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攜書走天涯 漫遊瀚海天山(二)。

攜書走天涯 漫遊瀚海天山(二)。

第十天  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國際大巴扎)

        經過一晚的休息,我們的精神挺好的。坐上公交車,就可以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博物館是市政博物館,無需用錢買門票,只需用身份證就可以領導票。今天我們需要好好的參觀這個充滿維吾爾特色的博物館,作為我們目前新疆之旅的一個總結。

        整個博物館共有3層,且每層有兩個展館。

分別是:新疆古代歷史文物展示展館、新疆革命史料展覽、新疆民族風情陳列展覽、絲綢之路沿革展館,還有頗具特色的新疆古代乾屍展覽和西域服飾展覽館。我們從早上10點逛到下午2點多,也只能仔細了解其中地三個展館,還有3個展館只能走馬觀花地走一遍。

        我們一進博物館就直奔歷史文物陳列展館而去,到此可以了解從原始社會開始到蒙元時代這漫長地歷史時期中新疆地歷史和出土文物。看著這裡陳列地一個個單元地文物,與之前我們遊覽過地地方一一印證,這是一個很有意思地過程。

        又看完了歷史陳列展館,我們轉身就上到2樓的古代乾屍展覽館去了。新疆的乾屍和埃及的木乃伊不一樣,它是自然乾屍。也就是不經任何的製作過程,只是因為新疆地區乾燥的氣候,使得人們埋葬在地下的屍體失水風乾,而形成的乾屍。在這個地方,我們比較完整的觀看了在羅布泊的樓蘭居民、小河—埋葬千口棺材的墓地、戴金額面具的營盤人、扎滾魯克的彩繪面人、精絕國夫妻情、阿斯塔那地宮的主人、阿勒泰石人石棺發掘出來的乾屍。也了解到西域葬儀的特點。各種乾屍雖然說不上栩栩如生吧,也是各具情態啦。

        接著再下來走到民族風情陳列展館,在這裡我們還遇到了上崗的小小講解員,為我們完整的介紹了新疆各民族的情況。小朋友在大家的圍觀中,依然有條有理地為我們講解著各個名族地風情,可見他們地訓練有素。經過小小講解員地講解,還真的打破了我對新疆地固有觀念。我們一直有一位新疆是維吾爾族地天下,沒想到新疆地不同地方居然有不同地民族在此聚居。不但有維吾爾族、滿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這些我們熟悉地民族,還有柯爾克孜、蒙古、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多個民族。認真地聽完講解,發現已經是1點多了。

跑到其他地幾個展館轉一圈,大家已經餓得頭昏眼花了。於是放棄了到大巴札吃東西地打算,我們在博物館附近找了個羊雜湯來吃。羊雜還是很羶地,他們很加上大蔥生薑等調料去羶味,如果能吃內臟的不妨一試噢!但新疆地麵食的馕真的是非常不錯。

       吃完飯後坐921、51、311等公交車就可以到新疆國際大巴札了。大巴札就是市場的意思,新疆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札是比較大的一個大巴札。原來它是烏魯木齊地區比較大的清真寺,之後發展觀光經濟把這裡面改造成了大巴札。建築還保留著當時清真寺的主體建築,外面一個大廣場,大家能夠很隨意的就跳起來。

        整個大巴札由馬路分成兩邊,左邊原來清真寺主體部分是紀念品市場,大家可以從這裡買紀念品,市場內能夠包郵。右邊是美食區,新疆境內的小吃這裡是應有盡有,大家逛完街累了,可以在這裡一飽口福。由於午餐吃得太晚太飽,我們逛完後就買了一塊新疆切糕,鉆入茶樓內點了一杯酸奶一壺茶,吃起切糕來。吃完後瀏覽了一下新疆的小吃就會旅館了。為明天的天池之旅儲備好精神。

烏魯木齊的日落時間是北京時間10左右,所以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回到旅館,都可以看見美麗的日落。

第十一天 魯木齊(天山天池)

        來之前看到了不少評論說天山的天池並​​不是一個很值得推薦的地方,烏人也說這就是皇母娘娘的洗腳池。也許是從小被金大俠的武俠小說荼毒得厲害,對陳總舵主得經理還是很嚮往的,因此,還是想到天池去看看,在我想像中,它也並不是一個多大的池子,但應該是挺美的。

