有建亭時的石刻碑記。沿途眾多的石碑、石刻,為研究徽文化,尤其是研究古徽商,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證資料。 2004年,由省民政府授予\"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朝以來,徽州的學子經由這條古道前往安慶,參加安徽省的鄉試,甚而進京參加會試;徽州商人則將當地的茶葉等土特產,經仙寓山古徽道運出山外,運到京城等地。

嶙峋怪石,悠悠小道,潮濕涼爽的空氣那我每一口呼吸都是那麼的舒適,這種沁人心脾的清新讓我們的笑容忍不住順著心頭綻放在了臉上。

木圍欄,石頭路;翠古樹,舊吊橋;美人欲度,我亦飄搖散步。這種古色古香的美麗,讓我們踏在其上的每一步都彷彿跨在了時光之上,逍遙天地間。

原本以為怕只有這種古道才會有獨特的歷史韻味,但不曾想,現代的建築竟然也能具有斑駁的時光雕琢之感。這步,只是多走了幾步,就遠遠看到了景區河道上游的水壩。

如果說「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是蒼茫的孤寂,那麼這座同樣從青山雲霧中飄搖而出的破舊水壩無疑像是一個憨厚的中年人,呆呆的看著遠處,任由流水緩緩緩的留下,連結成一道道清澈的水幕,映照著走在這座橋上的每個人,發生的每件事。

日夜風吹雨打,它就這樣靜靜的的看著,或者某一天某一個時刻,它也會成為千年的古老堤壩,靜看滄海桑田變換,人來人往印痕。

山野食記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出門在外,吃穿無疑是最重要的環節。

一天的遊玩早已讓我們飢腸轆轆,還沒下樓,遠遠的就聞到了一股自然的清香伴隨著食物的濃鬱香味瀰漫了出來。

究竟是什麼,竟然有如此奇特的香味?

忍不住加快了腳步,走進一看,只見一盤墨綠的食物如同翡翠一般靜靜放置在桌面上。

食物奇特,有著大自然的清香,有呈餃子一般的形狀;也有如圓餅一般的形狀。經人介紹方才知道這個叫清明果,採集大自然中一種野生的植物,與麵團混合在一起後形成獨特的麵食,裹上獨有的餡料。有甜有鹹,甜的軟儒可口宛如甜味;鹹的餡料酥脆清香宛如脆餅。不一樣的形狀有著不一樣的味道,大自然饋贈的清香不斷的衝擊在口鼻之間,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美味。

往旁邊一看,金黃的玉米更是讓人忍不住想嚐上一口。這款完全由大自然饋贈的美味配上香甜可口的番薯粥,實在是健康美味到了極點。

大自然的美食自然是沒有滿足我那渴望新事物的味蕾。

讓人欣喜若狂的是,宴春農家樂美食在萬眾期待之中到來。

一道道美食擺上桌來,

帶著一絲香甜的口感在味蕾中爆炸開來;

緊實飽滿的羊肉牛肉切成一片片擺上桌來,

入口緊緻,肉香飽滿 也是一道難得一見的美味。

更別提鮮鹹可口,彈嫩鮮美的土鯽魚,健康又美味。

雞鴨肉更是雪花般一道道擺上,

如果說之前是大自然饋贈的自然美味,

那麼現在就是大自然給人的禮物,對於無肉不歡的我來說實在是一種極致的享受。

農家自製的馬鈴薯瑤粑,蘿蔔先生的最愛呀~




後記

生活就是這樣,酸甜苦辣,財米油鹽,

但只要自己去找,去發現,總能找到生活的溫暖。

在這個令人焦躁的夏天,不如來一場放鬆自己的自駕游到桐廬山灣灣來吧。

去看看外面的風水,好好感受外面的美麗,相信總有一個地方,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會帶給你別樣的感受。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