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我的生日月,按慣例已是我逃離上海的日子,不過今年一些特殊性,對遠行沒有很大的熱情, 但十多年來保持的儀式感還是不能斷,夏天也是賞荷花的好季節,因此就想在家附近一日遊,杭州西湖或古猗園,這兩地雖已去過很多次了,但每次去還是有不同的收獲。
生日前一天查了下交通,發現去古猗園很方便,有輛公交車直達,比地鐵還方便還節省時間,半小時直達, 想當年朋友在新政(外地的單身不能買房)前買了南翔地鐵旁公館的房子,極力勸說我也買在那, 那時地鐵旁90多平方的電梯新房的價格與在虹橋鎮96年的老公房60平的差不多,而我選擇了蝸居! 就如八十年代中後期的上海人的觀念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
高架上窗外的上海
南翔
古名槎溪,梁武帝建國的時候,南翔還只是一個荒涼的鄉村。有一天,當地農民在耕地時挖到一塊一丈多長的大石塊,石塊一露地面,就有一對丹頂鶴在石塊上空盤旋,落到石塊上歇腳。一個叫德齊和尚認為這裡是一座佛地,決定在此建造一座佛寺。說來也怪,每天白鶴飛往哪個方向,哪個方向就有人來獻款,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不久就籌集到一大筆錢,破土動工建造寺院。 505年(梁天監四年)建成白鶴南翔寺,因寺成鎮,便取名為南翔。南翔鎮是上海市四大歷史名鎮之一,歷史上曾有\"小小南翔賽蘇城\"之美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跡眾多,著名景點磚塔、古猗園、檀院、留雲禪寺等
古猗園
最早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原名“猗園”,取自《詩經》中“綠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改名“古猗園”,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綠竹猗猗、靜曲水幽、建築典雅、楹聯詩詞以及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聞名。園林包括猗園、花香仙苑、曲溪鶴影、幽篁煙月四大景區,內有逸野堂、戲鵝池、青清園、南翔壁等著名景點
江南水鄉:旖旎婉約,清新秀美的白墻黛瓦,小橋流水 ,以卵石和花卉營造出自然灑脫的旱溪景象。 煙霧彌漫中荷花映放,呈現一幅千峰擁翠一溪煙,水漾清波嬉石蓮的江南畫卷。 (上海植物園佈景)
因為公園的門票還挺便宜的12元,另外辦年票也很方便便宜,也是當地居民聚會鍛煉的好場所
萬安塔:原位於南翔鎮西南方的萬安寺內, 1988年僅剩三節塔身, 經修復移置古猗園。
青清園景區建於1985年,是園內最大的景區,以猗猗青竹為主,體現了古代猗園\"綠竹猗猗\"的特色。
先行其言,而後行之摘自《論語·為政篇》解釋: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
公園裡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拿著長槍短砲的,他們是有錢有閑的一群攝影發燒友
梅花廳
去老街的路上
百年老店長興樓
南翔小籠包製作
南翔雙塔: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壽星,也是我國磚塔中的珍品,建於五代至北宋初年,原建在白鶴南翔寺山門內兩側,雙塔是全國僅存的一對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
留雲禪寺 建於梁天監四年(西元505年),初名為「白鶴南翔寺」。
相傳南朝梁天監年間(502一519),有農民坌地得一石,常有兩鶴飛來隊列石上,有借人募化建寺,寺成後鶴南飛而不復返,故名南翔寺.鎮也由此得名。宋紹定年間,因理宗趙昀賜「南翔寺」匾額,寺名更為南翔寺。西元1700年,康熙以匾額“雲翔寺”,故又易名為雲翔寺。
觀音殿 及兩側鐘樓鼓樓
大雄寶殿及兩側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殿
遊於塵外:一家很嗲的咖啡店, 有兩層樓,樓下近街道是文創店,裡面是一座公益圖書館
我嘉書房”,可以用上圖的借書卡進入, 遺憾的是當天沒有營業,要26日之後開始預約接待, 樓上是咖啡廳,可以看檀園景色。
二樓喝茶和咖啡小憩聚會的地方
窗外檀園角落
手工陶藝:崑曲
二樓一角有瓷器古典崑曲美女,墻上掛滿了西廂記的畫,超級喜歡!
很有意境的樹和影
拍古裝的生意特別好
香囊店
晚餐臭豆腐,快下雨時趕到了車站, 在車上已暴雨雷鳴了,圓滿的自我放飛的一天!
我的午餐: 一碗涼皮
總覺得自己的記憶好像是魚的記憶,每天都覺得很忙碌,但不知乾了什麼,因此唯有記錄了還能有些回顧。今天又是7月的最後一天了, 想想計劃的遊記還沒完成, 特地在此月最後一天再回顧下生日那天的所行所聞所想!
一碗涼皮 一杯咖啡 幾塊臭豆腐 渡過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簡單而滿足!
追星星的人 特麗薩 海涅(英國)
我要跟獵戶座一起打獵
在幽暗夜幕下潛行
我們要騎在飛嗎座背上
去捉一縷金色陽光
我要用我的月亮套索
套住土星明亮的環。
再給它所有的衛星,
用風暴的印記做標簽。
我要烤一堆薑餅人,
在金星滾燙的熱土上。
然後攪動它的火山,
看咕嘟沸騰的巖漿。
我要抓住藍色的天王星,
教它如何飛。
我要像飛盤一樣丟出它,
在夜幕上劃過一道光。
選自《為你讀詩》
2020.7.19 《追星星的人》
趁著夏夜清涼,去看一次星星吧, 當它閃爍的時候, 你的心一定也會跟著震顫,但如果等不到頭頂星,就護住心中星, 一直做一個追星星的人!
眼前又浮現孩兒時的夏日,納著涼躺在竹床上仰望星空數星星,耳邊蛙鳴,螢火蟲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