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景色如同人們所說的一般,其中最久負盛名的恐怕就是西湖了。我原本想去烏鎮以及千島湖的,但由於時間的限制,而千島湖相隔蕭山機場這邊是很有一段距離的。因而千島湖是很難有時間過去了,而至於烏鎮,它是和周莊有類似的景色,既然想著要過去週莊了,烏鎮便不在考慮的範圍內了。因此下飛機之後我便徑直去往西湖這邊。雖然時間還很早,但此時西湖上面已擠滿了人,在這暮春時分,在這明媚的陽光下,西湖面顯得十分平靜,旁邊的楊柳枝被風吹著,飄絮一片片的落了下來。我漫步在湖邊,內心十分的平靜,此時也彷彿忘記了舟車勞頓。西湖的水面是碧綠的,比起惠州西湖,這邊的湖面確實是寬闊了許多,目測估算大約是有三四倍的。站在湖的一邊看過去,雷鋒塔隱隱約約的浮現在眼前。湖邊的遊客非常之多,各人臉上喜悅的表情表露得一覽無餘,各自都在互相開心地拍照或者互動,大部分是三三兩兩成群的,但其中也有不少似乎是過來春遊的學生,這些卻是一整支隊伍的。我往前慢慢的走,不多久便走到了白堤。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堤在我看來其實沒有很特別的感覺,或許是我來這邊的季節不對吧,沒能看到最好的景色。走過了白堤,再往前走便看到了蘇小小墓,詩鬼李賀倒是有一首詩是詠唱蘇小小的墓的,但詩中所描述的似乎不是西湖邊上的蘇小小墓,因為李賀也不是杭州人,而是山西人。因此我料想一代名妓蘇小小被紀念的地方應該有很多處吧。而不只是這一邊。距離蘇小小墓不遠是武松墓,這武松是宋朝的義士,是確有其人,他的具體的事跡我沒有詳細地考究過,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和水滸傳中所描述的人物是不一樣的,梁山泊起義也是不存在。
西湖的美景,不只是西湖自身,西湖十景也是很有名的。我遊覽了其中的飛來峰、靈隱寺、岳王廟。飛來峰似乎沒印像中那麼神奇,雖然小時候學習過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但杭州的飛來峰似乎是沒有詩中描述的那麼高,更不用說「千尋」了,這一點是略讓我有點失望的。所以我估計摸王荊公說的飛來峰並不是此飛來峰。靈隱寺處在飛來峰裡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濟公和尚當年修道的寺廟。到了靈隱寺,裡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千佛堂,千佛堂可謂是壯觀得很,上千個佛像,各種形態的都有。溫和的、微笑的、嚴肅的。此後,便到了岳王廟,岳王廟建造在棲霞嶺上面,廟中的岳飛像莊嚴肅穆,石像上面是“還我河山”四個大字,相傳為岳飛所題,氣貫如虹!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站在岳飛像前,我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他在《滿江紅》裡邊所表現的一種英雄氣概,甚至感覺到自己的頭發也豎立了起來!再往裡面走,便到了岳飛墓,裡面便能看到了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四人用鐵鑄成的跪像。這圖像在國中時的歷史課本上是很有名的!
