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程
幾天前就小徐約好今天去嘉定玩。
嘉定區離上海市區較遠,我們先乘地鐵2號線換乘11號線到達嘉定西地鐵站,再從這裡乘公交車去第一站,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地——紫藤園。因為以前已經來過三次,我知道這個季節會安排旅遊專線,不按公交車的路線走,中途也不停車,直達把乘客送到紫藤園。因此,我並沒有在公車站排隊,而是盯著調度室。因為這時候公車站的人已經很多了,足以裝滿一輛公交車,而調度室門前正停著一輛公交車。
果不其然,很快一位瘦高個的男士向公交站這邊喊了一聲:「去紫藤園的來這邊排隊!」我立馬跑向調度室門前的公交車,排在了靠前的位置。小徐反應稍慢,落在後面,與我中間隔了很多人,但得到一個座位不是問題。今天的老阿姨太多了,她們根本不守規矩。我前面本來只有兩個人,可其中一位是某個團隊的成員,於是她的隊員們都堂而皇之地排了她身後,我的前面一下子多出了六七位。包括我在內,沒人敢跟她們計較,只能任由她們「稱王稱霸」。
上車後,一位老阿姨連卡都沒有刷,便徑直跑到後面去佔座,結果被調度員呵止。其實除了她們,大家都沒有搶座的意思,畢竟專車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到達紫藤園。
紫藤園
我們從一個顯有人知、臨時開放的小門進入紫藤園,避免了隨大流的擁堵。
紫藤園是我每年這個季節都要來打卡的地方,可是今年卻讓我失望了。今年的紫藤花穗很短,卻已經開始凋謝了。往年那長長的花穗瀑布般垂下的情景不見了,花架上只有短短的花穗隨風搖擺,花穗上端的花已經凋謝,長出了小豆角狀的果實。地上落了一層已經乾枯的花瓣。這可能是氣候的關系,今年春天氣溫忽冷忽熱,且每次冷熱轉換的周期較長,導致紫藤縮短了花期。不過這裡的藤本月季和薔薇倒是開得不錯。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嘉定紫藤園
遊人們並不知道這種情況,來此賞花的人仍然不少。許多人賞完紫藤花還會去附近的嘉定州橋,去逛逛那裡的匯龍潭、孔廟、秋霞圃以及州橋老街。這小小的紫藤園為嘉定旅遊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匯龍潭
因為今年紫藤花開得不好,我們只匆匆轉了一圈便離開了紫藤園。步行不久便到了匯龍潭,這裡是嘉定州橋景區的起點,我第一次來嘉定時曾遊玩過。
匯龍潭是江南園林,年代與上海五大園林不相上下,佔地面積比秋霞圃和豫園都大,只是名氣不大。建於明代萬歷年間,園內佈局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公園南部以匯龍潭水和應奎山組成山水相依的自然風景。魁星閣、百鳥朝鳳臺等明清建築平地拔起,氣勢軒昂、參天古木,名花異草相映成輝。百鳥朝鳳臺可謂金碧輝煌,特別是穹頂,是金色的螺旋圖案,十分絢爛。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只是給它拍了照,並沒有登上去,因此沒有發現這個漂亮的穹頂;北部姑蘇庭院格局,飛簷翹角、秀雅簡樸、白壁粉墻、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佈置緊湊,古建築相對集中,暢觀樓、怡安堂、綴華堂造型各異,古樸典雅。主要的建築我們都走到了。
園內歷史文化古跡頗多,有宋、元、明、清朝代的石亭、石塔、石峰等文物古跡;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十一棵。古樸渾厚,保存完整,是歷史文化藝術之精品。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匯龍潭公園
侯黃二先生紀念碑是紀念抗清義士侯峒曾、黃淳耀所建。碑的式樣很普通,碑前有兩位先生的銅立像,形像生動。
匯龍潭公園
這裡面本該是個莊嚴肅穆的地方,我們卻遇到了一個熊孩子和他的熊家長。主要責任在這個熊家長,他明明看到小徐要給紀念碑和銅像拍照,卻故意讓孩子趕緊到銅像前拍照,其實孩子根本不想在這裡留影,他卻一定要拍,還拍個沒完。還讓孩子擺出各種在這裡面不合時宜的姿勢。小徐等了幾分鐘,見他們沒完沒了,只好先去湖邊拍景,他們又磨嘰了一會兒才離開。有了這樣的熊家長,這孩子想不成為熊小孩都難。
