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嘎歡喜吃豆腐啦?
儂又去吃啥人家豆腐啦?
=====
篤悠悠的享用茶點,又到了這家蠻老牌、且名頭寓意順遂的地方。
順風一口香,金黃腐皮的捲捲堆疊,有點像杭幫菜裡的響鈴。連配的沾醬顏色都像。
一口下去,被驚到了!
心太軟,真的是心太軟。
內裡不像外表那麼挺括,一包糊塌塌的,且是味道有點沖。是那股讓部分人愛得不得了的味道。
也終於讓人領悟了為什麼這道叫作「一口香」。
就憑Ta的內在,本來就有這雅號的,不是麼?
臭豆腐,不是直接炸,而是包藏起來再下鍋。
在沒能一目了然之下,還是在茶點的餐單上可以有這個,是蠻特別的。
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時候,第一口是有點沖的。一個下去,迫不及待又想要一個了。不是響鈴,卻也讓喜歡那股味道的人欲罷不能。
若再繞回開頭的誤以為,用杭幫裡的口吻來形容這般「作」的內心交織感,也大概就是非那句「千瑟瑟」莫屬了。
探店對應商戶:金時代順風大飯店(818廣場店)
上海 南京西路818號818廣場7樓
=====
與上邊比起來,下面的這些條條槓槓,則就顯得赤果果了。
沒有什麼過多的色彩要賺人眼球,彷如中式水墨繫畫風的淡雅。
黑灰的「墨缸」裡,是微甜的芝麻醬,磨得非常細。
豆腐塊塊,都是有厚度的柱狀長條。
夾起來會有輕微抖動感的美妙,不是太易折斷的,內裡綿密,有豆味。配上醬料,沒有什麼濃重的豆腥氣。
這個樣態與口感,可以說是介於菜色與甜點之間的。
名為:杏仁豆腐。也確實像港式糖水鋪裡小甜甜的出品。而在此,卻是在京味餐廳裡不同的樣式。
不是鴨店裡的主角,卻以這簡潔的色彩及造型,還有清透解膩的口感,深得人心。
探店對應商戶:北京得心烤鴨·至尊(中庚漫遊城店)
上海 閔虹路8號中庚漫遊城INL509~510
=====
又一盤白白凈凈的豆腐塊塊,只不過還錦上添花的有了腰線。
豆腐沙拉,豆腐的體積明顯佔了主導地位。
相拌的汁水在底下有少許,蔬菜細絲撒上幾抹,清爽感確有日韓風。
沒錯,這是在韓料店裡。
這道小菜,與酷熱夏季的契合度非常高呢。
與店裡另一款沙拉,起司款的比起來,還是更傾心於吃嫩豆腐。
其實,淺淺的外皮,竟還是煎過的,有一層薄衣。
裡面兜著豆腐內心,還很嫩。
探店對應商戶:聽說過·章魚韓料(環球港店)
上海 中山北路3300號b1-228
=====
豆腐,不只在中餐裡用到多,並非只是國人享有。
在日韓系裡,其實也時常出現。尤其在一些熱氣騰騰的鍋物中,就常會有Ta的鋪墊。
再走進一家韓式食店,尋覓一番。
五花肉泡菜鍋煮上。
鮮亮之中,嫩色的豆腐倒倒被襯託的十分可人。
那個浮現的走邊,猶如毫不放浪的心,若隱若現。
別看也是厚厚的,卻十分嬌嫩。
想吃到Ta,下手還真得要溫柔以待。
否則......只會讓Ta心碎......
