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
探店對應商戶:神筋牛筋米撈(靜安萬航渡路店)
上海 萬航渡路172號
用餐時段:工作日正餐時段
預算菜金:一張面色紅潤的Máo爺爺(“妖靈靈”)
當初瞄了一眼,名號中有“米撈”二字,和不少食客一樣,第一感覺會誤認為是主打米粉、米線的。偶也是覓食中神 jīng 了,大概。
用米湯打底的火鍋,想到這層,又很快記起前些年在滬上熱過一陣的粥底火鍋,還有蒸汽海鮮底下也可以有撿個漏、精華煮個粥。
不知現在出現的這個「米撈」裡能撈到點啥?
帶著好奇心就興沖沖去了。
=====
【問題二】
到店時間是正餐時段。
特別的日子,雖已恢復堂食營業,但客人寥寥。也許還有新開沒多久的緣故。路邊鋪子,進去不大。
粗粗掠過菜單後,對於手頭只揣著「妖靈靈」的預算額度,便開始不那麼自信了。
鍋底分為三個檔次,38、48、58。
因現場商家的某些緣故,當天就只能在48、58之間選擇,且菜餚只能是在火鍋類之中選擇。
顯然,就一鍋湯要佔用預算菜金約50%~60%,這個大頭的佔比頗為沉重。
葷、素分列的不少,但不用掰手指頭,都有常識,剩下的夠不夠伺候幾盤肉肉的身價?更別提菜單上尾隨了星星的那些招牌款的看家東西了。
那麼,此時,第二個問題就自然呈現出來了。只有「妖靈靈」的把握,很是玄,這個數字成了「神」金。怎麼點,還要吃飽?
=====
【實操篇】
--- 金牌酸辣米撈鍋底 48元 ---
這個價位,在多個鍋底選項裡正好折中。
且並沒有偏離「米撈」這條主線。算是點到了點上。
漂了兩片黃色檸檬的檸檬黃湯底,在燈光下越發顯得亮。
服務員提示,上來先喝碗湯。照做。
金湯,濃稠感還好。後來發覺,煮著,越到後面,越發會變濃稠。
不要被酸辣鍋的「辣」字所迷惑,實際吃不出辣味。但酸酸的尺度蠻開胃的,也不刺激。能空口舀來喝的東西,缺失了這味辣,在這個時候反倒很得當。
也正因不辣、酸得不過分,為後續也做了不錯的鋪墊。慢慢再分解…
--- 牛筋 鍋底內含 ---
這也是get到點的食物。回看店名就知道主打之二。到底給人多神的感覺呢?嚐過才會懂。
也正因事先詢問過鍋裡會有些什麼,現場出了遺漏小狀況後,才有幸看得到端來了分開裝盤、後補的牛筋數量。正好能直觀了解到48元的鍋子裡會給下多少牛筋。
迷你缽鬥裡有半的樣子吧。
湯鍋一沸騰,據說牛筋也就同步就緒了。
這是牛筋上帶著肉的款,並不是半透明膠質的牛蹄筋。
見到背後那層可拉伸的皮皮,會聯想起燒烤店裡的牛板筋。當時,只希望不要太扯。
彈性具備,口感已酥。下鍋前應是預先燜過做過工夫的。
體態有大有小,一鍋裡約摸被打撈起6、7塊。
綜合米撈鍋底 + 牛筋的口感、份量、賣相,等等,48的價格,內裡不算豐富,但也挑不出什麼毛病。的確是比較折中的款。
--- 黑魚片 28元 ---
對於食客提過的黑魚片,沒有放過。
冰層上鋪了有十來片,下鍋滾幾下,就變色了。
入口前先戲弄了下黑魚。 Q彈有勁,在沸騰之間沒有很快碎開。
顯然,食客們的眼光是雪亮的。
黑魚的可愛之處之一,不知八百年前會不會與烏雞是遠親?扒開黑皮,裡面都是白嘩的肉身。 (調節調節氣氛,「洋盤」玩笑下。)
這頓飯裡,點到最具性價比的涮品!
