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參觀上海森林公園菊展,原來想好,本遊記的標題:當菊花遇到美女。忽然改念:美女改成小姐姐吧。
二、三十年前,社會對女孩的稱呼一夜之間改成了「美女」。 2006年與女兒飛東瀛去觀賞嵐山紅葉,第一次聽到有人叫我女兒“美女”,心頭一怔,新鮮,又有點別扭。後來漸漸發現,美女,已經成為一個流行稱呼,無論美醜,甚至無論年齡,一次在收銀臺前,收銀員叫美女,我一看,原來是一位半老徐娘。更意外者,大娘還十分樂意接受「美女」。
據說,不少地方,或者說越來越多的地方的女孩開始對「美女」的稱呼產生反感,不僅是自認為長得醜的,就是長得美的,也不接受。不知何故也。
前不久,與星巴克與一位熟悉的女服務員交談,讓她做了一道選擇題。我問:有稱呼你“美女”,“小妹”,“小姐姐”,三個,你喜歡哪一個?女孩一笑,想了一會,答:小姐姐。為啥?答:說不出道理,就是感覺。問:最不喜歡哪一個?答:美女。為啥?答:很多地方,美女是指那些幹不正經活的女人。恍然!
言歸正傳。 11月4日的森林公園,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中老年是賞菊的大部隊。年輕人則是流竄的小股部隊。奇怪的是,整個上午,我沒見到一個帥哥,手持相機轉悠於花前。此現象值得社會學家關注研究。
觸目皆見,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的美女,哦,不,小姐姐們。
請看兩幅題圖照片,一位穿著過膝的連衣裙,一位背著花雙肩包,動作一致:全神貫注,鏡頭聚焦眼前菊花,旁若無人。
當菊花遇到小姐姐,可用「相映成輝」寫之。菊花更美,小姐們,雖然沒有立起身,看不到其裊裊婷婷的身材,也看不到其臉。但是,菊花和小姐姐的組合,是一種絕配。
11月4日菊展,看不到帥哥,也看不到成群結隊的小姐姐們。一位友人曾斷言:手持相機,轉悠於花前者,十之八九,剩女也。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但是,細思之下,亦不無道理。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