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東西不多,車子不大,載著心愛的人,一起去過一個不長的假期,大概是暑期最愜意的事。這次自駕去到的目的地,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杭州我去過的次數不少,也知道它週邊景色不錯,但這次來桐廬還屬實第一次,還是自駕遊玩,心情隱隱有些雀躍。已經是梅雨季的尾聲了。去的那天剛好是微雨的天氣。車行到路上,雲霧就彌散開,但天又不顯得陰沉,反而有種被光透過的薄雲包覆著的感覺,很奇妙。空氣很濕潤,打開車窗就能呼吸到的清新和清冽,草汁的清新,江水的清冽。隨著車行,青山離我們越遠,於是山圍飄繞的雲霧得以清晰窺見。遠看似有實體,青山粉面不露,到近處若有似無,跟天上的雲、江面騰起的霧混為一談,難以具分。江山好像還有小洲,上面綠植葳蕤,又因水霧繚繞,辨不分明,恍然只覺仙境一般。也只能這樣形容了,這大概是我這個南部人所見的能完美詮釋書中婉約之美的景色了。 初見水壩進入景區,首先步行走過河流上游的水壩。第一次看到這種地理書中的水利工程,一面是滿滿的蓄水水庫,另一面是經過壩體分隔的河流下游。因為最近是汛期,所以中間的溢洪道不斷向下游排水,經過高高的壩體,能發出類似瀑布的巨大水聲。走在上頭不覺感嘆人力之偉大。
見證徽商歷史文化的神奇之路
最先體驗的是漫步徽商古道。樹林之後,石階顯現,一條石級蹬道在山林中曲折蜿蜒,漸行漸高,一路古樹蔽天,一直伸展到大山深處。古道始建於唐朝,明清兩朝,隨著徽商的興盛而臻於完善。徽商古道,是古時徽商進浙經商的重要商道,是繼「絲路」、「茶馬古道」之後的中國第三條著名古道,是一條見證徽商歷史文化的神奇之路。它西起績溪與殲縣交界處的臨溪,在績溪伏嶺鄉轉為陸路,然後經江南第一關、下雪堂等地,最終到達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浙川村,全長百餘公里。徽州茶商不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要途徑這條基本上只能靠徒步開闢的古道,歷經千山萬水。沿途的匪患、瘟疫、天災都是威脅,販茶之路兇險萬分,成者十不過一,大多數人客死他鄉。景區裡的這段古道長度不足十一,是經過古法修繕後的,確實平坦安全許多,兩側的護欄很結實,就算走到陡峭處也不覺得臨高而危,但仍能從腳下的巨石石階、身側的摩崖絕壁、走至極狹之處的一線天,感受到徽商挑茶出山行路的不易和艱辛,理解到徽商代代傳承的精神。
拾階而上,石階在細雨中猶如洗過一般,油亮亮的,不沾染一絲塵埃,好像沒有經過百年的時光摩挲。沿途的樹木、石階中雜生的綠草也被雨水洗的鮮亮,石壁絕岩上還不時有“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野趣十足。森林遮天蔽日,道旁的石頭苔痕累累。落葉在古道旁積下厚厚一層,被雨水侵濕,腳踩上去有軟糯糯的質感。雨不知不覺就停了,但我仍感覺雨還下著,是山林間的霧氣,是溪流汩江的聲音,是飛濺濺出的泉水,給我的錯覺吧。慢慢走著,這裡看看,那裡望望,摸一摸,撫一撫,很容易就沒有了雜事的負累,也忘記了姓甚名誰的紛擾,只有眼見的滿目綠色,呼吸的清新的空氣,全身沾染的清涼。
