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當菊花遇到竹籬。

當菊花遇到竹籬。

早在1600年之前,東晉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筆下的菊花就跟竹籬結緣了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上海森林公園的園藝工人堪稱上海的園藝老大,他們不僅會培育出奼紫千紅,千姿百態的美菊,而且在菊花的布展上,積數十年經驗,成了頂級能工巧匠啊。步入菊展,橋上,路旁,河上,草坪,樹林,處處裝飾菊花。菊花,除了觀賞功能之外,其裝飾功能,在百花中數第一。

11月4日,當我們走過第一展區,來到第二展區的路上,路的右側,有一長排竹籬笆​​。

散發農家味的竹籬笆,曾經十分常見,即便是在大上海。 1957年從鎮江遷居上海,竹籬笆也是一道風景,觸目可見!竹籬笆,有高有矮,有本色的,有塗成黑色的,大多當圍墻用。既美觀,又環保。

記憶中的農家美景,隨現代化的進程,悄然隱退。在森林公園見竹籬笆,親切感油然而生。菊展期間的這一排竹籬笆,搖身一變,成了打扮一新的新娘。風姿綽約,招蜂引蝶。遊客亦為之駐足,細細欣賞!

一大盤一大盤的彩菊,掛著矮矮的竹籬上,一個緊挨著一個,籬笆的農家美,與彩菊的嬌艷美,交融互補,在曙光的斜射下,本來就鮮亮的色彩,格外惹人注目,格外精神抖擻,甚至有一種格外的淡淡的清香。

一條平平常的路,菊展,讓它成了美麗的「菊路」。更讓人喜歡的是,籬笆旁,有舒適的長椅。

我與王君不願匆匆走過這條“菊路”,滿心歡喜,歇坐在長椅上,左顧右盼,拍照留影。左一幅,右一幅。身後就是那矮矮的竹籬笆,以及上面掛著的一個接一個菊花花盤。秋陽照在臉上,竹籬和菊花大盤留在美圖中。這是我們兩人認為今日之最佳照!

開始,請一遊客為我們拍攝,回放不理想。此刻,一位男士,在對面手持話筒在唱歌,主動過來,問:是否需要我為你們重拍一幅?

-- 好啊! (我與王君異口同聲)

-- 讓我拍照,就找對人了! (歌者是熱心人)

如導演一般,指揮我們坐好,調整視角,還整理我們衣服。

按下快門之前,不是叫“一二三”,而是大聲哼了一句我們聽不懂的歌詞,情不自禁,我倆大笑。如此這般,遂得美圖。

照畢,我為此君拍攝一幅照片留念,手持話筒,歌聲宏亮動人,在菊路上傳得很遠很遠......。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