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賞網紅花海、探上海之根,國慶假期滬郊一日遊。

賞網紅花海、探上海之根,國慶假期滬郊一日遊。

2020-10-02上午,嘉北郊野公園

          早期早早地作了國慶長假的出行計劃,因十月一、二日分別有事,而且也想避開長假的出遊大軍,必須待到十月三日才開始長假旅行。十月二日看著窗外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又看到週邊出行大潮已退去,道路全部變綠,辦完了事閑在家無聊的我又開始燥動起來了,和同樣閑在家裡的女兒一商量,趁著好天氣不如去外面逛逛,因女兒工作性質不允許出上海市域,只能在市域範圍內找個地方了。想了半天還是去不算太遠、曾經去過的嘉北郊野公園,因為媒體上有介紹.這裡有當季的的網紅粉黛亂子草花海,這可是女孩的最愛啊,趕緊網上下單預約,目前嘉北郊野公園是免費但需憑預約碼領票入場。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開車出門,果然高速公路上出行大潮已退去,一路暢通,不到一個小時車已來到了位於滬宜公路的嘉北郊野公園一號門附近,這裡車輛開始排起了長龍,沒辦法國慶長假,景點遍地是人也屬正常,先去停車場,原本就不算大的停車場早就停滿了車,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只能去離公園入口更遠的一處臨時停車場了。停好車,這裡離公園入口足足有一公里多,一路走來發現今天入園的遊人不少,最多的是拖家帶小帶了戶外帳篷地毯之類的家庭出遊人群,沒辦法今年情況特殊,為防疫,好多人和學生、小朋友都不能出省遊,只能就近玩玩了。

       憑預約碼領票入園,雖然入園口遊客很多,好在郊野公園面積大,一進園發現園內並不擁擠,甚至可以說人多都談不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大片格桑花與百日菊花海,在微風下輕輕地搖曳,艷麗的花海與湛藍的天空相映襯,遠遠望去真是美不勝收。

       在這片花海處拍了一些照片後趕緊去尋找我們今天來這裡的主題粉黛亂子草花海了。不知從何時​​開始,哪裡有粉黛亂子草,哪裡就是網紅打卡地。要說粉黛亂子草有多火想必已經不用多說,因此不少景點裡都開始種植。沿著小河往西走不遠,很快就看見了一片不算大卻也連綿而去的粉黛亂子草花海,輕飄飄的,風一吹就隨風飄去。這多年生草本、原產於北美大草原的粉黛亂子草,開花時,粉紫色的花穗像發絲一般從根部長出,大片種植時,遠看就像一片片軟軟的粉紅色棉花糖,觀賞性和拍照性都非常棒,走進粉紅色世界中的一條小路,粉嫩嫩自帶煙霧效果的花海成為最嬌嫩細膩的背景板,頷首低眉,恣意奔跑,怎麼拍都好好看。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我們繼續穿梭在郊野公園花田小道間,呼吸間都是大自然的氣息,園內一望無際的田野、成片綠蔭的樹林、寬闊的農田,頗有些江南水鄉的農村風貌。嘉北郊野公園總規劃面積有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郊六座郊野公園中最大的一座,郊野公園北部近6公頃土地重點打造密林、花島、運河等景觀,南部至少8公頃土地則重點打造田園農莊、設施農田、生態濕地等,公園顯現「南田北林」的鮮明特色,園中共有17座景觀橋,佈局心思巧膩,各具特色的喬木、成片的灌木植被,形成瞭如落櫻繽紛、竹深荷靜的景觀意境,公園內還設兒童森林探險區、歡聚休閑林、兩片大草坪,供遊客在草坪上休憩、野餐、遊戲、搭帳篷,享受郊野的樂趣。河川水網是公園的特色之一,水道遊覽的景色也別一番風味,公園內很多原有的村內建築也並不是全部一拆了之,保留了一些有特色的建築並加以改造,因此人工痕跡很小,鄉村風貌被很好地保存下來了,真正是都市裡的大農村,杉林大道、烏桕大道、楓香大道,三條景觀大道穿越園區,與農田、花海,片林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幅美麗的郊野風光畫。我們漫步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的田間小徑上,四周田野風光盡顯光芒,雖然公園內荷塘的荷花已枯萎,但嘉北郊野公園的秋天仍然漂亮,藍紫的鼠尾草、紫紅色的百日菊,黃色的菊花,交相輝映,而郊野公園中岸邊的蘆葦花隨風搖曳、瑩瑩中,狗尾巴草,隨風而揚,隨風而席捲,四處野趣盎然,走到郊野公園生態林,漫步在林間,薄霧繚繞,陽光像一縷縷金色的細沙,穿過重重疊疊的枝葉照進來,斑斑駁駁地灑落在樹幹上,樹木靜靜地站在蔚藍的天空下,張開雙臂,迎接陽光。生態林旁的一大草坪上,巳有許多人家在這裡面支著帳篷,旁邊還有鞦韆架、翹翹板等娛樂設施,任憑小孩自己玩耍,大人睡覺,一片其樂融融。而這個季節郊野公園內另一個亮則是成熟了的稻子,因為這個季節也屬於金色的,嘉北郊野公園內面積最大的是水稻田,據悉有4500畝,此刻我們眼前的稻子熟了,稻桿粗壯,顆粒飽滿,黃橙橙的稻穀正待收割,一片金黃,而空氣中彌漫著稻穀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同時體現了該處原先的農村風貌。對於久居城市的我們來說這裡是親近自然、體驗農耕文化,並能一解鄉愁的好去處。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