山路古樸而又堅實,石級歲痕斑斑;樹木高大蔥蘢,迎風招搖;一瞬消散忽又聚攏的霧氣在林間靜靜蟄伏。它們不語。眾鳥忽而聚集忽而飛去的鳴聲,夏蟲此起彼伏的低鳴,在步途中交織著。它們是這裡的精靈。我只是個旅人。滄桑總是這樣,一瞬使你感到恍惚領略到了些許沉重的意味,一瞬又告訴你那是錯覺,叫你沉溺俗世的輕鬆幸福。漫步在蜿蜒於大山深處的古徽道,心裡是一片厚雲散去的平靜和輕鬆自在。
雲飄飄玻璃棧橋
走在徽商古道上就能望見雲飄飄玻璃棧橋,但可能因為站得高,看起來不覺得有多驚人,等真正站到玻璃棧橋上就覺得有些驚險了。玻璃棧橋高百米,像一條白練橫亙在峽谷中間,其下是湍急的激流河水和蔥綠的樹木,站在上面向周圍望去只能覺得自己的渺小和山河的闊大。 棧橋兩頭不扶靠山體,而且玻璃很乾淨通透,向下望去真的有空無一物、憑立高空的感覺,峽谷深不見底,再加上山風呼嘯而過,臨危之感立刻就被激發出來了。但只要不看腳下,望向周圍山間開闊處,站在玻璃棧橋中就有欲乘著獵獵風聲飛去之感。只要藉助一些拍攝技巧,在這裡就能輕鬆拍出堪比大片的照片,成就感滿滿,很適合打卡遊玩。
水溜溜玻璃滑道
水溜溜玻璃滑道漂流就依附於玻璃棧道外圍,整個滑道沿著山谷而建,上下落差兩百多公尺。第一次見用玻璃修漂流滑道的,聽起來很驚險有趣。
不同於峽谷漂流的山石不規則碰撞的野趣,玻璃滑道是由山邊高處修建好的路線,蜿蜒環繞到江水緩流處。還沒坐漂流筏的時候,我們就從玻璃棧橋的高處聽到小姐姐們在玻璃滑道漂流的驚呼聲和笑聲。
從上方看過去,皮筏艇乘著水流就在長長的通透玻璃上流過,透過玻璃能清晰看見下方的樹木和山石,看上去還是很刺激的。更刺激。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66120004vzffjw497A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上皮筏艇的時候會有工作人員發放免費的雨衣雨褲,可以避免衣物在漂流的過程中被飛濺的水沾濕,景區還是很貼心的。 ,心裡想著剛剛那會那些尖叫聲不會是裝的吧,自己才不會叫出來(立flag的後果就是真香警告)。漂流的推進,滑道的坡度越來越大,速度也不斷的加快(風差點把我雨衣吹跑),皮筏艇在轉彎處也會碰撞玻璃壁,像過山車一樣不斷的迴旋碰撞,而且還能看見下頭的山石,聽見旁邊湍急的江水聲,驚險刺激的感覺不斷的放大,我情不自禁的尖叫出聲了。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0p120004vzfl2n9069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
步步驚心高空索橋
然後是步步驚心高空索橋。索橋全長108米,距離谷底深度剛好也是108米,是江浙滬地區首條鏤空索吊橋。 戴好安全裝備,心裡滿滿的安全感,結果踏上去的第一步就碎夢時分了。索橋在踩上去的時候受力,開始晃晃悠悠。就算安全裝備讓我一腳踏空都掉不下去,但仍有一腳踩不失就親吻大自然的感覺。 這還不像玻璃棧道的雖然看上去驚險但至少踩上去踏板外面完全懸空,行走時風從你腿間穿過。索橋的靈活性讓走這一路充滿了晃悠,特別是跟他人一起走。 這個人走一步,晃悠還沒停下來,那個又走一步,整個索橋體驗我就在在晃悠不斷的驚險心理中一步一步小心的走完了全程,難怪起名叫「步步驚心」。 實話說,驚險的恐懼心理是一種能讓人上癮的心理,踩第一腳的時候害怕佔據了上風,但一邊想著沒事很安全,一邊鼓勵自己走第二步,就慢慢生出了可以克服它的一點成就感,於是走到十幾步,才有時間好好抬頭看看周圍的風景。 山景基本上都被綠植包圍了,所以在吊橋上停駐的時候有一種吊橋在山林裡穿梭的感覺。我還在吊橋上坐了下來,像小時候坐鞦韆那樣。腿晃悠在空中,望一望周圍的綠意洗洗眼睛的污濁。風很清涼,好像能穿透胸膛。
