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4:39分,穿過擁塞相親角,步出上海人民公園五號門(南京路之大門),眼前還在晃動那位白發老母守在小攤前為一雙女兒徵婚的影像(姐40歲,年入20萬,妹38歲),心中哀哀,在明亮的南京路,忽然想起杭州靈隱寺的一幅楹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心中小有釋然。
五號門對面的大光明電影院,還有國際飯店,皆匈牙利建築大師烏達克一個世紀前的傑作。年輕人會對國際飯店不屑一顧吧,他們不知這棟大廈曾經是遠東第一高樓,在改革開放前一直是上海的第一高樓!
兒時,父親說:抬頭看國際飯店,帽子會掉地上。後來,我跟爸爸來到國際飯店樓下,抬頭望頂,說:帽子沒有掉下來!爸爸舉起手脫掉我的帽子,說:不是掉下來了嗎?哥哥在一旁“哈哈”,說:死腦筋,連誇張也不懂!
國際飯店,還是那個國際飯店,外表似乎沒有丁點變化,而轉瞬之間,我已經成了白髮老人!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林同濟寫的「國際飯店」四個大字,娟秀又靈動!去年12月28日與女兒入內,喝咖啡,吃蝴蝶酥(本飯店世紀名點),今日沒有時間進入,走過路過。抬頭忽見一長發披肩女,裊裊婷婷,好像沒有下裝。今日見之,一點也不驚奇,前兩日,從百度上知道,今年流行“下裝消失”,而且在我家附近的博山路上也見到過。
-- 哎呦餵,衣服穿成了這樣!
耳朵傳入身旁一位老者的聲音,帶著幾分驚訝。
我朝他看看,年紀與我相仿,我沉默不語。心想:老了,也要跟上社會的步伐,什麼東西,都要我們老者看得慣,社會就停滯了。隔壁公園的相親角,我們年輕的時候還能想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