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土著來寫寫上海的小眾景點以及吃喝玩樂之九之徐家匯。

土著來寫寫上海的小眾景點以及吃喝玩樂之九之徐家匯。

土著來寫寫上海的小眾景點以及吃喝玩樂之九之徐家匯:光啟公園/徐家匯天主教堂/一番街/大食代//小紅樓/衡山合集)

徐家匯,算是上海南面一個很重要的商業中心了。之所以叫徐家匯,無庸多語,以前是徐姓聚居地。徐光啟大人,就是生長於斯地,光啟公園,就是紀念他的。

二十二、光啟公園-徐家匯天主教堂-藏書樓

光啟公園不大,裡面有一座古宅子,沒有大名頭但是有看頭。南春華堂,並非原來就在此地,而是從梅隴地區遷移過來的,是上海最古老的民居,建成於明朝弘治年間,距今500多年。

目前南春華堂作為光啟紀念館,內部陳列徐光啟的生平事跡和著作發明等等。無需預約無需門票。

光啟公園轉到肇嘉浜路,5分鐘就能走到徐家匯天主教堂。 1910年建成,曾經是遠東第一大教堂(感覺上海和遠東兩個字總是胸貼胸~),能容納3000人。和許多教會不同,它是對外開放的,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9:00-11:00,13:00-16:00;週日:14:00-16:00。

 

教堂出來再往徐家匯走,經過藏書樓。多年前去過一次,是可以進入的,還有志工的講解,但是2019年去的時候,不知為何關閉了,只能在門口徘徊,非常令人失望。這座1847年由上海天主教耶穌會在徐家匯建修的書室,收藏中西書籍,後經1860年和1897年兩次擴建,形成獨立的兩層藏書樓,1955年以前,這裡為神學院專用。 1956年,藏書樓被政府徵用,成為上海圖書館的一個部分,專門收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外文書籍。

我查了下百度,也有說藏書樓每週六下午2:00—4:00點各有80個人的名額可免費參觀陳列館、閱覽室和藏經樓。為了確保藏經樓的環境不受影響,每次參觀只能進入10人,參觀15分鐘,所以大家可以酌情安排。但是,我個人覺得,非常值得去看一看。

二十三、美羅城裡的日本街和大食代

走到徐家匯商圈,常年來一直是六百、匯金、美羅、港匯、東方商廈把持著,中低端到中高端,大眾到小眾,一應俱全,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水之物。

我比較喜歡的是美羅負一連著地鐵的一番街,各種日式的商品和食品,還有餐廳。不像平常的百貨或shopping mall依照品類分,而是依照消費特徵和喜好分,算是上海比較早的一個零售創新,當然現在來說是泯然眾人。

5樓的大食代,我之前就介紹過,特別的老字號聚集地,有別於其他的大食代。是我有朋自遠方來必帶去大快朵頤的地方。

 

二十四、衡山坊/衡山合集/徐家匯公園/小紅樓

 

繞過匯金百貨,在國際婦嬰醫院旁邊,就是衡山合集。獨立書店是個不新的概念,這座4層的小洋房,賣書賣文創賣衣服賣餐飲,一路看著它從純書店到混搭而且還搭得不錯,也是一種風景。我忘了有沒有在這裡面買過書,大機率是有過的。但是忘了是哪一本或哪幾本。

我知道很少人旅遊會去書店,哪怕網紅書店。所以為了後面寫書店的一章,先預熱一下,看官不至於到了那一節,覺得突兀。雖然上海的書店不如先鋒、單向空間有名,但是也是我們上海文化人兒心尖尖上的白月光呀。有的,景緻也相當不錯。

衡山合集所在的衡山坊,是近年才開發的,不過不成功,沒有起到聚集人氣形成商業化的目的,只有街角的星巴克,沾了老房子的光,又一次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衡山合集對面,曾經的大中華橡膠廠,更曾經的百代唱片公司,現在是開放式的徐家匯公園。紅色煙囪的保留是為了紀念大中華,而小紅樓的保留,就是為了紀念百代。這個樓曾經是百代的資料樓,現在是酒吧+餐廳。幾經易手,每次都會關門歇業一段時間,之前是我的保留酒吧,雖然小貴,但是歌手都聲音漂亮,環境又佳。

衡山合集和徐家匯公園所在的衡山路,曾經是上海著名的酒吧一條街。我年輕的時候,大概至少每月必至1-2次。除了泡吧,也喜歡和各路人馬在這裡面邊走邊聊天。

梧桐樹高大健碩,跌落的葉子卻脆弱多情。

現在我老了,它也沒落了,每天都有新的網紅,層出不窮。

我開始覺得茶不討厭,它在夜晚變得沉默安然。

我還是愛它,想必它也記得我。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