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1mf5812000bioappc6C23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在上海西部的青浦區,就有這樣一座原汁原味的古鎮,明明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卻無人問津,它就是練塘,千百年來它一直低調地隱於青浦,而且它是「共和國掌櫃」陳雲的故鄉。朋友們,你們去過這個地方嗎?
、
相傳練塘因三國時期東吳水師的訓練營而得名,又傳是因高州刺史章仔鈞攜章練夫人居住於此,章練夫人舍宅為寺而得名,這裡也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志的故鄉。練塘古鎮低調的讓人心疼!
練塘老街不長,就三里,一條俗稱「三里塘」的市河貫穿古鎮東西。 「上塘」、「下塘」;「東風」、「前進」此四街延市河分佈。在不長的市河上,至今還有義學橋、棧房橋、流芳橋、萬善橋、朝真橋、中虹橋、順德橋、餘慶橋等10餘座橋掩映在垂柳之間,各橋各式,小木船不時輕輕劃過,像一幅濃濃的江南水鄉畫。
街道路旁的宣傳牌
陳雲故居位於下塘街95號,是一座磚木結構的老式江南民居。依市河而建,南臨西塘港,頗顯江南民居特色。
陳雲故居緊靠市河邊的下塘街,是一座磚木結構的老式江南民居、總建築面積95.88平方公尺。
陳雲兩歲喪父,四歲喪母,被父母收養,並隨父廖文光的姓改名廖陳雲。現在的陳雲故居即是陳雲舅父母家。
故居臨街部分為店面,先後用作載縫鋪和小酒店。店後是兩層小樓、樓上為陳雲舅父母所居,樓下為陳雲居住過的房間。現今故居禮的陳設基本上保持了當年的原貌。
陳雲兩歲喪父,四歲喪母,依靠做裁縫和小生意的舅父撫養,舅父家境貧賽,陳雲斷斷續續念完高小,就被迫輟學。
顏安小學前身是顏安書院,創建於清光緒十五年,三十一年改稱顏安初級小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為顏安國民高等小學校,解放後更名練塘鎮小學。練塘一批名人誌士,如吳開先、吳志喜、高爾松、高爾柏、袁文彬,還有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志都在顏安國民高等小學接受教育,陳雲同志於1919年秋在該校畢業後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 1986年9月,陳雲同志為母校題寫了校名。顏安小校,仍保留了早年陳雲讀書時的書院格局。
1955年陳雲青浦農村調查舊居
陳雲青浦農村調查舊居,位於練塘古鎮下塘街25號,坐南朝北,是一座兩進式、三開間、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底層中間為客堂,東西廂房佈置了《陳雲與青浦農村調查》專題展。
1955年陳雲居住過的二樓不開放。
《陳雲與青浦農村調查》展,以照片、手跡等再現了陳雲四次青浦農村調查的過程。共分:「三定」政策,穩定人心;堅持改進、統購統銷;消滅「瘟神」、血吸蟲病;深入細致、關愛民生四個部分。
陳雲同志在全面主持全國財政經濟工作期間,為使中央的政策符合國情、順應民意,於1955年1月至1961年7月先後四次回家鄉調查。他在傾聽民聲、了解民意、掌握實情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實情的意見,為國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與週邊民宅保持著江南水鄉風物的和諧與韻致。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陳雲故鄉--上海青浦區練塘鎮,紀念館是經中央批準建立的系統展示陳雲生平業績的傳記型展館,2000年6月6日建成開館,江澤民同志題寫了館名。陳雲紀念館北依市河,南臨西塘港,由主館、陳雲故居及附屬設施三部分組成。主館內《陳雲生平業績展》、陳雲文物展示室、《永恆的懷念》展覽,生動反映了陳雲偉大、光輝的一生。
第一展廳展出四部內容:
一、店員出身的工運領導人;二、在歷史轉折關頭;三、黨的組織工作的傑出領導者;四、參加領導東北解放戰爭。
第二展廳展出兩部分內容:
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之一;六、在逆境之中。
陳雲同志的手跡
第三展廳展出兩部分內容:七、推動撥亂反正;八、參與開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1949-1979年陳雲同志在北京西城區北長街71號(現為58號)住所辦公室的一角。
第四展廳以陳雲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中南海為復原場景,陳列展示了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決定,捐贈的陳雲和夫人於若木使用過的物品
2017年1月25日,載著陳雲中南海舊居文物的車隊由警車開道護送進入上海境內。
車隊啟動前往上海青浦前,陳雲女兒陳偉華(前排右五)在中南海紅墻門口與紀念館赴北京工業組同志們合影留念。
書房一角
臥室一角
陳雲同志學習用過的琵琶
陳雲同志的夫人於若木曾經騎過的自行車。
陳雲同志的紅旗牌專車
----謹以此片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102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