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旅程中的精神家園。

旅程中的精神家園。

我的精神家園: 塔林的E-carp ,倫敦的Cell , 上海的Toastmaster

有一階段我好像患了失憶癥似的,暫時性斷片, 那時一刻才覺得應該把之前走過的地方整理起來,老了記不得了走不動了還可以翻一翻自己走過的地方,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也挺美好的。 不過之前也有寫過博客,但都沒有堅持,這次下定決心找個大的平臺可以一直記錄著自己的成長和生活中的美好--------因此就與攜程結緣:攜程在手,說走就走,與我的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挺貼切! 這項堅持至今也已三年七十多篇。

愛沙尼亞,一直是我工作後最快樂最安逸的一段美好時光,也是我拓寬眼界,開闊視野的一段難忘的經歷。我出生在封閉的小村莊,你耕田我煮飯的田園生活,村裡人互幫互助,沒鹽了就去隔壁家討點,吃飯了就去隔壁蹭些菜------春天菜花開了,在泥墻縫裡找蜜蜂取蜂蜜,夏天可以抓知了,釣青蛙給鴨吃(用蟲子或小青蛙的腿做誘餌, 現在覺得那時好殘忍哦) ,晚上還可以看閃閃的螢火蟲,躺在家門口竹床上納涼數星星看月亮,出門坐搖櫓船(後來柴油船),在河裡劃著大木桶採菱角-----------細數起來太多了,是不是很有畫面感,偶像劇的場景,這些都是我兒時的日常生活,最開心是過年,埋在土下的甘蔗和地瓜可以重見天日了,魚塘的水被抽乾家家戶戶分魚,家家殺豬宰雞,還有穿著口袋(口袋越多裝的吃的東西越多)的新衣挨家挨戶去拜年,放鞭炮,這是城裡人感受不到的快樂! 那時我的夢想只是飯店裡的服務員,汽車的售票員,上海的小保母---哈哈哈,是不是好好笑啊!

13歲開始讀寄宿學校,一星期回去一次拿些菜(一般鹹菜,條件好些加些肉)和米,高中,大學都是集體生活,我是看起來學習很努力但不愛學習的人,最後也卡著線讀了大專,三年大學生活好像記憶裡就是磕瓜子打牌八卦,考試抱佛腳的糊里糊塗畢了業,幸運的是畢業後來到了上海就職在當時徐家匯最高的實業大廈的35樓(那時房租是用美金支付,車牌是黑牌照,是不是一聽高大上)裡的一家小外企韓國貿易公司,在上海的5年就是兩點一線,家公司,剛開始沒有同學沒有朋友,其他同事都是上海人而且年齡都比我大,98年金融危機善良的老闆給朋友擔保公司破產,俗話說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也預示著你的將來,後來也印證了我未來折騰的工作歷程,至今已服務13家小外商單位,包括有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愛沙尼亞,義大利,瑞士,美國的生產型或貿易型的公司, 而工作後居住的地方也有26個之多,自己的人生猶如過山車,而自己也像變色龍不斷的隨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而適應變化。 說到房子, 剛來上海租房子都是自己週末騎自行車一個小區一個小區找的,與門衛,收垃圾的,賣菜的套近乎打聽房源,為了省中午的飯錢,下班後菜場買菜一早起來做飯帶飯, 我的上海話也是那時買菜時學會的, 回想起剛來上海時是快樂的,也挺滿足的,畢竟在上海繁華的徐家匯而且是外企上班,那時房子對於我來說也根本想都不敢想,可是現實有時就這麼殘酷,突然接到房東電話要你一星期內搬走,沒得商量,我的第一間套房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買的。我的頭期款是四位七、八十歲老人還有一位朋友湊齊了6萬另貸了4萬買了一套10萬的小居室,這是2000年, 2003年非典後我就以23萬賣了還了貸款剩下的就出國了,2006年再次回到上海口袋已是空空如也!去年跑馬拉松前特地鼓勵自己操練跑到原來的房子樓下,剛好碰到房產仲介看房,我原來的那套已是260萬了。

回來後很多人問我你後悔嗎?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有失去就有得到, 出國前我就老家和上海,也特別宅也特別自卑也沒有其他興趣愛好和娛樂,更不說出去交際活動了, 而且那時也捨不得買書,不愛看書, 井底青蛙,守著自己的三分兩畝地。第一次出遠門還是去北京簽證,那時剛賣掉房子手裡有錢,心裡很得瑟,花錢就好像自己是大款一樣,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特別爽,哈哈,想想那時的自己也好好笑,特地要去看天安門升國旗還睡過頭錯過了,後來在15年時再去時圓了兒時那夢。

