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轄區,將精彩的魔都切割的風采各異,我們過去常說魔都好玩,但由於資訊片面和呈現視角差異容易有所失焦,十一結合遊玩者視角與本地夥伴建議,挑選出各個區域精彩的遊覽地,連點成線,讓小白可以無腦復制快速遊玩,穿插區域歷史,人文故事,商家推薦和地標盤點,全方位感受和體驗上海豐富的娛樂文化。
今天十一以文化藝術遊的形式帶大家遊覽此行第一個區域-虹口區。
虹口得名於“虹口港”,從1848年開口開始,成為了美僑居留地,由於開放時間較早,擁有多個歷史第一,例如中國第一條運營鐵路吳淞鐵路,第一個人工電話開通點和點亮第一盞電燈的浦江酒店,第一座污水處理廠等等。
整個區域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想尋找老上海的特徵,虹口必不可錯過。
遊玩路線:
上海郵政博物館--多倫現代美術館--沙漠花園咖啡--1933老場坊--抱樸美術館--落雨天咖啡
上海郵政博物館---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
歷史總是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如果你去過廣富林遺址和上海歷史博物館,你會看到在近代史中,郵局的發展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我仍記得小時候娛樂方式單一,大家在小學拼命吃5毛錢一包的乾脆面集水滸108將卡片時,成熟的哥哥姐姐們玩的則是更有文化的集郵。郵票上印有五花八門的圖案,包括當地特色標志,如天安門、東方明珠、都江堰等,熟知的珍稀動物,鯨魚、北極熊、金絲猴、丹頂鶴等,以及記錄重要事件的郵票,例如加入世博、申奧成功等等,每一張郵票都具有其背景和文化意義,單張價格不等,如果是完整的套票收藏到今日,往往價值不菲,而與郵票相關的,則是書信和郵政文化。
書信在中國歷史上扮演過重要地位,古代戰爭皇帝和主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就依靠書信獲取最新戰況,同時也促進了驛站和官道的發展,文人墨客靠書信往來,留下許多佳話,大眾熟知的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即是代表。
可惜,隨著文明的發展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我們早已少寫甚至不寫書信,我們要即時通信,聯繫家人與朋友,彼此關心,要即時溝通,聯絡同事與客戶,有效率地辦公。
郵政博物館按照歷史軌跡,從考古發現的書信殘片到歷朝歷代的郵驛發展,從外國人在上海第一次興辦郵局,到21世紀初郵政的新方向,詳細的講述了與郵政相關的歷史,以及郵政博物館的建造過程及其重要的意義,通過標志性的舊物品和舊照片帶遊客重走了發展道路。
而至於對建築風格感興趣的伙伴可在館內詳細了解,在此不做贅述。
多倫現代美術館---藝術來源於生活
美術館建在多倫路名人街上,週邊現在多數蕭敗,曾經的商家也已搬走不再經營,使得美術館的存在意義更特別。
當時正在進行以公園為主題的展覽,剛好與在郊野公園建眾創空間的我們有關聯,就好奇的進去參觀。
展覽號召大家提供照片,記錄自己曾經在上海各公園留下的難忘時光,展覽也以收集到的圖片和影片素材為主要展示內容。
當中的公園閱讀主題,既有主婦和父親一邊帶娃一邊讀書,也有情侶舒適的交流閱讀,以及單人為了躲避強光撐著傘,坐在椅子旁的草地上看書,公園的安靜為他們建立了天然的學習環境。
公園亦有其熱鬧的一面,有人教孩子拉小提琴,有人為孩子讀書,也有人陪孩子們嬉戲,公共空間的多樣性在這些作品裡展現的淋漓盡致。
人們天然就是平凡生活裡的藝術製造者和藝術來源,只看他們是否了解。
沙漠花園咖啡---疲憊者的綠洲
看完兩個地點,我們可以找個地方稍事休息,距離此處騎行25分鐘的地方,有一個優質咖啡館等待你的到訪。
