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尋幽向逕山,問茶陸羽泉-遇見一場秋日里的江南遊園會。

尋幽向逕山,問茶陸羽泉-遇見一場秋日里的江南遊園會。

【一座古老又嶄新的公園】

第一次聽說茶聖陸羽的名字,便是周傑倫那首《爺爺泡的茶》裡面的一句「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陸羽泡的茶/像幅潑墨的山水畫……「
千年過去,我們自然喝不到陸羽泡的茶,但是在杭州徑山的陸羽泉公園裡,還留存著陸羽在此隱居時遺留下來的陸羽泉;陸羽泉依靠在雙溪邊,周圍是連綿起伏的茶山,還真的像一幅潑墨山水畫。
在這裡,依稀能品嚐到盛唐茶韻,一回千年前的品茶盛世。

愛茶之人,無人不知陸羽;在 杭州 徑山,也無人不知位於縣城 西北 的陸羽泉。 《茶經》的作者陸羽,生於唐代的他編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開啟了一個屬於茶的時代,也書寫了一段茶文化傳奇。相傳陸羽為避安史之亂隱居徑山,“羽著茶經,品其名次,以為甘冽清香,堪於中泠惠泉競爽”,於是這口泉水,被譽為“天下第三泉”,也就是這裡的陸羽泉。

現在,以原有被評為文保單位的陸羽泉基礎上,全新打造了一座以茶文化主題的公園。重新修葺後的陸羽泉風景更為雅緻,假山、水池、涼亭、樓閣,處處透露著茶文化的韻味。



為了給遊客沉浸式古風遊園體驗,我們去的當日入口就是國風古典群舞《麗人行》的演出,就是那個曾經驚艷過全網的舞蹈。身著古典服飾的舞者們,身段裊娜娉婷,風華絕代,完美還原了大唐迎賓禮。


入園後,就是用流蘇帷幔和寫有「陸羽泉」三字的古典燈籠佈置的打卡點,充滿大唐的華麗風韻。身著唐制漢服的模特兒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古典韻味,賺足了大家的快門。



茶聖陸羽銅像廣場前,是一群身著漢服的小朋友正在舉行茶聖諒拜儀式。看著一臉認真、有模有樣的小朋友手執捲軸,齊聲誦讀《詠茶三字經》;我們感慨傳承了千年的茶文化,也一定能在新生代身上繼續得到發揚光大吧。



在 西安 大火的不倒翁小姐姐,也有了逕山分翁。旋轉搖擺,微笑牽手,各種與遊客們的互動間,當日的遊園氛圍也空前熱鬧;讓人不得不期待可以立刻探索這座古老又嶄新的茶文化公園。



羽泉亭下也有漢服美女,為過往遊客演奏唐風古樂。緩歌慢舞凝絲竹,還未飲茶,已是全方位的感官享受。

【是公園,也是古典庭園】

進入公園,第一印象就是──與其說這是一座公園,不如說這是一座修葺一新的古典庭園。亭台樓閣,池塘家山,茂林修竹這裡一樣不少。雖然園林不大,但是 中國 園林獨特的造景手法,能在方寸之間變換不同視角,一步一景,以小見大。




從不同角度觀賞這座園林,但見疏密有致,古色古香。夏末秋初,天高雲淡,晴空下早已沒了炙熱,最適合放緩步伐,細細欣賞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之間的古典風情。雖然是國慶長假首日,比起 杭州西湖邊的人從眾,這裡的客流,依舊可以讓你優雅從容地欣賞此地的庭院深深。





與小家碧玉式的 蘇州 園林不同,陸羽泉的樓宇建築更具一絲大氣華麗的仿唐風格,意蘊俱佳。想必百年後,這又是一棟優秀的歷史建築,作為古建經典流傳下去。

【古風遊園?先從漢服體驗開始】

沒有漢服,何以談古風遊園?你與真正的沉浸式古風遊園,也許只差一套唐制漢服的距離。既然表演的工作人員都穿上了漢服,遊客自然也少不了。

杭州 街頭到處看到漢服同袍,陸羽泉公園也可以租借漢服,並提供唐風妝造。因為公園是新開的,許多漢服都是全新還掛著吊牌。身為十級漢服愛好者,發現我和小夥伴手上的漢服都來來自一些網路上的原創大店,不用擔心穿山,同袍們最擔心的品質問題可以放下了。在租借漢服方面,陸羽泉公園絕對是誠意十足的。