        嘉北郊野公園一座超大型的郊野公園,來之前看攻略上說位於嘉松北路3號門附近還有一片整個郊野公園內最大的粉黛草花海,但一搜,離我們現在的位置太遠了 ,決定放棄,我們沿著田間的小道,邊欣賞鄉村風景邊往回走,週邊到處草木蔥蘢、靜謐清新,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一切的天然美景,真是風景獨好!繞行一大圈,當我們來到位於距我們入園時的臨時停車場不遠處,又意外的發現了一片比入園處更大的一處粉黛草花海,這裡藍天白雲,綠樹成蔭,在秋風的吹拂下,粉黛草粉紅的花穗輕微搖擺,如煙似霞、如雲似霧,真是江南花似海,粉黛起雲煙。我們站在花海邊田埂高坡上遠望,粉黛花浪翻滾如潮,似乎風一吹就隨風飄去,將夢幻發揮到極致。都說金黃色代表秋天,但這粉粉嫩嫩,如同雲霧一般的粉黛花海顛覆我們對秋色的認知,原來秋天也可以是粉紅色的,此時此刻,無論你三歲,還是三十歲,亦或六十歲,置身粉嫩夢幻海洋裡,連心情都變得粉紅起來,硬朗的心不自覺地都軟和下來了,同時真切感到這粉紅的粉黛亂子草勢必能溫柔了整個秋天。

      我們在頗大的公園裡只逛了一小部份,一看三個多小時已過去了,腿也有點酸了,肚子也餓了,當然不喜歡走路的朋友可選擇公園內的電瓶觀光車或租借自行車。郊野公園餐不多,我們決定去離公園去不遠的嘉定新城找吃的。

2020-10-02下午,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


廣富林水下博物館、富林湖


富林湖黑渡口茶藝館


富林湖、陳子龍紀念館

        在嘉定新城寶龍廣場匆匆吃了便餐後,看著好天氣,但不想早早回家,女兒建議再去一直很火的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逛逛。坊間流傳有雲:“先有鬆江府,後有上海灘“;“先有廣富林,後有鬆江史”,松江被認為是上海之根,而廣富林文化也被認為是上海文化的發源地,位於松江區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已開放一年有餘,雖然上海大小公園無數,但像這樣帶有歷史痕跡感且設計獨特的公園還是屈指可數,因此很快就成為上海的網紅景點,就這樣了!今天乾脆一天打卡兩個網紅地。說走就走,馬上前往,廣富林遺址公園雙休節假日門票每人五十元,趕緊在手機上下單預購,大約一小時後我們來到廣富林遺址公園附近,看來這裡比嘉北郊野公園遊客更多,車子剛駕到廣富林遺址公園附近富林湖邊的龍源路時,開始堵車了,而富林湖下遺址公園的停車場已沒停車位,沒辦法只能排長隊慢慢轉入廣富林路遺址公園正門,這裡停車場也早就爆滿,在周邊轉了一圈根本沒有停車的地方,一看此景準備打退堂鼓了,正是來的早不如來得巧,當開車子準備回家,開車掉頭回到龍源路與廣富林路交叉口山水景苑小區西門商業街布丁酒店前,這裡好像可以停車,駛進去準備碰碰運氣,剛好有一輛車離開,這樣我們幸運地停在了頭排頭座上。

       停好車來到馬路對面浩渺的富林湖邊,廣富林遺址公園的外景點「龍源臺」就在不遠處,龍源臺是拍攝廣富林遺址公園標誌性的建築群-水下博物館建築群的最佳位置,綿延一公里的水下建築倒映在湖面,只露出深紅色的屋頂,就像水中的金字塔,非常壯觀震撼。拍完照我們沿著富林湖邊黑渡口向前,可惜這裡臨湖的路至遺址公園走不通,只得返回從廣富林路走向公園大門,一路上看到富林湖中有一建築群,白墻灰瓦綠樹,閑的格外安靜,後來知道這裡是陳子龍紀念館。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正門朱雀門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明清街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骨針廣場