在歷史深厚的虹口,出眾的咖啡品牌數量相對於其他區域略顯單薄,但荒漠花園絕對是當中比較有特色的。
建築物外部覆蓋滿了綠植,門前左右各放置了一張圓桌,在所在的園區馬路上格外引人注意。
入口不浪費大廳面積,用白色長條桌做了豎向陳列,可以接待少量的客人,右側是沙發桌區域,在點單臺的左後方的墻壁上,掛了大量的專業獎牌,是店內的4位咖啡師分別獲得的獎項,也代表了品牌的專業性。
如果你點手沖咖啡,桌面上會有9個形態各異的杯子供你挑選用作口杯,也是小小的儀式感,在十一去過的諸多咖啡館當中,只有這一家將杯子提供給顧客做參與感,包括土陶,玻璃,瓷器等等,而咖啡則呈在單獨的玻璃器皿中供你傾倒。
整個體驗非常不錯,對於顧客的回饋也非常重視,願意積極溝通。週末人不多,這與一般的網紅咖啡館人員爆滿的情況也確有不同,用於中途休息再好不過。
1933舊場坊--改造成功的屠宰場
從咖啡店出來騎行約20分鐘,就能到達這個在虹口如今頗有名氣的商業綜合體--1933老場。
整個場坊面積約3萬平米,共有5層,樓層之間除了電梯,寬敞的坡道,還有僅容1人通過的旋轉梯道,整體設計非常精巧,全部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吸引了眾多的女孩前往這裡打卡拍照,還有部分某音上熱門的攝影師在此工作,給小姐姐們免費拍攝,能否碰到就要看運氣了。
從最初的屠宰場改造為如今成功的商業體, 融匯了美食、購物,戲劇音樂演出及主題狂歡派對,成為了眾多品牌優先選擇的展示舞臺。
抱樸美術館---藝術也符合1萬小時定律
大部分在藝術上取得高商業成就的人,無一不在此項投入數十年的心血,當日去時,正在舉行的是當代著名藝術家朱曜奎的展覽,其父親朱士傑是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也是蘇州美術館的創始人之一,曾培養出國內多位知名畫家,當中成就最高的當屬《開國大典》的作者董希文。
朱老先生是2020年胡潤中國藝術榜排名第九位的藝術家,2018-2019年上拍藝術品146件,成交129件,總成交額達到了2億6千元。
他的作品或洶湧奔放,充滿張力
或與世無爭,情緒溫和
或安靜沉穩,顯歲月沉澱
你我普通人,亦能從中讀出其表達的意境,彷若白居易的詩,老嫗幼童皆能懂其意,傳其言。
落雨天咖啡---最美不是下雨天,是與你一起躲過的屋簷
一天之內到訪如此多的地點,體力不佳的同學可能容易感到疲憊,在美術館附近,到達此行的最後一站--落雨天咖啡館。
這家店規模雖小,卻是虹口人氣榜前三名的咖啡館,由一對共同夫妻經營。
他們家的桂花拿鐵沒有用其他咖啡館採用的直接加桂花的方式,而是選擇了加桂花糖漿,因為前者無論怎麼處理都很難凸顯桂花的作用,而加糖漿讓整個咖啡的口感與香氣十分突出,令人記憶深刻,這是秋天難忘的回憶。
由於時間關系,咖啡館附近還有一個精彩的項目沒來得及體驗,也推薦給大家。國內首座德國引進的高空繩索攀爬項目-魔都矩陣,位於濱江綠地,吸引了許多高空爬坡愛好者的注意。
矩陣總共分為5層,高達25米,由13根鋼結構組成,越往上走難度係數越大。裡面有近100種極限挑戰,十分刺激,下次有小夥伴體驗過的可以留言分享。
同時在咖啡館斜對面,斥資兩百億,上海第三座來福士將於明年開業,近期已公佈首批入駐商家名單,兩棟塔樓屋頂各有約2000㎡的空間,將打造成屋頂花園、觀景臺,站上天臺俯瞰浦江兩岸,視野超開闊,相信屆時將成為上海新的熱門打卡點,可持續關注。
虹口區一日遊至此暫時畫上句號,從早上9點出門到下午5:00結束,時間緊湊,安排滿滿,大部分地點之間可以騎自行車直接到達,穿梭其中,可充分領略虹口老城區的魅力,除老廠坊和咖啡館外,其他地點都要預約,需出示健康碼,預約碼,最好攜帶身份證,部分還需要授權服務商統計最近的出行地點噢,疫情期間,安全遊玩,彼此更放心。
如果你有什麼遊玩建議或好玩的地點推薦,歡迎底部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