在唐代茶聖陸羽為主題的景區裡,自然沒有比唐制的齊胸衫裙更合適的了。連帶唐風髮型也包含進去了,絕對是手殘黨的福音,再也不用早起倒騰自己的髮型了。

因為是古風園林,有許多穿漢服可以拍攝的場景, 例如 屋簷下的美人靠,漏窗,拱門,涼亭等等;帶上些古風道具,在這裡可以拍上一整天。 例如 眼前這蜿蜒曲折的迴廊,上方還搖曳著點綴陸羽泉三字的訂製紅燈籠,是我們最愛拍的場景啦!

而高牆竹 林邊 ,又是另一番江湖夢遠的感覺。鵝卵石小徑曲徑通幽,竹葉間的燈籠若隱若現,總有一些動人的小角落,總會在不經意間與我們不期而遇。

-推薦漢服小姐來陸羽泉打卡拍攝最經典的角度




穿著漢服去旅行已經成為一種新風尚,也許 杭州 徑山的陸羽泉公園會成為你漢服出行的第一站,或其中一站。好了,真正的沉浸式古風遊園,從現在開始。

【陸羽泉本泉的前世今生】

既然是陸羽泉,泉水在哪裡?

根據《 餘杭 縣志》記載,當年陸羽撰寫茶經的地方有一泓清泉。陸羽到來後,泉眼疏浚,使得泉水清澈見底。此後每天來此取水煮茶,後人為紀念他的功績,將此泉稱為「陸羽泉」。

陸羽泉寫有「天下第三泉」的白牆背後,有一圓拱門券門,與外園形成明顯的分割,入內後別有洞天。內有參天古樟依伴,泉分兩口,一大一小,大井為長方形,南寬2米,北寬1.1米,東西長3.5米。泉名「陸羽泉」三字,蒼勁有力,為書壇泰斗沙孟海所題寫。

走近了看,泉水清澈碧綠,泉邊落葉蕭蕭,薜荔藤蘿披拂,極為幽靜。歷史上陸羽泉也是歷經滄桑。直到70年代末,才再次被發現,經過幾次修整後被保留下來。 1986年被評為 杭州 市文物保護單位。

陸羽泉一旁,是陸羽曾經寫《茶經》的舊址-苕溪草堂。屋內陳列著桌椅、臥床、爐具等,向我們還原了茶聖陸羽簡樸的生活場景。


站在竹籬笆圍成的矮牆外,除了風,四處都寂靜無聲,有一種錯覺,彷彿下一分鐘,茅屋的門會吱呀一聲被推開,陸羽就皺著眉,提著筆緩緩走出來。

【鴻漸樓,品讀茶聖的傳奇一生】

陸羽泉公園內有一兩層小樓,名曰“鴻漸樓”,樓宇的名字取自陸羽的字。這座不高的典雅小樓中,充滿了逕山對於陸羽和茶的記憶。陸羽的一生為了研茶,遊遍了海內名山大川,只為品察天下茶葉山泉;他落腳的許多地方,如今都是產茶盛地,逕山便是其中之一。

不大的博物館展廳內,從「陸羽是誰」開始,到有關陸羽生平的書畫,前後使用了多種展陳手法、深入淺出地向遊客展示了茶聖陸羽的傳奇一生。特別喜歡展廳的新中式裝潢風格,典雅大氣中帶著質感與時尚,第一眼便與陳舊的老博物館們區分開來。




逕山茶在唐代聞名以後,茶聖陸羽慕名而至,並在逕山隱居時植茶、製茶、研茶,融茶禪於一味;可以說沒有陸羽,就沒有現在的逕山茶文化。



內部一些精緻的小細節,足以讓遊客端詳流連許久。

一層展廳盡頭的圓形漏窗背後,便是身著唐服的陸羽塑像,正在提筆思考;也許千年前,他日日重複著這樣的狀態,直到《茶經》在石破天驚中問世。

二層的格局更大,以介紹 中國 各地的茶葉起源、特性;以及茶具、茶器的科普及展示,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茶文化博物館。在其中穿行,恍惚間似乎回到了盛唐時期,文人煮茶對飲,快意人生的場景。







拍攝了一小部分與茶有關的器皿,每一處溝壑與線條,都是古人生活美學的呈現。



時尚的博物館絕對少不了文創產品,既然此地與茶、與陸羽有關,陸羽泉公園最有特色的文創產品自然就是茶飲——「陸羽泡的茶」。茶葉自然採自逕山,口味較符合年輕人的需求,瓶裝或杯裝的茶飲也更方便出遊攜帶。我們特地在午餐時買了杯天下紅橙橙品嚐,基盤就是知名的逕山紅茶哦!

