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枸杞島滬蘇遊】5.沙家浜唱響蘆葦蕩,人文招待十六方。

【枸杞島滬蘇遊】5.沙家浜唱響蘆葦蕩,人文招待十六方。

【枸杞島滬蘇遊】5.沙家浜唱響蘆葦蕩,人文招待十六方

2020/10/30,一日遊了三個景點,故分開三篇敘述

從上海出發,車行近兩個小時,到了沙家浜景區。

一聽到或看到景區名字,你一定會想到京劇《沙家浜》,裡面的阿慶嫂刁德一胡傳魁給70後之前的人們留下的記憶。

沙家浜風景區結合天然蘆葦蕩、都是依照京劇《沙家浜》故事及當地風俗規劃來設計的。以浩蕩的蘆葦、寬闊的水域和茂密的綠化構築成江南水鄉大自然綠色生態景區為主調。以革命史實、京劇《沙家浜》的傳奇故事及沙家浜人文史累積為內容,巧妙設置各景點,是國家5A級景區,主要有革命歷史紀念館、國防教育區、紅石村、蘆蕩人家、蘆蕩濕地、蘆葦迷宮等部分組成,值得一看。

為了讓年輕人了解,先交代下背景。

現代京劇《沙家浜》藝術性地再現了新四軍與江南水鄉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 1939年5月,葉飛率領新四軍六團500多位將士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的部隊番號,東進到常熟陽澄湖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鬥爭,抗日武裝力量不斷壯大,抗日遊擊根據地得到鞏固。 1939年9月,葉飛帶領「江抗」主力北撤到鎮江揚中整訓,36位傷病較重的指戰員無法撤退,他們在地下黨和當地人民群眾的保護照料下,不僅養好傷,還發展壯大了抗日武裝力量。 1960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以這段真實事蹟為素材,創作公演了《蘆蕩火種》。 1963年春,以著名作家汪曾祺為主的創作組將滬劇《蘆蕩火種》改編成京劇,並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改名為《沙家浜》,從此阿慶嫂、郭建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享譽大江南北,深入民心。

常熟附近的「沙家浜」在800年前只是一個水鄉小村,歷史上曾叫蘆蕩鄉,現在還有蘆蕩村。經省政府批準,1992年3月由蘆蕩鄉更名為沙家浜鎮。

首先,導遊帶著我們來到一塊大石碑前,迎面的照壁上是當年新四軍六團團長、已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的題詞。

坐觀光遊覽車到了老街,首先就聽到戲臺在表演沙家浜裡的智鬥一段,演員唱的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觀眾聽得如醉如癡,不停拍照錄像。

走上東進橋,這座石橋是為紀念新四軍東而得名的。東進橋全長39米,以紀念新四軍六團1939年東進;橋面寬7.7米,旨在不忘「七七」事變。

遠眺紅石村,清風夕夕,蘆葦依依,似江南少女訴說不盡情思,旖旎,動人。

自由行走在橫涇影視基地(也就是老街)河面涼風習習吹來,非常清爽舒適。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保存了農村建築舊貌,吸納江南小鎮精華,重現了上世紀三、四年代的江南鄉間風貌和文化特徵。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就是在這裡面完成的,此外還有《三言二語》、《金色年華》、《中國酒王》、《茉莉花》等電視劇到此取景拍攝。

橫涇老街,店鋪鱗次櫛比,小橋流水人家。偶有那滿面春風的新人迤迤然經過,六順堂裡永結同心。

春來茶館再現了當時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館原形,「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春來茶館旁,阿慶嫂「智鬥」刁德一,從風華正茂到滿面風霜。

刁家大院,門當高立,朱門暗掩,曾演繹過怎樣的悲歡離合?

老街上的特色食物非常多,也很好吃,價格也算合理,滿大街都是陽澄湖大閘蟹,任由你品嚐。

還有買燒餅的武大郎,你拍他時他會很配合地擺姿勢。

這里和其他景區不同的是因為有樣板戲京劇《沙家浜》的原因,這裡舞臺每天都會上演《沙家浜》,還有挑花擔和婚俗表演,算是和其他景區最明顯的區別了。

熙春社裡,剛才在戲臺上表演《智鬥》的阿慶嫂和刁德一和你面對面,一句、一遍遍地教你唱《智鬥》,最後還請你上臺和他們一起唱,只是沒有一個團友敢上去表演。

到處都是蘆葦蕩,江南水鄉風情時不時展現。蘆葦深處,蘆花飄起,柔情如沙家浜,也有了蕭索冬意。可惜水面荷塘上的荷花沒有了,荷葉凋零,一片凋落的殘缺美。

沙家浜風景區不但有漂亮的天然蘆葦蕩,在水鄉田園的水面上的搖櫓船,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說起蘆葦蕩,說到搖船人,就不能不說到金發根。他是沙家浜蘆葦蕩風景區承包手搖船的第一人。 6年前,風景區叫他來承包手搖船,老金並不情願。但才搖了一星期的船,老金發現生意特別好,有時一天可以賺200多份。 「邊唱山歌邊搖船,一年好賺二萬塊,蠻開心的。」今年60歲的金發根樂呵呵地說。如今,風景區的手搖船已從2條增加到70條,每位搖船農民的年收入達到1.4萬元。旅遊帶動當地人致富的又一鐵證。

在春來碼頭候船。這裡面的遊船有兩種,除了上面說到的搖櫓船外,另一種就是機械式的了,我們坐的是機械式的,聽不到船娘哼著當地的漁歌小調,只聽到發動機的聲音。遊覽船在河道中轉來搖去,我們早已分不清東南西北,然怪新四軍傷員要在這裡躲藏起來,當年日本鬼子在蘆葦蕩中為什麼找不著新四軍了。

這是搖櫓船

坐船拍下的蘆葦蕩

當年那一齣戲唱響了沙家浜,而今天的沙家浜人,卻把這齣戲唱下了舞臺,唱富了全鎮,而且還要繼續唱下去,想像不出,沙家浜還會唱出怎樣的大戲!

(1914 2020/11/20)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