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上海旅遊:大都市景觀掠影散記(圖)。

上海旅遊:大都市景觀掠影散記(圖)。

上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城市。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風景,還有眾多著名的人文景觀。根據稍早期的資料介紹:截止到2003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4處,紀念地點29處,保護地點14處。迄今仍保留我國唐、宋、元、明、清以來的若干古跡和富有特色的園林。

五卅運動紀念碑(攝影:馮贛勇)

幾十年來記者曾多次光顧這座城市,但是無論哪次來,如果這麼多的景物要想在短時間內瀏覽到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於是記者在幾十年的時間段中每到上海,如果時間充裕,總會在有限觀光中,用相機拍下了上海這座城市的一些著名景觀的掠影。這裡記錄了幾次較為重要的行程記憶。

外灘的陳毅雕像(攝影:馮贛勇)

記得2005年5月17日來上海時,我首先來到的是位於上海市區黃陂南路374號的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紀念館。這座上海20年代典型民居的石庫門樓房的建築風格是中西合璧式的,在這裡紀錄了足以令後人永遠銘記的一段中國共產黨誕生時期的輝煌歷史。

一大會址紀念館(攝影:馮贛勇)

雖然已經是第五次來上海了,但由於其中時間跨度太大,以至於每次來都感覺變化很大。特別是此次來上海。突然發現平地拔起了眾多的高樓大廈。還有像上海大劇院、五咫運動紀念碑那類現代感十足的建築景觀,充分體現了上海現代化大都市的風貌。但越是這樣就越想看一看著名的文化古跡,於是來到建於三國時期的靜安寺。

上海大劇院(攝影:馮贛勇)

靜安寺原名滬瀆重元寺,建於三國吳赤鳥十年(西元247年),是滬上最早寺院之一。至唐代,因禪風盛行,一度改為「永泰禪院」。西元1008年始名靜安寺,迄今末變。祗因舊址位臨吳淞江(即蘇州河)江濱,波濤沖擊,有傾圮之虞,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寺僧仲依擇地蘆浦沸井濱,另砌新寺,遂有座落在現南京西路,華山路的靜安古剎勝跡。一九八三年,靜安寺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院之一。

上海靜安寺(攝影:馮贛勇)

由於是第一次來靜安寺,所以靜安寺的建築風貌與想像中的那種中國傳統寺廟的建築有些不同。也許是受到週邊鬧市建築氛圍的影響,總覺得靜安寺的建築也有點現代化。

靜安寺摩尼殿(攝影:馮贛勇)

走進靜安寺的山門,寬敞的寺院中一座靜安古寺的寶鼎立於中心位置分外醒目。兩邊的大殿氣勢雄偉,其中的一座摩尼殿引來不少虔誠的朝拜者。

靜安寺鐘樓(攝影:馮贛勇)

鐘樓與鼓樓分立於門首的兩側,寺內一側的數間廂房一直通往寺院的深處。離開靜安寺前往下一個著名的目標地上海外灘。

俯瞰靜安寺(攝影:馮贛勇)

外灘是最具特色的上海景觀。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其不凡的景緻永遠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遊客前往。由於外灘面對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群。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築群構成了上海外灘獨具一格的街景。 

從外灘看浦東(攝影:馮贛勇)

在外灘的觀景台上,無數的遊客饒有興致地遠眺黃埔江對面的東方明珠等現代化的上海浦東景觀。黃浦江來來往往的船舶更是一道看不夠的美景。

外灘街景(攝影:馮贛勇)

漫步外灘兩邊都有賞心悅目的景觀。特別是偶遇一對拍婚紗照的新婚燕爾,吸足了來往遊客的眼球。而視野中一邊是流淌的黃浦江與浦東市容風貌。另一面則是數十座巍峨的大廈,構成一部風格各異又渾然一體的古典建築藝術交響詩。

黃浦江中的遊船(攝影:馮贛勇)

1846年上海闢為商埠以後,經過約一個世紀的營建,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在這個僅有三里長的一條弧線上,鱗次櫛比地矗立起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希臘式、文藝復興等。

外灘綠化帶一角(攝影:馮贛勇)

從建築上看,外灘這些具有西方復古主義建築風格的大樓,雖然不是出自一個設計師,也不是建造於一個時期,但它們的建築格調基本上是統一的,整個建築輪廓線的處理也是協調的,因此成為上海具有「萬國建築博覽」標志性的建築群之一。在黃浦江西岸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天際線。 1996年,外灘建築群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歷史建築一(攝影:馮贛勇)

外灘也是上海歷史的縮影。著名的東風飯店,過去是名揚遠東的上海總會。這是一個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它有當時最長的酒吧,酒吧櫃長達110.7英尺。

著名歷史建築二(攝影:馮贛勇)

外灘12號是一座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過去是匯豐銀行。建於1923年,當時英國人曾自稱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華貴的建築」。

著名歷史建築三(攝影:馮贛勇)

解放後這裡成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房頂上端有鐘樓的建築是著名的海關大樓,建於1927年。大樓上的大鐘四周都可以看到時針,方圓幾裡都能聽到洪亮的鐘聲。

著名歷史建築四(攝影:馮贛勇)

現在的和平飯店,原是美國猶太人沙遜的沙遜大廈。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了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決定在沙遜大廈旁,建造一幢遠東最高的34層的銀行大廈。

著名歷史建築五(攝影:馮贛勇)

1934年正當施工時,沙遜卻無理干涉,說「在英租界造房子,高度不得超過我的金字塔塔頂」。結果中國銀行只能造17層,比鄰近的沙遜大廈金字塔頂低30公分,工程也由外商設計、承包。

老碼頭內景觀(攝影:馮贛勇)

外灘的這些建築,當年大多是外國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機構。為了讓世人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將由專家學者重寫銘牌,逐一懸掛出準確介紹其身世的中英文「身份證」。首批重寫銘牌的有匯豐銀行、海關大樓等23棟歷史名建築。

與上海朋友外灘留影

2021年3月28日記者再次來上海,上海朋友帶記者一行前往外灘如今已延伸的新地帶進行觀光,這裡既有保存完好的老建築,也有新老結合的老碼頭等一系列景觀,令記者大開眼界。

俯瞰浦江兩岸夜色(攝影:王國堅)

  特別是同上海老外灘那些歷史著名的建築相對應,如今在黃浦江東岸也新崛起了眾多現代化的大廈建築群,為此,黃浦江兩岸的歷史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構成了上海這座現代大都市獨有的亮麗美景。 (圖文:馮贛勇)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