要知道,流行過一陣的斑魚火鍋之中,被P到薄如蟬翼的斑魚,其實也就是黑魚。但疊幾盤也不過幾片就要動輒百來塊的裝盤法,這盤才28元的都算是讓人超愉快的厚切了。
--- 鴨血 16元 ---
許多火鍋店裡必備的角兒。
看看手頭減算下來的金額所剩,這回是用來湊單的。
不過,這裡面的厚度讓人喜歡。一長盤的量和口感,不賴吧,對得起這個價。
很滑溜。到鍋裡去夾,稍不留神,失手,又跳水般的躥進湯底了。
--- 烏龍麵 8元 ---
與下面緊捱的10元火鍋拉麵比起來,烏冬後綴了星星。這個實惠的人氣款,剛好湊來填填餓。
畢竟,魚片和牛筋,主要還是嘗個鮮、過個癮,其分量在肚皮裡佔不了多少地兒。
下到帶著酸味的濃湯底裡,粗粗的東西,被蹭到了汁水就更為潤滑。
一份烏冬,在這樣的小碗裡,可以分裝兩回。
--- 拼拼湊湊終於合體 ---
先前提到的酸辣鍋不辣,剛好讓麵條很可口。也因不像58元白色湯底那樣的原味米湯的清淡法,以「妖靈靈」額度可點的菜品量也就幾樣,湯底有味,6元的自助調料費就不必了。
金湯、牛筋、黑魚片、鴨血、烏龍麵,涮完不用太久。全程用餐不超一鐘頭,湯底都沒有再加水,滋味自然保留了是頭道的。喝幾口湯、感受過牛筋之後,就可以著手下面了,都混進去。
活脫脫地把一頓火鍋演變成了簡約版的水陸食材彙的湯麵。是不是也是蠻神 jīng 的操作?
暫且管這撥操作的結晶叫「 jīn 魚麵」怎樣?嘻嘻。
作為火鍋,「妖靈靈」的菜金,合理用完,不多不少,不必再多貼。如果正兒八經要當頓火鍋涮幾個葷的主打款、且要吃飽,在這家的正常花費,即使單人也大約要再加“妖靈靈”差不多。
當工作餐,有麵條打底,能飽。好歹還有黑魚片這樣的河鮮入贅。細品這回選的幾樣食材,這碗麵並不素。介意鴨、血、太多葷的,也不妨將16元換點兩樣素菜。例如,馬鈴薯片、冬瓜、香菜、黃豆芽,都是8元每份。當然啦,澱粉多多的土豆,也是能幫裹腹的。
如果僅當麵條來看,「妖靈靈」的花費,都已經擠身於上海灘身價高貴的麵條行列了。
=====
【談感受】
從店堂裡物品、擺設的小細節設置,看得出蠻新的,在有限的空間裡也較重清新感的趨勢。
實際感受到的服務細節,還有待改善。不只是鍋底裡錯漏了東西,提醒後再補上。從進店到離開,大約一小時左右,沒有給杯白水,是真的。這也可能推動了偶沒有去點原味米湯鍋底的理由之一。結果點到的低10元的金色酸湯底,還剛好蠻合口味的。
食一餐,如此精打細算,累不累?真是神 jīng !
說了是實測嘛。
這回採取「妖靈靈」預算的靈感如何來的?
聽聞店鋪最近在某平臺做試吃品嘗活動,額度正好是設置了「妖靈靈」。想親測下,這個金額能感受到多少店中特色。
瀏覽過某平臺商戶頁面裡,一些懷揣「妖靈靈」的食客也是礙於鍋底佔了較大塊,要真吃飽,不是必須超額花費;就是要在「妖靈靈」中減去鍋底後只好素得來幾樣,但還是會讓腹中差強人意。
希望如此親測的,火鍋變成煮湯麵的把玩方式,能為大家下單有個參考。
作為設定一定金額尺度的方式,是可以單純理解為有機會嘗試新口味?還是以扣減代金券結算的優惠用於帶動更多消費的偷換概念模式?在於商家怎麼看、參與試吃活動的嘗鮮者怎麼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論各的角度不同而已。
這回怎麼會促成了這碗高價烏龍麵的?要說起來,還有魚本身的功勞。
平常去港餐時,還蠻喜歡點生滾魚片粥的。既然這家的涮品之中,黑魚片是不少人沒錯過的,正好藉鑒了。口感嫩、滑溜,對這樣有性價比的一盤,沒有失望。
朱唇已暖。最後,是時候能非常豪地、神 jīng 一句:下面給你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