【唐代茶事揭秘,自有「煮」意邀君共飲】

走出鴻漸樓,逕山清新的空氣被吸入肺部,同時還有這濃鬱的茶香。不過幾步路,就到了另一方天地——涵歸堂。在這裡,正上演著最傳統、最復原的唐代煮茶表演。相較於宋代的點茶、明代的泡茶,唐朝時最時興的便是煮茶,陸羽曾為唐代宗煮茶。

當天為所有人表演的兩位茶藝師,已坐在山水屏風圍繞的茶席間。男士身著唐圓領袍腰繫革帶,頭戴唐男子最經典的首服幞頭;女士則身穿小團花紋樣的齊胸衫裙,髮髻高聳;兩人的一舉一動賞心悅目,好像一個生動的唐代小劇場,與觀眾隔著兩個不同的時空。

唐人煮茶的時候,要把事先封存好的團餅茶拿出來,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後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篩過,符合標準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備用。



唐人是用釜來煮茶的,先在釜中裝適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時候,加點鹽;到二沸的時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邊,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繼續煮;三沸的時候,再把舀出來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華”,這時茶就煮好了。因此對於唐人飲茶,「煮」便是其中精髓。


如果對唐代煮茶法有興趣,也可以在涵歸堂參加體驗課程,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做下來,是我覺得來陸羽茶公園最有意義的一部分了。之前宋代點茶也是在逕山體驗的,這次再體驗一番唐代煮茶,也算圓滿啦!

老師用的煮茶茶器也非常特別,是不久前根據法門寺地宮出土茶具剛復原的「二十四器」。無論是風爐,羅盒、還是茶碾,鎏金飛鴻紋銀器都極盡華麗,高調訴說著過去來自宮廷的身份。

遊客們體驗的煮茶,便是簡單易操作的簡化版了,茶餅也不需要研磨,茶粉直接被裝在了小罐子裡。每個人桌上放著三套茶杯,老師說一個是煮完後自己品嚐的,另兩杯則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品嚐。唐人的性格與獨特的茶文化,從中也可見一斑了。



唐代煮茶,除了剛才兩位茶藝師演繹的繁瑣與雅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三沸後需要在鍋裡加上薄荷葉與橘皮,並在杯中放置紅棗與核桃等食材;趁熱盛出茶湯倒入杯中喝下去,謂之「喫茶」。這樣具有豐富層次感的滋味,與後面朝代的品茶文化截然不同。


入口嚐的是唐代煮茶法獨具特色的「茶趣」之味;齒間回味的是夢回千年前綏爛又磅礴的大唐之姿。唐王朝的絕代芳華,皆於此碗盞之間。


獨特的“休息時間”,涵歸堂也是拍攝漢服的理想場所哦!

【宋代點茶,極盡風雅的禪茶一味】

在鴻漸樓的二樓,有一間佈置得十分雅緻的茶室,在這裡,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學習《知否》同款的宋代點茶-七湯點茶法。

宋代《夢粱錄》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點出了宋代文人雅緻生活的“四藝”,將日常生活的飲茶提升至藝術境界。宋代是茶文化的黃金時代, 中國 的茶道在宋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

和唐代的煮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註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水融合,形成粥麵,滋味「甘甜鮮美」。


當天還好有一個小朋友來跟著老師學習點茶,無論能學到幾分,但是陸羽泉公園至少給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接觸傳統文化的窗口,這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體驗過點茶的都知道,點茶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要不然《知否》裡的如蘭也不會和大娘子抱怨難學,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出現偏差:首先茶粉與水的比例,就是一碗好茶的關鍵。茶粉往往少至只有一撮指甲蓋大小,而水則要足夠多,並必須分幾次注入,每次注水都需充分攪拌。而擊茶的手勁、方向、茶筅與茶盞相觸都需要正確的姿勢與方法,更需要耐心與用心。