山灣灣漂流探險
遊玩的重點當然是山灣灣漂流探險。這是比過山車般玻璃滑道漂流更驚險刺激也更長的漂流。山灣灣的漂流河道全長3.5公里,垂直落差208米,是整個桐廬境內垂直落差最大的激流探險景區,乃至整個華東地區也比較罕見。漂流全程的時間約1小時。
穿上速乾衣褲,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坐上橡皮艇,就開始我們的漂流之旅囉。水流較為湍急,順著溪流,橡皮艇在山間搖擺晃轉。漂流的河道就是原地取材,用旁邊河道的石塊壘成的,被湍急的水流拍打看上去顯得異常光滑。四面青山環繞,漂流一路都能看見綠樹雜生,還有樹枝從頭頂垂下來,流水從上而下撞擊石壁,泛起白色的浪花,我們就一路乘著浪花漂流。這種不規則的河道漂流帶來的刺激感跟玻璃滑道無法相比,持續的因為撞壁因為陡斜的地勢因為河道加寬的打轉,橡皮艇一路屬於除了水流什麼基本都不受控的狀態,我的心也跟著不受控制了。會因為自己這側橡皮艇向前傾斜而不自覺驚呼出聲,之後又因水流平緩有驚無險而哈哈大笑自己的一驚一乍。不管是誰,跟心愛的人,跟家人,跟朋友,抑或是旅途中湊伴的陌生人,漂流的這一路都會伴隨著笑聲,每經過一個急流或險灘,驚險平息,幾乎都會跟坐在橡皮艇另一頭的人相視一笑,一路下來連陌生人都能成為朋友。這簡直是增進感情的最好項目了。 穿越峽谷的時候最驚險刺激,河水因為地勢變陡而變得更快,橡皮流速艇也跟著水流左衝右突速度前進,人在艇上顛簸的同時還要接受水流的洗禮。這一路基本上都是無情的浪花在臉上拍啊拍,拍的滿臉渾身都是清涼的河水。沒有人會乾爽的下橡皮艇,基本上每個人都是扭一把衣服一灘水的狀態,好像下水遊了趟泳,因為橡皮艇裡也全是水哈哈,不過這也是漂流的樂趣所在。衣服自然晾乾就好,也不會有什麼奇怪的味道,因為這裡水資源的水質非常好。漂流的路上就能看見水流十分清澈,伸手撩一把就好像撩了一手清涼,拍濺到身上也是清涼。在三十多度的夏日,一趟山灣灣漂流,就好像給你灌了一瓶冰鎮可樂,爽!然後還想再來!再體驗一把大落差,大速度,大刺激! 水流的湍急、地勢的變化讓整個漂流全程幾乎都伴隨著尖叫和歡笑,而保證水速的就是我們剛進場時看見的上游水庫。它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也控制了漂流時水流的穩定性,讓每位遊客的漂流體驗都極致且完美。溪水基本上沒有雜質極為清澈,滿目蔥綠,就像在畫中一樣。 漂流到最後在水頭打水仗就是極爽的,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不管是知道一捧水就是對你的溫柔問候。互相潑水,互相水戰,那叫一個酣暢淋漓。大人也能擁有小孩的歡樂嗎?當然了。還會因為年紀大而快樂加倍哦- 需要注意的就是做好電子數碼產品的防水,防水袋都備著點。還有如果是個漂流老玩家的話,記得準備好打水仗的武器哦,潑水噴水的快樂將會是成噸的!