廣富林遺址核心保護區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廣富林遺址核心保護區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正門位於華東政法大學正對面,這正門也叫“朱雀門”,朱雀門的造型像兩個烽火臺,古樸而又渾厚,矗立在大門的廣場上,讓遊客在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於2009年5月動工,前後造了十年,無數考古學家和設計師及建設者為之揮灑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整個廣富林遺址公園佔地1,600畝,以廣富林文化遺址為核心,園區內設有文化展示館、考古遺址展示館、古鎮改造區、飯店商業區等,其中13萬平方公尺的水域中,各類功能建築星羅棋布,這是整個廣富林遺址公園的特色與亮點,因為女兒在廣富林遺址公園剛開館時就來過,這次我們就從遺址公園的中軸線開始遊覽,右手邊是一組園林風格建築,這裡白墻黛瓦、亭臺樓閣、曲橋荷池、遊廊假山一應俱全,清凜且悠遠、古樸而典雅,非常適合靜下來慢慢遊覽,過木質的集賢橋後,進入集賢坊景區,集賢 坊是一棟紅漆鷲成的木石牌坊,牌坊古色古香,氣派恢宏高大、具有典型的仿古的複簷層疊似的鬥拱雀卯榫結構牌坊,牌坊上金漆出“ 集賢坊”三個草書大字,字體美感 豐潤 ,骨架秀麗飽滿。而右邊則是明清仿古建築群,白墻黛瓦,清靜幽遠;高聳的馬頭墻,精緻的廊柱、磚雕,古樸典雅…徽派建築特有的飛簷翹角,據說一磚一瓦、雕花門窗,大都取自蘇浙皖拆遷的老房子,可謂是造新如舊喲。再往前走就是廣富林文化遺址的核心地標“骨針廣場”,廣場中間豎立著一根高約30米的象徵先人編製衣被漁網的工具——骨針,這是廣富林發掘出來較多的代表性遺物。骨針廣場北面就是廣富林遺址核心保護區。該區域被國務院文物保護委員會確定為不經批準、不得開挖的核心保護區,是廣富林遺址研究最具價值、最珍貴的神秘之地。目前這裡栽種了各種農作物,還養殖了牛羊,一瞬間彷彿來到了鄉野田園之中,雖然這裡沒有什麼特色建築,但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也是個拍照取景的好場所,走過這片稻田,跨過一條小河,這裡有一組造型獨特的建築,原來這裡是剛開館不久的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這裡面進館參觀免費,但因為防疫情需要,限流參觀,看著排著長長的隊伍,但一想既然來了廣富林遺址,這考故遺址總得看一看,好在隊伍雖長,但分批放入人數還不少,所以排了十多分鐘就進入了,展示館建在了當時挖掘遺址現場上,復原了當時考故現場實況,館內並陳列了一些當時挖掘出的文物,館內並配有視頻影像,展播有關廣富林遺址及松江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等等,追敘松江是上海之根的實例。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


陳子龍紀念館及富林湖


 廣富林遺址公園古橋

       廣富林遺址公園主要景點大都分佈於東方,主要包括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古陶藝術館、陳子龍紀念館、富林印記、富林門、三元宮、知也禪寺、木藝展示館、富林照壁等。廣富林文化展示館需要購票進入,展館的主體結構都在水下,水面上只有屋頂,這也隱喻了遠古文化的深藏不露以及深厚底蘊。因為女兒上次已進入過展示館,加上剛才我們已參觀過了遺址考古展示館,一看進館又要重新購票、並且排了長隊,決定放棄了,我們就在外面看看臨水而建、造型別緻、數整個廣富林遺址公園內最有特色的建築外觀了。廣富林文化展示館附近還有一座四方三層的仿唐風格木塔富林塔,是整個遺址公園的地標性建築,在遺址公園的大多數位置都能看到它,富林塔門前池水清澈,四壁古松圍繞、地面石板平坦、一派佛界之境。再往前走又回到廣富林遺址公園南大門附近了,這裡有我們剛才來時在廣富林路上隔岸看到的陳子龍紀念館,陳子龍紀念館的外圍是一圈環湖長廊,坐在長廊內極目遠眺,是欣賞富林湖的最佳地點之一,環湖長廊上的湘真閣,遙望著湖對岸的黑渡口茶藝館,而我們的車就停在黑渡口茶藝館那邊,因為知道沿著湖的小路走不通,我們在湖邊觀覽了一番後,重回大路出公園了。據說廣富林遺址公園西邊的廣富林郊野公園風景也不錯,但如果去走一走,估計得準備一天的時間,那就把廣富林郊野公園留給下次吧。呼吸了嘉北郊野公園田園的清新空氣,領略了廣富林遺址公園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一天內我們打卡了上海的二處網紅景點,帶著滿滿的收獲,在夕陽下我們打道回府了。最後還有一個意外,我們停在山水景苑小區西門商業街布丁酒店前的停車位竟然沒人收費,不知是因為節假期間、還是日常本來就是免費的。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