         我們沒有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在小環線包車的時候已經算上了這一天,因此司機師傅一早就來接我們前往天池。從烏魯木齊城市到天池景區有2.5小時的路程,停車場下車後根據指引就到了售票處,依然是要分門票和交通車票來買,但必須兩個都買,因為用腳走上景區是不現實的。交通車的調度還是挺不錯的,散客和旅行團並不是一條線,散客很快就可以上車了。沿途有導遊為你介紹景色,在民族村有體驗項目,必須要下車,走過民族村才能夠再次上車,不能從停車場直接繞過去,導遊解釋是安全問題(其實大家都懂的啊!)當然他不會強制你體驗項目的,我們直接走過民俗村,走到另一邊的停車場,再次上車,就能上到天池了。停車場下車,大概還要走20分鐘的路程才能看到真正的天池。過程中可以搭電瓶車,不過天山空氣不錯,年輕人走走沒關系的。

        當我們上山的時候,山上的天氣並不是很好,陰沉沉的,因此看到的天池果然不美。天灰濛濛的,池水也是灰濛濛的。湖上偶爾點綴著幾艘遊船,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確實是讓人挺失望的。

剛入景區,拍照的人比較多,尤其是入口處一個寫著「天池」的石碑,圍了一堆人在拍照。我們想反正有時間,就繞著湖邊往前走。發現圍繞著天池一圈,有很多的地方都有或石碑或木牌寫著天池的字樣,所以拍照不急於一時。

        我們繞著天池走了1/4左右,看到天上居然出現了日光,天開始炎熱。抬頭望去,天上灰濛濛的雲正在慢慢的散開,在看向天池,竟然有了一點點泛藍。我們有點期待了。在路邊補充了一點能量,我們又向前走了一段,走到了一個廟下面,樓梯很高,勇敢的我們爬了上去,發現攔路要收50元門票了。感覺有點坑,收門票幹嘛不在下面說!坐在道邊休息,我們終究是沒有進去。這是向下看看天池,天上的雲已經完全散開了,藍天倒影在了湖面,湖水氾藍,白雲倒影在湖面。因為在高山上的湖,感覺離天特別的近。

        自備了一些乾糧,而我們吃完了,走了小半個湖面就離開了。原路返回,回來的時候人慢慢的少了,我們拍照的地方也寬裕了許多。下來的時候也很順利,大半小時我們就回到了停車場,結束了一天的旅程,我們5點左右就回到了烏魯木齊市區了。

第十二天  烏魯木齊(紅山公園、美食街)

        烏魯木齊的第三天,我們原本打算去南山牧場玩報了旅店推薦的旅行團。結果這些一日遊的旅行團確實不太靠譜。說好的9點鐘來接,結果又說要我們自己7點鐘就到了另外一個旅店集合。於是,果斷退團,今天好好休息加自由活動啦!

        大家睡到自然醒,吃早餐的時候商量一下,我們決定去市區內的市政公園-紅山公園玩,然後去美食街吃一頓。

 

      紅山公園是烏魯木齊的市政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傳說中一條赤龍從天池跑了下來,來到了這裡它被王母娘娘劈了一劍,身死化成了一座紅山。

        人們在這裡面建立了紅山塔,塔高10.6米,這是一個青磚實心塔,有六面九級。建於乾隆53年(1788年),距今已經有200多年曆史了,經歷過多次地震和風雨的侵襲,至今仍然完好無損,十分難得。在紅山塔旁眺望烏魯木齊景色,也是相當的不錯的。當然紅山上還有遠眺樓可以看到烏魯木齊市區的全景,不過需要門票,我們放棄了。

        在紅山塔下方安放著林則徐的石像,林大人雙眉緊蹙,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按石,跨步遠眺,盡顯憂國憂民之態。石像旁刻著林大人登紅山時寫下的一首詩「任狂歌,醉臥紅山嘴,風勁處灑鱗起」。

        紅山公園說大不大,並說小也不小,我們逛了一小圈,就已經是中午時分了。又到了進食的時候了。

依照地圖導航找到美食街,找到那家叫吾吾子羊羔子肉的店。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店裡的客流高峰剛剛過去,我們可以安心享受店裡的美食了。要來了大碗茶、羊羔子肉等新疆特產美食,好好的安撫一下造反的胃,就去找超市,準備買手信。