接下來我便過去了雷鋒塔,此時太陽已經往西下垂了很多。但等到上了雷鋒塔,原本是希望能看到久已耳聞的雷鋒夕照的。但此刻一看,似乎為時過早了。所以很是有些遺憾。雷鋒塔這邊人是真夠多的啊。舊的雷鋒塔埋在此雷鋒塔下面,我以前看過魯迅先生所寫的《論雷鋒塔的倒掉》一文,而且文章當時也附帶著當時剛倒掉的雷鋒塔的照片,時間大約是1924年,看著確實是和眼前所顯現的土壤是差不多的。我繼續順著樓梯往上走,一直走到了5樓。此時風是挺大的,我這十分瘦弱的軀體也彷彿要被吹得飄了起來。我站在塔上觀看這湖光山色,西湖的美景盡收眼底。而此時也剛好在塔上看到了一個美女,這美女無論是相貌還是身材,堪稱完美。用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來形容感覺是再合適不過了: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自古蘇杭出美女,果然不虛!風景雖好,但站在高處,對於我這恐高的人來說,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挑戰,才站了一會,腳底卻已是瑟瑟發抖了。
雷鋒夕照沒看到,我便從塔上下來了,此時已接近黃昏時刻。我便騎著自行車往飯店方向回去了,途中經過了京杭大運河,運河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是波光粼粼!以前在課本中看到的大運河似乎是比這更寬更大的。但從這段河段看來,這條運河不過50多公尺寬。但畢竟這是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這花費了隋煬帝時期多少的人力物力啊!經過了1500多年的風吹雨打,運河顯得似乎越來越平靜了!我孤獨並百無聊賴的走在運河旁邊的古老街道上。這古街並不像桂林景區裡面的陽朔老街一般喧嘩熱鬧。這邊可以說算是寂靜異常的。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遊客在閑逛。但景色沒有想像中驚艷,和其它的古老的街道相比也不過是大同小異而已。我一路走著,走到了老街的盡頭,便從那轉過頭回去酒店了。
我在杭州只是待了兩天,第三天清晨7點左右,我便急匆匆的從杭州趕往了蘇州。在這途中,偶遇到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因為是同路,我便厚著臉皮問她要到哪裡去。她說她是杭州人,因為還沒去過蘇州,便趁著這次五一的假期過去玩一趟。她本來也想過去蘇州園林的,但因為太晚沒訂到那邊的門票,只好作罷。她最後也只好選擇了附近的獅子林遊覽一番,而我是要過去拙政園,因此我們只好分道揚鑣了!第一次搭訕女生的經驗未嘗無聊!
我徑自跟在隊伍後面慢慢的進去了拙政園,其實園林就是明清時期的達官貴人的私人花園,蘇州類似於這樣的花園是相當之多的。拙政園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以及縮影。它之所以聞名於世,不只是因為其優美的風景,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歷代的主人在中國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李鴻章,曹雪芹、洪秀全等等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都在裡面逗留過或長或短的時間。園林裡面雖然人聲鼎沸,但給人的感覺還是十分閑適的那種,從入口往裡面看,樹木林立,鬱鬱蔥蔥。由於這兩天實在走了太長的路,實在是很累,看到前面有石凳子,我便趕緊佔著坐了。在我前方不遠處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年齡看起來似乎已過了古稀之年了,他們只是靜靜的坐著,不說話,但臉上都掛著甜甜的微笑。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我被眼前這一幕感動了,希望時光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而不再往前走,慢慢的,慢慢的,我坐在石凳上,靠著旁邊的護欄昏昏沉沉的差點睡著了,到了此時,夕陽已慢慢的往西邊移動。我從園林裡走了出去。此時腦海裡很自然的浮現了一個詩句「姑蘇稱為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蘇州市區的路還是相當復雜的,完全比不上已和廣州的交通有得一比的杭州,我兜兜轉轉的走了好遠,卻始終找不到去寒山寺的路,而寒山寺似乎到了下午4點半就要關門了的。因此我便只好放棄了,急匆匆地趕往虎丘山公園,開車的師傅不停地向我介紹虎丘山公園的種種。我又順便的問了他周莊的情況,他說周莊和同里古鎮是差不多的。去同里古鎮似乎更近一些,但此時的我內心裡念念不忘的還是周莊,因此執定主意要到週莊去。
虎丘山公園並不高,但歷史文化卻是非常悠久的。其和《吳越春秋》裡所描述的似乎有莫大的關聯。裡面最核心的景點就是虎丘斜塔。它的具體的傾斜度我是忘記了的。似乎大約是2.58度吧。我想塔身看著是很古老了的,和舊的雷鋒塔看著似乎是差不多。在夕陽的映襯下。古老的斜塔就越讓人感覺到神秘。讓人不禁去窺視這塔身裡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東西。當出於安全考慮,這座古老的塔當然是不可靠近的。從塔子過去,便看到了孫武的練兵臺以及有關伍子胥的文化古跡,更有乾將莫邪的試劍石。這試劍石從中間整整齊齊的一刀劈開,這樣才顯示出這乾將莫邪是何等的鋒利。現場還有導遊在給遊客做詳細的介紹。我在裡邊大約待了一個多小時。盡量的找遍每個角落。怕裡邊會有地方被我遺漏了。等到在心中確認過了想要觀看的地方都看過了。我才放心地從裡面走了出來。此時夕陽已經還要西沉了到山腳下了。我回頭看了一眼這山色,它似乎正在向我訴說它那悠長的心聲,特別是吳王夫差閔閭那一段讓人驚心動魄的歷史。我閉上眼睛,屏住呼吸,怕會有即使是一絲絲的遺漏。同時腳步也慢慢的向前走去!
