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2號線,人民廣場站,7號口,沿著南京東路一直走到外灘,下到觀光隧道浦西出入口。
外灘觀光隧道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與黃浦區南京東路外灘之間,是中國第一條越江行人隧道,光影異術搭配的動態景觀。整個過江時間在5分鐘,經過八個景色不同、內涵各異的景區。
5分鐘行程,50元/人。
從浦東觀光隧道出入口上來,步行到東方明珠塔。網上預訂票160元/人(頂層太空倉沒訂)。從開始進入大門,就排隊,又熱又累,連空調都沒有。近2小時。才被允許進電梯。電梯解說員的語音,感覺同影視作品裡的**黨播音員口氣一樣,緩慢而低沉。也難怪,天天說,從早說到晚,肯定不可能像朝鮮電視播音員那樣抑揚頓措,中氣十足。
觀光層裡面看到的周邊地面景色,老實說同在地面看沒區別,純粹是心理感覺作怪。觀光走廊是在第二個球(好像是263公尺),第二個球分上、中、下三層,上面是旋轉餐廳(憑票進去),中間是普通的觀光層,電梯直達這一層。有望遠鏡(1元30秒,伸長了脖子,凝神細看,一片烏黑,還是個壞的),下面是懸空觀光走廊。剛剛踩到這一層,思想上還沒準備,嚇了一跳。懸空玻璃樓層對於我這個恐高癥來說實在揪心,透著冷風,感覺真在半空中,腳踩的前方都是透明的,沒敢望前探。很多遊客坐在或站在透明玻璃上,這純粹是來找刺激了。
第三球(太空艙350公尺)在180的基礎上再加80元。
1樓(底層)的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館,它是專門介紹上海近100年來發展史的史志性博物館。透過珍貴的文物、文獻、檔案、圖片,以先進的影視和音響設備,形像生動地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非常有趣,值得一觀。可惜我們時間關系,匆匆而過。
出8號門,步行到達陸家嘴環路豐和路站,搭乘81路/蔡陸專線/993路,坐2站,到東昌路渡口站下車,左拐向江邊走去,乘坐輪渡2元/人,5分鐘就到對岸了---東金線。金陵東路渡口,中山東一路127號。左拐找中山東二路481號十六鋪碼頭,(搭乘遊輪50分鐘,網上預定98元/人),匆忙趕路,剛巧搭乘20點的班次。 1層是船艙,有座位,但艙內拍照效果不好,2層有半塊地盤是可以自由站立拍照(缺點是感覺有點冷颼颼),另半塊須加收50元的座位費。
旅程結束返回原點上岸。出碼頭後左轉500米,搭乘公車55路,到南浦大橋站---4號線。
2月9日,1號線,陜西南路站,3號口。到淮海中路的全聚德店吃烤鴨,
不實惠,價格太貴。只是名氣響。
3月12日去中山公園(4號線,4號出口,左拐直走)看櫻花,1號門進去右拐,在御花園酒店附近,有一片很小的櫻花林,數目很少,我來得時間不對。
4月7日遊玩崇明島。
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最大的沙島。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唐神龍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鎮於西沙,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大概這是最早「崇明」這兩個字的出現。
搭乘110路,到共和新路聞喜路下車,穿過天橋,進入1號線地鐵轉,坐1站到汶水路站,3號出口,左拐汶水路100米,再右拐步行50米,搭乘申崇一線(在裡側),12元。 06:20的班次,全程高速,中途不停(據聽說,清明節期間,車流量擁堵)。 1小時抵達崇明陳家鎮(長江大橋)車站,崇明島上地勢平坦,村落密布,道路交錯,同上海市區相比,稍有荒涼感覺。下車左拐進入島內旅遊交通侯車室,坐南裕專線/堡陳專線,經15分鐘,中興鎮下車,換乘堡七線,經15分鐘,北七效(終點站)下車,向司機打聽,詢問劉家村櫻花主題公園怎麼走,但司機回答:花期已過,差不多凋謝了,那裡只是私人栽種了幾棵小樹苗,量不多,門票40元。聽到這些,我的心涼透了:網上虛假宣傳太坑人,不能信吶。果斷坐車回頭到中興鎮,換乘南裕專線,經1小時,東門(招呼站)下車,轉身到達寒山寺。
這裡很小,辦公區域比正殿要大多了。碰到一個奇葩工作人員,在正殿裡坐著,我對著佛像拍照,她說,不要對著佛像拍照,萬一你的手機丟失,佛祖也就丟失在外面了。我心想:我又不是信佛的香客,佛祖丟失損壞不關我事,大清早觸黴頭,咒我丟手機。
崇明寒山寺位於東門路21號。明朝天啟四年,楊軍門夫人朱氏自蘇州駕小船來到崇明。朱氏在島上削發為尼,法名顛修,建寺名寒山寺,供寒山拾得二像。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鐘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鐘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得名傳說:「崇明島」的來歷,源自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後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出來繼續往南步行,感覺城橋鎮(崇明縣城)遠不如上海市區,沒有什麼繁華印象。不遠處的左側到達崇明學宮,(又稱崇明博物館/孔廟。8點半--16點,週一關門。地址:鰲山路696號)。
崇明學宮是現今上海僅存的三座學宮之一。現址又稱崇明博物館,層層疊疊的古建築群。二座石柱牌樓古樸沉穩,上書「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門前是二株有350年歷史、三人合抱的銀杏樹,守門的是一對大石獅,氣勢恢宏。學宮最大的建築是大成殿,彷彿寺廟中的大雄寶殿。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東廡西廡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暫為古船陳列室,大成殿東廡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跡,還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廡是黃丕漠藝術館。大成殿後的兩幢建築是崇明民俗陳列館。博物館內列有「崇明島的形成與發展」、「館藏文物」、「自然博物」三個展覽,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崇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遺產。
馬路南側即是瀛洲公園北門。裡面景色很枯燥無味。
一直往裡走,到達南側江邊的南門景觀大堤(觀光遊覽長廊)。江堤上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感覺比外灘差多了。因為是陰雨天,看江邊景色一片模糊,
在江邊矗立著一塊大石,刻著「崇明島」。
溜達了一會,沿著長堤往西走,穿過南門汽車站,隔壁就是南門港。坐12點的開往寶楊路碼頭(末班17:30,到石洞口碼頭末班18點),16元,50分鐘。
遊客進入船艙很斯文,不用爭搶。坐在艙中,座位基本上對號入坐,沒有站位(不像福建的鼓浪嶼/媽祖廟的乘船,一半坐一半站,人流就像行軍打仗,積極地往前直沖搶座位元).看著船在河中起伏,有點頭暈。出了碼頭,搭乘160公車,至同濟路寶楊路站下,進入3號線寶楊路1號口。
(備註)崇明美食:長江江鮮/崇明老毛蟹/酒糟燒魚/草頭燒餅/崇明糕/崇明老白酒/醬包瓜/崇明金瓜絲/崇明白山羊/崇明白扁豆/崇明沙烏頭豬/崇明香酥芋/蝦大烏參/上海蘆葦/蛤蜊包圓。
英國泰晤士河邊小鎮風情與住宅特徵,追求人與自然的最佳和諧,體現松江新城濃烈的現代化、國際性、生態型以及旅遊文化氣息。並將自然流暢的道路系統與優美的河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作為整個區域開發的骨架。其中一條連續的多功能步行街以及湖畔英式廣場成為總體規劃的主軸線,也是居民及遊人進行集會、表演、休閑、交往的好去處,層次豐富,引人入勝,整體氣氛充滿生活情調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