另外園中的老阿姨也為數不少,她們不管走到哪裡都旁若無人,嗓門高得嚇人,拍起留影來花樣繁多,也不管背景是什麼。並且不分場合地想在哪兒拍就在哪兒拍,經常造成交通堵塞。
上次來匯龍潭時這裡極為清靜,遊人不多,尤其沒有熊孩子和老阿姨。
主要景點逛完後,我們從文昌閣離開匯龍潭,這裡直通嘉定孔廟。匯龍潭的後門比正門更漂亮。
匯龍潭公園
嘉定孔廟
從匯龍潭後門出來沒多遠,有一個寫著「興賢」兩個字的小牌坊,這里便是嘉定孔廟的地界。再往前走不多遠,出現一個寫著「仰高」兩個字的大牌坊,正對著嘉定孔廟的大門。孔廟門前寫著免費參觀的字樣,這點難能可貴。有志工在孔廟門前為遊客服務,其中也有小學生當講解員。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個很好的運動。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
由欞星門走進孔廟,有三座石拱橋橫跨於泮池之上,乍一看像極了北京故宮或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小徐拍了兩張照片發到朋友圈,謊稱「北京真熱!」居然有朋友信了。不過珠珠馬上指出他是假裝在北京。
中間的狀元橋拉起了隔離帶,不允許遊人走。這是因為儒教等級森嚴,狀元橋是不允許凡夫俗子走的。遊客只能從兩邊的拱橋上通過。
嘉定孔廟
狀元橋正對著的是大成門。大成門兩邊各有一棵古柏,看起來像是枯木,但其頂端的枝條上仍有綠葉,證明它還活著。大成門兩邊共有七塊石碑,由贗屃馱著。碑文記載了元、明、清三代重修孔廟以及祭孔的活動情況。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
過了大成門,有一條筆直的甬道通往大成殿。大成殿兩邊是東西兩廡,各有十二間,已闢為中國科舉博物館。有五個展廳,分別介紹了科舉制度產生的歷史以及科考的整個過程。博物館內介紹了許多經過科考,而後成名的士子,幾乎隋唐以來的名人都提到了,裡面有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介紹了許多秀才舉人的故事。還有畫卷、書籍、試卷甚至小抄本等。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
大成殿大廳是擺放孔子塑像的地方,塑像上方和兩側共有四塊匾額,分別為:「萬世師表」「生民未有」「斯文在茲」「聖集大成」。還擺放了祭祀聖人時所要用到的器具,很多是樂器,比如編磬,編鐘,古琴,笙簫以及鼓等。四周墻接近房樑的地方貼的是孔子授學以及孔子與弟子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殿堂內還有孔子與七十二弟子的塑像。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
嘉定孔廟的面積比起北京孔廟、南京夫子廟、曲阜孔廟、衢州孔廟等要小得多。但它的所在地為嘉定區嘉定鎮,對於一個小鎮來說可實在不算小了。由此可見,嘉定歷史上可謂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有「教化嘉定」的美稱。
嘉定孔廟
從「育才」牌坊離開嘉定孔廟,我們前往州橋老街,那邊是步行小吃街,我們打算去那邊吃午飯。剛走出去沒多遠,天上忽然落下了零星雨點,我們便躲進了路邊一家沙縣小吃,在這裡吃午飯,同時避雨。吃完飯,雨也停了。
州橋老街和法華塔
州橋老街南大街入口處的一家賓館院內有一處嘉定竹刻博物館,不巧的是,最近閉館裝修,我們沒能進去參觀。
嘉定區
嘉定竹刻博物館
進入老街,我們直奔法華塔。遠遠地已經看到這座塔多時了。上次來嘉定,因為時間太晚,這裡已經關門,沒能進入景區,只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
嘉定法華塔又名金沙塔,位於嘉定鎮的正中心,舊城區最重要的四條大街交匯於此,也是舊城區的最高點。
法華塔始建於宋代,此後經歷多次修繕。最近一次是在1996年,還在其地宮中出土了上萬件文物。相傳從前嘉定讀書人科名衰微,於是有人提議在橫瀝河與練祁河交匯處的街上建塔,取名法華,意即人們都能得到佛一樣的智慧,用以激勵讀書人奮發進取。建塔之後,嘉定果然\"科名鵲起\",因此寶塔被看作嘉定文風之所賴,是嘉定的鎮城之寶。
現今的法華塔為明代式樣,四面七層磚木結構。據說可以登塔,但我們來的這天塔的四門緊閉,未能攀登。不知道是臨時關閉,還是已經徹底取消了登塔的項目。
法華塔
法華塔
法華塔
法華塔
