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4.冬日暖陽賞日晷。

4.冬日暖陽賞日晷。

上班工作時常來上海浦東參觀考察或拜訪公司,無數次走過楊高中路和世紀大道,但見日晷雕塑臥地,一根巨針向天,N次對它行注目禮。

雖然新冠病毒把我們鎖在家裡,但每天的鍛煉還是要堅持的,今天的節目是騎車去看日晷雕塑,離我家2點6公里。

2021年12月7日多雲轉陰,一早就有陽光鋪地,與夫人騎自行車走錦康路向北,過張家浜橋,20多分鐘來到雕塑下面。有個廣場名世紀廣場,入口處有八根方柱,把人們的視線引向雕塑。晷[ guǐ ]的本意是影子,“日晷”大約發明於漢代以前,是中國古人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儀器,也叫“日規”,是鍾的起源。誰發明的?無從考證。

雕塑建於2000年,為迎接新世紀而建在世紀大道上,闢了塊廣場。雕塑以日晷為原形,高20米,用不銹鋼編織復雜的圓環,據說是法國設計師夏邦傑創意,北京雕塑家仲鬆設計,當時他還是大學生,世紀大道景觀有市政府任命的藝術總監即畫家陳逸飛,是他力挺了這個雕塑。

車來車往,我們在廣場拍遠的拍近的拍合影,拍廣場的鮮花。 《日晷》是現代藝術品,但還具有計時功能。立這個雕塑時,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專家測定方位,給了天文學方面的指導,但日晷的不足是靠天吃飯,晚上和陰天無法測量計時。

日晷計時的原理: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是不斷變化的,譬如這根晷針,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因為我們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影子落在有刻度的晷面上,就可推測計時了。

車流量大,城市雕塑《日晷》就聳立在世紀大道和楊高路交匯處的交通環島上,向西,陸家嘴金融區的高樓為它站台。無法走上環島,只能遠觀,日晷的金屬圓環上面小下面大,略帶橢圓的晷盤象徵地球,晷針穿過的那個點代表中國,針尖指向正北。 雖是冬天,陽光慷慨的撒在世紀廣場,沖破陰霾,溫馨又含蓄。揮手,向日晷道別,結束今天的鍛煉騎回家去。 (809字)

2021年12月7日14點23發微信,146點贊,13點評:

吳:夫人好年輕,倆人充滿青春活力。

蔣:青春活力。

唐:知道日晷,長知識,謝謝!

喬:這把老骨頭還在玩自行車特技,說明筋骨柔性還很好。祝你越玩越健康,但安全第一。我跟:謝謝提醒,注意安全。

吳:想當年一輛大橋牌自行車車技玩的溜溜的你,五十多年後,車技沒減,體能沒減,興趣沒減,為你點贊!

王:騎車玩出新花樣。

陳:車騎表演,真棒。

王:科普知識的傳播者,美好生活的幸福者。

顧:長知識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法想像。聽聽你的介紹,恍然大悟。天天騎車鍛煉身體,精氣神會越來越好,快樂時光中穿越每一天。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