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了發現上海、探尋上海的“細節美”,我們夫婦倆決定每週末抽半天時間,綠色出行利用上海便利的公共交通,去尋找上海“有意思的角落”。之所以每週末只安排半天時間,一方面是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有時雙休日也需要忙些單位的事);另一方面也便於做些“行前數據查詢”和“行後反思小結”工作。
內文:
出發啦!今天的路線:下海廟-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白馬咖啡館。
地鐵12號線1號口出來左轉步行2分鐘就到了。
下海廟是兩百多年前,漁民出海打魚為保平安而建起的寺廟。奉祀的是護海女神天后娘娘。廟門兩側的磚雕畫上,還描繪有初時建廟的意圖。下海廟的遊客從來不算太多,所以你大可以漫遊的心態,駐足這座明清風格的寺廟,與下海廟一墻之隔的雲來集素齋館,又成為食客們的心水之土地,環境頗具禪意。
香花券5元一人,14:30停止入場
從下海廟到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步行五分鐘即可。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是猶太摩西會堂舊址,建於1927年。由俄羅斯猶太人集資將原來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會堂遷入,成為一所供俄羅斯猶太人和中歐猶太人使用的會堂。如今,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已成為整個上海關於猶太難民歷史和實物資料最為齊全的地方,成為猶太人到上海的必訪之處。
門票20元一人,16:00停止入場(不得不說這門票錢很值)
入場就很震撼
展館裡的一些具體的人物故事,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一件件帶有故事的老物件,無不在向人述說著一個個悲傷的故事。
摩西會堂因為當時有彩排,所以無法進去,留下了一些小遺憾。
從紀念館出門,馬路對面就是白馬咖啡館。
白馬咖啡館是按照原白馬咖啡館店主後裔羅恩 克令格爾提供的照片復建的。咖啡館內部分構件也是2009年拆除時保存下來的。其中包括6扇窗、樓梯的扶手、柱子等。復建後的白馬咖啡館作為猶太難民紀念館本館的展陳延伸。還原當年猶太難民社交生活的場景,形成新的紀念景點。
咖啡廳目前不營業,小花園裡可以坐坐。
從咖啡館去霍山公園,沿著舟山路,步行5分鐘即可。
途徑的舟山路右側一段的建築還是可以看一看的,會路過布盧門撒爾舊居。
來到了霍山公園
公園非常小,主要來看紀念碑。
此行圓滿結束,有意思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