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點:上海博物館之中國古代青銅館
春秋晚期的「吳王光劍」全長七十七公分有餘,重達一公斤。吳王光劍是指吳王瞋閭用過的劍,這是吳王光劍中最長的一件,鑲嵌物已經脫落,劍體有銘文,字體很大。吳王光劍當然不只一把,山西原平縣、安徽南陵縣都曾經出土過。春秋時期徵戰不斷,也促成了兵器鑄造業的極大發展。當時的吳和越都是鑄劍的名地,兵器品質精良。
戰國晚期的“鑲嵌幾何紋敦”,由上下對稱的半球相合而成,據說這是戰國時代敦的標準形式。要說看到青銅器,才知道自己所受的傳統教育,其實只是教出了個「文盲」。我把這個「敦」字讀成了dun,其實人家應該讀dui。上下兩部分都有兩耳三足,紋飾以大幾何形雲紋為主,並用紅銅絲或細銀絲鑲嵌。上下兩部分打開以後,可以成為兩件一模一樣的半球形盛食器,這樣的設計的確夠巧妙的,讓人忍不住為古人的智慧拍案叫絕。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青銅器紋飾從動物為主,開始向純幾何圖形發展,可以說是青銅器紋飾變化的新時期。
「鑲嵌幾何紋方壺」與鑲嵌幾何紋敦是同時期的,造型比較簡單,說是方壺,其實還是有著弧度造型的,敞口,有蓋,圓肩,鼓腹下足,方圈足。壺蓋平頂方形,無紋飾,四角各有一環。壺身通體幾何雲紋,圈足部位裝飾對稱的勾連紋。
西周孝王時期的大克鼎是上博的鎮館之寶之一,也是西周時期重要的青銅器,在清代末年就與大盂鼎、毛公鼎並稱“海內三寶”。它的口沿較寬,上面有兩個粗壯的立耳,腹部是寬大的濾曲紋。據說器內所鑄銘文共有二百九十字,是研究我國西周奴隸制度的重要史料。這件著名的作品,是潘達於女士的捐贈。克克鼎又稱膳夫克鼎,是一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他的祖父而鑄造的,也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非常珍貴。
西周中期的「伯遊父醽」是一件精美的酒器,器形與罍有些相似,造型相對來說要簡潔一些,上半部的紋飾比較精緻。肩膀有兩個裝飾性的捲龍,頸下有四個小系。肩膀與足部的紋飾是鱗紋,不過方向正好相反。腹部是垂鱗紋,這是西周中晚期出現的一種紋飾,這些鱗紋象徵著龍的身體。
西周晚期的打擊樂器「晉侯穌」是一套編鐘,共有十六件,可以分為兩組,每組八件。編鐘上刻著銘文,奇異之處在於這些銘文不是與器物一起鑄造的,而是後來用利器刻鏨上去的。不過我們看到的編鐘只展出了十四件,據說還有兩件被收藏在山西博物館裡。我國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編鐘就是著名的曾侯乙編鐘,共有六十枚,簡直是一套宏大的樂器組合啊。
西周成王時代的德方鼎口沿上有兩耳,器身較淺,底部平整,鼎足有四,有很多棱脊凸起,器身的四壁中線和和四角、四足的根部都有棱脊。獸角外緣有華美的增飾,也是周鼎與商鼎的區別。
春秋早期的 「子仲姜盤」是一件盥洗器,就是凈手用的。這個名字來自於它內壁鑄的銘文。盤子裡裝飾著各種水生的動物,有浮雕和圓雕,據說其中的每個圓雕的動物都能夠三百六十度轉動,當水注入的時候,就像是魚禽在水中游動,實在是絕妙,簡直讓人對古人的技藝和智慧嘆為觀止。
春秋晚期的「透雕蟠龍鼓座」形狀有些像鼓,半球體,圈足,正中突起的空心圓筒是用來插放鼓柱的。雕飾很複雜,鼓面上有十二條互相纏繞的圓雕蟠龍,龍角兩端是空槽,可能原來有什麼鑲嵌物的。整器將圓雕、高浮雕、淺浮雕、陰刻手法融匯一體,使用了分鑄、鑄接、銅焊、鑲嵌等工藝,真難以想像春秋晚期的工藝水平竟然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
「龍紋鎛」是一種大型的打擊樂器,可以與編鐘和編磬配合使用,在春秋戰國時期很盛行。因為與編鐘相仿,又稱為鎛鐘,樣子和編鐘有點相似,不過看著更大氣些。
春秋晚期的「吳王夫差鑒(原字是金+監)」出土於河南輝縣。雖然是一個圓盆,但是盆身上有著精雕細刻的紋飾,四方還有小獸形狀的把手。耳上裝飾著獸面紋,獸的額頂有高出器口的小獸,兩條龍攀附器壁,咬住鑒口,頸部、腹部均飾交龍紋,這種軀體交纏、盤旋的龍紋,盛行於春秋戰國。鑒於一種大型水器,出現於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比較盛行,到西漢時仍有鑄造,可見應用還是很廣的。
春秋中期「獸面紋龍流盉」敞口,蓋頂裝飾盤旋的長龍,這條龍還探出了頭。盉是用水來調和酒味濃淡的器具,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盛行於春秋和戰國。這件盉製作相當精美,不僅器身遍佈紋飾,造型也很別致,像是某種古代瑞獸的形狀。壺嘴彷彿是一條飛出的長龍,這件青銅器的命名可能與這個壺嘴(也就是古人稱的流)有關吧。
西漢的「八牛貯貝器」是在雲南晉寧縣石寨山出土的,據說出土的時候裡面還裝著貝幣。器身是微微凹的圓柱形,蓋上雕刻著一頭大牛和七頭小牛,中間的大牛立於鼓型座上,七隻小牛低首垂尾環繞在蓋沿。兩側的把手是虎形耳,周身還有陰線刻劃的紋飾。
「印模塊範」這四個字其實有點不知所以,可能是青銅器的一種鑄造方法吧。也是一件青銅製的壺,戰國時期的作品,瓶身上佈滿了精美的紋飾,壺的造型是青銅器中比較少見的扁壺。這種形式到後來的瓷器出現以後,倒是比較常見了。
「鑲紅銅蟠螭紋壺」是戰國晚期的作品,壺身線條流暢,有著相當精美的紋飾,繁復的花紋分佈了整整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