法華塔的塔院裡還有著名外交家顧維鈞的陳列室。顧維鈞,字少川(1888-1985),嘉定人,中國近代史上卓越的外交家之一。曾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國民政府駐法大使、駐英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紀念館在二樓,沿著窄窄的樓梯上去,對面是一張顧維鈞身穿外交禮服的標準像,非常的帥氣。展廳一進門的地方展示的便是這身禮服。陳列館裡陳列的物品有勛章、紀念章以及顧維鈞使用過的物品,還有一套顧維鈞回憶錄。墻上的照片是顧維鈞的生平事跡以及家族簡介。顧維鈞的一生是輝煌的,那一張張委任狀是最好的證明。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顧維鈞陳列室
即將離開法華塔時,發現塔院旁邊的收發室裡有印章,於是取出攜帶的小本子,讓一位工作人員蓋了章。這位工作人員很細心,印章蓋得端端正正,見我們是兩個人,還特意蓋了兩個章。印章的個頭不如衢州孔廟的大,但圖案漂亮,更重要的是有人管理。衢州孔廟的印章是我去過的景點裡最大的一個,但因為沒有專人管理,印泥沒了也不知道該找誰要,結果蓋了一個很不清晰的,有點遺憾。
顧維鈞陳列室
離開法華塔,我們在州橋老街兜了一圈,轉到了與法華塔隔水相望的地方。這一帶多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築,與小橋流水、綠柳繁花構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鄉美景。可惜的是這裡面的水太臟了。這裡的徽派建築可是原汁原味的,有的甚至是從安徽搬來的。房主在安徽買下老宅,就地拆解,將建築材料運到這裡,再照原樣組裝,真是不容易。
嘉定區
州橋老街
嘉定區
州橋老街
嘉定區
州橋老街
嘉定區
州橋老街
嘉定區
州橋老街
嘉定區
州橋老街
嘉定區
州橋老街
沿著河邊小路走到博樂廣場,路的盡頭有一座小橋,橋頭附近有一座小亭子,亭中有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頒發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嘉定」的牌子。有關於嘉定的文字簡介,配圖便是法華塔。
博樂廣場是市民廣場,呈圓形,中央有噴泉,不過現在並沒有噴水。許多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在這裡面玩輪滑,騎自行車。
嘉定區
博樂廣場
嘉定區
博樂廣場
嘉定博物館
穿過博樂廣場,我們去往下一個目的地-嘉定博物館。本來想去秋霞圃,但小徐對園林興趣不大,之前又剛去過匯龍潭,也就不想再去園林了。而我以前已經去過秋霞圃,於是我們放棄秋霞圃,直接去嘉定博物館。不過後來發現這個決定是錯的,秋霞圃正在舉辦牡丹花展,此時花開得正盛,真應該去看看。
嘉定博物館我也是第一次來,雖然以前路過了幾次。這裡面的建築式樣是古今結合,有點怪怪的,不過也很有特色。
嘉定區
嘉定博物館
嘉定區
嘉定博物館
因正在維修,嘉定博物館只有一半展廳開放。展廳分上下二層,一樓是嘉定歷史的介紹和一些出土文物,二樓是鼻煙壺展覽。
出土文物並沒有太引人注意的展品,倒是嘉定歷史上的「嘉定三屠」引起了小徐的注意,他以前並不了解這段歷史,可以說現在震驚到了。我最欣賞的是顧維鈞97歲高齡時題寫的一句唐詩,筆畫蒼勁有力,令人佩服。莫非是鎮館之寶?
嘉定區
嘉定博物館
最令遊客感興趣的是一幅嘉定的立體地圖,展示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嘉定城區。那時嘉定的城墻還在,呈圓形,城墻上有四座城門。城墻外是護城河,也呈圓形。現在城墻只剩下很少的一小部分,就在離紫藤園不遠的地方。護城河倒是保存完好。橫瀝河與練祁河呈十字形交匯於城區正中心,東南西北四條大道也交會於此。民居大都沿河沿路而建。法華塔屹立在兩條河交匯點的東南嘴,是全城的最高點。整座小城佈局規整簡潔,十分有章法。試想,如果城墻和城門都能保留下來該有多好!
嘉定區
嘉定博物館
雖然展品不多,但對於一個區級博物館來說,嘉定博物館的面積和規模實在不小,這與嘉定文風鼎盛有關系。
嘉定區
嘉定博物館
離開嘉定博物館,我們先搭公車再換乘地鐵返回上海市區。這一趟旅程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