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上海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也是城市地標之一。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觀光的遊客必到之地。
炎熱的夏季,每當夜幕降臨,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都喜歡跑到外灘吹吹江風,非常的愜意。
因為每位遊客都認為只有到了外灘還有東方明珠上打卡拍照,才算是真正到了上海。
上海外灘的歷史是因為上海租界區也是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發的起點。 1843年前,這裡還是黃浦江邊的一片泥灘。
從這棟高大壯觀的歐式建築物就可以看出原來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不久這裡開設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資公司和美資的旗昌洋行。
這些保存完好的歐式建築物,讓我想起廣州的沙面,沙面也有和外灘一樣保存完好的歐式建築,每當到沙面打卡拍照,都彷彿有種穿越歐洲某個國家的感覺,因此也吸引許多外來遊客。
外灘老建築群原本是形態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而現在簇擁的大量現代高樓已經破壞它們的整體感,當你從浦東看外灘的全貌,已經是新舊建築的混合體,而歷史的形態,既存在於單體中,更存在於群體裡以及週邊的大環境。
當我們看到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築物時,不僅感覺到如此新舊混雜的老街區,喪失了珍貴的滄桑感,完全是破壞了外灘的美,唯一慶幸的是,單體建築舊貌還在!
1848年在外灘鋪築了馬路和加固了江岸。這條馬路的名稱Bund,至今為止是西方國家對上海外灘的稱呼。外灘是上海城市標志區域,外灘建築群富集文藝復興時期西洋建築設計的精華。一幢幢風格迥異、造型別致、各具個性的建築,組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國建築博覽會”,外灘老建築凝固著寶貴的歷史與人文信息,是百年上海的影子,非常珍貴,應該好好保護!
夜晚的外灘最是值得一去的,上海最佳的觀景點。上海其實有兩個外灘,中山東一路的外灘與中山東一路背後的外灘,首先,中山東一路的外灘一看就不簡單,標志的明信片,人流來來往往,汽笛聲車交加著水馬龍,熱鬧非凡。
相較於喧囂的另一邊,尤其是夜幕降臨,車水馬龍,燈光璀璨的時候,像極了某個歐洲小城。各條道路連貫起這裡面的美景。
當地有個流行語:想了解上海,先從東方明珠開始。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簡稱“東方明珠”,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世紀大道1號,地處黃浦江畔,背擁陸家嘴地區現代化建築樓群,與隔江的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交相輝映,建於1994年10月1日,是集都市觀光、時尚餐飲、購物娛樂、歷史展示、浦江遊覽、會展演出、...
我覺得登上塔頂應該可以俯瞰整座上海灘吧,很可惜,由於時間的關系,這次又錯失了一次機會,沒有登上東方明珠,只能等到下次到上海吧。
我覺得我還可以乘上上游覽艇環繞一次黃浦江,觀看兩岸燈火通明的建築物城市景觀也是非常好的體驗。
外灘源是上海外灘的源頭、起點,具體方位即外灘最北端、外白渡橋以南,是與黃浦公園隔路相望的公共綠地及一些歷史建築。
圓明園路是一條全長276米,寬16米的休閑步行街,路面鋪設了深色九龍清花崗巖石子,近綠地一側栽種著北美鵝掌楸行道樹;另一側則是金融大樓、安培洋行、哈密大樓、蘭心大樓等。
打造這麼美麗的外灘,曾經獲得過許多榮譽稱號:
1.外灘被評選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2、外灘獲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稱號,為上海市唯一列入全國第一批的歷史文化街區3、外灘風景區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溫馨提示:
門票資訊:外灘平臺全天免費。
外灘觀光隧道單程50元/人,往返70元/人。
外灘沿線的7座經典歷史建築對公眾免費預約開放,這7座建築包括:外灘源1號、和平酒店、中國銀行大樓、浦發銀行大樓、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上海電信博物館和上海市外灘歷史紀念館。
開放時間
全天(景觀燈開放時間:夏19:00-23:00 ,冬18: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