新疆各地的手信,基本上在烏魯木齊超市都會有,但是可能價格稍貴一些。如果不嫌麻煩可以在各處買,反正包郵的。

第十三天 魯木齊--喀什(老城)

        由於是中午的飛機,且早上的時間不好安排再去些什麼景點。這天基本上睡到自然醒,然後蹉蹌一下就可以到機場等著登機了。在機場的時間比較多,可以到處走走,機場已經挺國際化的,休息設備一應俱全,如果累了,還可以坐在按摩椅上按摩一下。

        下午4點左右我們拿著行李走出喀什機場。在喀什,我們選擇了古城旁邊的如家飯店,旁邊還有軍區,感覺挺安全的。機場到老城不遠,大約半小時就到了。來到了飯店整理了一下,就去找吃的。就在旅館斜對面就有喀什美食「鴿子湯」。由於飛機上還是吃了一點點飛機餐,我們不覺得很餓。兩人要了一份鴿子湯,湯濃、鴿子嫩,泡上烤很不錯。吃完後隨便找了個門進了老城遛彎,消消食。當然消食地過程當中吃了個甜點,中午時分,吃個雪糕還是很不錯地。到了8點左右,慢慢的溜回來。

        古城的民居屋舍很有特點,且一般人家都在有限的平面上,蓋起兩到三層土木結構的小樓,有的向下延伸,建成地下室。客廳、房皆由木質扶梯、樓梯連接。家家都有晾臺,位於平面屋頂。每戶都有不大的庭院,用於養花或放置盆景。盆景、鮮花與建築物廊柱、木雕、挑簷上的各色花飾交相輝映,錯落有致,幽靜清新。有時在兩條巷道的相接處,會遇到跨街架起的一間小樓,似成門廊,使小巷增添丁幾分古樸與幽深。悄悄地,這一天就過去了。

第十四天  喀什(喀什老城、高臺民居)

        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我們旁邊的這個古城遛彎,再從正門出去,到旁邊的高臺民宅參觀一下,再慢慢走回來。

        喀什,原來是西域諸國當中的疏勒。最早的記載見於我國西漢時張騫所記載的古疏勒。歷史街區土石路面的巷道,寬一點的能走驢車,窄的兩人並肩難行;街巷長者600多米,短的50米就到盡頭。早上的時候,旅客不多,只有居民出來活動,置身其間宛如置身於新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享受著生活的安逸與寧靜。

        趁其人不多,我們先趕到艾提尕爾清真寺參觀。這座清真寺是有實用功能的,因此當穆斯林在裡面坐禮拜的時候,是不對外開放的。要等到這時段的禮拜做完,才可以參觀。我們到達的時候剛好是祈禱時間,我們等了半小時左右,才得以買票進入,門票45元/人。走進清真寺,有工作人員分批為遊客作講解。

        艾提尕爾清真寺是全國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正門是鵝黃色的建築,旁邊是兩座宣禮塔,弧形的造型柔和靜美,寺門上掛著巨大的寫有阿拉伯文清真言的牌匾。

院內有禮拜堂、講經堂、拱北孜等十幾棟建築,以綠色為主色,每一座都很有伊斯蘭風情。最重要的參觀地點是禮拜堂,位於寺內最深處,禮拜堂長有一百多米,以綠色為主色,有一百多根七米高的綠色大柱支撐,裡面一排排的坐墊便是穆斯林們禮拜的場所了。

導遊為我們重點介紹了墻上掛著的一幅象徵著民族團結的手工地毯。

內院橫豎一百公尺的地方種植了許多樹,使得整個清真寺都在綠蔭之下,在乾燥的喀什是難得的清新舒服的地方。老城區有售票的地方,但是不用售票的門口有很多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去的。景區內有電瓶車,如果時間比較趕就可以選擇坐電瓶車。

