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Oh,買嘎買Ta,買Ta,買Ta......。

Oh,買嘎買Ta,買Ta,買Ta......。

夏天

夏天

悄悄過去

留下小秘密

鴨心底

鴨心底

不能告訴你

。 。 。 。 。 。

【前言】

今年的十一,與中秋,適逢同日。

到中秋,又是月餅、柚子、石榴、菱角、芋頭、桂花酒......這些個好意頭美食當前的時候了。

嘎嘎,也將被提上熱門,又將被津津樂道。

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

【開掛了的境界? 】

嘎嘎這回可算是又躍上一個台階,混到開掛了。

En,先掛,再等待被開。

那麼近距離的觀賞了鴨皮上整齊分佈的格紋,不輸大牌毛衣上的經典格子款。

被油亮的表皮撐到齊刷刷,彷彿能感受到每個毛孔都在透著氣。

這家烤鴨店,坐落位置是非常接地氣的。

菜場門口,「用心烤好每隻鴨」的口號特別硬氣。

在走上台階前就醒目可見朝路邊的方向,成熟的幾隻,掛了。

現選,現稱,現切,都直觀可見。

雖說不上多考究,更談不上有華麗麗隔間背景烘托,走著大眾化路線的嘎嘎,還是蠻搶手的。

尤其那腿肉,鼓鼓的紮實感,看起來就想捎上這實惠的下酒菜。

烤鴨,不一定等於片皮鴨,這個概念,不要搞混了。

片皮,是專門的手法。

這個,咬起來香嫩多汁,稱之為是鮮烤鴨,不為過。

選址的好處就是,阿姨媽媽們採購完葷的素的,還能用閑錢順便帶鴨子回去。

價格不貴,東西OK。

探店對應商戶:西田·鮮烤鴨

上海  西康路770號躍康菜市場大門口

=====

【玩轉國門內外? 】

嘎嘎,是玩到國外去了嗎?

繼而又從異鄉回流,發揚光大?

在日式壽司店裡,竟也看到了中式京味範兒的日料融合體。

名字很直接:北京烤鴨壽司。

同樣,不是片皮款的。

除了連皮的鴨肉,還有京蔥、黃瓜絲的堆疊,是結合理念的創新美食。

在一眾海味製作的壽司面前,北京烤鴨壽司,讓人提起了興趣躍躍欲試。

到這家選壽司,也是圖個情趣。

每桌配備的自助屏用來下單,隨著傳送帶,餐品很快就會到了桌邊,取下來後,傳送帶才又繼續轉動起來。

早年,很賺人氣的迴轉壽司落滬時,給人帶來的新鮮感,又再次被喚醒。

螢幕上的真實餐品圖片,所見即可所得。

對著一劃一版羅列的花色,不知不覺點了很多。

許多創新的食材結合款式,突破了傳統概念,符合年輕人想擁有個性追求的胃口。

在這家店裡,壽司大都是兩個裝一盤的。

所以,如有想向服務員做諮詢,不用“貫”,在這裡提到“盤”,會更入鄉隨俗。

探店對應商戶:濱壽司(匯金店)

上海  天山路900號匯金百貨5樓

=====

【黑白配 or PK ? 】

先來看看「小黑」好了。

黑的,只是酷酷的包裝,躲在裡面的嘎嘎肉質還是不黑的。

無論選半隻,或是整隻,包裝都很穩固。

商場地下層美食廣場裡,對著升降梯的檔口,等外賣品的還挺多。

蔥絲、黃瓜條、甜麵醬、荷葉餅,都有準備。

買片皮鴨,椒鹽手撕鴨骨算贈品,很劃算。

那天路過去打包了帶走,比較匆忙。

一旁就有美食廣場的就座區,P了盤裝現場享用,感覺會更好。

荷葉餅帶回去,幸好打開還是溫熱的,如果徹底涼透了,還真不知道怎麼回溫才妥當。

嘎嘎要片皮這件事,需要功夫;擼個片皮嘎嘎,也最好是需要花點時間慢慢進行。

探店對應商戶:鴨佬倌·北京烤鴨(匯京廣場店)

上海  虹橋路匯京國際廣場地下美食城

因有吸取了外帶「小黑」時的經驗,去見「小白」的時候,採取了現場幹掉一批、再帶走一批的形式。

但,即使是堂吃的伺候著,店家對嘎嘎的呵護絲毫無區別對待。

這家,堂食上桌或外帶外送,片皮鴨、鴨架、配料,都是用質地還不錯的盒子分裝的。

哇,這家還配了白糖、山楂條,真是挺地道的吃法。

咦?有片皮的那盒裝好了,為什麼又有幾片分開放置在醒目位置?光是擺擺POSE嗎?

