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騎行漫記。

騎行漫記。

你試過一個人騎著單車去遊蕩嗎?穿著騎行服戴著騎行帽,當然也可以不穿騎行服不戴騎行帽,可以不確定目的地在哪裡,單純地前進。在陽光正好春暖花開的日子裡,騎著車看著一路最自然的風光,你會愛上這種即鍛煉身體又飽覽風光的活動。

由於值疫情期間不方便出省,在春節前後選擇騎行到上海郊野的一些古鎮、博物場館、遺址公園,深一步了解上海的開埠史和歷史文化。

行程1:市內--泗涇鎮--朱涇鎮--呂巷鎮--廊下鎮--亭林鎮-車墩鎮

距離:來回130公里左右(兩天)

看點:泗涇古鎮、東林古寺、地藏古寺、東禪古寺、廊下古鎮、車墩影視樂園

東林寺建於元年(西元1308年),原名觀音堂後改名為東林禪寺,歷經七百多年的歷史滄桑,2007年擴建成為一座壯麗、宏偉、威嚴的佛教名剎。個人覺得是上海比較有特色的一座禪寺。

在寺院中有三項工程創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分別為室內觀音像,善財童子像,幹佛門。

牛年五福臨門

上海地藏古寺,上海地區唯一一座供奉地藏菩薩的道場,迄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 1997年,由原松江佛教協會會長性修老法師發起,在古庵的基礎上創建上海市第一座佛教養老院,命名「化城養老院」。

東禪古寺位於上海松江區車墩鎮東門村,位於松江鎮東城鄉結合部。古寺黃墻圍繞,十分幽靜。

曾為松江城廂\"八寺香火\"之一。

八大寺為普照寺、超果寺、廣化寺、龍門寺、東禪寺、西禪寺、南禪寺、及北禪寺。

行程2:市內--華涇鎮--徐涇鎮--趙巷鎮--重固鎮

距離:來回約60公里

看點:奧特萊斯、福泉山遺址、法會庵、蟠龍庵

福泉山遺址,位於青浦區重固鎮的中心地段。 名「山」乃「包」。遺址號稱為“山”,實則是一個小土包,長94米、寬74米、高7.5米的高臺墓地,共發掘發現了150餘座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完整地保留了6000年以來的文化遺存。

最具特色的是139號墓,墓坑中出現了殉葬的情況,並且是用的人殉。古墓中有一具直肢葬的男性和一具屈肢葬的年輕女性,女性是被捆綁陪葬的。墓坑內還出土了不少陪葬用的石斧等石器,以及一口大陶缸。

保留了6000年以來各個時期的文化疊壓遺存,內有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與戰國時代的遺存,考古界一致譽其為“東方的土築金字塔」、「古上海的歷史年表」、「上海的發祥地」等。

法會庵在重固鎮北市,通波塘東岸,廟涇橋北堍。相傳系青龍寺下院,原房廊十間,佔地十餘畝,尼眾十人,香火較盛。宣傳元年(1909年)重固鎮陸周氏等發起墓捐,遂將草庵改建為瓦房十間,增添佛象,遂重具規模。

蟠龍庵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蟠龍庵是由\"蟠龍大寺\"即\"普門教寺\"與聖堂兩個寺院合併而成。大寺位於蟠龍村北,聖堂位於村莊南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蟠龍庵恢復宗教活動,以後逐漸重建大殿、配殿及附屬建築。

行程3:市內--華涇鎮--徐涇鎮--趙巷鎮--青浦鎮

距離:來回約60公里

看點:青浦博物館、崧澤遺址

青浦博物館主要展示青浦地區的發展過程,從上海地區古人類良渚文化遺址的文物,到古代、近代的演變過程都有體現。藏品近萬件,陶瓷是這最多的展品了。

在博物館的當中,還復原出了古代的一個碼頭的場景,非常的令人震撼,有船有碼頭,還有很多當時的商鋪。在二樓有許多青浦的石橋模型,還有很多的圖片說明了不同時期橋的構造和原理,讓人大開眼界。

一個位於青浦崧澤村的普通村莊,卻被譽為\"上海之源\",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跡在此起步,崧澤文化應其得名,崧澤遺址博物館主展廳由\"發現崧澤遺址\"\"走進崧澤社會\"\"傳承崧澤遺產\"三部分組成。

行程4:市內--浦江鎮--航頭鎮--惠南鎮

距離:來回80公里左右

看點:西岸新渡口、新場古鎮、教會建築

西岸新渡口-遊客集散中心(三港線「港口渡口」)被網友稱為「最美渡口」、「帶跑道的飛船碼頭」的西岸新渡口。作為黃浦江兩岸唯一將輪渡站、遊船碼頭及遊客服務融為一體的公共設施,不僅為黃浦江的航運品質重新樹立旗幟,更為渡口如何最大限度整合景觀性、公共性、功能性提供了模板。

如果從西岸美術館騎行出發,在20分鐘左右抵達4公里之外的“港口渡口”,坐上輪渡即可到達對岸的三林,在三林老街裡嘗遍地道美食,去郊野公園來一場春日邂逅,迎著夕陽結束一天的“城中漫旅”,西岸新生活又多了一種選擇。

在渡輪上偶遇老年騎行隊

三世二品坊是為明朝萬歷進士、太常寺卿朱國盛及祖朱鏜、父朱泗所建,牌樓三門二簷氣勢宏偉,祖孫三代都官至二品,故曰「三世二品坊”,以彰顯朱家顯赫地位。牌坊壯觀精美,人物、飾器、車馬花鳥栩栩如生,有「江南第一牌樓」 之稱。

鎮子前半段是旅遊區,和一般古鎮小吃街很類似,後半段是普通民居,建築大多是民國時期的形制,畫棟雕樑很有味道。

新場古鎮不大,一條狹長的老街、幾條水巷和小弄堂,基本上就成了古鎮的全部。

浦江鎮召農作物是新建的古鎮,說它是新建的,因為所到之處都是新建的牌坊、亭榭、煙雨廊,新建的橋、新建的商鋪。但它卻有禮耕堂、寧儉堂、資訓堂遺址,有秦裕伯、葉宗行這些歷史名人,這一切無不向人們展示著,這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沉澱的古鎮。

行程5:市內--寶山

距離:來回80公里左右

看點:共青森林公園、寶山臨江公園、淞滬抗戰紀念館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寶山臨江公園)與淞滬抗戰紀念館形成\"館園合一\"、\"文綠結合\"的模式。

紀念館展示了兩次發生在上海的重大戰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滬抗戰和上海人民14年的抗戰史實。而紀念館所在地瀕臨長江、靠近吳淞口,這裡曾是原寶山縣縣城舊址,也是兩次淞滬抗戰的主戰場。

以上記錄了五次上海郊野的騎行活動,上海、尋根、歷史。文化...「大喜過望」算是我對這些行程的最大感受了,一切的早起的困倦和騎行的辛勞都隨著愉悅的心情一掃而光。

騎行這件事,其實還是蠻爽的!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