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地點:上海長興島濕地公園
火星花是帕氏火星花和黃火星花的雜交品種,別名雄黃蘭,大約是因為這種植物的葉子像是蘭草的葉子吧。不過人家可是道地的外來物種,原產地在遙遠的非洲南部。
我倒並不是頭一回看到這種花,原來在無錫某公園裡也看過零星的一兩叢,只是不像長興島濕地公園這裡栽種的範圍面積大而已。
這種花的顏色非常漂亮,是熱列的橙紅色,或許其火星花之名,也是因此而得的吧。它是或鳶尾科火星花屬的植物,花雕排列成一枝彎曲的圓錐花序,高低錯落間,又不乏疏密有致的風韻。據說除了這種亮眼的橘紅,還有橘色和黃色的品種,不過公園裡沒有看到其他兩種顏色,想來也是很漂亮的,畢竟都是鮮艷的顏色嘛!
雖然火星花是外來物種,其原始的生長環境與我國有著比較大的差別,但是人家的適應性可是很強的,只要溫度不是太冷,能夠有一定時間的日照,基本上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雖然來自非洲的花卉一般都很喜歡充足的陽光,可是火星花也耐得住寒冷。當然東三省啥的是過於寒冷了,長江中下游地區還是能夠露地越冬的,在華北地區可能就需要室內盆栽了。
它
的花期在全年最熱的七、八月,所以我們來得還正是時候。仲夏時節花事靜寂,可是它卻蓬蓬勃勃地開放了,難怪人們喜歡用它來佈置花壇、花境和巖石園。它並不是單朵開放的,每一枝花莖上都會串上十來二十朵小花,遠看有點類似於我們常見的一串紅,不過它的花朵比一串花更大一些,花型也更好看。葉片呈劍形,修長纖細,一串串紅花隨風起伏的時候,彷彿是一片漂亮的麥浪。
當然,火星花的花序並非一下子就開足的,它們自下而上地開放,因此每一枝花序上便會有盛開
的、半開的、含苞的,彷彿在一叢花中,就能把它們的生命歷程完整地呈現出來。
鳶尾科的植物都是多年生的草本,有地下球莖,繁殖能力很強,常用的繁殖方法與大多數鳶尾科植物一樣,採用分球繁殖。一般來說,兩到三年就可以分出一次球。
火星花的蔓生能力很強,主要是因為它的匍匐莖伸長生長。所以這叢火星花可能栽植的時候也沒有這麼大的規模,只不過人家匍匐著就佔據了一大塊地盤。因為在仲夏季盛放,人們自然也樂於讓它們自生自長。反正只要有足夠的陽光,就不用過多打理,再省事不過了。它的花期也長,即使作為切花,如果養護得當的話,也可以保持兩週左右的時間。難怪火星花自非洲引進我國的時間並不長,卻迅速成為公園的寵兒。
其實火星花不只是顏值高,人家也是很有內涵的。它可以吸收電腦產生的輻射,放在電腦旁邊養殖的話,還可以減少輻射對人們身體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