吃個豆腐,都能觸動淡淡的憂桑......峰迴路轉,不如還是再回味下,這份恰巧運用到了邊邊角角的心思。
探店對應商戶:崔家莊木炭烤肉(樂坊大華店)
上海 真北路4288號樂坊商場2樓206
=====
才說過日韓系裡不會缺少豆腐,那麼接下來的日式餐裡這款豆腐,也是不得不提的。
餐具及裝盤的精細,在主打日式燒肉的地方,這份和風豆腐,顯得更為細膩與精巧。
這是在一頓火燒火燎的大肉近尾聲時,才出現的。上桌時,還給配備了小勺,挖著享用。就像舌尖舔食冰淇淋。也感覺是跨界於菜色和甜點之間的尺度。
樣式雖簡潔,清淡、爽滑的口感,讓人頓時就愛上了。
探店對應商戶:牛小新燒肉屋(南方商城店)
上海 滬閔路7250號百聯南方購物中心二區5樓 strong>
=====
說過日式燒肉餐廳裡的豆腐,再來看看中式烤肉店裡的豆腐。
在Pad上按完了想要的東西,這幾串烤豆腐乾,原是用來湊單,打發打發有個好看的數字。
2塊錢的東西,沒想到水準也是不錯的。
豆乾還是蠻帶嚼頭的。孜然粉末什麼的,隨便撒撒,都行。
在將各式大肉串擼到爽的時候,看到這個身板走出了波浪形,也是讓人蠻有遐想空間的。
草原直供牛羊肉主打的地方,就是突顯個豪爽,東西出來卻一點不粗糙。即使小到,幾片豆乾的品質。
探店對應商戶:月光下的氈房 燒烤火鍋(長陽路店)
上海 長陽路2467號
=====
說罷蒙式,還有個地方的,吃起牛羊肉的風格,也是蠻豪蠻爽的。
然而,今天說的還是圍繞著豆腐這個主題。
興致所至,還想多問一句:愛江山,還是更愛吃豆腐?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很少在新疆菜餐廳裡看到有豆製品類的做法。
這次的石鍋老豆腐,滾著泡上場的樣子,打破了對西域口味的固有印象。
說是老豆腐,並非老到哪裡去。
有人喜歡嫩豆腐,也總會有人喜歡「皮膚」上顯現出點樣態不同的老豆腐。那也是別有一番味道的。
想必要經過如此熱浪翻滾的考驗,太嫩的,也經不起多折騰。
老豆腐,趁熱的口感還是挺讚的,湯汁的濃稠味道,非常適合拌飯。
瞧!肉丁顯然已淪為配角,連菜名還沒有資格出現提到「肉」。
面對著沸騰未熄的美味,最該提醒的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無論,Ta是嫩的,還是老了點的。
探店對應商戶:曉疆山(白玉蘭廣場店)
上海 東長治路588號白玉蘭廣場地下2層LG2-105
=====
被裝起來「咕嘟」、「咕嘟」著的豆腐,還有Ta。
恐是滬上都不會陌生的款,蟹粉豆腐。
初觀湯汁色澤,再用湯匙撥弄幾下感受稠度,此時的豆腐是與蟹粉平分秋色的重要,缺一不可。
這家,大體是走的精緻概念,出品的蟹粉豆腐,還算可以啦。價格自然是稍微有點「勒」的。
蟹粉再多一點的話,即使空口吃多幾塊豆腐,也會讓人更朝思慕想這道砂鍋。
探店對應商戶:薈宴融品(思南公館店)
上海 復興中路507弄1號2樓 strong>
=====
豆腐,切來切去,多見的還是塊塊,更好打理。
像文思豆腐那樣的,還真是要花費不少心思。家常,也不易。
再看看下面這些個,同樣身為豆腐塊塊,卻早已披上彩色外衣。你說氣人不?
比篩子大個。
往火鍋湯底一汆,咬開也是要當心一包熱湯的。
看看裡面的這些「思路」交錯,Ta算嫩豆腐,還是老豆腐呢?
或是,半老徐娘般的,還是很愛打扮,還是在外表上客串了小清新的氣質?
三色凍豆腐,噢,和「凍齡美人」是一個意思嗎?
探店對應商戶:左庭右院鮮牛肉火鍋(七寶萬科店)
上海 漕寶路3366號七寶萬科廣場B101D
=====
還有一個值得懷念!尤其是每每路過騰飛廣場時......Ta,是真的「飛」走,一去不回頭了。
又是塊塊。身材和個頭,都猶如肉背厚厚的臺灣麻將牌。
這個外皮炸至金黃,裝盤時已瀝去了多餘油水。
內在的奶白色,在黃金硬皮邊邊的圍護之中,更顯嬌滴滴。
金七味豆腐,常出現在粵式裡,但又不是粵式餐廳裡家家有。
千萬別以為,像抽獎一樣,隨即夾到哪塊的味道都各不同。
為什麼叫「七味」?不會做菜的人,恐難參透。哈哈!
探店對應商戶:食間·花膠·麵工坊(騰飛廣場店)
(原)上海 天鑰橋路333號騰飛大廈L127~128
(現已停業)
= ====
有這麼多豆腐可吃,夠滿足了嗎?
再刀子嘴的挑剔食客,都有可能在Ta的面前,即刻化為溫柔的豆腐心。
說不定,在家也琢磨幾個樣式,練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