有了一盞色澤鮮白的美味茶湯,才有「茶百戲」發揮的空間。
這是宋人的茶道藝術,他們以茶為墨,在茶湯裡畫畫,頗像西方用咖啡和牛奶形成的“拉花”,但茶百戲的難度更高。只能透過茶與水作畫,並能形成纖巧如畫的湯紋,而作畫的工具又只有一個小茶勺,有的僅使用湯瓶的壺嘴便可描出點點飛鴻,寂寂小亭,或三兩桃花。

如茶禪一味所說的:「喝茶和修禪是一種味道、一個門徑,心意相通。」每逢點茶時,要以正念、 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用心往往是最難得的,用心做事才能做到極致,用心品嚐才能從平淡中品出真味,而人生所用心之處,便是最深的滋味。

【來了陸羽泉,就別把自己當現代人】

除了上面介紹的諸多體驗,陸羽泉公園還設置了許多古人最愛的小遊戲,作為給遊客豐富行程的玩樂項目,也作為沉浸式遊園的一部分內容。總之,來了陸羽泉公園,就別把自己當現代人啦!
想要體驗小遊戲的遊客,可以在門口售票處,領取一張陸羽泉公園的通關文牒,可以體驗飛花令、投壺、點花釷這三個小遊戲,集滿通關印章還可以換小禮物一份哦!

投壺在許多古裝劇裡都出現過,你就能知道古人對這個小遊戲有多熱愛了。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中國 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講究力道、方向以及熟能生巧的巧勁。看似簡單,多試居然會欲罷不能,你就能get古人喜愛的點了。


當天是中秋,猜燈謎這樣的古時限定活動自然也少不了。中秋節猜燈謎的習俗在我國源遠流長,已有三千多年曆史,只是被許多人忽略了;其實,我國的中秋習俗又何止賞月、吃月餅呢!陸羽泉公園有那麼多好看又好玩的燈謎,還不來開動一番自己的小腦瓜?


花釷,指的是古代女子貼在兩鬢、眉間或面頰上的一種花朵形的裝飾物。在唐代,花釷除圓形外,還有種種繁複的形狀。因此穿了唐制漢服,在眉間繪就一個“花鈿妝”,更能復原古時的妝容哦!

夜晚的花燈製作,盡顯古人中秋意趣,貌似是中秋古風遊園會的壓軸項目了。透過自己的摸索、研究,將一堆零碎的原料,DIY成一個個精緻華麗、造型各異的花燈;比起看中秋晚會,這樣的中秋之夜才更有成就感吧!


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夜晚昏暗的燈光下,我們著實費了好一番功夫,才讓花燈變成它該有的形狀。完成後,頓時覺得自己的動手能力也跟著進階了。


許多女孩捧著剛做完的花燈,來到池塘邊放花燈祈福。水面上花燈盞盞,影影綽綽,月色朦朧;古代的生活既簡單樸素,又熱鬧非凡,今人亦沉醉其中。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白天的陸羽泉恬淡清新,到了夜晚,燈籠被依序點亮,又是另一番光景。飛簷翹角被景燈暈染後,處處透出園林的精巧秀麗。




陸羽泉公園裡的夜景設計,可以說是整個園林的畫龍點睛之筆,給人以奇幻唯美的視覺盛宴,成為夜空下一處絢爛美景,也成了我們全日遊園最濃墨重彩的時刻。




有幸邂逅了中秋之夜的陸羽泉公園,讓平時雅緻怡情的茶文化主題樂園,又多添了一絲節慶的熱鬧與喜悅。大家做了一天的“古人”,身著衣袂飄飄的漢服品茗遊園,祈福賞月,都是一段不可多得的體驗。傳承了千年的茶文化也得以陸羽泉公園重現的盛唐氣像裡,歷久彌香。

【景區攻略】

地址: 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雙溪竹海路7號(近雙溪漂流)
交通:
自駕-杭長(宜)高速至徑山出,彭長線至竹海路即達
大眾運輸-搭乘「玩餘杭文旅之行2號線」到「雙溪漂流」站下車
門票:入園免費,但體驗內容需收費

以下是各體驗項目的價格清單(國慶期間),僅供參考
漢服租借:99元
漢服+造型:399元
唐代煮茶:99元
宋代點茶:68元
團扇製作:20元
通關文牒(飛花令、投壺、點花釷):20元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