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大境界,問根廣富林」。
如果不是今天來到了廣富林古文化遺址,我大概是很難見到在水下展覽的文物了。
廣富林文化遺址
上海廣富林古文化遺址於1959年被發現,其後更是歷經多次考古挖掘,才確認了這距今4000年左右的新的史前文化。
上承良渚文化,下續馬橋文化,填補了長江三角洲史前文化譜系的空白。
可以說,廣富林古文化遺址本身就是極具價值、極為珍貴的神秘之地,值得世人前往觀瞻探索;
更遑論廣富林古文化遺址的開發嚴格根據考古研究成果和真實史料進行謀篇佈局,在重現歷史的同時,也保留真實。
廣富林古文化遺址的一大特色便是,將現代的材料與工藝、創新的設計,融入到歷史的元素中,
這種現代與古代的混搭,在設計師的精心雕琢下,極為和諧,將古風的建築換上新貌。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就是這種新舊混搭融合的一大代表。
這個展示館是由文化展覽館、文化藝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三個建築物組成,全都位於人工湖的上方。
從外看,是三組漂浮在水面上的大型坡狀屋頂。
據說,該展示館的雙面屋頂和圓頂建築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新石器時代先民的房子,外觀的細節,則是融入了中國唐宋以後形成的傳統古建築特徵。
廣富林文化遺址
展示館的整個展覽空間都設置在水下,遊人進入展館後,一路向地下走去,似乎是順著某種密道去探索遠古的奧秘。
展廳的設計理念是“時空之旅”,通過廣富林考古記憶、上海成陸演變、先民活動到來、城邑特徵形成、松江縣府興盛、上海城市崛起、走向未來明天等場景設計,讓遊客可以在這時光隧道中細細感受上海的過去與未來。
從文化展示館出來後,便到了考古遺址展示館的地盤。
這是一個總建築面積達12300平方米、內部展示空間約2960平方米的大型展館,館內設有正廳和“文明之源”、“城市之光”、“歷史之脈」三個獨立展廳。
這個展示館的設計靈感源自於考古發現的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樣子,它是由三個罐體和五片陶片構成的。
造型獨特極了,是不可錯過的拍照打卡點。
繼續往前,可邂逅超高顏值的朵雲書院。
這是一座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書香勝地。它由保存完好的「明代高房」整體搬遷而來,依古建而生,是知名建築師顧憶精心設計的。
這是一座兩層閣樓的三進式院落,隨處可見其典雅之美。
庭院的長廊古樸幽靜,長廊的木門雕刻著精緻的燈籠和花朵,
方正的天井處碧波瑩瑩,藍天白雲倒映其中,好似步入天空之境,好看極了。
除此之外,廣富林古文化遺址中,還有很多值得遊覽和適合拍照的景點。
集賢園、骨針廣場、古陶藝術館、陳子龍紀念館、陳子龍墓、富林塔、木藝傳承展示館、墨寧國樂展示館等等,
可謂是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Tips:
①門票:平日40元/張,雙休及假日50元/張。
②開放時間:9點至17點,各展館均於16點30後停止入場。
③交通:自駕【有停車場】或搭乘松江15路/24路/33路/95路/99路等周邊公車線。
④位址:松江區廣富林路與龍源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