酥香油脆,另行P了分裝的,是整隻嘎嘎被烤到最經典的部位。

最酥的那塊皮,不在腿、不在翅,但每隻嘎嘎身上只有那麼丁點。

這也是比較正的傳統P法還原。

要沒記錯,那個超好的部位,應是在靠脖子、前胸那片區。

所以,要看一家片皮鴨店,是否有格調,不是看店面大不大、是否豪華到什麼程度,而是師傅們P嘎嘎的手法。

一隻鴨子不過那麼大,但是每個部位的片法、刀工,傳統的,都是各有講究的。

為什麼要分那麼多盒?

不是買的特別多,是分開裝了片皮的,和皮帶肉的。

鴨湯,這家是算搭配送的。

椒鹽鴨架,隨著驚喜包裝,也似乎沒太大膽的撒料,嘬起來鹹滋滋的口感稍稍淡了點。

這家鋪子不算大,價格也是走的親民路線。

入店,萬萬沒料到,最霸氣的場面,是兩間包廂。

一間,白皮膚的鴨胚,齊齊待命;又一間,剛出爐的成熟嘎嘎正在列隊。

惹得不少食客,在等待間隙,就忍不住開拍了。

探店對應商戶:萬酥脆北京烤鴨(江寧路店)

上海  江寧路1400號

“小黑”和“小白”,只是取以包裝上顏色特性的好記,內在是各有千秋。

鋪位佔地都不大,買多買少都會幫分裝妥當,外帶外送為主卻也都有堂食場地,是共性。

再有的相似處,就是配的荷葉餅,都是封口包裝,可能是存放時壓太緊實,即使加熱後拉扯起來也不是太方便,很考驗面皮韌勁。

論個性,「小白」對於嘎嘎的片法、及包裝容器款式、細節方面,更加周到些吧。

但是面皮厚、拉扯時不容易破皮,「小黑」比「小白」做的更有一套。

=====

【步入私房? 】

走進大一些的餐廳,以烤鴨為主打的兩家,再嘗試下。

兩處名號,就直接有「京「字招牌突顯特長。

探店對應商戶:京悅薈·北京果木烤鴨(靜安大融城店)

上海  滬太路1111弄1號樓3層L301-1

能在鳥籠裡與嘎嘎會面,也是特別。

彷彿宣告:熟了的鴨子插翅也難飛。

到手的烤鴨、及鴨餅、等等,盛裝圓滿。

也找到了山楂條佐餐,好吃到厚著臉皮問服務員再多弄了幾條。

片皮、皮肉的擺盤樣式,和餐廳內部裝飾風格的呼應,與中秋的花好月圓,似乎有那麼點意思。

菜餚方面,除了烤鴨,有不少圍繞「鴨」主題的,不隻隻是有鴨湯那些常見的款式。

喜歡重口味的,不妨試試酸菜鴨血燴肥腸。

新潮的嘎嘎融入品,還有不少選擇,擺盤大都不賴。

整體裝飾風格、菜餚設置、服務,有私人房屋美味的氛圍。

一餐要愉悅,食物首先要能有打動客人心的東西。

名為「得心」的這家鴨店,去的那天,稍有遺憾的是,椒鹽鴨心正趕上沒有了。

加餐下單手慢了,只因當時在看桌邊片皮師傅的操作。

嘎嘎獻上了肉體,心不知最後被誰勾走了......只得對著菜單端詳、再端詳。

有一腿,感覺也不錯?

噢,非也非也,那是翅膀。

好吧,捏下,Ta又飛不了啦。

彎如月的每人份調料盤,還有鴨形筷架的點綴,讓餐廳主打「鴨」的感覺濃濃。

暖色調、不刺眼的燈光下,P過了的嘎嘎,也顯得尤為潤澤。

這家整體的京味更濃鬱。

有不少燴菜,湯湯水水的並不缺,人不多的話加工成鴨湯還是免了吧。

可以跟服務員說,鴨架直接打包帶走的。

下了單,嘎嘎是坐車來的,會有師傅在客人桌邊現場P,擺盤分開有講究。

探店對應商戶:北京得心烤鴨·至尊(中庚漫遊城店)

上海  閔虹路8號中庚漫遊城INL5層509~510

這兩家,氛圍高調一些,場地也開闊。

除了烤鴨,都能有嘎嘎做成不同菜色的選擇。

私享可選餘地不乏,作為宴請也更適合。

餐具款式,和擺設,也有得一拼。

=====

【後語】

這次的6家鴨店,都不是平時熟爛到脫口即出的那些個老名字。

雖然價位、格局、主營理念有不同,但都各有特色和長處可挖掘。

中秋前,正好提一提,希望給那些要找鴨的,做個參考,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嘎嘎。

還有好多鴨子等著被撩。

論性價比,其中哪隻,能稱得上是 A+?

En,可能,會是下一隻......

=====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