玩完山灣灣漂流的感受就是意猶未盡。雖然有點累,但心裡的愉悅是大開心,想在山裡跑跑跳跳、在水裡遊一會兒的開心。流連的忘記天色不早,忘記腹內空空該吃點東西了。
宴春農家樂
來到這裡,自然要吃當地的食物,所以我們去了鄰近的宴春農家樂,體驗了一把這裡的禮堂文化。花、紅燈籠、木頭裝飾,在外頭就讓我們感受到一種雖鄉土但純樸的宴食體驗。 上了桌,肉菜份量都很足,牛羊肉厚片大盤;桐廬小溪魚就是這裡清澈溪水里養的小魚,很嫩,直接來了一鍋;鴨肉煲、黃燜雞做的都很入味,湯汁也很濃厚。 飯桌上的菜蔬很多都是店家自己菜園裡的,不灑農藥,綠色有機無污染。蔥花和花生碎就端上來了,但是味道綿軟中帶著甜,很好吃。 。 ,味道也不錯,價格還公道,實在是來遊玩體驗時不錯的餐點選擇。
欽然小築
晚上住在提前訂好的民宿-欽然小築。民宿就在一條支流邊的小鎮上,旁邊是公路,交通很便利,開車過去很方便。民宿小院挨著公路,外頭的圍欄上纏繞的都是藤類和花朵,這就不需要什麼多餘的裝飾了,紅花綠葉就是最好的裝飾。院裡還有好多花,沒什麼一盆一盆的精心栽培,只有挖開竹筒橫放的一條欄的花,紅的黃的粉的白的,一個個擠擠挨挨,花瓣上都是未乾的雨水,卻向我們傾情展現這裡的活力與活力。 民宿的房間很乾淨。天花板用了原木色,頂燈是一顆小星星,燈光都是暖黃色的,所以看起來很溫馨。床頭是粉紅色和藍色的小房子,很可愛。窗戶對著的就是山林,一推開窗滿目蒼翠,如果不關窗戶,感覺鳥兒都會停棲在窗邊似的。 臨著河,對面是大片的竹林,綠油暢飲。站在民宿的二樓,能清楚看見河水繞過近處的青山伸向朦朧的遠山,山間籠著的奶白色霧氣櫤氳繚繞,像給山披上的紗巾。人家的屋頂在目之所及散落聳立著,耳邊是鳥鳴聲和著流水的聲音,再也沒有其他的聲音了。整個所見所聞組成的世界都給我一種安然但又生機盎然的閒適感。 遠離了車水馬龍、燈火璀璨的摩天大樓、沒有黑夜的繁華都市,在這裡,綠意、溪流、薄霧、蟲鳥,自成一片謐野的天地。你眼見的所有空間幾乎都被綠色佔據。因為在這裡,只要有點泥土的地方,不用刻意栽植,陽光和雨水就會催促隨風而來的籽粒長成一棵樹、一片草、一朵花,簡直是理想中的生機和詩意所在的地方。 民宿的餐點很簡單,但勝在健康和安心。就像回家吃你媽媽做的飯。簡單卻甘甜味美的紅薯粥;一大盤快摞不下的青團,是民宿阿姨自己用艾草榨汁做的,有一股甘澀的清香,沒想到前段時間心心念念沒吃到的青團卻在這裡趕上了,好像在等我來似的;還有自家種的糯玉米,阿姨一端上來就聞到甜甜的味道,飽滿的玉米粒嫩到吃到嘴裡能感受到糯糯的嚼勁;還有阿姨炒的好幾個時令蔬菜,也都是菜園裡現撅的,新鮮又健康。因為吃飯的時候我驚嘆了一句玉米好甘甜,在我們離開的時候民宿阿姨硬是給我們塞了一兜新鮮玉米,讓回去煮著吃。多親切的人兒吶。有時間一定再去一次。
結尾
這次的旅行時間不長,遊玩體驗幾乎一天就玩完了,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攜著愛人在慢慢地走。在古道上走走停停看看拍拍,在民宿外河對面的路上用腳步丈量路燈間的距離,肚子有點飢餓就走著去找吃飯的地方,坐在石凳上看天看雲看山……好像除了吃飯睡覺發呆無所事事,但我反而沒有空虛的感覺。在這裡你可以是一棵樹、一棵草、一株花,也可以是天上飛的鳥、河水裡的魚兒、草裡的昆蟲,你可以是任何,只要你想。風能穿過胸膛掠向遠方,我的思緒也是。桐廬,這裡適合遊玩,適合找靈感,適合老去。所以,來一趟這樣的旅行吧,給自己一個放空、發呆的時間。為了「車厘子自由」忙碌了太久,現在我需要「綠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