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點:上海徐家匯公園
從昆蟲博物館出來,稍稍過了飯點,我們搜了一下人氣美食,很不辭辛苦地乘坐公交車去了老鴻興,據說這是一間百年名店,店裡的上座率很高。即使已經比正常的飯點略晚,但依然有八成的上座率,確實是肉眼可見的「人氣美食」。
牛肉煎包和蟹黃湯包味道還不錯,但是我們點的水煮牛肉就沒那麼地道了。或許這家上海老店比較擅長做本幫菜,川菜估計也是經過了一點改良,辣度和麻度都不太夠。蛋湯的份量很足,滿滿的一大盆,味道很清淡。
徐家匯公園的入口處有一處比較寬闊的綠化,從這裡走進去不遠就是老城廂,以黃浦江的形狀來勾勒,配合黃浦江縮影水系,在水河的環抱中劃出了一個印象中的舊上海老城廂。在湖面的第一個彎道處,設計了上海著名的豫園景觀,「黃浦江」上架設了四座大橋,正是橫跨黃浦江的徐浦大橋、盧浦大橋、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的縮微版本。
用青磚鋪地的小徑,給人以歷史的感情。老城廂花園雖然佔地不大,但也算是給了一個意思。橫紋花壇的手法,是舊城廂內交錯的道路網。其實上海的歷史並沒有太久長,所謂的老城廂卻已經是上海人眼中的歷史了。
轉過一間紅磚三層小洋房,是美國著名雕塑家曼紐爾·卡博內爾製作和授權的大型雕塑「新一代」。這是法國知名人士柴立偉 女士等捐贈的,整個雕塑的主題表現的就是新生命的誕生。
我們再回頭看紅磚洋樓,佔地面積近兩百米,建築面積不到五百米,是荷蘭式建築風格的獨立花園住宅,北立面中部表面用石材處理,南部陽臺雙柱支撐,門窗是方形的,俗稱小紅樓。這是東方百代唱片公司亞太地區的總部,也是中國唱片業的誕生地。上海電通影業公司的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就在這裡面灌製。後來,這首歌被定為國歌。
小樓沒有開放,我們只能隔著窗戶看到裡面有一臺刻紋機,這是立體聲翻片機,主要由立體聲刻紋放大器和刻紋機組成。
看到那個高高聳起的圓柱狀物體的時候,我一時沒看明白它的用途。後來看到旁邊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煙囪,原來是中華橡膠廠的排煙設備,高度二十八米,建於一九二六年。公園建造的時候,在它的表麵包了一層類似纖維布的特殊材料,用來防蝕加固,並且加高了十一米,在頂部還安裝了一個不銹鋼的錐狀裝置,據說裡面是鏤空的,內部佈滿了光導纖維。這個煙囪,稱為紀念煙囪。據說煙囪一旦通電打開,光導纖維發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煙囪頂端冒出的白煙,能夠瀰漫整個夜空,也算是一種懷舊吧。現在的大上海由於環保的要求,早就沒有煙囪這種裝置了。
旁邊還有一塊石質的浮雕,就是橡膠廠的舊貌,不過雕刻得有些寫意,倒是那個煙囪十分醒目。
池塘裡不只錦鋰,居然還有兩隻黑天鵝。它們也不怕人,游到池塘的臺階上小棲,大概是坐等遊客投餵吧。有遊客伸出手,天鵝居然還真遊過來進食了!
公園內還有一條長長的棧橋,玻璃欄桿,距離地面不算高,但倒也可以略略俯瞰公園的大半風貌。周圍茂樹林立,遠處灌木和花圃搭配得很漂亮。
在石徑的盡頭,還散置著一些石盤石磨之類的老物件兒,大概是從鄉下收來的,似乎這兩年這些東西挺流行。隨手放置一兩件,多少也能營造出一些舊時光的氛圍。不過,徐家匯周圍高樓林立,對面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區,很容易齣戲啊。
走完整座公園其實也不需要花太長的時間,這裡的遊客大多都是本地居民,外地遊客大約很少會走到這裡。要看老城廂,不如去石庫門。走到公園的另一個入口,這裡有一件大型的雕塑,是白色的大樹,也許這裡面才是主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