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再去老地方,開始感嘆今非昔比的落差感。
但是,如果想到「老婆餅裡沒有老婆」的格局參照,心中大概就能舒坦多了。
海皇粉絲煲,昔日的「皇」何去何從?
肉鼓鼓的大蝦球,被默默換成了裹著殼也看不出還有多少肉的小蝦米。
菜單上原有誘人的蝦球寫真延用至今。
輔料裡,原有包括的魷魚絲、包菜絲,乍看之下魷魚絲是絲毫未見,盡是包菜絲的擁護。
蹊蹺的是,落實寫菜下單的某負責人,竟也無從提及連食材的主角都更換了。
堪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賣家秀 & 買家秀。
幾乎每次點了烤鴨,會再加一份椒鹽鴨架。
鴨子還是那樣的整隻鴨子,盤子還是那樣的盤子,即便不特地留戀過往每每還有堆疊感的量,現在鬆垮垮散著的一層,間隔縫隙可以大到連盤底都是明顯蓋不住的。
鴨架不知給分享到哪裡去了?
要不是片皮師是推車在不遠處現場下手的,簡直疑惑那盤裡的烤鴨,片出來的左右兩邊還是不是同隻鴨子。
不但不走心了,還是失衡的“心”,心尖位置糊塌塌。
現在的鴨子,是日常運動時不夠協調呢?
還是,經常坐姿不正,脊椎線沒保養好呢?
片出來的,左右兩邊的皮肉呈現,明顯成了一側倒。
該是幾乎對稱的左右,如今是一堆肥大、一堆收窄。
與剛提過的那兩盤比起來,外貌與手法功底的問題,大概都不算個啥了。
58元的排骨撈面,肉+不帶肉的光骨,總共6枚,且都被壓在厚重的麵條之下糊底了,費神刨出來才知道還算是有排骨的。
原,性價比頗高、配菜豐富的29元南昌炒粉卻遭到了下線。
價格相差一半的兩樣可充當主食的東西,性價比的反差不只一半。
......,還有種種細節,也是難盡。
感覺是不是廚房的那套班子換人了,又或是管理層及經營思路的變動?
如果只單純說是調整菜單了,似乎有些牽強。
不僅僅是熟悉的菜單上好幾樣菜品被貼了標記下線了,部分還在售的菜品所用食材、做法發生了改變,甚至是外觀上一眼就可見是明顯走樣了。民!
還是想想開頭提過的「老婆」好了......
(拍攝地:上海 瓷憶瓷文化餐廳 星光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