其實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剛開始都比較難,你要熟悉新的環境還有新的人,尤其語言文化的差異,剛去愛沙尼亞時真的很痛苦,她們的英文也很重的口音,而我發音也不好,不過還好都是第二語言交流再加上肢體靠猜靠悟,最後以笑ending ----有時大家其實都沒get對方的點。最主要一點國外的人都是以鼓勵為主,你再做的不好他們還是給你信心,以至我蹩腳的英語也混到了離開。

在愛沙尼亞的開始一年,為了省房租主要與國內的同學合租,後來為了更多的體驗當地生活我搬離了與當地人合租,也接觸到了一個以青少年教育為主的教會組織e -carp(創始人是韓國人,當時已是88歲) , 讓我也更多的機會接觸當地年輕的朋友,也渡過了一段難忘的快樂時期!

2005.01.05

活動開始前會一起唱教會之歌 , 每次活動後圍在一起大家會分享所得

2005.05.08

有時會一起出去打籃球

說到Carp 突然也很想念在另一世界的爺爺奶奶,親近的人真的有心靈相通的, 當時我一般晚上不醒的,半夜在睡夢中突然有個身影向我走來,然後我就醒了看下時間是半夜1點左右,因為有時差,感到家裡有事,第二天電話回去已聽到嗩吶聲了,後來問爺爺什麼時候走的,與我夢見的時間吻合,原來是爺爺與我告別的。 接下來的兩個月非常難受,動不動眼淚就不由自主的掉下來,那段時間是在carp渡過的,她們給了我很多的支持和陪伴。 ( 近期聽北大心理學專家徐凱文教授的心理創傷課,原來這是心理創傷的哀傷,幸好那時在carp的小伙伴的陪伴和幫助下走出來了),四年後奶奶也離開了。 希望他們都好好的,我也會好好的!

愛學習的爺爺奶奶,我爺爺是花木老師,奶奶是運輸部門的會計! 小時候就不喜歡去爺爺工作的花木林場,爺爺奶奶的時間管理很好,記得早上7點起來吃早飯,學習,中午吃好飯睡個午覺,然後又學習晚上必看新聞聯播,而我是不愛拘束不愛學習的,現在想想如果那時好好學習不會像現在這樣折騰了,人就是這樣,,那時我爺爺就讓我跟她學花木的,不然已身價不菲了,哈哈哈,就是怕蟲子打藥水,爺爺也遺憾的說後繼無人! 不過還好後來爸爸在自家自有地上了弄了一片花木園地,每年不管哪個季節我回老家都能摘上自家的鮮花去看望爺爺奶奶!

溫和的爺爺和脾氣暴躁的奶奶,奶奶是貴州人,因為喜歡詩詞,詩詞裡很多描寫江南好,就跟隨爺爺到了江南小村莊,一直到離開還是她的一口貴州普通話。

2005.05.15 戲劇表演:白雪公主

一起逛街,分享愛沙尼亞有名的小零食杏仁

偷拍路上穿蘇格蘭裙的男士

音樂節 上孩子們的表演


與朋友Mari 一起去教堂的老師Roger家去塔圖Tartu的家做客,這是第二次去,有當地人帶領就比自己閑逛有收獲

2005.8.10 Roger home in Tartu

火車

學生之吻雕像噴泉Kissing Students fountain

Monument to Barclay de Tolly

Monument to Karl Ernst Von Baer

Monument 至 Kristjan Jaak Peterson

University of Tartu Museum

First All-Estonian Song Festival Memorial Stone

Monument to Eduard Tubin

Roger 他是瑞士人說德語,他太太是俄羅斯人說俄語,他們家交流是 Roger 說俄語,他太太回答德語,他三孩子兩國語言混合著說

2006.01.01 元旦

這是愛爾蘭的夫妻,當時最大的領導

用衛生捲紙設計衣服

2008年收到vatily 的婚紗照,他已離開愛沙尼亞居住在格魯吉亞(Gruzia)

剛收到他的郵件,已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了,在格魯吉亞(Gruzia)7年後又搬到她太太的國家白俄羅斯(Belarus)從事青少年教育項目

