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園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沒有鳥兒,也沒有美人,只為了這一串串紫色風鈴營造的浪漫之春,我們起了個大早,去到上海嘉定的紫藤園。
這裡是為紀念嘉定區與日本岡山縣和氣町開展友好交往十週年、建立友好關系五週年而建,1999年5月對外開放。佈局既具有中國山水園林的特色,同時也融入了部分日本造園風格。
小路彎彎,滿樹晚櫻迎風盛放做引導......
真心不容易拿到的入園憑證。嘉定人民的防治意識和措施絕對一流:下載「上海嘉定App」預約,現場一關查身份證,二關查健康碼,三關查預約登記,四關測量體溫,每關人員配備到位,認真仔細。
趕早的好處,園內人數55人。
不大的園子因為疫情,只開放了幾乎繞園子一週的紫藤長廊,其他大草坪等都圍起了警戒線。
用當代女作家「宗璞」所作的《紫藤蘿瀑布》裡的片段,描寫一下紫藤。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的部分。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這裡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 。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裡。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隊列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關於生死的疑惑,關於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
紫藤除了最常見得紫色,還有這如綢緞得白色。
以及工作人員介紹的稀有品種「黑龍紫藤」。
拍照的人們長槍短砲。
我是一部手機覽盡美景。
多雲的天氣,只能等待陽光的恩惠,我們和陽光追逐光和影,在太陽探頭的不多時,捕捉紫藤的鮮亮。
有點日系元素的小公園。
現廠創意園區
廠房改建的“韓天衡美術館”,我不認識韓天衡,只對改建後的建築感興趣。
建築保留了老廠房原有結構,磚紅色的煙囪、鋸齒狀的屋頂等都體現著設計者對工業文明的紀念。
中國最美書店之一「鐘書閣」也落戶嘉定這裡了。
有沒有看見嘉定特色「竹刻」與「印章」元素?方格上的詩句文章彷彿鐫刻的印章,而縱橫的線條則像是嘉定竹刻細膩的雕工與精美,傳遞出濃鬱的文藝氛圍。
其實,感覺「鐘書閣」越來越走進自己的重復之中了,除了第一家松江「鐘書閣」給我走進去眼前一亮之感,這裡面走進去就像走進了閔行的「鐘書閣」。
州橋景區
「法華塔」又稱金沙塔,建於南宋開禧年間(1205~1207年)。 「金沙夕照」是嘉定的人文勝景之一。明末嘉定四先生之一、書法家婁堅題了「法華塔」之匾。可惜我們到時正上午。
嘉定建塔有一段傳說。
老街正在修繕,修完的部分已經完全不似前幾年我到過的樣子了。
白墻黛瓦,一座座獨立的江南院落開出一家家洋氣的餐廳。
中國樂章跳動著浪漫的法式風情。
彈格路的石縫裡滿是飄落的柳絮,紫藤廊下有人演繹著唐韻遺風.....
南翔老街
我們捨得「古猗園」門口那家人山人海,連車都停不進的「南翔小籠館\",去到這家位於南翔老街的小籠館總店。
南翔小籠包始於清代同治十年,產於上海嘉定縣南翔鎮, 據《嘉定縣續志》記載,「…饅頭有緊酵,松酵兩種。緊酵以清水和麵為之,皮薄餡多,南翔制者最著, 他處多仿之,號為翔式…」。由於面皮以不發酵的方法製作, 因此其特色為“皮薄餡多”,故在嘉定出名。初名“南翔大肉饅頭”,後稱“南翔大饅頭”,再稱“古猗園小籠”,現叫“南翔小籠”。每隻饅頭折襉十四隻以上,一兩麵粉製作十隻。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南翔小籠製作工藝”已被上海市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市中心,城隍廟裡有“南翔饅頭店”, 在臺北及東京,便是“鼎泰豐”, 到了紐約則是“鹿鳴春”,都是用的南翔小籠製作工藝。
在南翔的街上,一路都是“南翔小籠館”,閨蜜說,對哦,在南翔的小籠,不叫南翔小籠叫什麼呢。好不好吃,哪家正宗,只有品嚐者自知了。
江南的老街,大體雷同,人少的時候,春暖花開得時候,總能走出歲月靜好之感。
古猗園
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中“綠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改名「古猗園」。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也是上海最古老的攬勝之一。
據說這裡現在牡丹花正艷,進園就直奔主題,找牡丹,拍了不少後,發現有點花前立一牌牌“芍藥”,這才知道,我是牡丹、芍藥分不清。
「唯有牡丹真國色」之艷麗之花。
估計,除專業植物園內,上海城裡,能集中這麼多的牡丹和芍藥是不多見的。
這裡面還有濃烈似火的杜鵑,暗香淡雅的木香,獨立超然的竹林......
時間有限,山水留情,但願在這人間四月天,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