        參觀伊斯蘭風格的艾提尕爾清真寺之後,繞舊城區走了一圈,最後,我們走進了想去很久的老茶館。這裡是老維族人民生活得縮影。

老茶館以前只是對男客開放,是女性的禁區。現在,旅遊業發展,茶館也向女客開放了。但還是有很多維族的男子在這裡面喝茶,聊天。讓我們走到大廳有點感覺怪怪的。

沒敢坐在大廳,我們選擇了外面騎樓的椅子。

旁邊有個小孩子剛買了一個維族的樂器,正在試彈,彈著彈著,旁邊就有維族的男子突然跳起了舞,人越聚越多,有幾個人拿起了樂器加入了彈奏。跳舞的人也手舞足蹈的邀請著別人的加入。在這個茶館騎樓狹小的空間裡,舉辦著一場小型的舞會。看到這裡我們也總算是了解了新疆人為什麼能歌善舞了,而且急促的音樂很容易的讓人陷入其中,跟隨著音樂的節奏,在場所有人的身體都有節奏的律動著。享受了這場充滿國家特色的聽覺和視覺盛宴,我們也吃得差不多了,於是帶著有節奏的腳步離開了老茶館。

        從正門出去,而斜對面應該就是高臺民宅了。聽說高臺民宅是疏勒地區古老的民宅形式,有點類似重慶山城上的房子。因為它是建立在黃土高崖之上,民居依山而建,室內外空間佈置不受對稱等概念的束縛,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間,錯落有致。後來又出現了巧妙的“過街樓”,從二樓跨街過巷搭過對面,既不影響樓下行人行走,也不影響樓上人居住。但是,我們似乎打開的方式有點不大對,到了入口處,這裡已經被鐵門封死了,無法進入。問了路人,他們似乎找不到路,最後我們也只放棄了。

         回來的時候我們還是經由古城回來,在路上看到有賣大號馕的,這是一個比臉大的馕。我們買了一個,跟自己的臉比了一下,果然我的臉比較小。

第十五天  喀什--白沙山、流沙河--帕米爾高原(卡拉庫勒湖)--喀什

        經過一天市區遊覽的休整,我們精神恢復了不少。今天我們要沖擊帕米爾高原,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有點怕高原反應,有些舉棋不定,後來覺得我們不能再呆在市區,於是在前一天在攜程上報了一日遊的旅行團。依照導遊的要求,清晨打車到指定旅館門口集中。昨天查了天氣預報,今天的喀什要下沙了,天灰濛濛的,一張嘴說話,滿嘴都是沙子,確實市區不能呆了。

        坐上巴士,才能解下口罩。一路上,導遊姊姊在繪聲繪色的給我們介紹沿途的景色。很快車子使出了喀什市區,到了一個辦理邊境證件的地方。天已經明朗了不少,至少不會張口就吃下一嘴沙子。證件是旅行社統一辦理,基本上中途休息一下,辦理好了就可以離開。不需要自己辦理什麼手續,挺方便的。

        再次上車,且汽車經過了疏附縣,已經是天朗氣清了。中途經過一個郵政局,這是中國最西邊的一個郵政局。我們在這裡吃午飯,可以自備乾糧也可以在哪裡吃粉或麵食。我們怕途中的小店吃不上,就自備了乾糧。在這裡面除了吃飯還有的任務就是上廁所、準備氧氣、把水瓶的水換成紅景天和參觀一下郵局代買特產。我們走馬觀花的瀏覽了一下,卻遇到了廣東的老鄉,她說她是廣東郵政局的來這裡援疆的。

       為了節省時間,而半小時後我們就離開這個中國最西的郵政局,再行車半小時左右,就來到了今天的第一個景點白沙山、流沙河。山我們也許不熟悉,但這條河我們是如雷貫耳的。對的,這就是沙和尚的老家。來到了這裡,天氣已經和喀什城中完全不同,藍天白雲映照這雪白的沙山,綿延數十公里,再倒影在水中,演繹著柔和和剛健的和諧之美。這時候,導遊姊姊跟我們介紹,這裡是喀什西部布侖口河和木吉河交匯處,地勢平坦、河面寬敞,使得大量河沙堆積,行程了一道沙一道河,層層疊疊,蜿蜒流淌,這是真正的「流沙河」。常年大風向西北吹,將細沙吹到西面的山巒,形成沙爬山的奇景。