剛出生的第四個baby

2006.05.28 倫敦 cell 大會

我在2006.1.5日去的倫敦, 當時聖誕節已過,而我也遭遇了學校有問題上不了學, 每天高額的房租(我住在battersea 區的homestay ,一星期100鎊當時匯率1:15,住了兩個月)地鐵也很貴,單次就得好幾鎊,而且分區,區與區也不一樣的價格,第二任房東是意大利老太太,她與老公離婚了準備把共住的別墅賣掉,因此房間要保持原有的狀態,而且白天不能待在家, 而我一個人也不認識,前三個月基本每天在街上游蕩,那個時段的倫敦濕冷,因此博物館是我最好的去處, 倫敦的博物館大都免費的,因為我待的地方是倫敦西部,亞洲人也少,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孤獨無助,那時心情不好時看到一篇文: Never Give Up ,自己抄在本上,每天早上起來讀一遍鼓勵自己,這種方法真的很好,直到有一天晚上夢見去世的爺爺, 爺爺鼓勵我一切會好的!第二天我就找到了打工的地方,日本餐館臺灣帥哥管理,也遇到了泰國的朋友,後來還搬去她那兒住了,而後又遇到在那工作的中國朋友,也遇到了cell 跟著她體驗當地生活---遺憾的是當我漸漸適應了後簽證到期,而我也選擇了回國。

如果說愛沙尼亞過的是安逸享受的生活,在英國經歷了寂寞孤獨無助但沒有痛苦,這也是我最低落的時侯,以後遇到困難時心裡總會拿在英國的經歷來鼓勵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因為我住在倫敦西區,亞洲人很少而且一般都是小朋友居多,後來搬到Fulham 再後來又搬到了Putney與一群泰國朋友合租,在那裡遇到了一位中國朋友,她帶我參與了cell 的各種各樣的活動。

這是一個大聚會, 各個區域的cell 拿出本事吸引一些訪客加入到他們的大家庭

佈置展示桌

每桌都有自己的特色, 而且特別熱情

這是我們的putney cell 的展示桌

2006.06.18 PICNIC 這是我在putney cell 組織的outing ,

每週五晚上是例會,大家一起分享,這小團體大部分是東南亞生活在putney區域的居民,大家在一起互幫互助,我回國前,教會的牧師還送了我本英文的聖經! 很遺憾當我與他們漸漸熟悉時我就回國了

這是我在餐廳遇到的泰國朋友,我們結伴去kent 看格林威治天文臺,她助我離開意大利老太太的別墅, 雖然之後有些矛盾沒有了聯繫,但我還是很感謝她,時而還會想起她,希望她一切安好!

在倫敦韓國的朋友,當時約了一起去劍橋的留影

她是基督徒,當時經常與她一起參加教會的活動,我當時把電飯鍋給她時她很吃驚,因為在國外一般消費都是AA,很少請客,更不用說贈予了。

上海土司馬司俱樂部 Toast Master

Toast 是“舉杯祝賀”,Master 是“主人”,可將 Toastmaster 解釋為‘會議主持人’。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自1924 年於美國加州成立,為非營利事業組織,於全球 136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6萬個會員組織。其成立的原因是基於幫助他人如何演講、傾聽與思考,培養學員領導、表達能力的國際組織.

這是上海的第一個成立的俱樂部Shanghai No.1 Toastmaster ,在靜安雲峰賓館, 每週一晚上7:00-9:00PM) ,那時回國後在財務管理培訓公司,老師是臺灣知名的財務管理老師, 本來打算跟著老闆往培訓師這方向走的,因此去TM去鍛煉下, 三個月後離開了公司去了乙方上班, 去TM 還是堅持了一段時間,那時結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而現在我離培訓師的路越來越遠,更害怕說話了,一般場合喜歡默默的待在角落做個聽眾。

除了每日週一的活動,有時還會約週末聚餐

2008.05.31 conference 主題是: let\'s the ball rolling

conference 的志工們

巴基斯坦的sasa 舞王和 小Susan 現在已經長大,是未來的服裝設計師----

2008.06.25 無錫郊遊 當天晚上與無錫的TM 一起的聚會活動留影

無錫蠡湖

2008.07.28 俱樂部的生日聚會

俱樂部有一個傳統,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周的周一晚上為當月過生日的會員集體慶祝,這次也是慶祝我的生日,因此俱樂部還準備了賀卡!

這是當天在卡片上留下的紀念! 中間大大的簽名程龍alex 筆名:龍兄 已是5本暢銷書的作者,也是堅持星球創始人 ,幫助有夢想的人提升演講能力-------

發現一切事物都進行得很好,而我自己已過時了,我改好了,可是老了 ----托爾斯泰

當自己再回顧自己的過去時,如果多看些書,如果在俱樂部好好的積累,如果多存些錢,如果不賣房子,如果這件事不做該多好, 如果--- ----如果------已沒有瞭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很感謝生命中最無奈最無助最低落時遇到那些組織,那些好夥伴, 他們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力量也鼓勵了我改變了我,雖然沒有更大的進步但也在變得更好的路上---------!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