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個小小的天文愛好者,來了上海怎麼能不去上海天文臺朝聖一下呢?
上海天文博物館交通便利,坐落在上海西南郊高達99米的歷史名山——佘山之巔(我要笑一下),是不是見慣了高山大川的你也笑了,這座山真是挺矮的,對一馬平川的上海來說,它還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高山呢!
因為佘山天主教堂、上海地震博物館也都是坐落在佘山上的,而且相距不遠,所以可以安排在一起遊玩。從上海地鐵9號線佘山站下車,搭乘公車可直達。記得要到西佘山森林公園下車,天文臺,天主教堂、地震博物館都是在西佘山上的。這裡面空氣清新,來走走,又運動了身體,又能學到天文地理知識。真是好去處呢!
佘山公園不要門票,天文博物館門票很便宜,成人12元,兒童8元,開放時間8:00--16:30,四季皆宜參觀遊玩。
從西餘山公園門口沿著臺階往上走,一路上密林秀竹,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走不遠就會看到一座修長俏拔的高塔,叫做“秀道者塔”,這座塔磚木結構,高29米,七層八面,造型優美。了解這座塔的修建始末,會令人感慨萬千,這座塔始建於北宋年間,是一個名叫做秀的道人(奇怪的是,他姓什麼呢,不知道)募資修建而成,完工後,他焚身赴死,令人唏噓不已!這座塔外形俊美,歷千年風霜依然挺立,是餘山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繼續往上走,會看到一處挺大的觀景平臺,這裡的石頭欄桿吸引了我們,因為這些欄桿上分別雕刻了12星座的圖案,很有趣。這兒視野開闊,下邊遼闊的田野和城市的風景盡收眼底。
佘山天文臺就在平臺上邊不遠處,幾步就到。買了門票就可以進去了,門口有售紀念徽章,設計的很漂亮,幾元一個,可以買了來留作紀念!
天文博物館是在舊天文臺基礎上建立,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於1898年創辦的佘山天文臺(現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它是中國最早的天文臺,安裝了從法國購買的當時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天文臺前小廣場上有一架郭守敬創制改良的簡儀,支架上有四隻盤龍,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還有國際經度聯測紀念碑、日晷等。
我們去時,館裡正在舉行隕石展,大大小小幾十件,有一個隕石重達350公斤,還有幾個隕石切片在燈光下金光閃閃,很是漂亮!
天文館內還展示有歷史上使用過的各種天文望遠鏡和大量的老照片,以及100多年前的天文鐘、航海鐘、計算筒等科學文物,天文館有1400多平方米展示面積,包括古天文儀器館、科普館、日晷館、環形館、閱覽室、放映廳、科普報告廳等。博物館的還有一件重要文物是曾經參加過國際經度聯測的帕蘭子午儀。旁邊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圖書館,看起來不大,卻珍藏有數萬冊中外天文圖書、期刊及手稿,非常珍貴。
主樓是法式建築風格,雄偉壯觀,鄰近天主教堂教堂。我們觀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是,爬梯子才能上去觀看的「鎮館之寶」——40公分雙筒折射望遠鏡,它真的很大,足足佔了一間屋子。 10 0多年前在那艱難的環境裡,萬裡迢迢把它運來,並安裝起來做科研,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了這些工作的傳教士們實在是令人欽佩啊!
展館裡還有很多圖文資料,詳細介紹了徐光啟、利瑪竇、蔡尚質(法國傳教士、佘山天文臺首任臺長)、高平子(唯一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面環形山的現代中國天文學家)、李珩(上海天文臺第一位中國人臺長)等科學家的事跡,並且展示了天文望遠鏡的發明、傳入中國、在上海落戶的軌蹟等等內容。
旁邊有一個屋頂是圓球形的放映室,在循環播放星空之旅、宇宙形成之類的天文大片,處身其中,感覺星星和隕石都迎面飛來,很是震撼,是個很特別的體驗。許多人坐在地上,連續看了幾遍。
後來我們登上屋頂的觀景台。這裡面視野很開闊,天文臺白色半球形的屋頂就在眼前,旁邊是聖母大教堂的紅磚墻和西式尖頂。
上海天文博物館常年對外開放,也常組織進行日月全食、偏食、彗星回歸、流星雨天像等觀測活動,是大家了解天文科學知識的好地方。
走出天文館,旁邊不遠處有聖母大教堂。這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大教堂,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建造。曾是遠東地區天主教朝聖中心,有「遠東第一教會」之美譽。也是國內天主教最主要的朝聖地。教堂是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築,融希臘、羅馬、哥德建築藝術於一爐,部分建材與裝飾採用中國傳統建築手法。天主教堂與佘山融為一體,紅磚綠山相映成輝。整個建築平面呈現拉丁式十字形,體現了建築美學上右對稱中不對稱的美感。教堂內部極為豪華,金碧輝煌,即使你不是信徒,也可以入內感受一下呢。
上海地震科普館呢,就在下山的路上,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地震台。坐落於佘山地震基準臺內,是館臺結合、科普館與博物館集於一體的場館,保存有國內外最多最老的歷史地震儀器和歷史地磁、地震資料。分「地震科普廳」、「弧幕影視廳」及「百年風采廳」三部分內容。我們到時,館裡人很少,走了一圈觀看了各種儀器和圖文資料。館內有一段玻璃地幕,下邊是模擬地震後的現場,走在上邊實在觸目驚心!人類對地震的科學研究實在是非常的必要,希望科學家能早日破解地震預報難題啊,來造福人類!我們還在180度的投影大弧幕影視廳裡觀看了兩段地震視頻,因為熒幕超大的原因,身處其中,感覺畫面有巨大的沖擊力,非常震撼!
地震館的竹林中還有“八卦陣”,是我國大陸第一座台陣,是世界上最前沿的高新地震觀測儀,它能精確定位地震位置,提高地震預警能力;另外有個重達1200公斤的德國維歇爾觀測儀,可是“老祖宗”,早在1909年就到我國服役,而且它還是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古董級實品地震儀器,它的水平擺錘到現在還能運轉。這些可是難得一見的物件,千萬別放過參觀機會喲。
地震館也是免費的。開放時間是週二至週六,9點-16點
我們早上7點從市內出發,一路慢慢走來,出了地震館已是下午3點多了。
出地震館不遠,就有公車站臺,回程很方便。
這一天行程是舉頭望星空,低頭觀地動,山上看天文,山下看地理,真是充實滿滿的一天。可以帶點吃的,慢慢逛,在山林裡行走,又鍛煉了身體,又獲得了知識,會是非常棒的一天!
另附:上海的景點大多是在市內。上海的公車系統非常發達,所以完全可以自由行,時間安排好了,想去哪裡遊玩就去哪裡,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沒那麼多約束,會比跟團方便隨意的多了!
還想看更多遊記,可以追蹤我的微信公眾號:旅遊指南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