        離開了白沙山很快就進入了帕米爾高原,這個時候我們也知道了今天要到的終點叫做慕士塔格峰,是西昆侖山脈中的第三座高峰,其他的兩座是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三峰聳立,成為帕米爾高原的標志與代表。維語的意思就是「冰河之父」。在慕士塔格峰可以眺望公格爾峰和公格爾九別峰,景色優美,而且這個是處女峰還沒有被成功攀爬過。公格爾九別峰是各攀登隊征服的對象,但不少人在此折戟沉沙了。 1980年代,我國女子登山健兒一鼓作氣登上了公格爾九別峰,在人類登山史上寫下了壯麗的一頁。

        車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平臺上,我們可以在這裡面眺望對面的公格爾峰和公格爾九別峰。到了現在我們才知道高原的概念,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就屬於是高原地區了。但是否產生高原反應是因個人體質而異的,一般在2500米的高度都不會有什麼反應,除非是原來就有感冒、發燒等癥狀的,因此大家去高原只要注意不要快跑就可以了,不用有太大的壓力。

        這次,而我們​​的一車人基本上沒有人出現不適的反應,體驗到了高原的美景。回來的時候,我們還會經過紅山峽谷。紅山的地形和火焰山的地形是一樣的,因為地理的原因,它比火焰山的山體還要紅艷。可惜,在我們經過的時候天氣條件太差了。在景點大門處,只能朦朧的看到遍體通紅的山體。

基本上什麼也看不到,因此,我們果斷決定不進去遊覽了。因為節省了時間,我們不到7點就回到了喀什市區,回來後還能好好的吃上一頓烤肉。

第十六天  喀什(老城開城儀式、喀甚博物館、香妃墓、大巴扎)

        經過了昨天的高原之行,大家也有點疲憊,今天的旅程比較的舒適,逛逛博物館。喀什古城有一個古老的開城儀式,會在每天的上午10點30分、12點和下午18點舉行。我們今天一如既往的在北京時間7點(新疆時間5點出門),在旅行團還沒有到達之前,走進了一些剛開門我們卻都沒有遊覽過的地方遊覽。

逛逛悠悠的來到古城的東門,剛剛好,門前的警戒線已經拉起來了。從門內走去,獲得一張幹凈、沒有遊客的城門照。

不一會兒,開城儀式就開始了,在號角聲中主持人走出來,第一項,竟然是邀請觀眾們和演員一起跳舞。音樂聲中,受邀的人們走到場中就跳了起來。一曲完畢,旅客散入了人群,才開始維族朋友們的表演。

 

      開城儀式簡短而熱鬧,15分鐘左右就結束了,人們紛紛的湧入古城。我們就往相反方向走,準備造訪喀甚博物館。昨天導遊姊姊告訴我們,在博物館附近有個手抓飯特別的棒子。但由於過了12點就沒有羊肉手抓飯了,因此,我們決定在11點時先把午餐吃了,再去參觀博物館。到了店裡一看,果然當地人很多,大家都是簡單吃一籠肉包子,或是吃一個抓飯。我們要了3個抓飯,果然很適合當地人的標準,羊肉羶味十足,飯油水很夠,雖然油膩,但是很香,味道還不錯。

        吃晚飯過對面就能看到喀甚博物館的圍墻,沿著圍墻就可以到大門。喀甚博物館參觀的人不多,不是一個很著名的博物館。

但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底蘊十足。在《新疆絲綢之路歷史文物陳列》中,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漢唐時期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數百件,再現絲綢之路輝煌燦爛的歷史。進門的第一層,陳列著喀什地區一些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當地一些特色的瓜果等。

第二層就是絲路歷史文物的展示了。進門是一張“絲綢之路新疆段線路示意圖”,讓我們比較直觀的了解到喀什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當然,我們也又一個意外的收獲,在博物館內看到一張喀什古城墻遺址的現代航拍圖片,發現我們居住的酒店赫然就在遺址城墻的包圍當中,在博物館的遺址照片當中找到自己現在住的地方,這種心情非常的新奇。大概花了2小時,就能參觀完整個博物館。