等到回到了飯店,我也已然是累到動不了了。 。 。 。 。 。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急匆匆的先乘坐出租車轉地鐵再轉出租車趕往下一站周莊,我越是接近了周莊,我越是有一絲絲的緊張,小學課本裡的周莊的印象便再也抑制不住的沖入我腦海裡面來。周莊的景色會不會跟課本裡的一個樣子呢?我內心帶著疑問。
由於是五一假期,這邊的人流是非常之多的。等到我走到周莊的大門時,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嚕咕嚕叫了。我便走進一間飯店點了一個萬三豬蹄和一碟韭菜炒蜆肉吃了起來。然而坐在我對面的倒是個怪人,一個人點了六個菜,還叫了幾瓶啤酒,旁若無人地吃了起來。這人看起來是呆呆的那種。我便趕快的吃完了飯走了出去,心裡很是有些怕,害怕這傢伙一會發起酒瘋來,那可是麻煩得很!
等吃過了飯,我便獨自一個人從周莊的正大門進去了,一腳踏進正大門後,裡面的湖光山色便映入了眼底,周莊景色的年代感較起拙政園來似乎要更早,漫步在這古老的水莊裡,我腳步漸漸的放緩了下來。輕輕的往前走著,怕聲音要是大一點,便會打破了這悠遠的寂靜。放眼望過去,這古老的石拱橋和印像中課本所描述的是幾乎一樣的。拱橋下的流水並不清澈見底。因是被岸邊的樹木倒映著,顯得是過於碧綠了。在這水面上有許多的遊艇在搖yi著。在這邊排隊等著上船的人似乎特別多。看著太過擁擠的人群。我便沒有停留腳步,繼續的往前走。前面不遠處是曾經的江南首富沈萬三的住宅。住宅正中心便是沈萬三的像。兩邊似乎是聚寶盤之類的。這棟住宅比起蘇州園林一類的並不算大,有好多遊客不停地往聚寶盆裡丟硬幣,似乎是在祈福。慢慢的這邊人越來越多了,我趕緊地擠了出去,它的周圍也是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這週莊的路也甚是狹窄,我跟著人流排著隊出去,走了好久終於才到一塊比較寬闊的空地。我就此繞著莊園大概走了一週有多,有些地方看了又看,依舊是依依不捨,不忍離去。等到從裡面出來,大約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
本來這次五一的旅程是走到周莊便要告一段落了。但之前同學陳武堅持的勸我要看看上海灘夜景。我聽信了他的話,從周莊出來,便馬不停蹄地坐快車趕往上海。雖然此時已經到了夏天,但不知為何感覺很是有些冷意,此番到上海的車程很短,大約不到40分鐘。我坐車到了臨近的一個地鐵站,從那坐地鐵到黃埔江邊。出了地鐵站,就在世貿大夏附近,這邊人便多了起來,夜景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是金碧輝煌。
大概是因為這邊很是靠近江邊或海邊了,坐在那裡吃牛腩粉,感覺是寒風徹骨,冷得我直打囉嗦,甚是寒冷。此時,我選擇了往東方明珠那邊走,走在路上,此時已經接近10點半了,路上的行人也不多,顯得有些孤單。但等到接近黃浦江時,便覺得熙熙攘攘熱鬧起來了。
上海的十里洋灘果真不是虛的。一眼望過去,金光閃閃,在中國,恐怕是除了香港維多利亞港外最好的夜景了吧。東方明珠和它對面的大樓相映益彰,互相襯托。燈光在這兩棟樓中間不停閃爍,好看極了。站在黃浦江邊被這江風吹拂著覺得神清氣爽,頭腦頓時也清醒了很多。因此也想起了《上海灘》這首歌,裡面的歌詞將時間逝去的無奈和英雄的寂寞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等到燈光秀完了以後,這座城市也慢慢地回歸了寂寞,彷彿從繁華到寂寞亦不過是一瞬之事。此時,我已從熱鬧中抽身出來,疲憊地回到了旅館,結束了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