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端午節:6月25日。
馬上想到粽子了嗎?
=====
【大塊頭分量重】
兩隻尖尖頭,摸摸表面還是算蠻光滑的。
三角底盤,坐得穩。有棱有角。
樣子實在和被剝了「外套」的粽子很像!
個頭也是。
咖哩馬鈴薯角,雖在菜單上被歸屬為是小食,但掂起一個就足夠有分量。
去到印度菜餐廳裡,原先不過是想著,搭配主打咖哩的再加些點綴。
沒想到這實墩墩的身材出場,搶盡了那份咖哩的風頭。
外殼炸至硬脆皮,裡面兜了一包粉感。
說是滿腔馬鈴薯泥吧......被壓到很緊實。還摻入了青豆和一些香料,再外配佐料。這澱粉的力道,半個下去都已經比吃完主食還飽!當然,也比吃個粽子還飽!
光一個,就幾乎是等同於吃了個挺大的實心馬鈴薯。你試試看。
把尖尖頭掰開來欣賞欣賞:
還沒來得及研究印度人是不是吃粽子?
也還沒來得及研究這個體態和粽子有什麼淵源?
實力,領教了!
被澱粉塞得有點傻掉了。小食物好不容易吃完,差點把那碗濕潤的咖哩主食考慮打包。
走前,抬頭還想先打個飽嗝~ 哇嗚,天花板上還挺閃亮!
探店對應商戶:Currify·咖哩狀態(K11店)
上海 淮海中路300號K11購物廣場4層403B p>
=====
【藏了個肉團團】
像粽子那樣,有青青葉片包裹著的。
這樣的個頭就迷你多了。在一眾小食之間,也沒有顯得特別突兀。
葉片裡捲進去的,沒有糯米,沒有素的食材,而是一團肉。
香蘭葉包雞,用的不是粽葉,卻如其名般的趁熱時有清香口感融入雞肉上。擠點檸檬汁,就更讚了,並不會讓口感過分。
雞肉看起來顏色濃重,其實還保持著嫩嫩的感覺。
醃製、烘烤過之後,收緊了油水,所以油亮亮也只在表面,並不覺得雞肉肥膩。
也是出自東南亞地區的風味小點心。
與之前的「馬鈴薯粽」比起來,這個外觀顯得精細多了。放開葉片,可以一口一個。
葉香,肉也香。
探店對應商戶:泰妃殿(靜安大融城店)
上海 滬太路1111弄10號靜安大融城1號樓L302
這家泰式殿堂的用餐環境,有熱帶雨林的風格。
王妃在哪裡?你進去,你就有那尊貴待遇。
別說是在綠植氛圍中視覺上就讓人感覺清新,帶著厚度的脆爽蝦片讓人一開始就心生愉悅。
坐著鞦韆的蝦片,是免費提供的餐前小點心噢。
=====
【裡面有粑粑】
這次走進的,不是東南亞系的餐廳,不過雲南距離以上提到的兩個東南亞地區也不遠。
不知南邊是否寬大葉片綠植多的緣故,雲南菜裡也有用葉片包裹食物的款。
在平板上滑動欲下單。
問服務員,曲靖青包穀粑粑到底是什麼?
答,是玉米做的。
上桌時,一個長條食盤裡,依序排開了一枚枚小三角。
食盤大小,跟辦公桌上收納閑散物件用的大小差不多。不過是綠葉襯底,綠葉包裹,亮出一道黃芯,顏色搭配上蠻醒目的。
中間的黃色三角餅,做的蠻乾的,壓制的很緊,咬起來有點硬度。
玉米味道倒還好,沒太明顯。
用來包裹的葉片,嫩綠色,手裡揉揉沒那麼滑。看著絲絲柳柳的直線紋路走向,還有扯開了部分膜狀的樣態,像是玉米葉。
粑粑有點乾,看著一塊不大,但吃不了多少。
聯想電視劇裡趕路時要背上的乾糧,這個還真適合。
金黃色的糕餅,韌勁還是有的,泡開了鐵定適合填飽肚子。
搭配了雲南地區又一代表性的米線。一乾一濕,吞嚥起來不累。
與餐廳內大幅熱情、絢爛的裝飾色比起來,這個粑粑的打扮與內在,東西是簡潔,色彩已經顯得鮮亮。
恩......如果外帶也能裝在這樣的食盤裡......那不要太嗲噢!
探店對應商戶:麥麥山雲南菜(中庚漫遊城店)
上海 萬源路99弄中庚漫遊城334~ 336
=====
【粽情時節到了】
端午將至,這回總算是遇到了真的粽子。
去喫茶點時,看到餐廳裡的粽子已陳列出來。
五穀雜糧粽先弄一個!
這回,葉片毫無疑問是正宗的粽葉,粽子也毫無疑問是正宗的粽。
不再需要犯迷糊的揣測是不是粽子家族的哪個親戚。
服務員給了碟蜜汁,果然蘸著吃味道不錯,不會感覺太過寡淡。
裡面的花生、豆子,加的蠻多的,而且都已經酥了。
估計老態龍鐘,也吃得動這個糯糯的粽。
嚐過之後,不捎帶個禮包送人,都可以帶幾隻回家自個兒享用。
茶點時有,粽情飄香季一年一次。
當早飯會很方便。
於是,果斷兜著走!
只是,那甜蜜蜜的感覺......現場才會給。
探店對應商戶:唐宮海鮮舫(維景店)
上海 東諸安浜路103號維景飯店2樓
=====
看到最後,真的粽子出來了。
順便認識幾樣葉片包裹的風味,也是飽飽口福,也長長見識的。
勿忘道一聲: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