        打了個車,並去到了香妃墓,我們來參觀一下這位乾隆朝最具傳奇色彩的的妃子的墳塋。在門外,建造了一個比較大的旅客集散中心,裡面有解暑的茶水免費供應。不知道是不是來的時候是淡季,還是我們來的時候正是午休時間,人不適特別多。門票70元,10人一下的導覽費用是60元。導遊全部出去了我們需要等一下,不一會兒,導遊就回來了。一位穿著維族特色的衣服的姐姐,五官很突出,很具有維族的特色,她一路帶著我們遊覽了整個香妃墓。在這裡,我們還能了解到維族人民的殯葬方式。

因為這裡雖然叫做香妃墓,但其實不是她自己一個人的墓葬,這是她的家族阿帕霍加家族的族墓。沿著長長的地上墓道,走進主墓室,圓行的穹頂下,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棺槨陳列在大廳之中,這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式陵墓建築。這個這麼張揚的建築,為什麼千百年來從來沒有被人盜墓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維族人入殮的時候,除了自己,不會有任何的陪葬品,身分再高貴也不會陪葬。大家都知道,這裡面除了屍身,什麼都不會有,又怎麼會有人費時費力的盜取呢!

        最後,而我們到了當地的大巴扎,並已備好要帶回家的手信。

然後找了個不錯的地方好好的吃了一頓,才施施然回家了。

        當然,並在路上還是買了一個西瓜,最後享用一下新疆甜美的瓜果。前幾天在古城附近,買的瓜果都很貴,因此今天難得路過居民區,我們也享受一下當地居民的便宜待遇。可是問題來了,在居民去賣西瓜的老闆是不能在街上自備刀具的因此,買好的西瓜根本沒有辦法切開。最後在我們強烈要求之下,還是在老闆娘找了一家相熟的麵點鋪子,在裡面幫我們把西瓜切開。想著麵點店的老闆幫了我們這麼大的忙,我們也吃不完這麼大的西瓜,就把1/4的西瓜留給她做謝禮了。當然,這樣也看出新疆地區對刀具的管制之嚴格,不說這一路走來的查崗,就是那買肉的鋪子也在外面加上鐵欄,店主坐在裡面,刀都是用鐵鏈鎖起來的。

第十七天  喀什--上海

        今天是我們離開新疆的日子,下午4點的飛機,中午出發去機場。早上為了節省體力,我們還是睡到自然醒,然後在古城裡轉了個圈圈。回來時又在旁邊的小店吃了個美滿的鴿子湯,就收拾收拾去機場等候了。

        本以為今天就沒什麼景點可看了,運輸工具上度過一天的時間,好好的準備明天的旅程,沒想到在飛機飛過昆侖山山脈的時候,在飛機窗戶裡看到了難得一間的航拍美景。延綿的山脈和雪峰,形成了美麗的奇觀,隨著飛機的飛行,景色不斷變換,美不勝收!

 

      經過長途地飛行,並在晚上地12點終於來到了上海虹橋機場,雖然已經夜深了,但上海也不負其不夜城地美譽,飛機上看到地夜景也是非常地美。

辦理好手續,加上一些尋車地意外。最終在晚上2點左右結束了我們一天地奔波,在主題酒店下榻休息了。

第十八天  上海(泰晤士小鎮)--深圳--廣州

        雖然昨天是2點多才睡覺,然而早上7點就睡覺醒來了。最後一天我們地行程也是很滿地,上海已經來了很多次,我在上海地旅行方式是每次路過就玩一兩個景點。這一次我們地目標是上海地新興景點-泰晤士小鎮。這個充滿著歐陸風情地小鎮,當然是人造地,裡面確實很有文化地底蘊。在這裡,穿上個大擺地裙子拍照很適合。

        昨天入住時候太晚了,所有的房間都關門了,我們看不到也無心看房間的主題佈置,今天一出來正好是房間打掃的時間,看到了公寓旅店各個房間的主題佈置,都很有特色啊!

        除了旅店不多時就能走到泰晤士小鎮,在裡面悠閑的逛著,在一家特色的書店門前停下來。

書店很大氣,很有點歐中中世紀藏書世家的感覺,坐在裡面靜靜的看一下書,很舒適很有書卷氣息。

後來回去查一下原來這是一家網紅書店-鐘書閣。然後匆匆吃了一個蟹黃小籠包,很好吃的!

        收拾了東西,又趕往機場。上海虹橋機場裡,我們就把時間花到吃的上面,把上海的小吃吃了一遍,就上飛機。看來我們還是一群吃貨。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